孙宏文运用小柴胡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鳞爪

2023-12-17 21:17王爱民徐心怡吴婷婷朱惠萍胡绍江
江苏中医药 2023年10期
关键词:口苦嗳气反酸

王爱民 徐心怡 杨 欣,2 吴婷婷 朱惠萍 胡绍江 王 敏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苏州市中医医院,江苏苏州 215009;2.苏州科技城医院,江苏苏州 215153)

指导:孙宏文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RE)是一种以反酸、烧心、胸骨后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胃食管反流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其发生与食管下括约肌一过性松弛、内脏高敏感性、胃肠排空障碍等多种因素相关[2]。西医治疗主要通过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会导致诸多不良反应,且相当一部分患者有药物依赖性,中医“治病求本”的优势日益凸显。目前中医学对RE尚无统一、规范的病名,根据其症状,可将其归为

“吞酸”“反酸”“噎膈”等范畴。本病病位虽在食管,病变却常可累及咽喉、脾胃、三焦、肝胆,且病机多端。阮琪等[3]通过Meta分析发现小柴胡汤加减较常规西药治疗本病更能改善患者反酸、嗳气、烧心等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更少,临床应用更为安全。

孙宏文教授为江苏省名中医,师从多名中医大家,受益至深。孙师从医30余年,善用小柴胡汤抓主症,并根据兼症的不同或配合疏肝气,或配合清湿热,亦可两者并用,同时兼顾和中焦、活血络等方法和调气血、补泻并举,临证治疗RE取效满意。笔者有幸侍诊左右,受益匪浅,现将其运用小柴胡汤治疗RE之经验探析如下。

1 理论依据

《伤寒论》[4]明确提出“口苦”为小柴胡汤的适应证。孙师师从单兆伟教授,从肝、脾论治反流性食管炎,又熟谙《伤寒论》,遵其要旨,首重口苦之证,且RE患者因胆汁反流多见口苦,即《灵枢·四时气》中言:“胆液泄则口苦”,小柴胡汤治疗恰中其证。刘渡舟教授亦认为肝胆有火,较他经而言,口苦为多,少阳诸证以口苦为先,见“口苦”必用柴胡类方[5]。“热淫于内,以苦发之”,小柴胡汤重用轻清升散、苦而微寒之柴胡为君,疏散少阳经之邪热,兼通达少阳经经气;以苦寒清降之黄芩为臣,清泻少阳胆腑之郁火。两者升降有司,斡旋气机。呕是少阳病主证,RE患者虽无呕吐之症,但有反食、反酸,存在胃气上逆之机。半夏、生姜相伍,既消痰浊,利三焦之气机,又调和胃气、降逆止呕。同时二药辛温发散可助柴胡透散少阳气滞。陈修园有言:“少阳为枢,而所以运此枢者,胃也”,小柴胡汤配以人参、大枣、甘草培补中焦,以复胃关。RE患者多因少阳郁热,气机不畅,枢机不利,故见口苦、灼热、脘闷;脾失健运,胃关不固,清阳难升,痰浊秽饮积滞,浊阴上犯,故见反酸、嗳气。小柴胡汤治疗RE通过调枢机、散郁火,使浊阴降、胃气和,则口苦、嗳气、反酸之症得以缓解。

2 随证加减

2.1 调厥阴以和少阳 RE病位在食管,《难经集注》称食管为“胃之系”,即食管之气与胃气相通,以降为顺。然脾胃的运化依赖厥阴肝气之疏泄,厥阴与少阳均主疏泄条达,表里同病,若患者素体脾胃虚弱,肝木乘脾土,或情志失调,肝气失于疏泄,损伤脾胃,胃失通降,患者常可出现烦呕、胃脘胸胁满闷等肝郁脾虚之象。临证予调厥阴以和少阳,孙师常于临证时辨寒热酌加木蝴蝶、吴茱萸、生麦芽等使上逆之气平、郁结之气疏、中焦气机升降流畅而无壅遏。

2.2 和中焦以畅少阳 “胆主升清降浊,疏利中土”,三焦亦属少阳,主持诸气与津液代谢,少阳经气不利,脾胃升降失常,浊阴上逆即可导致嗳气、反酸。吴鞠通曾言:“治中焦如衡”,孙师临证时常选用旋覆花、柿蒂、刀豆、降香、赭石等降气之药,然升降相因,故临证常伍桔梗、升麻等上行之品,相辅相成。中焦气机升降得宜,有助于少阳气机运行通畅,气化及水液代谢功能正常,则反酸得减。然反酸多为患者长时间所苦之症,故孙师多加用海螵蛸、浙贝母、煅牡蛎等制酸之品,且海螵蛸、浙贝母合用可寒温牵制,取其制酸之用,以急则治其标。

2.3 清湿热以运少阳 《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少阳之气郁久化热,循经上炎,或挟湿下注;亦可因饮食不节,脾失健运致湿浊内蕴化热,熏蒸肝胆、阻滞三焦,常可见反酸、口苦、口臭等肝胆湿热、少阳郁热之象。在调畅气机、抑酸的同时,孙师常酌加茵陈、黄连、焦栀子等清热利湿,或选用藿香、茯苓、厚朴、草果等分消上下,湿去则热孤。湿热盘踞中焦,阻碍脾胃运化,患者易不思饮食,孙师临证时常加沉香曲、炒鸡内金等以健脾消食。

2.4 活血络以行少阳 《临证指南医案》中叶天士明确提出“久病入络”这一观点,RE初病在少阳经,久病则入血入络。临证可见患者胸骨后疼痛,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或有舌下静脉曲张[6-7]。孙师临证常根据病邪之深浅酌加延胡索、川芎、莪术、刺猬皮以活血通络。孙师尤其常用延胡索、白芷这一药对,取元胡止痛片之意,以理气活血、祛瘀止痛。此外孙师遵其师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之护膜法,善用三七粉、白及粉,嘱患者将其与无糖藕粉调成薄糊状,于睡前缓慢吞服,服药后取平卧位,并适当翻身,延长药物作用于食管病变部位的时间,以达祛瘀护膜之效[8]。

3 验案举隅

3.1 少阳气郁案

沈某,男,63岁。2022年5月17日初诊。

主诉:嗳气、反酸1年余。患者1年前出现嗳气、反酸,于2021年6月10日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刻下:患者嗳气、反酸,口干苦,口臭,空腹胃脘隐痛,盗汗,纳可,夜寐多梦,大便烂细,舌红苔薄,脉弦。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中医诊断:吞酸(枢机不利,胃失和降)。治法:和解少阳、清热理气。以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5 g,酒黄芩10 g,姜半夏10 g,太子参10 g,生姜10 g,炙甘草6 g,延胡索15 g,白芷10 g,煅牡蛎30 g,茯神20 g,生麦芽30 g,焦栀子10 g,升麻6 g,旋覆花10 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并予三七粉3 g、白及粉3 g,14剂,用无糖藕粉调成薄糊状睡前服下。并嘱患者清淡饮食,禁食甜食及糯米等不消化食物。

2022年5月31日二诊:患者嗳气反酸、口苦口臭减,无盗汗,无胃痛,仍有口干,夜寐欠佳,肠鸣,大便烂,舌红苔薄,脉濡。予初诊方去姜半夏、生姜,加芦根15 g、干姜3 g,14剂。

2022年6月20日三诊:患者无嗳气反酸,夜寐欠佳,口干不欲饮,大便偏烂,小便欠畅,舌红苔黄,脉细。在二诊方基础上去旋覆花、升麻、芦根,加车前子15 g、炒酸枣仁15 g、炒苍术10 g,14剂。

2022年7月4日四诊:2022年7月1日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继予三七粉、白及粉各3 g,14剂以巩固治疗。

按:本案选方在小柴胡汤基础上去性温大补之人参,易为性平清补之太子参,取缓图之意,且其补气而不滞气,扶正而不恋邪。升麻、旋覆花、生麦芽调理气机,然久病入络,故以延胡索、白芷相配,理气活血止痛。煅牡蛎质重可助茯神安神,其收涩之性又可止汗。焦栀子苦寒既可泻心火除烦以助煅牡蛎、茯神安神,又可泻胃火以祛口臭。二诊患者仍有口干,故去温燥之姜半夏加芦根清热生津。患者大便烂兼有肠鸣,考虑中焦虚寒,易生姜为干姜以加强温中散寒。三诊患者无嗳气反酸,去旋覆花、升麻,口干不欲饮,小便欠畅,考虑湿热内蕴,去芦根防助湿恋邪,加车前子清热利湿、通利小便,给邪以出路。患者夜寐欠佳,大便偏烂,故加炒酸枣仁宁心安神、炒苍术燥湿健脾。四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继予三七粉、白及粉巩固治疗。

3.2 少阳湿热案

曹某,男,36岁。2022年9月25日初诊。

主诉:空腹胃脘痛4年。患者4年前出现空腹胃脘隐痛,伴口苦、烧心,间断服用抑酸药治疗。2022年6月13日查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刻下:患者空腹上腹痛,口苦,咽痒,时有嗳气,无反酸、恶心,纳寐差,大便烂,舌红、苔黄腻,脉细。根据内镜结果,四诊合参,西医诊断: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中医诊断:胃脘痛(枢机不利,湿热壅滞)。治法:和解少阳、清热利湿。以小柴胡汤加减。处方:

柴胡15 g,酒黄芩10 g,姜半夏10 g,太子参10 g,炙甘草6 g,生姜6 g,茵陈20 g,焦栀子10 g,醋延胡索15 g,白芷10 g,茯神20 g,炒苍术10 g,炒鸡内金10 g,草果5 g,赭石10 g,柿蒂15 g,桔梗10 g,木蝴蝶5 g。14剂。每日1剂,水煎早晚温服。另予三七粉3 g、白及粉3 g,14剂,服法及医嘱同上。

2022年10月11日二诊:患者口苦、咽痒皆减,仍有嗳气,空腹胃脘隐痛,纳寐可,大便烂,舌红苔白,脉濡。于初诊方基础上去茵陈、焦栀子、赭石、木蝴蝶,加刺猬皮10 g、莪术6 g、炒苍术加量至15 g,14剂。

2022年10月25日三诊:患者症状基本消失,纳寐可,二便尚调。予二诊方续服14剂。

2022年12月6日四诊:患者告知已于外院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嘱其继服三七粉、白及粉各3 g以巩固治疗。

按:患者病程较长,脾胃亏虚,纳运失调,易聚湿生热,阻滞少阳则口苦,上扰心神则夜寐欠安。本方仍去性温大补之人参,易为性平清补之太子参;予茵陈、焦栀子清热利湿;赭石、柿蒂降逆以止嗳;配以桔梗升降相宜;炒苍术燥湿健脾;醋延胡索、白芷活血行气止痛;草果味辛,性温,可燥湿化积、行气止痛,又可防茵陈、焦栀子、赭石寒凉伤胃;茯神宁心安神;炒鸡内金消食化积;木蝴蝶利咽兼疏肝。全方补中寓疏,标本兼治。二诊时患者口苦、咽痒皆减,去茵陈、焦栀子、木蝴蝶意为中病即止,去赭石以防苦寒伤中。胃脘仍有空腹痛,考虑患者久病入络,依络病理论予刺猬皮、莪术加强通络化瘀之力,大便烂乃湿困中焦,炒苍术加量以燥湿实大便。三诊时,患者自诉症状大多已除,继服二诊方巩固治疗。四诊时,患者告知已于外院复查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故嘱其继服三七粉、白及粉以巩固治疗。

4 结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小柴胡汤中辛味、苦味、甘味皆有,发散降泄、清里透外,兼能顾护正气,使得少阳气机畅达、升降通利,RE得以和解而愈。另外,孙师十分重视生活方式、饮食起居对疾病防治的作用,每每嘱咐患者要少食多餐,少食甜食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抽烟酗酒,尽量早睡早起,保持良好的心情,即如《黄帝内经》中所提倡的“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使患者自身“形与神俱”,再予中药配伍治疗,则正气得复,病邪自祛。

猜你喜欢
口苦嗳气反酸
经常反酸烧心怎么办?
李郑生论治嗳气经验
口苦口臭,可能是肝脏不好受
胃部反酸吃什么好
口苦咽干,是生病了吗
生花生可以缓解胃部反酸
晨起口苦是怎么回事?
总是打嗝,是不是胃肠有问题?
嘴里有苦味是咋回事
巨阙穴治饭后反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