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实践

2023-12-18 10:44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天津教育 2023年32期
关键词:双减分层基础

■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 杨 峰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设计作业,不仅能够为学生巩固知识提供有效帮助,还可以为教师检验教学成果、评估学生学习情况提供有效参考。“双减”政策的提出对义务教育阶段作业设计情况提出了明确要求,即严格控制中小学课后作业量及作业时长,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以达到为学生“减压”的效果。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题海战术”“一刀切”式的作业设计模式已然不能满足需求,从学生的差异性出发设计分层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就显得非常必要。基于此,本文以初中数学学科为例,对“双减”分层作业设计的原因、意义及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简单分析,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探索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原因

数学是初中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数学能力发展、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以及升学考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直备受各界关注。但是受传统理念的影响,很多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往往过于追求作业量,旨在通过大量的反复练习达到“熟能生巧”的效果,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为此,“双减”背景下以分层方式进行初中数学作业设计非常必要。

第一,学生数学能力发展不平衡。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不仅需要学生熟练掌握学科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知识理解与接受能力不同,导致其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发展不均衡的情况,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同时,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听课习惯、作业习惯不同,这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问题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发展。然而,既往初中数学作业设计中,很多教师倾向于走“中间路线”,也就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作业布置,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度较低,久而久之,容易拉大学生之间的差异,影响数学学科的整体教学效果。

第二,学生的学习动力不同。德国学者莱布尼茨曾说:“世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学生的生活环境不同、家长的教育理念、认知思维以及对孩子学习的期待不同,都可能会对学生的学习动力造成影响,从而使学生在实际学习中表现出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比如,有的学生对学习有较高的期待,其对待作业的认真程度就相对更高,通常能够认真对待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而对学习期待较低的学生,完成作业时就容易出现惰性和畏难情绪,尤其是遇到难度较大的作业时,往往习惯性地跳过,缺乏克服困难的决心,甚至出现应付了事的情况。

第三,教师缺乏对学生差异性的关注。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很多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和布置数学作业时,往往会选择走“中间路线”,也就是无差异地面对班级全体学生,按照相同标准布置作业。在这种情况下,容易出现基础差的学生完成作业时的难度较大,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甚至会因无法全部完成习题而出现挫败感,打击学习自信心;而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则难以从作业中获得成就感,久而久之也会对其数学学习兴趣造成影响。

从上述原因来看, 在初中数学学科中落实分层作业设计非常必要,符合“双减”政策为学生减负这一要求。

二、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及实施原则

(一)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

“双减”背景下,落实作业分层设计是实现“减负增效”要求的重要路径,对初中数学学科而言,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有利于减轻学生负面心理。与小学阶段相比,初中数学难度明显增大、内容增多、逻辑性增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传统统一标准的作业设计方式容易给基础较差的学生带来较大的负担,且容易让学生产生挫败感,打击其学习自信心。而以分层差异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则能够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的基础上,对作业内容和作业难度进行分层,为其提供适合其能力需求的作业,让学生能够“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逐步消除学生的负面心理,增强其学习自信,为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效果。学生之间发展不均衡是必然存在的客观事实,而不同学习基础和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自然也会表现出明显的不同。按照笼统的标准进行作业设计,必然难以真正兼顾每个学生,而作业分层设计则能够立足学生学情,为其提供适合自身水平的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相应作业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收获信心,从而逐步提升学习效果。此外,以分层的方式进行作业设计,还可以增强作业的个性化,更易于帮助学生查漏补缺,夯实其学习基础,从而提升其数学学习成效。

(二)作业分层设计实施原则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应严格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其一,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看待每一个学生,不能因为学生数学学习基础好而“高看”,更不能因为学生数学基础差而“歧视”。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应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学情进行全面了解,并认真思考如何才能促进每个学生进步,如何通过分层教学和分层作业设计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感,从而提高学生对作业的接受度,避免因分层作业设计而带给学生心理上的伤害。其二,充分保证分层的科学性。学生发展不均衡的影响因素很多,学习基础和能力弱、学习方法不科学、学习态度不端正以及不良学习习惯等都可能对其学习效果造成影响,所以,进行学生分层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保证分层的科学性,并围绕学生情况,对作业进行科学分层,保证所设计的作业能够真正满足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三、“双减”背景下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策略

(一)作业主体分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进行数学作业分层设计前,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分层。影响学生数学学习成效的原因很多,为了保证分层的科学性,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为学生建立“个人档案”,对学生的数学学习基础、学习态度、课堂表现情况、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单元及阶段性测试情况、教师面谈情况等进行记录,并根据记录结果综合分析学生学情,之后根据分析结果将学生划分为三个层次。一般情况下,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数学学习兴趣较低、学习态度及课堂表现不够积极、日常作业完成质量不佳、测试情况不理想的学生,可以将其纳入C 组,即后进生;对学习兴趣和学习态度一般、课堂能够认真听课、日常作业完成情况较为认真,但难以深化知识和探究问题的学生,可以将其纳入B 组,即中等生;而对各方面表现都较为理想、对数学学习有较高的兴趣、课堂表现、日常作业完成情况及相关测试结果均较好的学生,可以将其纳入A 组,即学优生。当然,学生分层并非一劳永逸,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需要全面观察学生情况,对“个人档案”进行定期更新,并对学生的分层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从而为分层作业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保证分层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二)作业难度分层

作业难度分层是初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一个关键点。初中数学难度大、逻辑性强,这也是导致学生发展不均衡和学习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所以,“双减”背景下,要想真正给学生减负,提升学生作业完成效果,有效发挥作业的价值,教师进行作业分层设计时,必须加强对作业难度分层的重视,保证各层次作业难度都能与相应层次学生的数学能力相匹配,能够让相应层次的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而获得能力的提升。

为此,具体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应在充分考虑A、B、C 各层次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作业难度进行科学调整。比如,对C 层次学生,其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所以作业应以夯实基础知识为主要目标,降低作业难度,以知识点填空、教材配套课后练习册、简单变式题为主,旨在帮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来巩固基础知识。对B 层次学生,可以适当降低作业难度,以促进学生能力提升和思维发展为主要目标,作业内容可以在基础题型上增加变式题、易错题等,以帮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获得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的提升。对A 层次学生,其数学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设计作业时可以将能力拔高作为主要目标,以拓展题、综合题、创新题等为主要内容,旨在发展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以华东师大版八年级上册《勾股定理》一课为例,设计课后作业时,对C 层次学生,应以基础题为主,帮助其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基本知识定理。如熟记“勾股定理”内容以及公式;利用公式定理完成简单计算,如RtΔABC 中,∠C = 90°,a = 3,b = 4,求c 的值。对B 层次学生,作业设计可以在C 层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难度,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如熟练掌握基础定理和公式;灵活应用公式定理解答相关问题,如RtΔABC 中,∠C = 90°,∠A = 30°,a=3,求b 的值。对A 层次学生,作业难度适当提升,设计一些多知识点综合应用习题,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如已知ΔABC 中(如图1 所示),∠ACB= 90°,AC、BC的值分别为20、15,CD 为高,求AB 和CD 的值分别是多少?ΔABC 的面积是多少?

图1

再如,在华东师大版七年级下册《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中,完成该章节内容教学后,教师根据不同难度标准为学生设计分层作业。

1.请在下列括号中填入“>”或“=”或“<”:若a>b,则a+5()b+5,若a>b,则-5a()-5b;若a+3 ≥5,同时a 为整数,求a 的最小值是多少?若-4b ≥-8,且b 为整数,求b 的最大值是多少?

2.若5a-2 ≥6a-5,那么其正整数解是多少?若2a-1 ≤3a-5,那么其最小整数解是多少?

3.若a 为负数,0 <b <1,比较ab 和ab2的大小。

这样对作业难度进行分层,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呈现作业,既能满足C 层次学生对基础知识巩固的需求,又能满足A 层次学生对能力拔高的需求,可以引导学生由易到难地完成相应的作业,加深其对所学知识的掌握,使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获得能力的提升,达到兼顾全体学生共同需求的效果。

(三)作业评价分层

评价也是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作业而言,并不是布置完作业就完成任务了,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认真检验和评价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同时是引起学生重视的重要因素。所以,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分层和作业难度分层,还要关注作业评价分层,通过贴合各层次学生实际情况的评价,给予学生相应的激励,避免单纯的结果性评价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影响作业评价的反馈作用。在具体评价中,对B 层次和C 层次学生,教师应积极寻找其闪光点,持续跟踪学生的进步情况,作业尽量做到面对面批改,给予其更多关注、肯定和鼓励,逐步调动其学习热情。对A 层次学生,评价时则需要以发展性评价为主,多关注其知识迁移应用能力,并且在完成作业批改后,引导其进行纠错、反思,同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互评、自评,以丰富评价主体,让学生在相互纠错、互动反思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其综合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以《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为例,在为学生布置了上述三个不同难度层次的习题后,教师可以根据各层次学生的情况提出作业要求,其中第一题为基础作业,各层次学生都需要认真完成;第二题是B 层和A 层学生需要完成的内容;第三题为发展性作业,B 层学生尝试完成,A 层学生必须完成。之后,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C 层次学生若能准确完成第一题,便可以给予其满分,若能尝试完成第二题,则额外加分,并给予其表扬;A 层和B 层学生尽量完成第二题和第三题,同时在评估其作业准确率的同时,增加对其作业完成质量、速度、解题思路清晰与否等内容的关注,让作业评价更全面。

这样通过分层方式进行评价,既能提升学困生的信心,又能提高基础生和学优生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的教育价值,促进教学效果整体提升。

四、结语

总之,“双减”背景下为学生减负已经成为初中数学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而分层作业设计则是实现“减负增效”的有效路径,应受到教师的重视。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仍需要继续探索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方法,不断提升数学作业设计质量,真正达到给学生减负、给教学提质的目标。

猜你喜欢
双减分层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雨林的分层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