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生活微光,提升幼儿专注力

2023-12-18 01:50陈潇芸
教育界·A 2023年33期
关键词:专注力幼儿教育幼儿

【摘要】专注力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专注力好的幼儿,其学习能力及记忆力都会相对更好。那么如何正确解读幼儿的专注力,从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呢?教师和家长可以在教育中捕捉生活微光,探索科学的教育之路。

【关键词】生活微光;幼儿;专注力;幼儿教育

作者简介:陈潇芸(1994—),女,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龙亭幼儿园。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些家长会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但若是问起他们为什么要让孩子上兴趣班,他们大多会说是因为孩子做事没什么耐心,所以想让孩子学点技能来提升专注力。可见,如何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备受家长的关注。

专注力的确对幼儿的影响很大。专注力好的幼儿在学习方面往往表现得更好,专注力差的幼儿学东西往往比较慢。如今,一些幼儿园也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专注力。但是,盲目给幼儿报各种兴趣班真的对提升专注力有所帮助吗?幼儿的专注力要怎么评估呢?要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干预以提升幼儿的专注力呢?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谈一谈教师和家长应如何在教育中捕捉生活微光,正确解读幼儿的专注力,有效提升幼儿的专注力。

一、评估幼儿的专注力要从兴趣点切入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往往会看到一些家长是通过幼儿的短暂行为来解读幼儿的专注力的。例如,看到孩子吃饭不老实,一边玩一边吃的时候,家长就会评定孩子专注力不好;看到孩子读绘本读了不到一半注意力就分散,怎么哄都不肯好好看书的时候,家长就会评定孩子专注力不好;看到孩子画画涂色时敷衍了事,潦草完成一幅作品的时候,家长又会评定孩子专注力不好……这样的情况在家庭教育中比较多见,甚至在幼儿园中,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喜欢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对比。笔者常听到有的家长抱怨,别人的孩子坐着玩可以安静地玩半小时,而自己的孩子却十分钟都坐不住,还喜欢乱放玩具,把家里搞得一团乱,相比之下,自己的孩子的专注力简直糟透了。

由种种情况分析得知,家长对幼儿专注力好坏的判断依据往往是“对一件事能不能保持长时间的关注”。其实,对幼儿来说,能否对一件事保持较长时间的关注,除了专注力,兴趣也是尤为重要的因素。因此,笔者建议家长以幼儿的兴趣点为抓手去评估和提升幼儿的专注力。比如,很多家长会困惑怎样才能让孩子专注地阅读绘本?其实很简单,家长在讲绘本时可以把自己代入角色中,加上表情和动作表演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这样一来,幼儿就会兴致高涨,更认真地阅读绘本。同时,家长也可以设置一些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兴趣,这样幼儿对绘本的专注力也会提升。当然,玩是幼儿的天性。在平时,家长也可以多做一些能提升幼儿专注力的游戏,如拼图、舒尔特方格、叠叠乐等,让幼儿想玩、爱玩、会玩,从而不知不觉提升专注力。教师要让家长了解到,要想让幼儿具备良好的专注力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需要在生活中慢慢培养,如当幼儿专注做某一件事的时候,尽量不要去干扰幼儿,耐心地等幼儿把事情做完,让幼儿逐步养成耐心做完一件事的习惯。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笔者再与家长交流情况时,有的家长反馈说“孩子现在听到好听的音乐时可以专注学唱”,笔者告诉家长这就是幼儿专注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的表现。现在,很多幼儿园都实施课程游戏化,正是基于幼儿的兴趣指导幼儿专注于学习。不过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在看动画片或玩网络游戏时,幼儿不用管束就能专注于其中很长时间,这种情况不是幼儿专注力好的表现,相反,过度的屏幕刺激会降低幼儿在学习和其他事情上的专注力。

二、了解幼儿有限的专注时间

教师和家长除了要抓住幼儿的兴趣点来评价幼儿的专注力,还要对幼儿的专注能力进行科学客观的认知。年纪越小的幼儿,专注力往往越差。比如关于幼儿能够专注于玩玩具的时间,2~3岁的幼儿往往是5~8分钟,3~4岁的幼儿往往是8~10分钟,4~5岁的幼儿往往是10~20分钟。这是由幼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决定的。此外,在相应的时间内幼儿也不一定仅专注于一个玩具上面,有时幼儿会在几个玩具之间流连,如先玩了积木2分钟,又去玩乐高3分钟,接着还去玩拼图1分钟,最后又玩回积木。这样的情况也可以归为“做同一件事”。因为幼儿能够想到再去玩之前玩过的玩具,表明他们并非不专注,只是专注力在几个玩具间转换罢了。也就是说,我们判断幼儿专注力是否足够,并不一定是看幼儿能否一直玩同一个玩具。另外,我们也要理解为什么幼儿的专注力会在几个玩具之间转换。首先,我们给幼儿提供玩具的选择可能太多了;其次幼儿对这些玩具都有新奇感,无从选择;最后,我们没有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给幼儿提供玩具,有的玩具的使用难度超过或低于幼儿的能力。

教师和家长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每一名幼儿都是独立、鲜活的个体,教师和家长不能对照统一的标准来进行评估,要对幼儿有耐心,充分理解和认识幼儿的性格。教育是活的,教师和家长教育幼儿,就要随着幼儿的需要来转移[1]。尊重幼儿成长的自然规律,并不是不作为,而是不要过度作为,过犹不及。当幼儿出现特别懒、习惯不好、总爱对着干、不爱思考、坐不住、信心不足、产生厌学情绪等情况时,教师和家长不要急着责怪幼儿,而是要了解让幼儿“败下阵来”的隐性原因,要反思平时是否注重幼儿的习惯培养以及幼儿的身心健康,是否忽视了幼儿阅读、计算、运动等基础能力的培养等。当幼儿遇到困难时,教师和家长也不要放任不管,或者管不了就放弃。这时,先不要把注意力全集中在幼儿做出了什么行为,而是要好奇、共情、试探、关心幼儿,去了解幼儿的动机和想法是什么。找出幼儿行为的隐性原因后,教师和家长要帮助幼儿重新获得安全感和价值感。当教师和家长真正了解幼儿时,问题也就解决了一半。教师和家长要相信自己,更要相信幼儿。

三、给予幼儿足够的独处时间

前面提到要了解幼儿有限的专注时间,给予幼儿足够的尊重,那么,教师和家长如何在后期更好地培养幼儿的专注力呢?这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抓住幼儿专注力发展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正确引导,学会不打扰幼儿,给幼儿足够的独处时间。

幼儿教育一直强调高质量的亲子陪伴。高质量的亲子陪伴并不是让家长每时每刻都盯着幼儿。因为过度的干扰反而会破坏幼儿的专注力。陶行知说,幼儿是一个发明家,过不了几年,如果没有受过一些大人的愚惑,就会把世界看得很透明[2]。

有一名家长家中有两个孩子。姐姐八岁了,做什么事总会要求家长陪,而弟弟虽然才三岁,却已经可以独自看书,摆弄玩具,不会缠着家长。照理来说,孩子年纪越小越粘人,家长很疑惑自家的两个孩子怎么是相反的?笔者仔细了解情况后得知,姐姐是家里第一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有人陪着玩,一旦有困难,家里人就立即去帮忙,尽可能地陪伴她,几乎不会让她一个人待着。而有了第二个孩子之后,家长顾不上,没有办法每时每刻都陪着弟弟。这就是问题所在。家长对姐姐的过度照料和陪伴反而剥夺了姐姐独处的权利,让外界的事物影响了她本就脆弱的注意力,久而久之,她不仅不习惯独处,而且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到了需要独自上学的年纪还是需要人陪,如果没有人陪就容易走神。

由此可见,父母不要填满孩子的所有时间,要让孩子有适当的独处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幼儿在独自玩的时候,不仅可以培养专注力,还可以提高自己的探索和发现创新能力,增加多种实践经验。此外,有的家长总是想让孩子从小抓紧时间多学点东西,不要错失机会。可是对于低年龄段的幼儿来说,过早学习反而不利于他们的发展。家长可以让幼儿培养了良好的专注习惯之后,再进行学习。这样幼儿学起来才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科学引导幼儿使用电子产品

在公共场合,笔者经常能看到有的家长为了避免孩子吵闹,便把手机给孩子玩,而孩子看的大多是仅适合成人观看的短视频内容,虽然孩子能因此而停止吵闹,但长此以往,孩子的语言储备会变得匮乏,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审美品质也会变得低级,更严重的情况是,孩子会沉迷短视频无法自拔,听不进教师课堂上讲的内容,出现厌学情绪。因为短视频一打开就能吸引观众的目光,幼儿在看短视频时无须努力就可以集中注意力,沉迷其中,而学习课程知识则需要幼儿付出努力,主动投入注意力。相比学习,缺乏自控力的幼儿更容易沉迷短视频,喜欢玩电子产品。

当然,我们都知道在信息时代禁止幼儿接触电子产品是不可能的,而且电子产品也不是“洪水猛兽”,只是有的家长没有正确引导幼儿去使用,发挥其作用。我们要避免幼儿沉迷电子产品,可以将电子产品的“利”为我们所用,抓住其对幼儿具有强烈吸引力的特点,来提升幼儿的专注力。那么如何科学引导幼儿使用电子产品呢?如何利用电子产品提升幼儿自主学习的专注力呢?

教师要加强家校合作,提高家长规范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行为的意识,让家长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科学指导孩子使用电子产品。首先,家长要严格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电子产品使用时间过长会影响孩子的视力和大脑,因此家长要事先和孩子说好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时间一到就收起电子产品,引导孩子做其他感兴趣的事。在控制时间的过程中,家长要知道孩子难免会因为没看够、没玩够而出现抗拒心理,这时家长不要强行阻止孩子使用电子产品,而是要用温和的语言和巧妙的行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陪孩子去做其他有益身心的事,尽可能避免与孩子产生正面冲突。其次,家长要科学为孩子筛选好电子产品的内容,让孩子看适合自己年龄段的网络内容,例如给孩子看《宝宝巴士》《洪恩思维》等软件的视频,或者看一些幼儿日常家庭游戏的短视频,而不是放任孩子自己操控手机,随意点击视频。合理的视频内容可以丰富幼儿的语言、数学、美术等多领域的知识储备,并且能更好地提升幼儿的专注力,从而充分发挥电子产品的优势。最后,家长要注意提醒孩子在使用电子产品时保持适当的姿势,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当然,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以身作则,不沉迷于电子产品,不在孩子面前播放不适宜的视频,多陪孩子完成各种有趣的益智游戏,提升亲子陪伴的质量,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結语

综上所述,教师和家长要能够知道大多数幼儿天生的专注力发展是没有问题的,不要急着去否定幼儿的专注力。在后天的培养中,教师和家长要找到幼儿专属的“专注密码”。这个“专注密码”就是幼儿的兴趣点。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了解幼儿有限的专注时间,给予幼儿足够的独处时间,别让幼儿过多地接触电子产品,如此一来,幼儿才会更加专注于学习和有益的游戏活动。

【参考文献】

[1]徐莹晖,王文岭.陶行知论生活教育[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10.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专注力幼儿教育幼儿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区域活动中提升幼儿专注力的策略研究
浅谈幼儿专注力培养
巧用“五自”原则,提高大班幼儿科学探究专注力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