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探索基层管理体制新路径

2023-12-18 09:31吴茂呈
中国机构编制 2023年11期
关键词:镇街街道设置

●吴茂呈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济南市钢城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系统谋划、靶向发力,从机构设置、架构完善、人员统筹、定岗定责、赋权增能等方面,积极探索基层管理体制新路径,构建起简约高效、权责清晰、运转协调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一、改革探索

一是“扩权强基”赋权增能。针对镇街权小责大、统筹能力不足、条块协同乏力等问题,赋予镇街对区级职能部门及其派驻机构的考核评价权、对派驻机构负责人的人事考核权和征得同意权、对公共事务的综合管理权、规划参与权、区域内重大决策和重大项目参与建议权等“五项权力”,提升镇街“话语权”。同时,区直派驻人员的党团组织关系均由镇街负责管理,指挥调度、考核管理、办公经费、管理使用等同步下放给镇街,真正实现“镇街管、镇街用”。

二是“量体裁衣”设置机构。针对镇街工作机构设置模式相对统一,与职能定位、产业特色和经济社会发展等因素不能完全适应的问题,打破“七办五中心”传统架构,在不突破机构限额的基础上,按照“规定机构+自设机构”模式,统筹设置工作机构。其中,党建、乡村振兴、信访、应急、综合执法、生态环境等为规定机构,自设机构由镇街结合实际自主设置。

三是“打破壁垒”使用干部。针对镇街行政与事业领导职务性质不同、职数设置与人员统筹使用不相匹配、职数结构与人员结构存在矛盾等问题,坚持“编制分类管理、人员统筹使用”原则,12个工作机构负责同志均可由公务员或事业人员担任,破解镇街公务员“人少岗多”、事业人员“人多岗少”困局,释放干部干事创业新动能。

四是“定岗定责”精细管理。针对镇街工作机构承载职能较多影响服务群众精细度、上下条块关系不顺等问题,统筹考虑镇街行政事业编制总量、内设机构设置编制刚性要求、镇街需求等因素,在12个工作机构内,按照“总量控制、动态管理”原则,设置不超过24个工作岗,直接面向服务对象。同时,将24个工作岗逐一对应到48个区直部门单位,确保上下有效衔接。同时,认真梳理镇街承担的184项职责任务,统一编制镇街岗位目录、明确岗位名称、细化岗位职责,压实责任到岗到人,确保“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实现人尽其用、各负其责。

二、改革成效

一是上下联动实现治理新效能。赋权后,派驻机构由街道管理使用,有效破解区直部门“力量有限,管得了看不见”与街道“事权有限,看得见管不了”的矛盾,实现资源优势互补。比如,2023年以来由试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统一指挥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派驻中队等派驻执法力量开展了6次执法行动,整治乱停乱放非机动车8千余辆、清理户外私设广告牌200余块、查处建筑垃圾违规运输10余起,实现了试点街道标准化案例卷宗从0到7的突破。区直派驻机构人员下沉,有效为街道“增兵强身”,发挥了组团效应,展现了强大的向心力、战斗力。

二是体制顺畅形成干事新格局。试点改革给予镇街充分的“话语权”,统筹设置工作机构和工作岗,符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形势需求,既有效承载了镇街管理服务的基本任务,又满足了特色发展需要,整体运行更加便民精准高效。比如,围绕基层治理提质增效,成立平安建设工作部,选用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专职办理信访案件,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聚焦基层精细化管理,设置网格工作岗,深入推进网格化社会治理,试点街道划分103个网格,配备103名专兼职网格员。2023年以来解决群众诉求408件,提供社保、民政、卫健等重点领域帮办代办事项2000余件,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三是人岗相适激发干部新活力。打破行政事业壁垒,公务员和事业人员统筹使用,打通了干部成长通道,有效提升了扎根基层的工作积极性。结合岗位特点、专业特长、人员特点,“靶向”选派年轻干部到工作岗上磨炼,完善干部培养链条,激发干事创业内生动力。试点以来,4名事业干部担任新工作机构负责人,23名年轻干部担任工作岗负责人,整个队伍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依岗履职展现担当新气象。通过体制重塑,12个工作机构、24个工作岗对应上级部门做到了全覆盖,捋顺了上下条块关系。同时,职责任务逐一细化到岗到人,“人人扛指标、个个有目标”,彻底解决“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对镇街分管负责人来说,分工更加清晰,对上部门明确,有效避免了职责重叠、职责真空问题;对工作岗负责人来说,有问题逐级找工作机构负责人、镇街分管负责人,多线汇报变为直线沟通,有效避免多头分管;对工作人员来说,职责任务明确,能更好地理解绩效指标,有效减少工作冲突、重复劳动。

猜你喜欢
镇街街道设置
深化基层管理体制机制创新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补齐能力 短板打通安全管理“神经末梢”——连云港市大力提升镇街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热闹的街道
蓬莱市人大:“三抓”实现镇街人大工作全面提升
热闹的街道
完善镇街财政体制“新样本”
风居住的街道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