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具有吉林特色的基本养老服务新格局

2023-12-18 01:05中国民政
福利中国 2023年5期
关键词:服务体系吉林省居家

• 《中国民政》记者 张 娟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基本养老服务在实现老有所养中发挥重要基础性作用,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党中央确定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近年来,吉林省聚焦老年人所需所盼,着力在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上下功夫,加快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吉林省基本养老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如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后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吉林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肖模文。

记者:截至2022年年底,吉林省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592万人,占比超过25%,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请问目前吉林省基本养老服务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肖模文:近年来,吉林省聚焦老年人的基本养老服务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坚持城乡统筹、区域统筹,实施幸福养老工程,通过提升机构养老服务质效、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等,加快建设居家社区机构和互助养老相协调、医养康养文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动基本养老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一是政策保障更加有力。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促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推进养老产业加快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从设施建设、人才培养、资金监管等方面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保障。二是设施覆盖面持续扩大。全省已建成各类养老机构1558家,比2017年增加了188家;总床位超过14.45万张,比2017年增加了2.03万张。三是服务能力不断提高。高质量完成179个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136个社区老年食堂建设任务,积极构建“15分钟养老服务圈”,着力提升社区为老服务能力。

记者: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提升基本养老服务便利化可及化水平”重点工作任务。近年来,吉林省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以满足老年人就近就便基本养老服务需求。能否具体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成效?

肖模文:经过积极推动,吉林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覆盖范围和能力提升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是探索形成三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第一种是社区依托型,即使用社区公共用房,统筹利用社区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第二种是综合嵌入型,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位于居民区内,具备独立场所,由专业养老服务人员为居家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第三种是延伸服务型,即养老机构将养老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利用机构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养老服务。截至今年7月底,全省共有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042个,其中社区依托型900个、综合嵌入型124个、延伸服务型18个。

二是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加快推进。为满足社区居家老年人的就餐刚需,2022年,全省启动社区老年食堂建设试点。今年,省民政厅将重点支持100个社区老年食堂建设。建设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政府提供用房,委托社会力量运营;另一种是鼓励与餐饮企业合作,将社区周边的优质餐饮企业打造成老年人就餐点。计划到2025年底,全省每个街道至少建有1个社区老年食堂,老年食堂在乡镇覆盖率达到60%以上。

三是巡访关爱体系进一步完善。省民政厅会同相关部门印发《关于开展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工作的指导意见》,并开发建设居家老年人巡访关爱系统。在为全体老年人建立电子档案的基础上,重点对独居、空巢、留守、特困、高龄等8类老年人开展入户巡访,全面掌握居家老年人身体、经济、安全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并依托现有救助政策,实现应救尽救、应帮尽帮、应扶尽扶,构建起巡访、帮扶、服务“三位一体”的关爱体系,进一步提高养老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及性。

记者:与城市相比,农村养老服务基础比较薄弱。为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吉林省做了哪些探索和努力?

肖模文:结合吉林省实际,我们不断加强县级福利中心、乡镇福利服务中心、村级养老大院和互助站点三级农村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实现县级福利中心示范引领、乡镇福利服务中心兜底保障、村级养老大院和互助站点托养服务的城乡一体、融合发展。

一是农村养老机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从2018年起,连续多年实施农村福利服务中心提升计划,投入资金1.4亿元,整合改造农村福利服务中心136个,逐步消除远、小、差的农村公办养老机构,打造区域性养老中心。蛟河市、大安市等地将所有乡镇福利服务中心整合为一个,硬件条件、服务能力均得到显著提升。

二是农村养老大院建设初具规模。按照“有固定场地、有服务设备、有服务内容、有服务队伍、有管理制度、有资金保障”的“六有”要求,推进农村养老大院建设,在全省建成农村养老大院3613个。同时,配备老年活动设施,为农村养老服务提供设施保障。

三是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卓有成效。探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发展,建成农村互助站点285个。农村互助站点位于村屯之中,由村委会主任或村妇女主任承担管理服务工作,农村老年人每月只需缴纳300元至400元即可入住,有效满足了农村老年人在家门口养老的愿望。

记者: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各个层级。请您结合吉林省实际,谈谈今后将在哪些方面重点发力?

肖模文:基本养老服务工作事关民生改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将从以下三个方面精准施策,充分调动各方支持配合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将发展基本养老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民办实事项目、工作督查和绩效考核范围。抓好谋篇布局,围绕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老年用品产业、科技化智能化升级等领域加强系统谋划,加快建成覆盖全体老年人、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政策扶持。发挥好民政部门牵头作用,加强统筹协调,综合运用财政、土地、金融等政策,合理调配养老资源。加大项目支持,将养老服务项目纳入省级鼓励类行业目录。加大财政投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养老服务业引导资金自然增长机制,明确省定补贴项目和标准,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合理设定新增补贴项目。加大设施保障,督导各地制定和落实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制定新建住宅小区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移交和管理办法。全面落实养老服务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享受居民价格政策,对特殊困难养老服务企业用电实行阶段性优惠政策。加大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为养老服务企业提供差异化信贷支持。

三是引导多元参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加大养老领域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普惠型养老服务。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采取政府购买或政府补贴等方式推动养老服务企业、社会组织发展。引导社会组织发挥自身优势,协调整合养老服务资源,培育养老服务组织,扩大养老服务供给。畅通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渠道,通过对口支援、定点帮扶等形式,将更多的养老服务资源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为老年人提供价格可负担、质量有保障的养老服务。

猜你喜欢
服务体系吉林省居家
智慧出行,智绘未来——新一代出行服务体系构建与实践探讨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居家》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三效合一”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建好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