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
——记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王晓民教授

2023-12-19 14:48张芃扬宫晓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生理学神经

张芃扬 贾 军 王 可 宫晓丽 郑 焱 王 伟 张 婷 王 韵

(1.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宣传部,北京 100069; 2.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生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北京 100069;3.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北京 100069; 4.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神经生物学系, 北京 100191)

他,成长于辽阔的东北大地,献身科研,开拓出一片阳光万里的事业晴空。

他,从知青到工人,从学生到学者,演绎着跌宕起伏的精彩人生。

他,壮志凌云,博学笃行,医者仁心,学者风范。

他,就是科技英才、学之大家王晓民。

1 乡土情浓 荣辱不惊

1956年的春天,王晓民出生在辽南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医学世家的耳濡目染,为年幼的他植下了一颗与医学结缘的种子。1962年,早慧的王晓民提早一年上了小学。天资聪颖的他,少年时代就开始崭露头角。可惜“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不期而至,王晓民在“九年一贯制”中完成了全部的中小学教育。

1972年,王晓民来到辽宁省营口市盖县芦屯公社马圈子大队,开始了整整四年的知青插队生涯。那一年,他16岁,正是朝气蓬勃的青春年华。那个冬天格外的冷,但“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理想,让王晓民这个热血男儿的心中温暖如春。作为同年插队的20多名知青中唯一的共青团员,王晓民带队来到了青年点。青年点最多时有50多人,做饭成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任务。因为在知青中颇有威望,从未做过饭的王晓民被推选为青年点的伙食长,担当起了执掌大勺的重任。与此同时,他还要养鸡、养猪,参与种菜、挑粪、浇水等菜园劳动,生活的历练就在这一箪一瓢的人间烟火中,朝王晓民走来。

因为热心助人、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勇挑重担,8个月后,王晓民被推举为青年点的点长。之后,年轻的王晓民历任村团支部书记、大队民兵连副指导员等职务,多次被评选为公社劳动模范和公社、县、市先进知识青年,出类拔萃的表现赢得了上下一致认可。1974年,怀着忠诚与信仰,18岁的王晓民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王晓民从大队(村)革委会委员成长为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大队党支部组织委员,成为了大队的三把手,同时兼任生产队一把手——政治队长。18岁的他,从此挑起了大梁,处处身先士卒。

担任政治队长期间,王晓民以队为家,住进了饲养员简陋的马棚土房,一住就是两年。每天天不亮就起床,不惧严寒,带着小队干部到各家各户收尿积肥;为了发展一个党员,骑车几十里地去外调;身为公社民兵独立团的副营长,带着青年们“农业学大寨”,前往山区修筑梯田;作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的队长,春节不回家,带着大家边扭秧歌边歌唱毛主席歌颂党;用自己的一手好字,写遍村里所有墙皮上的宣传标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生活的磨练,让王晓民学会了北方几乎所有的农活:育苗、插秧、播种、扶犁、打场、赶车……都不在话下。王晓民始终秉承着“好事让给别人,难事自己冲”的原则,凭着一腔壮志豪情,在滴水成冰的东北农村开辟出一片阳光灿烂的光辉天地。

少年锦时,筑梦农村,王晓民把自己如火的青春,抛洒在了这方广袤沃土,农村也毫不吝惜地回馈了他:农民的善良、质朴、忠厚,对年轻的王晓民影响至深,对他世界观的塑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四载的人生经历,让他领悟了男儿的担当,他成长为一个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专一行的有志青年。他那正直忠义的为人、乐观豁达的心态,都是在这一时期炼成的。虽然一直当着知青之“王”,却从来没忘记如何做一个普通的农“民”——乡土情浓,造就了一个荣辱不惊的王晓民。

时光荏苒,1976年底“文革”结束,回城的脚步声在神州响起,王晓民挥别了“战天斗地”的农村,被分配到大连铁路分局瓦房店电务段,成为了一名信号工。一年倏忽而过,就在他担任了段团委委员,掌握了工种要求的所有技术,干起来得心应手的时候,高考恢复了,这点燃了深藏在王晓民心底的那个大学梦……

2 天道酬勤 厚积薄发

从儿时开始,王晓民就梦想成为大学生,他觉得大学生无所不能,是真正的天之骄子。如今机会终于来了,他当然要好好把握。在铁路工作期间没有假期,王晓民只好利用业余时间抓紧复习;复习资料也没有,只好把以前的课本翻出来恶补。迎难而上,锲而不舍,经过一个月的努力,王晓民成为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子承父志,走上了习医的道路。

1978年,怀着对医学的无尽向往,王晓民迈入了著名的“红医摇篮”——中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中国医大)医疗系。父亲早年也曾就读于中国医大,王晓民则在多年后机缘巧合地成为了父亲的校友。入学那一年,王晓民22岁,已经“闯荡江湖”近6年的他,因丰富的社会阅历和沉稳的个人魅力而被推选为班长。五年里他处处为人表率,踏实稳健的作风赢得了良好口碑,校优秀共产党员、校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这些荣誉始终围绕着他。

说起学医,自幼在医院长大的王晓民并不陌生,家学的传承令他充分汲取了医学的天分和灵性。然而初入大学,喜悦却被忧虑取代:由于中学学的是俄文,零起点学习英文让他感到十分吃力;小学加中学一共读了九年,基础也不够扎实……但王晓民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倍加珍惜,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从随时手握字典,上卫生间也背两个单词,到老外竖起大拇指:“Your English is so good”;从基础薄弱到学业精进——背水一战的大学生活,王晓民苦心天不负、有志事竟成。

当时的王晓民,已经意识到单纯学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他组织志同道合的5名同学成立了全校第一个“学生课外科研活动小组”,在2位资深教授的指导下,采用当时先进的同位素标记技术,展开“四君子汤”作用机制的研究,并发表综述文章。天道酬勤,王晓民成长为中国医大闻名遐迩的“二代天骄”中的佼佼者。大学期间的奋发苦读为王晓民之后的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日后成绩斐然的王晓民回首求学之路不由慨叹:如果说我比别人强在哪里,那一定离不开大学那五年扎扎实实地学习。

1982年,王晓民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分配到大连医科大学(以下简称大医)病理生理教研室。在基础医学院任教,是组织的安排,而选择病理生理,缘于它是一门连接基础和临床的桥梁学科,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王晓民未尽的医生梦。从此王晓民投身基础医学领域,四十载矢志不渝。虽然临床上缺失了一名帅气敬业的医生,而基础领域却收获了一位孜孜以求的学者。

1985年,王晓民考取了大医的硕士研究生,师从知名中西医结合专家裴德恺教授,并成为了“文革”后大医第一届校研究生会主席,兼任研究生党支部书记。这些行政管理任务对于青年时代就指挥若定的王晓民来说,可谓驾轻就熟,因而被评为校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

千里马的纵横驰骋,总是有赖于伯乐的知遇之恩,而王晓民的腾飞崛起,也离不开两位恩师的倾心栽培——首先,得益于裴德恺老师的慧眼识珠,日后王晓民能够拜在后来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韩济生教授门下,也离不开裴老师的鼎力举荐。而跟随北京医科大学(现北京大学医学部,以下简称北医)韩济生教授学习的经历,更是让王晓民受益匪浅。作为大医和北医联合培养的研究生,王晓民如鱼得水地投入了科研工作。

求学期间,王晓民忘我学习:每天去得最早,走得最晚,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4篇论文,均发表在国内一流专业期刊,在硕士生中凤毛麟角。同时,王晓民的大局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有口皆碑,黑板报宣传他信手拈来,过节他带领2个技术员给北医生理学系近百名师生聚餐掌勺做饭……大家惊奇地发现:王晓民这家伙干什么都行!王晓民以一名联合培养硕士生的身份获得了韩老师的赏识,也用“王”者风范,赢得了“民”心。

1989年,王晓民考取了北医生理学系博士生,师从著名神经生理学家韩济生院士。1991年,王晓民作为国家教委(现教育部)公派中德联合培养博士生之一,前往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理学研究所开启了留学生涯。在德期间,王晓民几乎每晚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点离开实验室,第二天9点前赶在其他人之前到达实验室,刷新了导师对中国人勤奋的认知。留学经历使王晓民强化了语言、开阔了视野,人生的新抉择也在收获满载之际悄然降临:是回国效力回报恩师,还是顺应“出国潮”留居德国,抑或去人人向往的美国发展?这个在别人看来踌躇不定的选择,王晓民做来却毫不犹疑:虽然再多逗留一年半载就能拿到德国学位,1993年,王晓民依然信守承诺,情系母校,怀着一颗赤子心毅然回到了祖国,并留校任教。留任北医期间,王晓民先后赴美国洛克菲勒大学成瘾研究室、美国印地安那大学遗传系、美国冷泉港实验室任客座研究员或访问科学家,依然以勤恳好学而著称。

彼时起,王晓民一直追随在韩济生院士左右,成为了恩师的左膀右臂。韩济生院士给了王晓民机遇,但机遇总是偏爱有准备的头脑。两人此后共事10年,10年里王晓民以学生、助手、同事的身份,以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力量,协助韩济生院士发展壮大着实验室。师徒二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建立了无比珍贵的战斗友谊。

回望韶华,王晓民无限感慨:人,总要有一颗感恩之心。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没有两位恩师的悉心教诲,就没有我日后的厚积薄发。

3 躬耕杏坛 启智润心

未能悬壶济世,唯求治学育人。1993年回国后,王晓民在北医生理学系/神经生物学系承担教学科研工作,人生又开启了新篇章。从此穿行在教育与医学之间,师德医德并驾齐驱。

王晓民常说:教学是教师的天职。他始终把教学和人才培养放在首位,每学期雷打不动为本科生讲授《神经生物学》《生理学》《高级生理学》课程,为研究生讲授《神经生理学》课程(图1)。他授课从不满足于照本宣科,始终将科技前沿进展、国家战略需求和综合素质教育融入教学当中,每一页讲义都倾注了他栽培科技人才的信念和抱负。他从时间、空间两个维度入手讲授绪论课,纵跨神经科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横贯国际、国内及首都医科大学(以下简称首医),带给学生耳目一新的课堂体验。王晓民以“人类脑计划”为基础构建课程新体系,关注脑疾病诊治与脑机智能技术的结合,提升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以“诺贝尔奖科学史”结合“中国生理学发展史”勾勒课程版图[1-6],深化课程内涵,激励学生争做世界一流。他能从一个小小的知识点展开讨论,通过环环相扣的提问,带领学生从世界格局到祖国发展再到学校文化,最终回归学生自身,带动学生从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

图1 王晓民教授在为研究生讲授《神经生理学》课程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89名毕业的研究生(其中包括科研型硕士生27名、博士生55名,管理型硕士生3名、博士生4名),12名指导出站博士后,是王晓民笃志培养研究生的盈盈硕果。王晓民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他充分尊重学生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同时也要求他们严谨求实、缜密规范。无论行政事务多么繁忙,王晓民始终坚持每周日下午召开组会,与学生分享最新研究动态。他会仔细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本,格外关注学生组会和答辩的幻灯片质量,于细微处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科研精神(图2)。一旦学生取得科研突破或论文发表,王晓民总是第一时间表示祝贺并高度赞赏。智含渊薮,行絜冰霜,王晓民以学高身正的可贵品质和奋发笃学的治学理念,激励着学生在学术和人生道路上勤耕不辍。

图2 王晓民教授指导研究生开展实验

尽履繁花醉,挚为育树人。王晓民注重对研究生的人文关怀,帮助他们寻找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成为他们成长的引路人。旅居海外学习的学子尤为感动的是,每逢年节,都能收到王晓民号召大家发去的微信祝福,那份来自故乡、导师和同窗的牵挂,让他们独在异乡却非异客,每逢佳节倍感温馨。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王晓民认为,只有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学者。他的一句“中医药和针灸的研究需要中国学者来做”,勉励着一届又一届研究生,怀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为中医药和针灸走向世界孜孜不倦。首医很小,小到甚至上课迟到的概率都不大;首医又很大,大到莘莘学子在王晓民教授的引领下,胸怀天下。

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王晓民搭建平台助力青年教师发展,面对面指导为青年教师开拓学科思维,令其更加注重教学方法和知识传授的有机融合。在他的引领下,首医生理学教学团队荣获“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2008),《生理学》课程获“国家级精品课程”(2009)。王晓民潜心教材编纂,他主编MedicalPhysiology、《生理科学进展》《神经科学进展》等专著, 其中《临床生物样本库的探索与实践》被认为是目前国内外最系统的一部临床生物样本库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参考书。

4 创新的破局者 科研的解题人

行远自迩,笃行不怠。王晓民专精于针刺镇痛、阿片肽和抗阿片肽基因调控的机制、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防治等研究,相关科研成果已蜚声国际,他开辟了传统医学创新的崭新领域,使中医药学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1994年,王晓民带领团队尝试将民族传统医学瑰宝之一的针灸学研究拓展到神经变性病领域,率先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针刺疗法——电针对帕金森病模型动物具有治疗作用[7-10],并对其治疗机制进行了开创性系统研究,深入探讨了电针对基底节神经递质平衡调节的新机制,开启了针灸治疗帕金森病机制的全新探索[11]。该研究获得欧盟第七框架计划-中医药研究的针灸研究课题[12]资助,推进了我国传统医学研究登临世界前沿科技殿堂的进程。学向勤中得,萤窗万卷书。王晓民团队进一步开发其他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手段如声、光、电、磁刺激对神经变性病等功能性脑疾病的防治效用,联合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开展基于超声辐射力的深部脑刺激与神经调控仪器研制;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采用无创性新型磁刺激手段,创新性发现了海马环路在阿尔茨海默病样病程中可被调控的机制[13]。

深谙中国传统医学精髓,又擅于融合现代医学技术,王晓民充分挖掘中医资源,在国际上首次发现天然中药雷公藤单体(T10)的神经营养和抗炎保护作用[14-15](《雷公藤属植物提取物在预防和治疗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用途》,2003年6月获专利授权)。通过对药物作用机制的深入探讨[16-17],为进一步寻找帕金森病可干预的潜在作用靶点提供了反向药理学线索[18]。在此基础上,又研发了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19-20]和远志皂苷[21-22]等5项授权的发明专利先导药物,并深入研究其对帕金森病的防治作用及机制。学之大者,为国为民,王晓民须臾不忘将中医智慧惠及全球,他提出,脑重大疾病要确立新的药物靶点,开发具有神经保护作用的药物是首选,而中药是极具价值的宝贵财富。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王晓民课题组首次提出将神经营养效应与增加递质合成相结合,进行双基因转染来治疗帕金森病[23-24];并开展了神经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肌肉干细胞体外增殖、分化和体内移植治疗帕金森病模型的研究,以及原位神经干细胞在帕金森病中的作用研究[25-28]。同时,在基底神经节环路以及神经免疫等方向揭示帕金森病发病机制的研究也取得突破[29-30]。王晓民任首席科学家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发计划(“973”计划)项目“神经变性病的机制和防治的基础研究”(2006-2010),并在项目结题同年滚动第二个973计划项目“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2011-2015)[31](图3)。

图3 王晓民教授主持 973项目《帕金森病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的基础研究》结题总结会

科研漫漫路,赤子拳拳心,在奔赴梦想的大道上,王晓民坚定而执着。他带领团队先后主持欧盟第七框架计划、科技部863计划、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国家和部委级科研项目26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70余篇;获部级奖项3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醉心科研的王晓民以过人的智慧和非凡的毅力,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

5 初心如磐 至诚报国

多年磨砺的组织才能和日隆的学术声望,使得王晓民必然要担当一系列行政管理工作。2003年,王晓民的事业更上一层楼,他挥别了熟稔的北医,来到了首医,任学术副校长(主管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科技研究、研究生教育、外事工作和临床专科院系等)。王晓民的到来,构建了百舸争流的学术生态,营造了蔚然成风的科研氛围。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王晓民破天荒地拿下了北京市属高校第一项“973”;而作为一名科研管理者,在任学术副校长的14年里,他全身心投入到首医“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医科大学建设蓝图中,10个学科进入国家重点学科行列,获批了6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独占全国高校鳌头。

当时的首医有18所附属医院,如此丰富的临床资源未能充分利用,王晓民忧心如焚。他不辞辛苦地深入每一所医院,一场场地宣讲打造“学院型医院”的建设理念,全面提升了临床人员的学科意识,“大首医”理念也正式确立。王晓民深度整合各附属医院的临床资源,横向联合,优势互补,在全国率先建立了“临床专科学院(系)”管理体系,先后创建了38个临床专科学院或学系,打造了全国最大规模的临床学科发展平台,大大提升了首医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王晓民与科研人员一道建立了全过程管理、细节化服务的模式,为科研工作保驾护航。对有固定申报周期的项目,定期举办辅导讲座;对于国家级的重点和重大项目进行两轮以上预答辩、专家预评和修改辅导,就每一个课题提出“挑剔性”建议,一鼓作气进行到深夜两三点是常事。冲刺的关键时刻,王晓民与大家一起战通宵、伴日出——点滴皆是泪,辛苦总得偿:2003年全校获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仅有22项,而到了2017年,这个数字竟奇迹般地攀升到了278项!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围绕国家重大需求,王晓民组织搭建了神经变性病的转化医学平台。“神经变性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于2007年正式挂牌,成为首医系统内第一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实验室的运行极大地增强了首医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基础-临床转化能力,锻炼了一支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人才队伍[32]。2010年,王晓民筹备成立“首医转化医学研究中心”,2012年建立“北京脑重大疾病研究院”“国际转化神经科学联盟”和“脑重大疾病防治协同创新中心”三位一体的联动平台,形成高校-研究院所-企业一体化脑重大疾病防治研究的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体系[33],在助力首医神经科学学科在国家级领军人才培养、国家级科技奖和国家级科技平台获批、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全国做出了示范。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王晓民的管理理念是“细节决定成败”,他要求大家以科研的严谨态度来做管理,以科学的奉献精神来搞建设。他以尽善尽美的态度完成每一项工作,报送给他的文件报告,他都会逐字逐句审读,连标点符号也不放过。很多工作人员未能发现的细小问题,都被他一一纠正。他常说,管理者不是收发员,要有分析有见解。他用实际行动,带动了下属的工作热情;他以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促使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正如他所推崇的《给加西亚的信》一书中所传达的-—恪守敬业、忠诚的理念,不惜一切代价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

惺惺自古惜惺惺,越是人才,越重视人才。在王晓民的引智努力下,首医在2004到2015年间先后引进学科、学术带头人及学术骨干68人。与此同时,王晓民勇当“教育先锋”,加紧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严控导师遴选,推动素质教育,提升毕业门槛,大幅提高了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医的SCI医学论文收录数、MEDLINE论文收录数、国内论文数以及国内论文被引次数等排名因而连续进入全国高校20强,2017年SCI论文收录已达到了全国独立医学院校第二名。首医的发展驶上了快车道,甚至在业内掀起了“首医现象”,壮美首医的画卷就这样延展开来。

王晓民这个出生在春天的东北汉子,集智攻关,呕心沥血,与首医的领导团队群策群力,带领首医走进了春天。这其中,王晓民的付出功不可没。可他总说,这是集体的功劳,我所做的微不足道——这就是王晓民,高调做事,低调做人,大音希声,大气磅礴。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作为神经生理学界的一面旗帜,王晓民在学术社团工作上也倾注了大量心力,在国内甚至国际舞台发挥着重要作用。自2002年起,他历任中国生理学会秘书长(2002-2006)、副理事长(2006-2010)、理事长(2010-2018)和首届监事长(2018-2022),整整工作20年,为学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图4)。

图4 王晓民理事长为中国生理学会名誉会员颁发证书(2014年10月,上海,中国生理学会第24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他创新办会理念和模式,加强与临床合作,创建多学科交叉分会,吸收企业会员,聘请国际著名生理科学家为学会名誉会员,联合多国生理学会举办的系列《国际生理科学学术大会》;主编《根深叶茂 蔚然成荫——中国生理学人物记》[34]和《根深叶茂 蔚然成荫——中国生理学团队记》[35],《执着和奉献——纪念中国生理学会成立90周年》[36],为传承中国生理学的历史和弘扬科学家精神丰富了史料。他和同道们共同努力,把学会工作开展得风生水起。

2015年,王晓民被推选为亚大生理学会联合会主席,筹备并主持亚大地区国际生理学大会(FAOPS 2019),带领学会获得第39届国际生理学大会(IUPS Congress)北京主办权(图5)并于2022年成功举办,实现了几代生理学人的心愿,在进一步推动中国生理学会国际化进程中贡献颇丰。

图5 王晓民理事长接棒IUPS会旗,正式启动IUPS2022北京的组织工作(2017年8月,巴西里约热内卢,第38届IUPS大会)

2013年,国家启动“中国脑计划”(脑科学与类脑研究)的筹备工作,旨在助力我国在脑科学这一前沿领域处于领军地位。王晓民作为脑计划专家组成员,提出我国的脑计划应走中国特色发展之路,要首先聚焦脑重大疾病的研究战略;研发应将重心前移,促进早防、早诊、早治;未来神经变性病的防治将可能通过神经调控、药物干预、基因治疗和干细胞治疗来实现[37]。作为旗舰学者,王晓民在国家层面发挥着学科发展的战略科学家作用。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半生辉煌岁月,王晓民投身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社会工作……谆谆不倦,孳孳不息,时光知味,岁月沉香。繁重的工作量,使王晓民被冠以了“铁人”的称号。而在王晓民看来,坐在这个位置上,是组织和群众对你的认可,你义不容辞要把它做好。专业、职业、敬业的王晓民一切以学校利益为先,个人和家庭的事都可以延后。他经常每晚伏案到8点后才离开办公室,灯光下叠映着他执着的身影,家于他而言,成了驿站;周六日也照常来校工作,一年到头休息不了几天,无声的行动诠释着“业精于勤”的箴言。更遑论那些带伤不下火线的坚强:在率团出访美国期间,患严重腹泻仍坚持洽谈合作,镇定自若的背后是何等的毅力;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刚刚完成,说话稍多,鼻腔填塞的止血纱布条就会有渗血,他仍不顾劝阻,投入组织学校申报国家重点学科的预答辩,从下午直至次日凌晨2点,导致高烧不退也无怨无悔;心脏血管险些放上支架几乎无人知晓,每次工作累了、心脏不适,只是悄悄含一粒药……为了这份事业,王晓民在拼命,哪里有什么铁人,无非是责任心和使命感使然。

做人做事做学问,尽心尽力尽责任——这是王晓民一生的信条。六十余载东逝水,王晓民说:人活着,总要为这个世界做点什么,往小了说你能为一个单位做什么,往大了说,你能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做些什么。“男儿志兮天下事,但有进兮不有止!”先天的资质和后天的勤勉,使王晓民注定处处为“王”,成为人生的王者;而低调的风范,又使他不计名利,一心为“民”。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张芃扬、贾军、王可、宫晓丽、郑焱、张婷:共同撰写论文;王伟、王韵:修改并审定论文。

猜你喜欢
生理学神经
神经松动术在周围神经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神经损伤研究进展
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PBL在《动物生理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现代电生理学杂志》稿约
“神经”病友
各种神经损伤的病变范围
空心针治疗胫腓神经联合损伤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