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背景下高中日语教育学情分析及策略研究

2023-12-22 11:06徐惠君黄燕青
关键词:学情日语外语

徐惠君,黄燕青

(集美大学外国语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一、引言

2017年12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2017年版2020年修订)》,规定“高中外语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学校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语种”,鼓励学校创造条件开设第二外语,以此来满足学生差异化的外语学习需求[1]。2018年,教育部要求“进一步推进多语种考试改革”,要“充分照顾小语种的实际情况,高考命题时小语种试卷的难度要比英语容易5至10个百分点”[2]。自此以后,选择以非英语语种参加高考外语考试的考生呈现先出“跳跃式”增长的趋势,其中选择日语的考生数量最多。据《南方周末》报道,2021年日语考生人数达到20万左右,全国高中日语学习者人数已接近70万。F省选择日语的考生数量也在急剧增长。进入大学后,这些考生大多数继续学习大学日语课程。因此,中高等教育间有效衔接及有序发展的研究成为必须。

迄今为止,围绕日语高考,可以梳理出一系列关于考试或是学生的日语学习动机等前期研究成果。相较于这些研究,本文首先是基于教育生态学的立场(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之间关系的科学,它尤其侧重于考察各种教育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教育生态系统和作为教育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3]),将高中日语教育生态与高等日语教育生态视为整个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具有自入门到高级、自简单到复杂、自外语选择到职业规划的动态关系。其次,以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学生进入大学后,大多数继续学习大学日语课程。据笔者调查,一半左右的教师认为:高中日语教学方式不明确、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是目前提高大学日语课程教学效果最急需解决的问题。由此可见,提高高中日语教育水平、把握高中阶段日语学习问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等一系列研究势在必行。

基于理论与现实的思索,本文以F省开设日语课程的多所高中为调研对象,以学情分析为切入点,在了解学校情况、考试制度、教材选用、课时分配的基础上,展开高中日语教育学情调查,并基于结果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期推进日语教育生态体系在中高等教育间有效衔接及有序发展,培养更多出类拔萃的小语种人才。

二、研究文献综述

“学情”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出现,指提前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了解,进而指导学生。而“学情分析”走进教师日常教学实践,则是21世纪之后的事。“学情分析”以系统性了解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认识、学习与反馈为核心[4]。其中课前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基础,课中学情分析是及时调整教学与不断创新教学的重要依据,课后学情分析为教学反思与改进提供必要信息[5]。美国著名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在其《教育心理学》的扉页中写到:“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去进行教学”[6]。

基于教学定位全面化、精准化以及教、学、评一体化的需求,学情分析成为贯穿教学始终的重点。不论是教学目标、评价目标的制定,还是教学全过程的整体设计,学情都是不容忽视的关键因素[7]。在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改革理念下,学情分析更成为关键性的教学要素,引导和推动整个教学活动[8]。

以上研究表明,学情分析作为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直接牵涉到了教学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对于各个学科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今,全国高中日语教育处于探索阶段,学情分析对其发展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目前,围绕“师资发展”“课程开设与评价”“试卷分析”“文化考察”“语法考察”等涉及高中日语教育的高考日语研究层出不穷、数量繁多,且关于高中日语教育现状多以地方研究为主。在师资发展方面,黄均钧等、李杨等、安蓉等对高中日语教师专业发展、高中日语教师整体发展规模、高中日语教学师资紧缺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9-11]。在课程开设、课程评价方面,谢宇等、张金龙、郭侃亮等阐述了高中日语课程开设情况,指出高考日语教育中存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师资队伍、使用教材、教学资料等不合理的问题[12-14]。在试卷分析、文化考察方面,杨诗云、刘洋、吴娟、程青等、高升等对高考改革下高考日语中的文化内涵、核心素养、语法点、听力、阅读、作文等命题倾向、学习策略等做了详细考察分析[15-21]。关于F省高中日语教育现状的论文目前为止只查到1篇,文中曾起二指出所任职高中的日语教育存在3大问题,包括(1)师资紧缺,教学经验不足;(2)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少、教研活动少、教学辅助材料匮乏,无法满足日常教学的需求;(3)课程组织与管理存在一定难度和不便[22]。

可见,目前高中日语教育相关研究都偏向师资队伍、教学资源、试卷难易度分析等。已有研究中虽有基础差、缺乏积极主动性等关于学生情况的阐述[11-12],但缺乏对教学观察和学情概况的实际调研。学情分析对于探索阶段高中日语学科的发展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本文以F省开设日语课程的多所高中为调研对象,对高中日语教育的学情概况进行实地调研,以此为基础考察F省高中日语教育生态现状。

三、研究设计

学情分析有经验分析法、观察法、资料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基于一定的教育教学理论及逆行分析六种[23]。本文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的混合研究方法。具体为先进行课堂教学观察,然后设计问卷,通过问卷星发送给调研对象,依据问卷结果设计访谈内容并确定对象,在访谈中进一步验证问卷结果,进而全面有效地梳理F省高中日语教育的学情概况。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是F省开设高中日语课程的17所高中(包括34位教师和154名学生,详见下文)。目前F省高中日语教师大多数是校企合作模式,即由机构派遣日语教师到高中进行日语教学。

(二)研究问题

由于教学的复杂性,学情分析的内容非常多,涵盖课前、课中、课后3个环节中一切与学生学习活动相关的因素,应从知识、技能、动机、环境、沟通五方面去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4-5,24]。因此,本次调研是在了解环境因素(包括开设日语课程的学校情况、考试制度、教材选用、课时分配)的基础上展开高中日语教育学情调查,针对结果进行学理分析,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以推进F省日语教育生态体系在中高等教育间的有效衔接及有序发展。

(三)研究思路

本次调研包含教师和学生两部分。先前期调研,即教学观察。再设计问卷。最后为验证问卷结果进行访谈。具体如下:

1.通过“教学+课堂”观察,了解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课堂表现。

根据近几年升学情况将17所高中分为高、中、低3个层次,从3个层次中各随机抽取一所学校进入课堂,实施“教学+课堂”观察,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课堂表现,为设计学情问卷夯实基础。“教学观察”以记录教师上课情况为主,“课堂观察”以记录学生课堂表现为主。

2.通过“教师+学生”问卷,了解高中日语课程及学情概况。

在“教学+课堂”观察的基础上,设计面向教师和学生的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发送。面向教师的问卷包括学校情况、考试制度、教材选用和课时分配4方面,目的为深入了解F省高中日语课程结构及实施概况。面向学生的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包括男女比例、所属年段、把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动机等)、学生学习情况(包括所在班级模式、日语的学习时长及具体分配、妨碍日语学习的因素、对高考日语的期待分值等)、学生对目前教学方式的反馈(包括教学方式评价及建议、期待的日语教学方式等)3方面,目的为深入了解学生的学情。

3.通过“教师+学生”访谈,进一步了解并确认学情信息。

基于“教师+学生”问卷调查结果,对参与问卷的34名日语教师和20名学生进行面对面访谈,进一步了解及确认学生各方面信息。“教师访谈”包括以下5个方面:(1)目前为止所教学生的概况;(2)学生课上表现;(3)妨碍课堂教学的因素;(4)教学课时分配;(5)学生对教学的反馈。“学生访谈”主要是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课前及课后的学习情况,验证问卷内容。

四、高中日语课程概况

F省高中日语课程的教材选用、课时分配、考试制度等情况如下:

(一)高中日语教材选用情况

F省高中在高一未使用教育部审定的唯一教材,即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日语》,而是选用天津外语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新文化日本语》。后者搭配丰富的插图,以生动的视觉效果帮助学习者理解,且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浅显易懂,有助于培养学生日语学习兴趣。高一开始的日语班一般从下学期才开始,且刚开始的时候以培养学生兴趣为主,没有转成高考日语班。高二开始正式转成高考日语班后,学校严格按照《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来选用教材,且结合教学需求,选用其他教材辅助教学,以期实现最佳教学效果(见表1)。这与黄均钧等在江浙一带的访谈结果一致[9],说明高考日语研究学者的研究对象虽然有地域性,但研究结果存在共性。

表1 F省中学日语教材选用情况

(二)高中日语的课时分配情况

课时安排因起学时间而异(见表2)。目前F省高中日语起学时间并无统一规定,从高一下学期至高三上学期不定,因此课时安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根据《普通高中日语课程标准》,高考要求的课程内容包括必修课程(6学分)和选择性必修课程(8学分),按照每学分对应18课时的规定,参加高考所需日语总课时为252课时或以上,可见F省高中日语课时安排符合高考要求。

表2 F省高中日语课时分配情况

(三)高中日语的考试制度

F省高一日语课程仅有期中考,于高一下学期进行,考试目的是检测学生的日语水平是否适合继续学习。高二开始转入高考日语班后,考试制度与英语学科一致,高三考试较多。出卷方面,月考、期中考、期末考由学校自主出卷,全市模拟考由市里统一出卷,结业考试由省里统一出卷,八省联考和高考使用的是全国卷(见表3)。

表3 F省高中日语各年段考试制度

不言而喻,合适的教材、合理的课时、完善的考试制度是保证高质量教学的重要条件。可见,F省在这三方面相对比较完善,为高中日语教学活动的顺利展开提供了保障。

五、高中日语教育学情概况

结合前期调研结果设计问卷,并用问卷星向F省17所高中日语在学的学生发放了问卷,未提前设定具体数量,旨在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最后回收问卷154份,有效问卷154份。问卷调查内容通过SPASSAU软件进行信度系数和效度检测,cronbach’s α系数为0.936,KMO值为0.829,均大于0.8。

(一)学生基本情况

1.男女占比。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学生中,男生人数占比远比女生高(见表4),与文理科男女生占比相符合(本次调研的学生中理科学生占60.3%,文科占39.7%)。

表4 男女占比

2.年级人数占比。分析学习日语的学生与全年段学生的占比,发现高二学生占比最高,其次为高三,高一占比最低,说明高一开始学习日语的仅为少部分学生,而高二开始的学生占大部分。另外,高二占比高于高三,说明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学生在增多(见表5)。

表5 各年级人数占比

3.学习日语的动机占比。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动机中“英语成绩不佳”占比最高,其次为对动漫、日本文化感兴趣,占比最低为受身边朋友影响及其它(见表6)。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展开。

表6 学习日语的动机占比

(二)学生学习情况

1.班级模式因起学时间而异。起学时间为高一的学生,与上英语课一样,以自然班模式进行学习,即程青等提到的“计划模式”[19]。高二或高三开始学习的班级模式为“走读班”,即英语课程时间学生到专门准备的走读班教室上日语课,与程青等提到的“后期模式”和“跑班模式”[19]有相似之处。

2.学生课后学习比重与教师课堂课时分配比重相反。考察学生的课后学习比重分配,单词所占时间最长,占比为58.1%。其次为语法知识点,占比为31.6%。教师课堂的课时分配比重刚好相反,即课上大部分时间进行语法知识讲解,相对而言,单词讲解时间偏少。

3.学生课外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课外学习积极性不高,导致作业完成情况差。每周课外学习日语的时间不足两小时的学生占53.7%,时间在两小时或两小时以上的学生仅占46.3%,即大部分学生的日语学习主要在课堂。这跟教师反映的课外作业完成情况不佳的情况相吻合。

4.对高考成绩期待很高。大部分学生对高考日语成绩的期待值都很高,期待90~104分的占11.1%,105~119分的占40.4%,120~134分的占37.5%,135分以上的占10.3%,90分以下仅占0.7%。我们对这些学生选择日语前最后一次英语市质检分数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0分以下占92.7%,90~104分的占5.6%,105~119分的占0.9%,120及以上的占0.9%。可见选择日语的学生多为英语学习困难生,希望通过日语提升自己的高考成绩。

5.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妨碍日语学习的最大因素为“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占86.0%,其次为其它(开始太晚、时间不够,学习科目太多、时间不好安排等因素)占6.6%,此外,教材配套练习不足和教师讲解不充分都占3.7%。这跟很多教师反应的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不佳,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导致课堂学习成效不显著的情况相吻合。

6.动漫为主要自学渠道。除课堂学习外,59.6%的学生通过其它方式来自主学习日语。这些学生中看日本动漫的最多,占90.1%;其次为听日文歌曲,占74.1%;第三为看日语电视剧或综艺节目,占42.0%;第四为其它(杂志等)占9.9%。

(三)学生需求反馈

1.班级规模方面。68.4%的学生希望小班授课。目前,大部分班级规模均符合学生需求。班级人数小于15人的占36.0%,16~25人的占22.8%,26~35人的占11.8%,36~45人的占13.2%,45人以上的占16.2%。

2.课件使用方面。57.4%的学生认为使用PPT辅助教学对学习有很大帮助,39.7%的学生认为帮助较小,仅2.9%的学生认为没有帮助。针对此结果,我们就教师课上是否使用PPT做了调查,结果显示67.7%的教师使用PPT辅助教学,32.3%的教师未使用PPT。从数据可以看出,如果教师使用PPT辅助教学占比增长的话,将会有更多学生受益。

3.教学方式方面。88.2%的学生认为课前听写单词和句子非常有必要。针对此结果,我们进行了听写频率的调查。结果显示,占比最高的为每上完1课听写1次,为36.7%;其次为每次上课都听写,占35.0%;第三为每单元做1次听写,占14.2%;第四为每上完2课听写1次,占7.5%;最后为每上完3课听写1次,占6.6%。

六、高中日语教育优化策略

就新高考背景而言,日语不仅是众多学子的“高考所需”,更是中国人与国际接轨、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手段。在这样的背景下,日语学习动机较之以往任何时代,更呈现出多功能、多效应、多方法的趋势。为了更好地完善和发展F省高中日语教育,我们不仅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为小语种教学提供更多空间,还需要落实到更为具体的教育方法与管理方式的层面,并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加以优化、深化,从而实现教育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

学理分析一般涵盖语言习得、认知发展、情感教育及教学目标理论内容,贯穿结构化教学始终,而学情调研是以学为主的结构化教学关键。基于本次调研结果,结合学理分析理论内容,针对F省高中日语教育提出以下建议:

(一)统一开始学习时间

语言学家通常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有5个关键阶段,虽然对这5个阶段的复杂性有一些争论,但是作为普遍的共识,可以归纳为:(1)silent or receptive phase(沉默期或接受期),(2)early production (早期的语言产出),(3)speech emergence or production(言语出现或产出),(4)intermediate fluency (中级流利),(5)continued language development or fluency (持续的语言发展或流利)[25]。就制度而言,统一确立起学时间,有利于教师进一步规范课程管理。起学时间不一致,既有高一开始学习的学生,也有高二开始学习的学生,导致课程设计、教学进度等不一致。这些学生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后差异会进一步扩大,形成断层。据笔者对F省7所大学的大学日语课程教师调研得知,或是对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学情不熟悉,或是学生之间的日语水平差别太大等,各高校在课程进度、教学安排等方面出现了很多困难。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以日语为高考外语的学生日语起学时间不一致。鉴于此,照顾到高校大学日语教育和高中日语教育的有效衔接,有必要统一高中日语的起学时间。

(二)提高教学科学性和趣味性

学情分析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学习兴趣等[26]。大部分学生的日语学习主要在课堂。高考备考阶段科目内容繁多,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对学生来说极其必要,也是必然之径。提高课堂教学成效的办法很多。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磨练教学能力。其次,则是借助科学方法,训练听说读写,做到高效提升。第三,结合学生喜好适当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如加入动漫小视频、日语歌曲等,不仅能调动课堂氛围,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减轻学生学习压力。这要求教师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提高其学习效率。

(三)实行小班教学模式

以构建生态课堂为目标的学情分析,教师要聚焦于研究班级的个性差异,以便因材施教,并实行多元化教学[27]。从该角度出发,对于探索中的高中日语课程建设来说,小班教学模式既方便课堂管理,也有利于落实教学目标,有助于因材施教,从而使整体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从学生角度来看,小班授课不仅可以增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有效改进学生学习习惯,促进其自身个性发展,还可以促进其不断进步,持续提升。正如调研结果所示,小班教学模式是目前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路径之一。且目前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学生数量较少,小班教学模式具有可能性。

(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选择日语作为高考外语的大部分学生存在自主学习问题,学习效果不佳。基于Zimmermanl提出的自主学习理论(1)Zimmermanl提出了自主学习WHWWWW系统框架:1.为什么学(W);2.如何学(H);3.何时学(W);4.学什么(W);5.在哪里学(W);6.与谁一起学(W)。详见姚梅林等译《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进行分析,学生日语学习动机是明确的,但对于如何学、何时学、学什么、在哪里学、与谁一起学不是很明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提前做好引导学生的工作。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情,以课或单元为单位,提前做好学生的学习计划,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学什么,什么内容需要在课内完成,什么内容放到课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与课程内容匹配的网络资源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理性使用,培养其自主学习习惯,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其综合学习水平。

(五)加强学情分析

承前所述,学情分析是教学设计的关键环节,也是有效教学的重要保障。它制约着教学效果的达成。教育强调“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教学理念,学情分析成为推动和引导整个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学情分析是当前提升高中日语教学质量的首要任务。如何加强学情分析?首先,教师必须明白学情分析的重要性。其次,要分阶段切实执行“课前”“课中”“课后”任务,对学生进行观察并及时整理记录。最后,要将之运用于教学设计中,且有效地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使之融入整个教学过程。

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注重实施外语战略,从中小学开始提升学生外语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1年11月颁布的《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基础报告彰显出外语教育在融入世界这一阶段性任务下的重要地位。中国自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就将小语种人才稳定培养视为一大重点,并将之视为可持续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之一。因此,站在教育生态系统的立场,加强高中阶段日语教学基础性研究,不仅可以提升高中日语教育教学质量,完善中高等日语的教育衔接,而且可以提高日语人才培养质量,使教育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培养更多卓越人才,更好地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学情日语外语
从推量助动词看日语表达的暧昧性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明朝日语学习研究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关于日语中的“のた”和“の”的研究
大山教你学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