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边境县人口分布特征与变动趋势(2000-2020)①

2023-12-25 05:00李丹尤伟琼
南方人口 2023年6期
关键词:人户芒市总人口

李丹 尤伟琼

(1.北京师范大学 社会学院,北京 100875;2.云南师范大学 法学与社会学学院,云南 昆明 650500)

1 导言

边境县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是确保国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在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人口分布格局和变动趋势是考察人口安全的重要维度,体现了人口在空间和时间上的特征。云南边境是我国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和“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的战略交汇节点。云南边境人口安全是西南边疆稳固的重要保障,也是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近年来云南边境地区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边境地区人口流动加快、规模扩大,人口分布格局正在逐渐发生改变。为此,本文深入分析云南边境地区人口的变化趋势,准确把握人口分布与变动的新特点、新动态,从而识别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为谋划人口长期发展、边疆繁荣稳定提供参考。

云南边境共有25 个县级行政区,与缅甸、越南、老挝三个国家接壤。县域是国家治理体制的基石,边境县对边疆治理具有特殊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因此,本文以县域为分析单元,基于《云南统计年鉴》(2001-2021)、《中国县域统计年鉴》(2001-2021 年)和第五、六、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分县资料②《云南统计年鉴》和《中国县域统计年鉴》收录数据均为上一年度数据,如《云南统计年鉴》(2021)收录的是2020 年的数据。,分析2000-2020 年云南25 个边境县人口分布特征与变动趋势,指出云南边境地区人口的新特点和突出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优化人口布局、促进边境安全发展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意义在于,一是揭示云南边境人口分布与变动的变化趋势;二是结合国家边疆治理战略与云南边境特征,从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促发展,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健全边境人口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提出优化人口布局、构建区域安全共同体的政策构想,有助于稳边固边兴边富边目标实现。

2 文献回顾

边境地区的人口分布与变动趋势是边疆问题和人口问题的研究重点之一。目前关于云南边境地区人口问题的研究,主要从人口数量变化趋势、地理空间分布、人口结构变动三个角度展开。同时,由于边境地区也是跨国流动人口聚集区和少数民族人口聚居区,现有研究还特别关注了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人口分布和变动趋势。

一是关注边境地区人口绝对数量的变化。熊理然等基于云南统计年鉴和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研究指出,1990-2010 年期间,云南边境县总人口呈持续增长态势。1990-2004 年云南边境县人口稳步增长,2004-2007 年边境人口大幅度跃升,人口增长率波动较大,2007-2010 年恢复稳定增长,年增长率保持在0.7%左右[1]。游珍等利用2000 和2010 年LandScan 全球人口动态统计分析数据库的研究也指出,2000-2010 年间随着瑞丽、磨憨、腾冲等着边境贸易的繁荣,云南边境地区人口迅速增加[2]。段成荣等基于全国人口普查和1% 人口抽样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2010 年是云南边境人口数量变化的转折点。2010 年前云南大部分边境县人口都处于增长状态,但2010 年后半数左右的边境县人口出现负增长[3]。尤伟琼的研究指出,与2010 年相比,中缅边境的孟连县2015 年常住人口负增长35%[4]。但是,尹旭等和王朋岗等学者指出,与东北和北部边境地区相比,云南部分边境县人口流失并不十分严重,人口出现负增长的时间较晚,人口缩减规模不大[5-6]。

二是关注边境地区人口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市域空间来看,李强指出,2000-2015 年云南边境地区8 各州市人口聚集程度都有所提升,但增长速度较慢,红河州、保山市、文山州是人口较为集中的三个州市[7]。从县域空间来看,阳茂庆和熊理然等基于第四、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分析发现,云南边境县人口总体较为稀疏,中越边境、西双版纳边境人口相对集中,滇西北人口尤其稀少[8][1]。其中瑞丽市和芒市是云南边境地区人口较为集中的县市,而怒江的贡山县人口极为稀疏[8-9]。从趋势上看,阳茂庆提出,云南边境人口向口岸和经济发展较快区域聚集,进一步扩大了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以1990 年各边境县人口为基数分析发现,2010 年云南边境人口向腾冲县、瑞丽市、芒市、景洪市等经济发展较好、拥有国家级口岸的边境县聚集[8]。腾冲、景洪和澜沧三县2010 年人口占云南边境县总人口的四分之一,腾冲县人口总量最高,贡山县人口总量最低[1]。同时,孙通等还对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度作出了分析,发现云南边境地区人口分布适宜度总体不高,西北边境的多数边境县人口分布适宜度较低,东南边境县人口分布适宜度相对较好[10]。

三是关注边境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动,主要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城乡结构等。从性别结构来看,阳茂庆指出,1990 年以来云南边境地区人口性别比长期保持偏高水平不变[8]。从年龄结构来看,时雨晴和丁世青的研究均指出,云南在2002 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但较之其他边疆省份不算严重[11-12]。从城乡结构来看,宋周莺、祝巧玲的研究发现,云南边境县城镇人口规模扩大,城镇化率有所提升,但城镇化水平总体偏低。2000-2015 年间云南边境县城镇化率中高速增长,泸水市、腾冲市、盈江县等8 个边境县城镇化率提高较快,但贡山县、陇川县、瑞丽市、芒市和澜沧县城镇化率负增长[13]。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边境县主要集中分布于边贸发达、旅游发展较好的西双版纳和德宏,而城镇化滞后的边境县主要分布于经济欠发达、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1]。

四是关注跨国流动人口、少数民族等特殊群体的人口分布和变动情况。从跨国流动群体来看,1990 年代后云南边境地区的跨国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尤其以国家一二类口岸所在地区人口流动最为频繁。陈德顺、普春梅的研究指出,1996 年云南边境地区出入境人数突破1000 万,至2008 年前后保持在1000-1200 万之间。2012 年云南实施桥头堡战略以来,境外入滇从事商贸活动的人口快速增长[14]。尤伟琼、董向芸发现,2012 年云南公安办理外籍边民在边境地区停居留证件6.7 万本,至2018 年达到13.2 万本,几乎翻了一番[15]。而这一数据还不包括边民互市引起的跨国流动和非法入境、非法居留人员,也就是说,云南边境地区跨境流动人口规模实际要庞大得多[16]。鲁刚以中缅边境为例研究发现,在空间上中缅跨国人口流动数量和活跃度呈“上段冷,中下段热”格局,瑞丽市、景洪市、勐海县、腾冲市等的国家一二类口岸人口跨界流动频繁[17]。从少数民族群体来看,熊理然基于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指出,1990-2010 年云南边境县少数民族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但增幅小于汉族人口增幅[1]。少数民族人口总体呈条带状分布,集中于少数民族自治县。阳茂庆重点关注了云南的17 个跨境少数民族指出,在数量上跨境少数民族人口总体呈缓慢增长趋势,在空间上人口较多民族人口分布相对均衡,人口较少民族空间聚集性强[8]。

综上,现有研究一是主要考察了2015 年以前的人口分布与变化情况,对近年来边境人口的新特征、新变化研究不多;二是主要利用了历次人口普查数据和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数据的最小时间周期为五年,细致程度不够;三是以省或市为分析单位,对边境省/市区内部的人口变化差异关注度不高。为此,本文利用2000-2020 年的数据,以县域为分析单位,考察了云南边境县人口的长期变化,并在整体把握云南边境人口新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县域之间的差异,针对当前现存人口安全问题提出政策构想。

3 云南边境县人口分布特征与变动趋势

为准确把握云南边境地区人口分布特征与变动趋势,本文从人口数量、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结构三个维度分析了2000-2020 年云南边境人口变化的主要特征和趋势。

3.1 近年来云南边境县总人口稳中有降,滇东南边境人口急剧下滑,但滇西南和滇西北边境人口仍整体呈上升趋势

2000-2020 年,云南边境县总人口呈先快速增长后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如图1 所示,2000-2012年云南边境县总人口数呈上升趋势,总人口数量增长较快。云南边境县总人口从2000 年的574.5 万人,增加到2012 年675.1 万人,增加了17.51%。而同期云南省总人口从4240.8 万人,增加到4659 万人,仅增加了9.86%。2013 年以来,云南边境县总人口总体维持在675 万人左右,但在2013 年和2020 年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人口下降。与2012 年相比,2013 云南边境县总人口降低到672.25 万人,减少了0.42%,有六成边境县出现人口负增长。2020 年云南边境县总人口为676.24 万人,较上一年减少0.19%,人口负增长边境县占比达64%。并且,同年全省总人口出现大幅度下滑,较上一年减少了2.81%。

云南边境县人口变动存在明显空间差异,滇东南边境县总人口近年断崖式下跌,滇西南和滇西北边境县人口总体呈现上升趋势③滇西南地区:西盟佤族自治县、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共7 个县。滇西北地区: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福贡县、泸水市,共3 个县。滇东南地区: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河口瑶族自治县、马关县、麻栗坡县、富宁县,共6 个县。滇西地区:腾冲市、龙陵县、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市、芒市、镇康县、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沧源佤族自治县,共9 个县。。滇东南属于中越边境,是云南省较早实施劳务输出政策的地区,人口因务工外迁现象明显。如图2 所示,近年以来滇东南边境县人口急剧下滑,尤以马关县和麻栗坡县最为严重。在2016-2020 年期间,滇东南边境县人口从2015 1末的168.47 万 人,降至2020 年的160.27 万人,锐减4.87%。从县域层面来看,滇东南边境地区全部六个边境县近年都出现了人口负增长,并且各县的人口降幅位居全省边境县前列。马关县和麻栗坡县人口减少幅度较大,排在前两位。与2015 年末相比,2020 年末马关县总人口减少了7.54%,麻栗坡县总人口减少了6.99%,均创下二十年来最低值。金平县人口减少也较严重,排在第三位,降幅达到了6.60%。沧源县、江城县、镇康县和澜沧县的人口流失较明显,降幅均超过了5%。

但是,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区2000-2020 年边境人口总体仍然呈增长趋势,二十年来分别增加了30.17% 和29.35%。大部分位于滇西南和滇西北地区的边境县,2000-2020 年期间人口数量都呈上升态势。瑞丽市人口增幅最大,与2000 年相比,2020 年总人口增加了140.27%,翻了一番还多。景洪市和勐腊县人口增幅较大,分别达到75.48%和58.34%,芒市和泸水的人口增幅也近35%左右。

3.2 云南边境县人口集中趋势加剧,总体呈“腾冲-芒市”“景洪-澜沧”双中心集聚格局

2000 年“腾冲-芒市”一带和“景洪-澜沧”一带是云南边境人口的聚集中心,“富宁-马关”一带是人口聚集的次中心④“景洪-澜沧”一带包括: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澜沧县;“富宁-马关”一带包括:富宁县、麻栗坡县、马关县;“腾冲-芒市”一带包括:腾冲市、龙陵县、芒市、瑞丽市、陇川县、盈江县。。如图3 所示,2000年云南边境人口集中于“腾冲-芒市”和“景洪-澜沧”一带,该区域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为52.95%。“腾冲-芒市”一带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重为29.96%,“景洪-澜沧”一带比重为22.99%。尤其以腾冲市和澜沧县人口最为聚集,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重分别为10.34%、8.15%。“富宁-马关”一带作为人口聚集的次中心,2000 年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例也达到17.30%,并以富宁县人口较为集中,占比6.61%。而滇西北地区人口分布稀疏,2000 年滇西北三县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例仅为4.80%,尤其贡山县人口比重最低,为0.59%。

2020 年云南边境县总人口进一步向“腾冲-芒市”“景洪-澜沧”聚集,“富宁-马关”次中心人口聚集效应减弱。如图4 所示,2020 年“腾冲-芒市”“景洪-澜沧”双中心人口聚集性增强,该区域人口占全省边境总人口比例上涨到近六成(56.80%),较2000 年增长了3.85 个百分点。“腾冲-芒市”一带总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例上升至30.99%;“景洪-澜沧”一带总人口上涨到174.5 万人,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例增长到25.80%。其中,景洪市和腾冲市成为人口最为集中的县市,景洪市人口占全省边境县口比重为9.52%、腾冲市为9.50%。而“富宁-马关”一带2020 年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例降至14.18%,与2000 年比降低了3.12 个百分点。滇西北边境一带仍呈人口稀疏状态,滇西北三县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例仍仅有5%左右,贡山县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重仅为0.57%。

由此可见,2000-2020 年期间,云南边境县人口分布不均衡态势呈扩大趋势。边境县人口分布的“腾冲-芒市”“景洪-澜沧”双中心集聚格局进一步强化,国家一级口岸所在地、传统商贸名城人口聚集度提高。景洪市、腾冲市成为云南边境新的人口聚集县,而“富宁-马关”次中心人口聚集效应减弱,滇西北边境地区人口长期稀少。

3.3 云南边境县人口城镇化进程缓慢,与全国差距呈扩大趋势,但瑞丽、泸水、河口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

2000-2020 年云南边境县人口城镇化率直线上升,但与全国城镇化水平差距呈扩大态势,城镇化进程缓慢。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 年的36.22%,提高到2020年 的63.89%,1加了27.67 个 百分点。而同期云南边境县人口城镇1率从19.70% 1高到38.91%,增幅仅19.21 个百分点。并且云南边境县城镇化率与全国差距也从2000 年的16.52%,扩大到2020 年的24.98%。但从县域层面看,因边贸和经济发展水平、异地扶贫搬迁政策等差异,有部分边境县城镇化建设成果显著。如图5 所示,2000-2020 年,泸水市、河口县镇化进程较快,城镇化率增幅远超其他边境县。泸水市城镇化率增幅最大,从2000 的16.74% 增加到2020 年的72.93%,提高了56.19 个百分点,排在第一位。河口县城镇化率增幅排在第二位,与2000 年相比,2020 年河口县城镇化率提高了40.11%。而其他边境县二十年间城镇化率增幅均不足30%,即使是排在第三位的腾冲市,2020 年城镇化率较2000 年1幅1仅有28.85%。从2000 至2020 年,芒市和陇川县城镇化率甚至不升反降。芒市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 的69.08%,1降到2020年的49.19%,降低了19.89 个百分点。陇川县人口城镇化率从2000年 的50.91%,1降到2020 年 的39.45%,降低了11.46 个百分点。

从当前各边境县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差异上来看,瑞丽市和泸水市城镇化水平较高。如图6 所示,2020 年云南有近两成(16%)边境县人口城镇化率突破50%大关,其中瑞丽市和泸水市城镇化率达到全国水平。瑞丽市2020 年人口城镇化率为77.96%,排在第一位。泸水市排在第二位,2020 年人口城镇化率为72.93%。河口县和景洪市排在第三、四位,2020 年人口城镇化率也超过50%,分别为60.27% 和55.78%。但仍有近三成(28%)的边境县人口城镇化率不足30%,尤以麻栗坡县和绿春县最低。2020 年麻栗坡县人口城镇化率为20.33%,排在最后一位。绿春县2020 年人口城镇化率也仅有20% 左右,为20.67%,排在倒数。

3.4 云南边境县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但严重程度不及全国,保山和文山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程度高

2000-2020 年云南边境县人口老龄化加深,但总体滞后于全国人口老龄化水平。2000-2020 年全国65 岁及以1人口 1重从6.96% 增长至13.50%,增加了6.54 个百分点。而同期云南边境县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从2000 年的5.17%,上升至2020 年的9.29%,增幅仅为4.12 个百分点。但是,相比而言,保山地区和文山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较快。在2000-2020 年期间,保山地区边境县65 岁及以上人口占边境县人口比重从6.81%上升11.95%,增加了5.14 个百分点。文山地区边境县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从6.47%增加到11.50%,增幅也超过5 个百分点。麻栗坡县人口老龄化加深最快,2000-202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幅高达5.63%,排在首位。排在第二、三位的是龙陵县和镇康县,2000-202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幅分别为5.44%和5.38%。沧源县、江城县、马关县和腾冲市人口老龄化进程也较快,二十年间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增幅均在5%以上(见图7)。

从当前云南边境县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地域差异来看,保山地区和文山地区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区域。如图8 所示,2020 年云南近四分之一的边境县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并且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排在前五位的边境县,全部位于保山和文山地区。龙陵县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202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高达12.59%。麻栗坡县和马关县排在第二、三位,202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2.52%和12.21%。排在第四至六位的是腾冲市、富宁县和江城县,2020 年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也超过10%。

3.5 近年来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群体规模迅速扩大,滇东南边境人户分离现象日益加重,瑞丽、景洪当前人户分离形式严峻

近年以来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人口规模迅速扩大。2013-2015 年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有所增长,从8.70%增加到9.17%,增长了0.47 个百分点。严重的是,2016 年来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急剧加重。2020 年,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比重达到15.22%,比2015 年末增加了6.05 个百分点。⑤因2000-2012 年户籍人口数据缺失,故本文仅分析2013-2020 年的人户分离情况。从县域层面来看,如图9 所示,近五年来绝大多数(88%)的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加剧,尤其滇东南地区的边境县人户分离人口比重急剧提升。金平县人户分离加剧最严快,与2015 年末相比,2020 年人户分离比重分别提高了12.43%。马关县和麻栗坡县人户分离加剧也较严重,从2015-2020 年末人户分离比重增幅也超过了10%,分别为11.95%和11.38%。

从当前各边境县人户分离情况的空间差异来看,瑞丽市和景洪市人户分离严重。如图10 所示,2020 年瑞丽市、景洪市人户分离人口比重位居前列,滇东南地区多数边境县人户分离率排名靠前。瑞丽市2020 年人户分离人口比重最高,排在第一位,高达45.04%。排在第二的是景洪市,2020 年人户分离比重也超过了30%,为37.45%。马关县和麻栗坡县排在第三、第四位,人户分离人口比重较高,分别为22.19%和22.11%。勐腊县排在第五位,人户分离人口比重超过了20%,为20.03%。

4 研究结论与政策启示

4.1 研究结论

本文以云南边境人口为研究对象,以县域为基本分析单元,描述了二十年间(2000-2020)云南边境县人口分布与变动主要特征和趋势,并指出了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具体研究结论如下:

第一,云南边境县总人口数呈先快速增长后稳中有降的变化趋势,近年来多数边境县出现人口流失,尤以滇东南地区边境县人口流失最为严重。2000-2012 年云南边境县总人口整体呈上升趋势,总人口数量增长幅度超过全省总人口增长水平。2013 年以来,云南边境县总人口稳中有降,但滇东南边境县人口流失严重。马关县、麻栗坡县2020 年末人口绝对数量甚至跌破了二十年来的历史最低值。与此同时,滇西南和滇西北边境地区的总人口仍保持增长态势。瑞丽市二十年来人口翻了一倍还多,景洪市、勐腊县和泸水市人口增长幅度也超过了50%。

第二,云南边境县人口分布不均衡态势呈扩大趋势,边境县人口向“腾冲-芒市”“景洪-澜沧”双中心集聚的格局进一步强化,滇西北边境地区人口长期稀少。2000-2020 年“腾冲-芒市”一带和“景洪-澜沧”一带人口占全省边境县总人口比重进一步提高,2020 年分别达到了30.99%和25.80%。景洪市、腾冲市成为云南边境新的人口聚集县,2020 年人口比重均近一成。而滇西北地区呈“四山夹三江”的地貌,以山地为主,人口长年稀疏,仅占全省边境总人口的5%左右。

第三,云南边境县人口城镇化率持续提高,但城镇化进程总体缓慢,与全国差距仍呈扩大趋势,瑞丽、泸水、河口城镇化建设成效显著。2000-2020 年,云南边境县人口城镇化率持续增长,但增长幅度低于全国水平,人口城镇化率与全国差距不断扩大,城镇化进程较为缓慢。从县域层面看,泸水市、河口县二十年来人口城镇化率大幅提高,但芒市和陇川县城镇化率不升反降。2020 年瑞丽市、泸水市城镇化率已经达到全国水平,但麻栗坡县和绿春县城镇化率仍处于低位。

第四,云南边境县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尤其保山和文山地区人口老龄化进程快、程度高。2000-2020 年云南边境县人口老龄化加剧,2020 年65 及以上人口比重达到9.29%,增长了4.12个百分点,但总体而言老龄化进程和老龄化程度不如全国严重。从地域差异上看,保山和文山地区65 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快速提高、当前老龄化程度较重,尤其麻栗坡县人口老龄化加深最快,龙陵县人口老龄化程度排全省边境县第一。

第五,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人口数快速攀升,滇东南边境县人户分离现象日益突出,瑞丽、景洪当前人户分离形式严峻。户口登记地与人口实际活动地的分离给公共管理和社会治理带来困境。2016 年以来云南边境县人户分离规模急剧扩大,人户分离人口比重攀升。2016-2020 年,全省约九成的边境县人户分离加剧,尤其滇东南边境地区人户分离人口比重上涨较快。2020 年瑞丽市和景洪市人户分离问题最为严重,人户分离人口比重均在四成左右。

4.2 政策启示

人口迁移是影响人口分布与变动的重要因素,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政治和自然环境条件的差异引起人口跨域流动[18-20]。云南边境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地,云南边境人口变动趋势是我国边境人口变化的缩影。为此,本文基于人口变动的影响因素,立足国家边疆治理战略,从国家政治、边境经济社会发展、生态文明等角度统筹思考,提出边境人口安全政策构想。

一是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和沿边开发开放战略,加快推进边境县贸易发展,带动人口回流聚集。县域经济发展是吸引人口回流、防止人口外流的关键环节,边境贸易又是边境县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因此确保戍边人口安全要把发展摆在第一位,把促进边贸繁荣摆在重要位置。结合云南边境县域发展情况来看,对于边贸发展较好的地区,要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政策优惠,打造区域性品牌,带动周期县区共同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促进人口聚集。对于边贸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要加强口岸建设,加快申报国家一类口岸、边境经济合作区等,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优惠。要借鉴瑞丽“一口岸多通道”建设经验,提升口岸通关便利化和一体化程度,以政策支持、口岸建设等推动边贸发展,防止人口外流、带动人口回流。

二是积极融入国内发展大局,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区域人口和人才吸引力。要加强与中部、东部地区协作,依托“央企入滇”“民企入滇”“外企入滇”等工程,承接中东部地区转移产业,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以产业发展带来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聚集。要依托滇中城市群发展,推动滇中与边境地区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产业对接。要加快建设内畅外通的综合交通网,推动边境地区铁路和高速公路接入境内路网,缩短边境地区与内陆省区距离。要持续提升县域公共服务水平,按照现代小城市的标准,通过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分地段分区域完善民生性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边境县与周边地级市形成公共资源共享联动机制。加强边境县基础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县域教育发展质量,促进边境县人口质量提升。

三是全面推进边境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加快非农产业发展与乡村产业振兴,吸引和聚集人口在边境县生产生活。边境县要依托民族文化资源、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等,按照强农业、补工业、活外贸、促旅游的思路,打造一批具有较强支撑能力的产业,鼓励就地就近城镇化。要完善边境城镇总体布局,构建县域、县乡联动发展机制,引导各县乡根据资源禀赋、要素条件和经济基础,考虑城镇化发展阶段的差异性,明确新型城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重点工程和着力点。

四是健全边境地区人口管理体制机制,加快推进人口智慧化管理体系建设,构建区域安全共同体。边境县要依托大数据、AI 等技术,建立人口数据信息共享平台,搭建边境人员信息化管理平台,构建边境人口管理服务多层次体系、数字化监测体系和人口预警体系。同时要抓好基础信息采集工作,合理缩短边境人口调查周期,落实用工报告、实名登记制度,推动“以业管人”“以房管人”措施,深入摸清边境县人口流动实时情况,极应对人户分离问题。要完善边境县实有人口监测管理机制,协同外事、海关、公安、边防、民政等相关部门,加强与周边国家交流合作,建立风险预警信息互通和舆情事件协同处理机制,维护地缘政治环境稳定。积极打造周边安全共同体。

猜你喜欢
人户芒市总人口
一人户家庭破亿,意味着什么
“籍贯”中的“籍”古代指什么
看人户与放人户
芒市总工会:为60名在档困难职工免费体检
“一人户”家庭成主流冲击韩国
帕布巴升座庆典在芒市举行
甘蔗新品种在芒市旱地引种试验的表现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
全美亚洲人群最多的城市
河北省历年总人口及人口自然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