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2年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老年患者死因分析

2023-12-27 09:30陈静静陈晓霞师雯琦刘子锋邓淑敏周晓梅
中国医院统计 2023年6期
关键词:死因病死率住院

陈静静 陈晓霞 师雯琦 刘子锋 邓淑敏 周晓梅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大数据人工智能中心,510630 广东 广州

2021年,我国开始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过14%的深度老龄化时期,预计2032年将进入老年人口占比超过20%的超级老龄化时期[1]。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医院应积极改善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降低其住院患者病死率,因此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满足老年人群的健康需求,对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具有重大的公共卫生意义。本研究对2018—2022年广州某三甲医院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患者进行多维度死因分析,重点分析性别、季节分布、根本死亡原因等情况,为加强医疗机构对老年疾病的防治,提高医疗质量提供数据支撑。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资料来源于广东省死亡医学证明管理信息系统,经查询该医院2018—2022年共有2 950例死亡患者,剔除非住院死亡(急诊死亡、院前死亡等)、60岁以下住院死亡等情况,共纳入1 716例60岁及以上住院死亡患者,占全部死亡患者的58.17%。

1.2 研究方法

收集60岁及以上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的临床数据,包括性别、年龄、来源、文化程度、根本死亡原因等资料。根本死亡原因作为死亡原因,根据《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ICD-10)国际临床版标准对疾病进行分类。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7.0 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采用中位数和四分位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U检验;定性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1 716例老年住院死亡患者中,年龄最大103岁,中位年龄78.0(69.0,84.0)岁,其中男性78.0(68.0,84.0)岁,女性79.0(71.0,85.0)岁,女性略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42.01,P=0.003)。

2.2 不同性别住院老年患者死亡人数比较

2018—2022年该院老年住院患者病死率为1.36%。老年患者死亡人数从2019年开始呈逐年下降趋势,男性和女性变化趋势一致。从性别分布来看,男性死亡1 074例,女性死亡642例,性别比为1.67∶1,各个年份老年男性病死率均高于老年女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6,P=0.992)。见表1。

表1 2018—2022年不同性别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比较

2.3 不同年龄段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性别和季节分布

该院1 716例死亡患者性别分布中,每个年龄段老年男性死亡人数均略高于老年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3,P=0.042)。季节分布中,冬季老年住院死亡人数最多,其次为春、秋、夏季,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5.66,P=0.773)。见表2。

表2 2018—2022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住院死亡患者季节和性别分布

2.4 主要死因构成及变化情况

2018—2022年,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死因顺位的前3位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与呼吸系统疾病,其所导致的老年患者死亡人数在每个年份中占比均达70%以上,是老年住院患者的主要死因。不同年份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疾病类型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5,P=0.002)。肿瘤导致的老年死亡占比自 2019年起呈下降趋势,2022年下降到25.33%;而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导致的老年死亡占比则有所上升,由2018年的1.73%上升到2022年的6.76%。其他疾病导致死亡占比无明显变化。见表3。

表3 2018—2022年各疾病类型老年住院患者死亡例数及死因顺位变化情况

2.5 不同性别及季节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分布

2018—2022年,该院不同性别老年住院患者前3位死因一致,依次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男女性别比差异最大的死因为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3.67∶1),不同性别死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45,P=0.024)。研究发现,老年住院死亡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均在冬季最多,分别为179人、148人和89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老年住院患者死亡人数季节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表现为冬春季多于夏秋季。见表4、表5。

表4 2018—2022年不同性别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分布

表5 2018—2022年不同季节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分布

2.6 不同年龄段老年患者分性别死因分布

2018—2022年60~79岁老年患者因肿瘤死亡人数居第1位;80~89岁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居第1位;90岁及以上的男性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最多,而女性因循环系统疾病死亡人数最多。进一步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段老年住院患者根本死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00.24,P<0.001)。见表6。

表6 2018—2022年不同年龄段老年住院患者死因分布

2.7 前3位死因构成分布

该院老年住院患者中循环系统疾病前3位根本死因是缺血性心肌病(45.15%)、脑血管疾病(31.57%)和其他类型心脏病(9.88%);肿瘤前3位根本死因是消化器官恶性肿瘤(44.42%),呼吸和胸腔内器官恶性肿瘤(27.59%),淋巴、造血和相关组织的恶性肿瘤(11.56%);呼吸系统疾病前3位根本死因是流行性感冒和肺炎(39.20%)、慢性下呼吸道疾病(28.00%)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23.20%)。见表7。

表7 2018—2022年老年住院患者前3位疾病主要死因分布

3 讨论

3.1 老年住院死亡患者年龄和性别差异

从老年住院患者年龄来看,80岁及以上住院患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4.87%,可能与随着年龄增长,机体免疫力下降,身体机能逐渐下降的自然规律有关。年龄作为老年人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特别是80岁及以上超高龄患者身体往往伴随多重基础性疾病,医院应在积极治疗基础疾病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多学科会诊制度,提高医院专科护士的护理水平,让老年住院患者得到更及时高效的医疗服务,降低老年患者的病死率。从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性别上看,男女比为1.67∶1,每个年龄段男性病死率均高于女性,这与国内同类研究结果一致[2-3]。可能与男性的工作特点、工作环境、劳动强度和生理特性,以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熬夜等有关[2]。此外,Owens等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的基础代谢率存在差异,25岁后女性基础代谢率远低于男性,直到女性闭经后才与男性差异不大,总体上女性能量代谢比男性大约少30%~40%,能量代谢速率加快可大大缩短质量调整寿命年[4]。因此,社会应多关注男性身心健康,开展男性健康宣传教育,普及疾病防治知识,鼓励男性选择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体检,降低男性病死率。

3.2 老年住院死亡患者季节分布差异

从老年住院患者季节分布来看,老年患者在冬季死亡人数高于春、秋、夏季,结果与国内外研究一致[5-6]。冬季死亡人数最多的死因是循环系统的缺血性心肌病、脑血管疾病,大部分是80~89岁的老年患者。这主要与冬季天气寒冷,气温低导致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调节系统容易发生障碍,且老年患者代谢能力减弱,免疫系统调节能力降低,易诱发循环系统疾病有关。此外,国内研究发现,冬季和寒冷天气会提高 O3对循环系统疾病人群的致死效应,尤其容易增加女性脑血管病人群致死率[7]。因此,医院在冬季可适当增加医护人员的配置,加强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基础护理工作,并重点防控循环系统疾病特别是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提升医院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同时,社区应经常开展冬季防病的健康宣讲活动,向老年人及家属宣讲冬季防病小知识,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3.3 老年住院死亡患者死因差异

研究发现,老年住院死亡患者的死因前3位分别为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男性与女性前3位死因与总死因顺位一致,这与广州、北京、乌鲁木齐、淄博等地区研究报告相一致[8-12]。同时,笔者查阅《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发现,2017—2021年60岁及以上城市与农村地区人群、男性和女性人群死因前3位均是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与本研究结果一致。Zhou等[13]研究发现,因人口老龄化、环境污染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循环系统疾病已跃居我国疾病负担第1位,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心脑血管等循环系统疾病的发生,合理调配医务人员,降低循环系统疾病病死率。

本研究中,恶性肿瘤是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第2位死因,但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与卢建军等[9]报道结果一致;然而恶性肿瘤又是60~79岁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第1位死因。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显示,我国2020年人均寿命已达77.93岁,这表明恶性肿瘤患者过早死亡导致的寿命损失是最重要的疾病负担,尤其应重点关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因此,应在适龄人群中积极开展肿瘤早期筛查工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全流程综合化治疗恶性肿瘤,减少过早死亡及伤残造成的经济负担。本研究中,呼吸系统疾病是老年住院患者死亡的第3位死因,5年间占比均在15%左右,可能与老年住院患者肺部组织呈现退行性病变,呼吸肌力量和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肺部感染发病率增加有关,这提示医护人员应加强呼吸道疾病的监控和护理工作[14]。另外,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导致老年住院患者死亡人数明显增多,说明公共卫生环境有待提高,应加强传染病监测,大力普及疫苗接种和健康宣教工作,同时根据形势及时准确地调整传染病防控措施[15]。

综上,应加强对老年男性的健康知识普及工作,重视其身心健康。医院应提高对循环系统疾病、肿瘤、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等临床重点专科疾病的诊疗水平,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考虑季节变化,合理提高医护人员配比,降低老年住院患者病死率。

猜你喜欢
死因病死率住院
全髋翻修术后的病死率
妈妈住院了
降低犊牛病死率的饲养与管理措施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道光帝皇长子奕纬死因辨析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我国死因认定程序的反思与重构
某肿瘤医院2010-2014年恶性肿瘤患者死因分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