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热点及变化趋势分析

2023-12-28 13:28徐苗张鹏俊王辰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热点全民图谱

徐苗, 张鹏俊, 王辰

全民健康覆盖作为世界卫生组织实现“人人公平享有最高、可得健康水平”这一根本宗旨的前提条件和基础,是衡量国家或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核心[1],也是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的重要途径,是所有国家为之努力的目标和方向。随着现代化的发展,我国人民对健康生活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更全面、更公平的健康服务需求极为迫切。现如今我国面临着慢性病多发与疾病谱改变相互交织的复杂局面,使得我国同时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卫生和健康问题,而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由之路。中共中央国务院[2]在2016年发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表明政府和各个机构要通过长期的努力来推进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也指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是推进我国社会建设的应有之意,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必要举措,全民健康覆盖受到国家高度重视,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研究话题,但目前缺乏对该领域研究现状的系统梳理,以及研究热点与趋势的深入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全民健康覆盖研究的发展。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常用软件CiteSpace V 6.2对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研究热点进行总结归纳,明晰该领域的发展现状,以期为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研究提供意见,丰富我国社会建设理论,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采用的文献来源于CNKI、万方和维普数据库。在CNKI和万方数据库以“主题=全民健康覆盖”作为检索式,在维普数据库以“任意字段=全民健康覆盖”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检索时间设置为2005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通过阅读题目和摘要,剔除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献,最终将162篇文献纳入研究,在CiteSpace V 6.2中对相关字段数据进行格式转换处理并分析。

1.2 研究方法

利用CiteSpace V 6.2软件对162篇文献进行汇总,定量测量文献的轮廓分布,分析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内容随时间的动态变化,描述和预测该研究领域的发展状况,可直观形象地反映该领域的前沿热点和演进过程[3]。

在作者机构合作网络图谱中,连线代表两者之间有合作关系,连线越多表示合作越密切。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字体大小对应词频高低,字体越大,说明该研究内容受到的关注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表示两者之间存在共现关系。中介中心性(centrality)是测量研究节点在共现网络中重要性的指标,将中介中心性大于0.01的节点定义为高中心性节点,高中介中心性节点可被看作是连接领域内不同研究热点之间的关键枢纽[4]。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所形成的聚类代表当前的热点研究领域,在关键词聚类图谱中,Modularity Q大于临界值0.3,说明共现关键词网络结构显著,得到的聚类效果较好,Mean Silhouette值大于临界值0.5,表明图谱聚类结果合理。时间线图谱中同一聚类的节点按照时间顺序从左至右的排列,既可反应聚类间的关系,也可反映聚类中关键词的研究历程。

2 结果

2.1 文献发表趋势

我国在该领域的发文量大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在2013年之前我国有关全民健康覆盖研究的文献很少,普遍为0篇或1篇;在2013年有所上升,为4篇。2014年发文量大幅度增长至17篇,是2013年的4倍多。2014年之后发文量呈现波动式变化趋势,分别在2019年和2021年达到最高点,为26篇,两年发文量占2005-2021年总发文量的32%。见图1。

图1 2005-2021年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文献发表数量及其占比

2.2 作者机构共现图谱

该图谱网络密度(density)为0.010 4,共生成239个节点和296条连线。项莉和蒋俊男为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均发表了4篇。研究机构最多发文量为4,分别为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和北京大学。作者机构抱团明显,但各个类团间缺乏联系。见图2。

2.3 关键词共现

在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健康中国”占据中心地位,出现频次最高,为15次。以健康中国为中心,医疗保险、卫生筹资、全民健康、全民覆盖等出现频次较高的关键词共同代表了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的密度为0.012,节点176个,连线185条。本研究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为健康中国(0.25),其他中介中心性较高的有卫生筹资(0.22)、全民覆盖(0.18)、全民健康(0.14)、医疗保险(0.11)等。这些关键词在共现网络中影响力显著,所以可认为是全民健康覆盖研究领域重要“中介”术语。见图3。

图2 2005-2021年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作者机构共现知识图谱

图3 2005-2021年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高频关键词知识图谱

为了深入显示关键字之间的内在关联,本研究还将共现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共现关键词聚类图谱Modularity Q值为0.866 8,Mean Silhouette值为0.934 3,均大于临界值,说明全民健康覆盖的共现关键词网络结构显著,得到的聚类结果合理并且效果较好。本研究共导出10个主要聚类,分别为全民覆盖、健康中国、医疗保险、因病致贫、全民健康、国家战略、分级诊疗、温州市、可及性、医养结合。这10个聚类反映了我国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主要研究内容。见图4。

图4 2005-2021年我国全民健康覆盖研究关键词聚类视图

2.4 热点演化路径

研究前沿趋势分析可根据文献的变动趋势了解全民健康覆盖领域未来的走向[5]。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全民覆盖、健康中国两个聚类从2015年开始一直到现在均有研究,时间跨度最长;2015年之后研究大幅度开展,关键词密集出现,研究主题多样,分级诊疗、医养结合等聚类开始出现;医疗保险、因病致贫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表明这些聚类是该领域内的研究重点。见图5。

图5 2005-2021年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的时间线知识图谱

3 讨论

我国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发文量大体呈现波动上升趋势,但总量较少;研究作者和机构之间的联系单一,合作关系网较小;在共现词分析中,“健康中国”一词出现频率最高,代表了我国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的一大热点;本研究导出的前10个聚类,反映了从2005-2021年我国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研究热点;该领域中,全民覆盖、健康中国跨度最长,医疗保险、因病致贫、分级诊疗等是其重要研究内容。

3.1 我国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发文量呈波动上升趋势,但总量较少

文献发表数量的动态变化是衡量研究领域发展趋势的重要指标[6]。2012年12月,联合国大会通过了一项关于全球卫生的决议,督促“各国政府、民间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将全民健康覆盖纳入发展议程,并执行国际商定的发展目标”;2013年世界银行设立了“到2030年终结极度贫困”和“提升各个发展中国家底层40%人口的收入以促进共享繁荣”的两个目标[7],这是在全民健康覆盖背景下对“阿拉木图精神”的战略性阐述,这两个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即为全民健康覆盖,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正迅速成为全球卫生界的首要任务。201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指出,要维护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逐步缩小地区间、人群间的差异性,促进社会公平,从而实现全民健康覆盖,我国学者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政策红利,在这一时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大幅增长。2018年10月,全球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发布了《阿斯塔纳宣言》,进一步明确了全民健康覆盖实现的行动方向,国际上全民健康覆盖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我国亦是如此。2019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8]将“大卫生、大健康”作为发展理念,倡导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将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理念转变,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面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国务院办公厅在2019年以“全民健康覆盖”为主题,组织开展世界卫生日宣传活动,目的是向人们普及全民健康覆盖的含义。由此可以看出,政策是推动研究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国际政策与国内政策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学者在逐渐重视对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探索研究。

3.2 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研究主题

结合聚类结果及相关文献梳理,笔者将该领域的相关研究归纳为三大研究主题。第一类研究主题为对全民健康覆盖本身的研究。我国学者提出社会公平是全民健康覆盖的核心价值取向,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的主要任务是缩小国家间、地区间和人群间卫生服务可及性和费用负担的差距[9];从全球视野来看,绝大多数国家距离全民健康覆盖还有相当大的距离,且各国在全民健康覆盖上的表现不平衡,发展程度越高的国家表现越好。全民健康覆盖仍需要各国、各组织持续不地推进[10]。第二类研究主题为全民健康覆盖目标实现路径的研究。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需要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入手。分级诊疗可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需要分级诊疗的全面促进与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与分级诊疗协同推进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应有之意,也是实现全民健康覆盖和健康中国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张小娟和朱坤[11]从国外的全民健康覆盖改革中提取了经验与启示,表明我国在实现全民健康覆盖过程中要加强政府的政治承诺,明确各级政府的筹资责任,将医疗保险制度与卫生服务体系改革同步推进,开展协调的综合改革。第三类研究主题是以全民健康覆盖为视角展开的研究。在养老服务方面,学者们从人口覆盖、服务覆盖及质量保障、财产风险分担的全民健康覆盖的3个维度分析并促进“医养结合”的养老整合服务模式的构建[12]。在保障制度方面,主要从卫生政策和医保制度的完善出发,囊括了农村贫困人口的医疗需求、家庭疾病经济风险保护以及大病保险等,指出医疗救助制度是健康保障的“最后防线”[13]。此外,杨思创等[14]围绕辅助技术展开研究,指出要在全民健康覆盖的顶层设计下,实现全民辅助技术服务全覆盖,并进一步分析实现“互联网+”、智能化的路径[15]。

3.3 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内容的变化及未来研究趋势

热点演化路径分析可展现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内容的变化及未来研究趋势。在2015年之前,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研究内容局限于卫生领域浅显的健康现象研究;2015-2020年,研究热点密集出现,健康扶贫成为这一时期的突出热点,同时分级诊疗这一聚类开始出现,说明我国开始以资源的合理分配为手段来促进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将着力点放在健康资源薄弱的地区,如在因病致贫这一聚类中,出现了对农村居民、大病患者的研究;从2020年至今,健康中国这一聚类的研究热度不减,因病致贫、分级诊疗也在全民健康覆盖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人类疾病谱发生改变,国民健康意识逐渐从被动治疗转向主动预防,人们开始注重养身,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未来,主动健康、健康公平性仍是热点研究话题。

4 结语

本研究借助可视化工具CiteSpaceV 6.2软件对2005-2021年期间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通过文献发表趋势、作者机构共现图谱、关键词共现、研究前沿趋势,梳理了我国全民健康覆盖研究领域的发展脉络、研究热点和未来趋势。通过对全民健康覆盖领域研究内容特点的分析,可有效掌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充实健康全覆盖的理论基础,探明研究热点所在,助力健康中国的建设。但本研究也存在不足:由于全民健康覆盖话题出现至今的时间跨度较短,中文语料库的标准化不佳使得研究结果存在部分偏倚,且仅对我国全民健康覆盖进行了研究分析,缺乏与国外研究的对比分析。未来可放眼于国际,明晰国外全民健康覆盖发展进程,汲取优秀发展经验,完善、充实国内研究,以期更好助力我国全民健康覆盖的实现。

猜你喜欢
热点全民图谱
热点
全民·爱·阅读
绘一张成长图谱
热点
结合热点做演讲
可持续全民医保
补肾强身片UPLC指纹图谱
主动对接你思维的知识图谱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