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的识字教学研究

2023-12-30 04:14郝静孜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课标字形识字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多种识字教学方法被引入小学教学活动之中。但在识字教学的过程中,由于学生的主动性不强,教师的教学方式不恰当等原因,导致学生的识字效率并不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发现从字理教学、情境创设、实践体验、育人方面来教学,可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帮助学生正确识记字形,融知识学习于乐趣中,加深学生的识字记忆,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关键词:高效识字 小学语文 文字内涵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0.028

识字即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建立音、形、义三者之间的联系。通过字形,学生能根据具体情境读出字音,判定字义;通过字音,能根据具体情境选择与其意义相符的字形;通过对意义的理解,能选出符合情境的、恰当的字音与字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教师通过语文学习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发展。语文课程具有独特的育人功能和奠基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识字写字等语文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识字写字等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的主线,这些活动能够全面构建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素养型课程目标体系是指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包括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从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能够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要想在识字写字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可从字理教学、情境创设、实践体验、育人几方面入手。

一、高效识字路上的阻碍

1.字形的辨认和识记有难度

学生识字的阻碍之一是字形的辨认和识记。这是因为汉字的字形相对复杂,字形之间的差异较大,有些字形相似度高,学生容易混淆,造成学生识字困难。例如,在三年级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引导学生认识“赢”这个字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忆这个新字,通常会采用让学生记忆背诵“亡口月贝凡”的口诀去识记。汉字讲解停留在机械的背诵上,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没有被调动主观能动性,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而言,他们依然容易搞错汉字的书写顺序。

第二,对于字形易错的字,即字形不复杂,可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较弱,观察不够细致,这就需要教师鼓励学生去观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去识记汉字。在汉字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一些困难。其中,观察力不够和记忆出现偏差是导致学生在复现时出现差错的原因之一。例如,对于一些字如“眉”和“春”,学生可能会混淆下方是“目”还是“日”,从而影响他们的识字准确性。

第三,另外,字形易混的字也是学生识字效率不高的一个原因。在教学中,教师们尝试使用反复提醒或者加一加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然而,在听写时,这些字的正确率并不高。这表明,死记硬背并不是一种高效的识字方法。

2.学生的认知体验不够

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能力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的认知体验不够充分。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识字是一项相对抽象和困难的任务。如果他们缺乏足够的认知体验和亲身体验,将会影响他们对字形的理解和记忆。

在识字过程中,学生首先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接收到视觉信息,观察字的形状、线条和结构等方面的特征。然后,他们会注意到字的整体轮廓、笔画的方向、连接点等。此外,学生还会将已知的字形与正在观察的字形进行比较,并尝试找出相似之处或者已知字形中的特定元素。这样就会使得学生对熟悉的汉字产生快速的反应,如果课堂气氛乏味,学生的注意力不足,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那学生很难对汉字的形状产生清晰的认识。

二、基于新《课标》的识字教学的必要性

1.语文学科的核心要求

新《课标》强调语文学科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识字是语文学科的基础,是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前提。只有在识字的基础上,学生才能进行有效的阅读、理解和表达。因此,基于新《课标》的识字教学是确保语文学科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

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识字是阅读的基本功。通过识字教学,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汉字,扩大阅读范围,从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识字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拓展阅读,获取信息。同时,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加深对词汇意义的理解,更好地进行阅读和思考。

3.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识字教学有助于学生扩大词汇量,学习掌握漢字的正确用法和语义。通过识字教学,学生能够学习到不同领域的专业词汇,使他们能够准确、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良好的识字能力可以加强学生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能力。

4.培养文化素养

汉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通过识字教学,学生可以了解汉字的演变历程、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对于中国学生来说,识字教学还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基于新《课标》的识字教学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他们的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推进高效识字的策略

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识字的重要时期,识字能力的形成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非常关键,高效的识字能力为学生日后阅读、写作、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学生开始接触各个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识字能力的提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和学习资料中的文字内容。

1.字理——给汉字一个深刻的介绍

每个汉字都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在教师备课时,他们应该花时间重视基础知识,以帮助学生区分形近字。字理涉及字形、字音和字义之间的联系。

举个例子,汉字“川”和“州”非常相似,学生们容易混淆它们。笔者通过实践发现,尽管多次提醒学生“川没有点,州有点”,但他们对这两个字的掌握程度仍然不高。当真正需要学生复现这两个字时,提醒的话语往往被学生抛之脑后。所以笔者换了另一种方式,引入字理教学法,即在识字教学时,将汉字、古文字和图片放在一起出示,“川”即千山万壑间贯穿流通的河,学生很容易记住“川”字的字形,这几笔就是河流;接着出示“州”的字理,通过古文字,学生不难发现在河流中出现了一些圆圈,这些就是江河中央可以居住生活的岛,学生自然就能够区分这两个字。

2.情境——给汉字一个有趣的故事

画画、听故事是低年级儿童喜欢做的事情,通过编写有趣的故事,将汉字与情境相结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对汉字的记忆和理解能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在识字过程中可考虑感性、浅近、有趣的方式。比如“拔”和“拨”这两个字,有的孩子在低年级时就没弄清楚,到了中、高年级,依然会弄不清。我们可以尝试用形象的故事帮助学生加强对字的正确形态的识记,从而区分这两个形近字。

教师可以用形象的故事取代那种没有任何关联的、强塞给学生的记忆方式,教师通过给故事中的汉字增加情感元素,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共鸣,实现更加高效的识字教学。比如,在教学“拔”这个字时,教师可以通过《拔萝卜》这篇课文进行深入的教学。这样,学生对“拔”这个字的理解将不仅仅停留在读音和意思上。在这个故事中,老公公试图拔出一个萝卜,但未能成功。于是,他请来了老婆婆帮忙,但他们两个仍然无法拔出萝卜。接着,他们又邀请了小姑娘和小狗一起来帮忙。最终,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他们成功地拔出了这个大萝卜。通过回顾和感知故事情境,学生们明白了在拔萝卜的过程中,朋友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理解了故事的意义之后,再回到“拔”这个字,即右边部分的“朋友多一点”,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了更多的朋友,萝卜就能被成功拔出。

通过故事的形式,教师帮助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与自然构建一种联系,使得学生对生字的认识和记忆更加深刻。

3.实践——给汉字一个展示的过程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版教科书具有实践化和生活化的特点,书中《语文园地》中的识字部分多与学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学生在游戏、实践活动中识字,能够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与积极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学生的兴趣设计丰富的识字实践活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能够对汉字的字义产生进一步了解。

首先,教师可以借助动作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起来,有了身体的参与,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会被激发出来。比如对“穿”字的教学中,笔者形象解释“穿”字的意思后,又让学生准备了一张纸,一根针,用针穿过了纸,即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穿”字。简单直观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记住汉字的基本字义,接着教师出示词语“滴水穿石、万箭穿心”,请学生借助刚刚的感知來讲解这些词语的意思,加深对字义的理解,这个实践的过程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语。

其次,教师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比如在《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随文识字,了解了“温”“暖”两个生字,此时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思考:“你在什么时候,也会感觉心里很温暖呢?”

第三,通过提高生字的复现率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生字的意义。教师可以通过对生字的含义、相关例子的分析,为学生创设实际的场景或图片等方式来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这样既能够复现课本中的生字,又有助于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使用生字来构建句子或故事,帮助他们将生字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如笔者教学《雪孩子》时,在全文学完后,请学生们来创编儿歌。由于低年段学生在创编儿歌时很难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因此笔者出示了填空,既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复现了本课的生字:“小白兔,(玩)累了,回屋赶快添(柴)火。小火苗,烧得(旺),烧着柴堆起火了。雪娃娃,飞奔去,(冒)着生命救小兔。救出小兔大欢喜,(浑)身水淋变成水。太阳一晒变成汽,飞上天空做白云。”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朗读,巩固了对汉字的认识。中高年级的学生可以自己实践,创编儿歌或小诗。

4.坚守价值——给汉字一个正确的内涵

确保学生正确理解汉字的内涵和价值是推进小学学生高效识字的重要策略之一。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学作品中的汉字运用等方式,使学生了解汉字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强调汉字所承载的价值观和思想,以及与其他语言和文化的区别,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知和态度。同时,教师可以通过分享有关汉字的故事、传统文化的智慧和民间传说等,培养学生对汉字的敬畏之心,通过讲述与汉字相关的优秀人物和历史事件,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独特之处,提高他们对汉字的兴趣。

如在区分“今”和“令”时,有的教师用“今天努力一点,明天发令”的话语来强调“今”加上点后变成“令”,虽然用了心思,方法也比较巧妙,但是这个字里的意蕴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虽然有助于学生学习汉字,但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见,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同时,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英国语言学家帕默尔说“汉字是中国的脊梁!”第一,汉字教学应着眼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比如笔者教“聪”字时,利用拆分“聪”字部件“耳”“说”“心”来讲解,旨在引导学生在识记此字时,也为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打基础。一个聪明的人,必有一对善于倾听别人的耳朵,一双善于观察万物的眼睛,一张会表达的嘴和一颗善良美好的心,我们都有耳朵、眼睛、嘴巴、心,只要天天用,把它们用好,就一定会成为这样的人。这样的教学在给汉字一个内在意蕴的同时,也让学生高效识记了汉字,发挥了汉字育人的功能。

第二,汉字教学应注重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笔者在教学“您”字时,把字分解成“你”“心”两个字。在教学时对学生说,“您”就是怀着尊敬的心去对待别人;“恕”就是在与人交往中,把别人放在心上,像对待自己一般体谅别人的言语、行为。人与人之间这样做,社会就会更加和谐。这样的教学自然而然地实现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

综上所述,本文深入探讨了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和策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研究发现,重视汉字的内涵和价值,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是有效提升学生识字能力的重要途径。总之,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可以培养更多具有良好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的学生,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教师也要认识到识字教学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关注。希望此次研究能够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参考和启发,为培养优秀的学生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浩含、谢雨珊《基于新〈标〉的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提升文化自信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2] 王晓雯《快乐识字,提升语文素养——论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7期。

[3] 金玉玲《在语文教学中涵养小学生文化自信——以识字写字教学为例》,《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23年第6期。

[4] 刘嘉玲《小学低年级字理识字教学的策略研究》,《格言(校园版)》2023年第18期。

[5] 竺云霞《基于新〈课标〉的小学识字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教书育人》2022年第7期。

(郝静孜,1991年生,女,汉族,江苏南京人,大学本科,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识字教学)

猜你喜欢
课标字形识字
依托课标 夯实基础 精准备考
高中生物新旧课标比较——以实验版课标和2017版课标为例
甲骨文“黍”字形义考
甲骨文中的字形直立化二则
识字
复习生字字形的方法
识字儿歌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基于课标“教学评一致性”的教学设计
识字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