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探究

2023-12-30 04:14黄忠华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核心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逐渐成为教育界的教学改革重点。基于此,初中语文教师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引导下应用大单元教学方式,是对传统教学理念以及教學方式的创新,有助于培养学生在语言表达、思维素养、审美体验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语文 核心素养 大单元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3.20.035

大单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科的教学目标、知识体系,以及学生的学习特点,在教材单元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进行探索式教学,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应在核心素养导向下,根据不同的大单元教学主题,设置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教学内容,教师需要通过巧妙构建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的方式来加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从而使学生能够逐步获得语言能力、思维水平、审美鉴赏以及文化素养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与进步。

一、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原则

提到“单元”,大家想到的是我国语文教材中所编排划分的学习单元,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不能仅仅将教材划分的单元看作是不同文章的分类组合,而应该将单元内的学习内容结合起来,综合思考,设计出有助于推动学生建设整体性大单元思维的教学计划,以此来帮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学科素养的培育与发展。基于此,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学带教,创建合理的教学计划

在教育界中,“以学定教”几乎成为所有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参照理念,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少有教师能够真正地摆脱传统“以教为主”的教学模式的影响,导致学生的课堂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很好地凸显出来,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很少被教师看见。基于此,教师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大单元教学法时,不仅需要有能够统整教学计划的大观念,还需要教师能够敏锐地洞察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学习需求,能够及时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自身的教学进度以及教学方法。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在开展教学时要充分考虑教学要求以及学生的学习要求来整合学习内容,整合不同的学习资源。总之,一切教学需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先。

(二)以点带面,有效培养学科核心素养

逐课学习是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最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教师通常会将不同的课文内容割裂开来,一篇文章一篇文章地开展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能使学生对每一篇文章都理解深刻,但是容易造成教学效率的降低,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在大单元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师要将每单元的教学内容看作是一个整体,让学生在对单个文本进行有效理解的情况下,去带动对其他文本内容的学习,这样以点带面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也能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变通,以达到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有效发展的教学目的。

(三)以入促出,提高学生的学习深度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必须借助认知、体验、评价语言文字和作品等方法来获取宝贵的审美知识,以此帮助学生获得体验美、认识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对于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这样的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而言,为了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鉴赏创造能力,让学生在阅读输入信息的同时,也能通过创作交流等方式来达到思想输出的目的。这样的以输入促进输出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让学生通过阅读、创作等过程实现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发展。

二、指向语文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教学策略

(一)确立单元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师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应用大单元教学策略时,先要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只有在明确大单元教学目标的情况下开展教学才能使语文教学更加高效,学生在学习时也更容易梳理大单元中不同课文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实现知识的迁移应用。因此,教师需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核心教学目标以及相应的教学计划,以此来帮助学生明确单元学习重点,使其在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比如,在学习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时,教师需要明确这个大单元主要涉及四篇围绕“成长与变化”这一题材的作品,有描述青少年因深切关注旧中国民众命运而对社会现状进行深刻思考的《故乡》,有通过观察并揭露残酷社会现状而触发青少年开始辨析并思考人性的《我的叔叔于勒》,还有经历了生活的捶打与磨炼之后获得心灵成长的《孤独之旅》,也有描述渴望得到周围人的理解与尊重并希望得到情绪宣泄的青少年成长之路的《心声》。

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地梳理清楚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并帮助其获得自身综合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教师在制定单元教学目标的时候可以从本单元教材内容反映的核心内涵出发,在基础知识目标、情感态度目标以及综合能力提升目标这三个方面展开规划,在确立三位一体的大单元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计划来开展教学活动,从而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基于此,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构建大单元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熟悉本单元的作家作品及其相关的小说等文化知识,了解中短篇小说这一文学形式的基本特征,帮助学生掌握欣赏小说类作品的基本方式,同时,积累一定的重点字词;学生能够通过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动作描写等内容,了解小说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精神世界;在了解小说的故事背景的前提下,对小说主题进行分析,直到能够迅速把握小说主题。

2.情感目标:教师可以针对文章内容提出一些具有思考深度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以此来加深学生对于小说主题的掌握程度,如:“《故乡》中,童年时期的闰土与成年之后的闰土对待‘我的态度为什么发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孤独之旅》中描述了杜小康的成长之路,这告诉我们在面对孤独时,我们需要采取怎样的人生态度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学生从整体上看到大单元中描写不同人物精神时在写作手法方面的不同,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心路历程,使其能够走进人物的心灵、学习人物的良好品质,最终获得情感的升华,使学生通过小说中描写的人物对小说主题产生深刻的认识。

3.综合能力目标:学习通过细节描写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学习并掌握文中有哲理的话,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三观”;品味小说中的语言,积累优美的语言描述词句,并借鉴本单元的人物写作方法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以此来达到真正吸收和内化单元知识的目的。

总体而言,全面、具体的大单元教学目标能够帮助教师明确大单元的教学方向,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再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有利于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二)构建读写结合机制,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两个重要模块,在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秉持“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学理念,积极建立读写结合的综合教学机制,以此来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教师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引,在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构建读写结合的教学机制,激发学生的语言应用意识,使学生可以在阅读大单元教材文本的同时,积累多样化的写作素材,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统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中,这个单元中的文章主要是以描述青少年人物成长历程的小说为主,所选的小说有描写社会变迁导致人情变迁的《故乡》,有描写一个孤独的牧鸭孩子的成长历程的《孤独之旅》,有揭露金钱与人性之间复杂关系的《我的叔叔于勒》,也有刻畫一个渴望尊重与理解的孩子的心路成长历程的《心声》。这些小说中描述主人公青少年时期心路成长历程变化的地方较多,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更好地将自己带入到主人公的角色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社会阅历理解文章内容,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参悟小说的社会意义。

新《课标》指出,教师在开展小说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深入钻研文本,对文本内容进行思索。在这之前,教师需要首先对文本进行深入挖掘,从而能够对小说文本内容开展富有个性的、深入的解读。想要深入阅读小说并了解小说内容的内涵,教师需要教会学生了解小说的三大要素——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具体的人物活动环境,只有在良好把握这三大要素的前提下,学生才能真正了解故事背后的深刻内涵,才能够从小说中参悟深刻的社会意义并得到一定的思想启迪。语文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学,教师在开展这一单元的小说阅读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鉴赏人物形象、深入文本去感悟不同人物的丰富精神世界。

与此同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去主动揣摩文中那些细致生动的景物描写。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小说的过程中提高自身品味语言、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可以采取“读写结合、以读促写”的教学手法,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以加深学生思想认识的深度,同时也能让学生在读的时候更加认真和深入,学生要通过“写”来反馈自身的所闻、所想,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提高。

比如,这几篇小说中刻画了许多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如《心声》中自信勇敢、朴实善良的李京京;《故乡》中经历了残酷的社会黑暗而变得麻木呆滞的闰土;《我的叔叔于勒》中冒险失败而最终沦落为乞丐的于勒;以及《孤独之旅》中因家道中落而不得不迅速变得成熟起来的杜小康,这些人物的特征与他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或者生活背景的变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小说人物,根据小说中提供的社会背景以及人物生活环境的线索,去分析人物性格特点的形成历程,使学生最终能对人物形象进行个性化解读。在学生写作完毕之后,教师可以挑选出几篇分析较为深刻全面的作品,并让学生在班上朗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也能让学生在读写的过程中不断优化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巧用思维导图工具,落实思维训练目标

思维导图具有展示清晰的结构关系以及激发大脑思维活力等多种优点,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引入思维导图开展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语文课程提升学科思维。为了充分落实素养培养的教学目的,教师应将思维导图融于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构建清晰的单元知识体系,学生在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也会对大单元教学的主题以及具体文章的内涵产生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落实初中语文教学的思维训练目的。

比如,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第四单元中的《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孤独之旅》以及《心声》这四篇文章的逻辑都比较清晰,教师在带领学生阅读文章的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梳理故事情节来理清楚小说的主线,以此来理解小说的深刻内涵。

在学完这些小说内容之后,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布置拓展性的阅读作业,比如画出故事中的人物关系图以及故事情节思维导图等,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以及提炼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比如,在阅读《孤独之旅》这篇散文时,由于这篇短篇小说的人物关系较为简单且故事情节逻辑清晰,教师便可以让学生根据主人公杜小康的成长阶段来绘制一个思维导图。思维导图可以分为四个分支要点,第一个分支是“故事开端”——主人公杜小康由于家庭产生变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因此他被迫辍学,为了生计去放鸭。第二个分支要点是“故事的发展”——主人公在放鸭途中的所见所思所想。文中描写的多处故事情节都表达了杜小康的心理变化历程,文中写道“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这些不断后退而远去的东西,不仅是文中所说的树木、村庄等实体情境,也是杜小康与他之前熟悉的生活情境之间的隔离。学生可以在这个分支要点下再创建新的下级分支,说明主人公的心理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第三个分支结构可以是“故事的高潮”——主人公与自己的父亲在经历了一场暴风雨之后而获得的心灵启发。第四个分支结构是——“故事的结局”——鸭子长大了,主人公也随之“长大了”,杜小康经过这一系列事件后,变得更加成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学会简单、明确地概括出文章要点、梳理文章主要故事情节,以便加深自身对文章的了解。将思维导图融入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可以使初中语文的教学以及作业设计不拘泥于教材内容,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阅读能力。

总之,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的语文大单元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教学重心,从素养导向下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主题出发,多方面、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思维、审美鉴赏水平等学科核心素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敏《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实践与思考》,《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年第9期。

[2] 王怀天《指向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单元设计——以统编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为例》,《2020年新时代语文教育学术展评活动》2020年。

[3] 戴晓娥《聚焦学科育人,提升语文核心素养——义务教育统编语文教材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语文建设》2020年第12期。

(黄忠华,1971年生,男,汉族,福建南平浦城人,大学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农村初中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小说核心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