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历史性胜利的中国智慧

2024-01-02 22:40李正图
关键词:攻坚马克思主义精准

李正图 朱 秋

(1.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200235;2.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上海200083)

一、引言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作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三件大事之一,指出“十年来,我们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一是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是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进而指出,完成这三件大事,对于中国和世界都是历史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团结奋斗赢得的历史性胜利,是彪炳中华民族发展史册的历史性胜利,也是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性胜利”(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因此,展开对这三件大事历史性胜利的前因后果、形成过程及其中客观规律的探索研究,进而总结其中拓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视域,对于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来说,对于全球发展中国家仍然面临的减贫事业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赓续价值和借鉴价值。正如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总结:“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更多更好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中,中国共产党“坚持精准扶贫、尽锐出战,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所有这些,都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系列阐述之中。为此,有必要展开对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深入研究。

在全面完成“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系列论述。本文结合这一系列论述展开三个方面的研究:一是深刻认识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二是全面总结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系列论述,其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党的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国家政权、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优势、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行动方略、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精神等方面;三是进一步探讨上述理论创新如何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域。

二、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遵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

伟大实践必然产生伟大理论,伟大理论必然能够指导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一切划时代的理论,都是满足时代需要的产物。用以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的理论,必须反映时代的声音,绝不能脱离所在时代的实践,必须不断总结实践经验,将其凝结成时代的思想精华。”(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新时代八年(2012—2020)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同样孕育并且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主要是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系列论述构成的。为了指导新时代脱贫攻坚伟大实践,习近平总书记针对脱贫攻坚中存在的问题和实践需要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战略思想和具体方略,始终指导着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具体实践。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方略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实践与理论的赓续,是新时代反贫困实践的理论总结和指导思想,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结合,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智慧结晶和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形态。

综观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的实践和理论,尽管经历了一些挫折和失误,但总的来说,是在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指导下,借鉴马克思主义俄苏化时代化的实践和理论,结合中国的反贫困实践和中国的传统文化,依据不同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革命、建设及改革开放主要任务,针对中国贫困现象、贫困发生规律和反贫困方略而进行的伟大实践和理论创新,呈现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逻辑。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源于其社会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指出,无产阶级必须在资本主义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国家通过暴力革命夺取国家政权,建立社会主义,进而彻底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呈现的一切弊病,其中包括无产阶级的贫困现象。因为无产阶级的贫困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造成两极分化,两极分化的最低一端就是无产阶级的贫困,无产阶级贫困是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客观演进的必然结果,所以,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本前提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并且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提出可以在资本主义链条最薄弱的环节实现一国社会主义的建立,创立了列宁主义。列宁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的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俄苏化时代化实践的理论总结,然而由于当时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主要任务并不是缓解乃至彻底消除贫困,因此使得苏联理论界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这是由俄国社会主义革命所面临的社会主要矛盾决定的。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临国内资产阶级的反扑和国际资产阶级及帝国主义的武装干涉,维护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存发展成为当时俄国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一切革命实践和理论必须围绕这一主要任务展开。

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和理论中,既遵循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理论,也“以俄为师”借鉴了列宁一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社会革命理论。与此同时,也高度关注不同时代所呈现出来的贫困现象并且试图围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而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尽力而为地减缓贫困。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和理论之所以高度关注贫困问题,是因为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和改革开放,都必须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调动最广大人民积极性的最好办法是关心和关注受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三重压迫的人民群众的生存和生活问题,即贫困问题。

遵循列宁一国实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中国共产党在创立初期就试图进行俄国式的社会革命实践,但大革命失败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开始结合中国社会实际,提出了针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现实的“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式社会革命道路,即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社会革命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这一理论表明,遵循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社会革命理论,中国共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主要任务和奋斗目标就是通过无产阶级社会革命以夺取国家政权,消灭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而创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减缓和消除贫困并不能从贫困本身着手,只能从贫困根源着手,而当时中国贫困的根源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三重压迫。因此,创建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从反贫困角度来看,其实质是为消除中国的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创造必需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条件,而国家政权的创建和社会主义制度条件的实现只能通过革命战争及其胜利来实现。因此,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基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任务的根本前提是以缓解根据地和解放区的贫困来调动全体人民发展经济、保障后勤、支持革命战争的需要,形成了服务战争需要的反贫困理论,进而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反贫困实践中的各项策略。尽管如此,由于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革命主要任务十分艰巨,消除贫困的任务只能处于从属地位,服务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战争需要和根据地建设需要。但就调动根据地人民从事经济建设和支持战争积极性的需要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提高根据地人民生活水平是基本条件,就决定了这一时期消除贫困的必要性。总之,从属性和必要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和实践的根本原则,依据这一根本原则形成了这一时期的反贫困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夺取了国家政权,在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我党又一次“以俄为师”,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进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一方面,贯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原则,通过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按照社会主要矛盾转换规律的变化(5)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在1978—2012年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012年至今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把促进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国家综合实力增强作为主要发展目标,为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消除绝对贫困积累了强大物质基础;另一方面,贯彻生产关系调整原则,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释放经济活力,为我国彻底摆脱绝对贫困、消除绝对贫困奠定了科学高效的生产关系基础。

“以俄为师”的照抄照搬,虽然建立和完善了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公有制、计划经济体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制度,但必须在此基础上继续探索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和完善的中国经验,形成相应的中国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是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初步形成了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中,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已经发生新的变化。党的八大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实际和毛泽东的一系列判断,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又说“由于社会主义革命已经基本上完成,国家的任务已经由解放生产力变为保护生产力发展”(6)《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第341-342页,第351页。。依据党的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正确判断,满足“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任务,其实质就是改善人民生活困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就是减缓贫困程度。由上可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尽管存在一些曲折甚至是重大曲折,但我们党的反贫困实践和理论仍然是围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实践及理论而展开并发展的。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实际和经济全球化实际,进一步发展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提出了针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和改革开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确保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公有制、按劳分配等社会主义根本制度和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进行改革开放,形成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创建了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首先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造。邓小平从生产力不发达与贫困的必然关系,从社会主义本质是发展生产力、消除贫困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三者的客观逻辑递进关系角度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条件下贫困发生的客观规律和我们党的反贫困理论及策略。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着力构建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辩证统一,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在指导全面完成“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形成的,又必将在指导全面完成“党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进一步完善。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新时代八年(2012—2020),我们党和全国人民尽锐出战,通过实施精准扶贫国家战略,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实现了反贫困的历史性胜利,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核心内容。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贫困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也是世界上消除贫困难度最大的历史性课题。在上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的基础上,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结合中国贫困发生实际,中国共产党人针对不同时代主要矛盾演进过程中人民的贫困现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贫困方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反贫困理论,即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基于马克思主义关于贫困发生规律和反贫困方略理论的基本原理,同时针对不同时代中国贫困发生的客观实际,结合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政府曾经实施过的各种有效缓解贫困的智慧、政策和方略,使得中国共产党在百年演进历史实践中始终能够依据不同阶段的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和不同历史使命提出符合不同阶段实际需要的反贫困方略,进而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我们立足我国国情,把握减贫规律,出台一系列超常规政策举措,构建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减贫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7)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第2版。

由上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的系列论述基于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结合中国共产党百年反贫困实践和反贫困理论,依据新时代八年反贫困的客观实践,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都蕴含在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论述之中,体现为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

三、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系列阐述

我们认为,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主要实现了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国家政权、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优势、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行动方略、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精神等方面的理论创新。这些理论创新集中体现在习近平关于精准扶贫方略的系列论述之中。

(一)指导思想理论创新:形成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精准扶贫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认为,雇佣劳动关系、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私有制是造成无产阶级贫困的制度根源。因此,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推翻资本主义国家制度,才能彻底消除无产阶级贫困的制度根源,进而消除无产阶级贫困。毫无疑问,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贫困发生规律和贫困现象概括出来的正确理论,是针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反贫困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然而,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基础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到底还存不存在贫困现象?如果仍然存在贫困现象,其中的贫困发生规律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贫困发生规律是否一样?如果不一样,在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基础上的贫困发生规律到底是什么?其科学正确的消除贫困的解决方案是什么?是否需要形成相应的反贫困理论?所有这些问题,都是马克思恩格斯时代没有涉及的,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事先无法给出理论和解决方案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必须本土化时代化,形成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理论。就中国来说,这一理论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并充分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形成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才能正确揭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贫困发生规律,形成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反贫困理论。

在十月革命胜利后建立的俄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国家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并没有开展反贫困的社会实践活动,由此导致马克思主义俄苏化时代化理论中缺乏俄苏特色反贫困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时代化理论的空白和缺憾。这一空白和缺憾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加以填补并且日臻成熟。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深刻揭示了中国贫困发生的根本原因:“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所少见的。”(8)《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31页。他进而认为要消除贫困,必须通过社会革命手段,实施土地革命,从根本上推翻剥削的制度根源,推翻“三座大山”,寻求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国家政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指出:“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活,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大道前进。”(9)《毛泽东文集》(第6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429页。基于这一认识,他带领党和国家通过“一化三改”社会运动对工业、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等生产资料私有制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确立奠定了生产关系基础,也为消除贫困创建了社会主义根本制度。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困的根本途径。邓小平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我们奋斗了几十年,就是为了消灭贫困”(10)《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09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3页。“我们坚持社会主义,要建设对资本主义具有优越性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摆脱贫穷。”(12)《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25页。邓小平的这些论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结晶,形成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首次把摆脱贫困与社会主义关联起来,把摆脱贫困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结合起来,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摆脱贫困、消灭贫困问题,提出精准扶贫指导方针,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开展了八年的脱贫攻坚战,系统全面完整地阐述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指导思想——精准扶贫。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首次提出了“六个精准”,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13)闻涛:《扶贫开发成败在于精准》,《人民日报》,2015年6月25日,第5版。。2015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强调:“我们加强党对脱贫攻坚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各负其责、各司其职的责任体系,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的工作体系,上下联动、统一协调的政策体系,保障资金、强化人力的投入体系,因地制宜、因村因户因人施策的帮扶体系,广泛参与、合力攻坚的社会动员体系,多渠道全方位的监督体系和最严格的考核评估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14)习近平:《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人民日报》2018年2月15日,第1版。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总结大会讲话中总结到:“只要我们坚持精准的科学方法、落实精准的工作要求,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就一定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提供科学路径和持久动力!”

综上,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过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同中国贫困实际和反贫困传统文化相结合,始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精准扶贫指导思想。新时代八年中国扶贫攻坚历史任务的全面完成,关键之一是实现了指导思想上的理论创新。这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理论结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和有机组成。

(二)党的领导理论创新:形成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党的领导理论

我们知道,任何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人类实践活动,都必须是在一定的组织中进行的。任何组织的有效运行都需要一个核心并且发挥对这一组织的领导功能和作用。在现代社会,这个组织核心就是政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这个组织核心就是中国共产党。

科学社会主义实践证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离不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充分证明,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脱贫攻坚战过程中,形成了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党的领导理论。

党的领导理论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在总结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根本经验时,习近平总书记也明确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是团结带领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最可靠的领导力量。”这是从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角度阐释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他进而指出:“只要我们始终不渝坚持党的领导,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任何艰难险阻,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从战胜艰难险阻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角度论证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事实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是抵御风险挑战、聚力攻坚克难的根本保证。”这是从根本保证层面论证党的领导的必要性。

关于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战中党的领导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的讲话中从政治和组织保证、集中统一领导、工作机制、一把手负责制、基层党组织、扶贫干部队伍等六个方面作出了全面概括。一是明确坚持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二是强调党中央对脱贫攻坚的集中统一领导;三是强化中央统筹、省市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构建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四是执行一把手负责制;五是使基层党组织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六是派遣工作队、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强化扶贫工作队伍。这六个方面党的建设持续强化了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战中党的领导作用和功能,进而把党的领导理论从功能作用方面上升为一般原理,“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由上可见,正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是新时代八年中国反贫困实践得以全面胜利的根本保证,是脱贫攻坚战如期完成、全面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的根本政治力量。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战中党的领导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八年反贫困实际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反贫困理论:形成了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

强调人民是历史发展动力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高度重视人民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马克思恩格斯从唯物史观出发,明确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联系,明确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7页。列宁也指出:“社会主义不是按上面的命令创立的。它和官场中的官僚机械主义根本不能相容;生气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立的。” “只有相信人民的人,只有投入生气勃勃的人民创造力泉源中去的人,才能获得胜利并保持政权。”(17)《列宁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57页。毛泽东更加深刻地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18)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3年12月27日,第1版。“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20)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版。邓小平的一生三落三起,但仍然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21)邓小平:《邓小平文集·序言》(英文版),牛津:培格曼出版公司,1981年,第1页。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理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他反复强调,“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我们共产党人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强调人民利益第一位和党的最高利益和核心价值,是党的人民理论的核心要义,“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就把人民是否得到实惠和生活是否得到改善作为检验党的一切工作成效的标准。“我们党是在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成长、发展、壮大起来的。人民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没有人民的支持,党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就一事无成。因此,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的最大优势。”这就阐述了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是党的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2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版。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他再次深刻阐述了人民理论:“事实充分证明,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必须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自觉地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就一定能够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是阐述脱贫攻坚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并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进而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 2022年7月,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讲话中,他再次强调“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这是强调党执政兴国的价值取向;“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智慧和力量”,这是强调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管党治党的源泉;“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这是强调党和人民的学生与老师关系;“人民是我们党的工作的最高裁决者和最终评判者”,这是强调党的工作成效多大不是由党来裁决和评判,最终要由人民来裁决和评判;“历史在人民的探索和奋斗中造就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又造就了新的历史辉煌”,这是强调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在社会历史进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前进道路上,全党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强调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党和人民一道奋斗出来的”, 这是强调党的成就离不开党和人民共同奋斗;“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2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7月28日,第1版。,这是强调党对人民首创精神的尊重和服务人民、依靠人民的执政理念。2023年6月30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进一步强调:“要注重从人民群众的创造中汲取理论创新智慧。”“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成果,都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24)《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这是阐述人民创造性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不竭源泉。

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人民是历史发展动力的原理可以概括为人民性原则。把马克思主义人民性原则贯彻落实到新时代八年我国脱贫攻坚战之中,就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对这一理论主要内容进行了高度概括:一是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二是强调反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的重大责任;三是明确衡量脱贫成效的重要尺度是群众满意度;四是在脱贫攻坚实践中把人民群众中蕴藏着的智慧和力量充分激发出来。

总之,在新时代八年中国反贫困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最终依靠人民彻底消除了存在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上的绝对贫困现象。与此同时,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中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

(四)国家理论创新: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和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均证明,国家政权在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扩大改革开放等过程中的定海神针作用。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认为,国家政权掌握在不同阶级手里将会起到截然相反的作用。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国家政权必然为资产阶级服务;在社会主义社会,国家政权必然为工人阶级及其同盟军(譬如农民阶级等)服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国家政权必然为全体中国人民服务。

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还认为,国家政权能否发挥应有职能,取决于国家治理能力的大小和是否先进,即是否现代化。就现代国家治理来说,就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程度大小。

新时代八年反贫困实践同样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保障作用,也离不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充分发挥作用。在此期间,还推进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创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系统总结和深刻阐述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是对社会主义国家理论的全面系统深刻的理论总结。依据上述社会主义国家理论,在新时代八年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也形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国家治理理论。

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具体落实表现为以下七个方面:一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二是全党全民动员并且形成合力共同向贫困宣战;三是形成区域协作、上下级合力;四是实施定点扶贫和明确帮扶单位;五是发挥专业优势进行专业扶贫;六是调动各类社会组织和个人热情参与的积极性;七是构建形成大扶贫格局。这七个方面国家治理的贯彻落实,构成了中国特色反贫困的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实践系统,也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国家理论。

(五)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方略创新

采用什么样的方略推进新时代的精准扶贫事业,直接关系到精准扶贫的贯彻落实力度和成败。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方略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精准扶贫方略。

在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中国共产党全面贯彻落实新型举国体制,形成了系统全面完整的精准扶贫方略,实现了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方略创新。举国体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伟大创造。在计划经济时代,“两弹一星”、大庆石油会战,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举国体制的洪荒之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同样需要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既可以全面应对美西方在关键核心技术上的“卡脖子”,也可以在新时代精准扶贫攻坚战中充分贯彻并且发挥积极作用。

关于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精准扶贫方略的新型举国体制,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指出:一是强调指导思想上用发展的办法消除贫困根源,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二是强调落实上的精细、精确、精准;三是形成了一套政策组合拳;四是贯彻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扶到家庭的具体行动;五是让发展成为消除贫困最有效的办法、创造幸福生活最稳定的途径;六是强调教育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根本之策。通过这六个方面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实施方略创新,“事实充分证明,精准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制胜法宝,开发式扶贫方针是中国特色减贫道路的鲜明特征”。

(六)内生动力理论创新

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25)《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31页。动力可分为内生和外生两种动力。外生动力是指由组织外部因素引致的动力,内生动力是指由组织内部因素自发形成的动力。很显然,外生动力是由外因导致的,内生动力是由内因导致的。毛泽东指出:“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6)《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302页。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也指出:“事实充分证明,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激励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内生动力,对人民群众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至关重要。”内生动力的理论创新形成了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内生动力理论。

关于新时代八年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人民群众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作了全面总结。一是激发广大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二是强调思想脱贫;三是实行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四是鼓足干劲、增强韧性。这四个方面构成中国特色反贫困中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实践,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贫困的内生动力理论。

(七)形成了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精神

2021年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阐述了伟大建党精神(2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第1版。。2022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开篇中强调“弘扬伟大建党精神”(28)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我们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对建党精神的概括和倡导,形成了我们党的精神理论。

伟大建党精神具体贯彻落实在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实践中就形成了脱贫攻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全面总结了脱贫攻坚精神,主要阐述了营造氛围和真抓实干两个方面。一是营造全社会扶危济困的浓厚氛围,这一氛围需要推动全社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氛围需要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形成社会帮扶格局。二是真抓实干精神,即真扶贫、扶真贫、脱真贫,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中脱贫攻坚精神理论。

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振兴,都不能仅仅依靠物质基础的厚积,更需要依靠这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赓续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总结大会讲话中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同样,正是因为形成了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精神及其理论创新,才使得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战略顺利完成、圆满收官。

综上,我们认为,党在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战过程中,不仅完成了脱贫攻坚历史任务并且取得历史性胜利,更为重要的是实现了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国家政权、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优势、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行动方略、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精神等共同构成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这些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机内容。更进一步地,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论述还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域,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与时俱进和创新发展。

四、精准扶贫论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视域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经济学,这就决定了其本土化时代化的本质特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因此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然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持续进入新领域而持续开辟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持续进入新视域。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丰富拓展并不断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29)《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人民日报》2023年7月2日,第1版。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百年来中国特色反贫困实践的持续推进,也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土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中国化时代化开辟了新境界,进入了新视域。

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无产阶级贫困的根源、根本规律和必然性,创立了基于资本主义条件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列宁斯大林在领导俄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当时国内外环境和社会主要矛盾及其主要任务不允许推进相应的反贫困实践,更没有形成俄苏特色反贫困理论;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高度重视中国人民的贫困问题,并且把解决不同时代中国人民的贫困问题与该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结合起来,以消除贫困推进党在不同时代历史使命的完成,形成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即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战过程中,结合新时代八年中国反贫困的实际,提出了精准扶贫总体方略,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新境界,并且进入了新视域。

(一)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过程中揭示了中国贫困发生的客观规律,找到了中国反贫困的正确道路,制定了正确的反贫困路线、方针和政策,完善了有效的反贫困工作制度、工作体制和工作方案,激发了全党、全体人民的内生动力,实现了物质减贫和精神减贫,最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实施并且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终于彻底消除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现象,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摆脱贫困、消除贫困的人间奇迹。

(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八年,我们党实施精准扶贫总体战略,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彻底消灭绝对贫困现象,取得了人类反贫困史上的重大成就。首先,取得了超大规模的减贫成就,改革开放以来7.7亿人口摆脱贫困,新时代以来9899万人口摆脱贫困;其次,取得了物质减贫和精神减贫双进步,贫困人口的教育、医疗卫生、科学文化水平逐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升;再次,创建了精准扶贫的系统完整科学的领导体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形成了精准扶贫工作上的新型举国体制;最后,创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这一理论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把 “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之一。就重大现实意义而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完成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表明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彻底摆脱了困扰几千年的绝对贫困,完成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历史任务,取得了历史性胜利,也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奠定了客观基础(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精准基础)和现实起点,这两个方面都是真真切切的重大现实。“完成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为当今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寻求摆脱各自国家贫困方略上提供了可供借鉴和可以利用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因此,“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3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这里的里程碑,既是物质上的里程碑,也是精神上的里程碑;既是制度上的里程碑,也是理论上的里程碑。在这些“里程碑”基础上,开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国家新征程,开启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开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新征程,才得以可能。

(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彻底消除绝对贫困,为人类反贫困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首先,作为人类反贫困事业的一部分,中国绝对贫困的彻底消除,其本身就是对人类反贫困事业的重大贡献,我国减贫人口占同期全球减贫人口70%以上,中国彻底消除绝对贫困的成就对世界减贫的贡献率为45.42%;其次,新时代中国精准扶贫的一整套方案,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减贫事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样本、中国经验、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再次,新时代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还积极参与全球减贫事业,作为国际减贫事业的倡导者、推动者和贡献者,与各国携手共建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之一,“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3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其中,“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对全球减贫事业作出的重大贡献,正是因为中国的减贫事业是全球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减贫成就在全球减贫成就中占有很大比重。

(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八年精准扶贫伟大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新时代中国减贫实际的结合,孕育和创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实现了指导思想、党的领导、国家政权、以人民为中心、国家治理优势、基于新型举国体制的行动方略、内生动力、脱贫攻坚精神等方面的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创新,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性、时代性和人民性。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历史任务的总结和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阐释,展望未来,我们可以肯定,在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仍然需要充分汲取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中国智慧,进而形成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方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第三部分“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中国式现代化的五个“中国特色”之一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3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总结新时代八年脱贫攻坚历史性胜利的实践经验和习近平精准扶贫方略的系列论述,分析当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推进乡村振兴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需要形成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特色共同富裕理论和乡村振兴理论。如通过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以新型集体经济发展助推社区组织体系建设,以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烟台经验”就广受关注(34)马良灿、李净净:《新型复合式农村社区组织体系建设的在地化实践——以山东“烟台经验”为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第80-88页。。这就需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正确处理以下几个重大关系,形成和积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中国理论。

一是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的关系。要站在中国式现代化的高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不断培育新动能、新优势,着力缩小两极分化,持续增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潜力和后劲。

二是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要坚持系统观念、整体观念和协同观念,围绕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针对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同时强化目标协同、控制协同、部门协同、区域协同、政策协同,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是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要时刻关注外部环境变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持续增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四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和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保障,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猜你喜欢
攻坚马克思主义精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脱贫攻坚 重在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