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及对策探析

2024-01-02 07:25汪琪陈晨子
中国轻工教育 2023年6期
关键词:子系统志愿志愿者

汪琪,陈晨子

(1.南京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 211816;2.南京工业大学电气工程与控制科学学院,南京 211816)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完善志愿服务制度和工作体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将“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确立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将“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高度”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之中。加强志愿服务工作内涵建设是高校全面加强党的思政工作、服务“两个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身处新时代,无论从党和国家的期待、社会综合治理改革及高等教育改革的具体落实,或是大学生群体的特点变化来看,高校志愿服务都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构建更加科学完善的工作体系,实现事业的内涵发展。

一、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的含义

系统理论认为,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体,而非实物的集合体。系统是由多元素相互作用的复合体,包含一定数量相互作用的主体,自成系统的主体称为子系统,各子系统又由若干不同层次结构中的要素组成。系统整体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各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可通过其内在机理和外部环境条件的改变加速演化成长,实现内涵发展[1]。钱学森院士是国内研究复杂系统理论的先驱,他认为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社会系统工程就是包括整个社会的复杂系统[2],并提出从定量到定性的综合集成法、综合集成研讨厅等求解复杂决策问题的认识论、方法论。正因为志愿服务工作中涉及的要素多元,且多呈现结构层次不同的非线性关系,本研究将基于系统理论的认识论,分析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发展问题。

2017年6月,国务院发布的《志愿服务条例》明确提出:“志愿服务是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3]要“鼓励和规范志愿服务,发展志愿服务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社会文明进步”[3]。高校志愿服务工作,既离不开高校作为志愿服务工作组织方的统筹指导和教育管理,也离不开志愿者、社会需求以及政策引导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而言,就是国家志愿服务事业的宏观导向、社会现实需求、志愿者服务力以及高校教育支持共同构成了高校志愿服务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共同实现志愿服务工作内涵发展的总目标。

首先,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是主流价值的宏观导向及社会风尚所倡。我国志愿服务是党领导下的群众性道德实践活动,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精神内核,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型人际关系,具有鲜明的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价值观、体现的民族精神与道德精神高度吻合,并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生动载体和群众基础。

其次,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现实所需。目前大学生参与的志愿活动大部分属于社会服务范畴,包括扶贫开发、赛会活动、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等,尤其在乡镇、街道、社区,高校相对固定的志愿者群体围绕家政服务、文体活动、心理疏导、医疗保健、法律援助等公益服务项目,为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工作提供了补充。此外,来自社会,尤其是政府的专项资金投入及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也是志愿服务活动重要的经费来源,这都说明了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对于高质量志愿服务的迫切需要。

再次,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是大学生志愿者综合素质提升的发展所望。西方高校普遍将公益活动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程,把学生参加公益活动视作展示才能、扩大社会交往、积累工作经验、赢得社会尊重的重要历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参与志愿服务的人口比例及人员素质尚有提升空间,高校需引导志愿者在服务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有关专业技能水平,以高素质志愿者队伍保障事业的持续发展。

最后,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是高校全面加强思政工作的教育所向。内涵丰厚、注重实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诸多环节,促进志愿者不断提高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及综合能力,是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落实,也是“三全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发展实质上是我国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宏观导向、社会现实需求、志愿者服务力以及高校教育支持四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开放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复杂系统。系统科学的总体研究思路是基于对系统行为及内外部机制间相互关系的认识,找出系统的整体运行结构,分析并预判系统行为。因此,本研究将通过分析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系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找出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建设的方法与建议。

二、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系统特征及结构分析

系统理论认为系统结构决定系统功能,首先要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分析构成四个子系统的内部微观要素,进而把握系统内部结构及总体功能。

1.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系统特征

1968年,奥地利生物学家Bertalanffy建立了开放系统的一般系统论,首次提出“复杂性”的概念,认为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目的性的特征。在此后的有关研究中,学者们一般认为复杂系统具有整体性、目的性、层次性、随机性等特征。考虑到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及特征,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系统应具有目标性、层次性、动态性及持续性等特点。

一是目标性。即构成复杂系统的各子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实现一致的最终目的。长期以来,志愿服务的工作导向就是弘扬主流价值,培养时代新人,培育时代新风。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学雷锋和志愿服务是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途径。对高校教育支持子系统而言,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主流价值教育不能只是理论灌输,实践活动也不能流于形式,应该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动性,更有效地实现德育教育和价值引领目标。

二是层次性。系统理论认为每个子系统相对于高于其结构层次的系统而言,只是构成这个复杂系统的其中一个阶次。实际上高校志愿服务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有其具体的构成要素,如在政府宏观导向方面,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的职责任务可主要概括为弘扬主流价值、事业的统筹谋划及工作协调、研究制定相关政策三方面内容。根据国内权威期刊或重点高校的有关研究成果可知,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领域,社会现实需求子系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需求要素,高校教育支持子系统包含志愿服务工作定位、教育培训机制、保障激励机制、管理机制等要素[4]。志愿者服务力子系统包括志愿者的社会归属感、理解洞察、职能拓展、幸福感、社会交往、公民责任、回报期望等要素[5]。由这些要素构成的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系统,是多阶次、多回路和非线性结构的复杂系统。

三是动态性。复杂系统的持续发展需要通过协同合作、学习创新等形式实现各子系统间关系发展,带来系统整体协调度的提高。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系统内涵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高校自身要充分发挥主动性,不断根据党和国家政策的新要求、社会的新需要和学生发展的新情况调整方法、掌握规律,因时而进、因事而新,提升教育能力。

四是持续性及共同演化。尽管复杂系统由多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子系统组成,但单独强调任何一个子系统都不可能实现系统的长期目标,必须立足整体,协调好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实现共同演化进步,才能提升系统的成长性。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系统是由政府志愿服务事业的宏观导向、社会现实需求、志愿者服务力以及高校教育支持四个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各子系统之间合理匹配及统筹,才能推动整个系统协调、稳定、持续的成长。

2.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系统结构

通过对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内涵分析及系统层次性分析,本研究分别建立了高校教育支持、政府宏观导向、社会现实需求、志愿者服务力四个子系统,其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系统结构图

在该系统模型中,各子系统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每个子系统的运行既取决于其内部结构和要素间的作用,也取决于它与外部的联系,结合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具体情况,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高校教育支持子系统与志愿者服务力子系统相互影响。良好的志愿服务教育可以提升学生的社会归属感和公民责任感,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发展,通过将志愿服务纳入学分、评奖评优等激励措施也能够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养成学生的志愿服务习惯。同时,志愿者队伍健康成长带来的社会效益及品牌效应,又能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高校教育支持、志愿者服务力与政府宏观导向子系统相互影响。一方面,党和政府宣传倡导的主流价值、制定的志愿服务政策制度及个人信用服务系统的整体化建设,都对高校志愿服务教育、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产生促进作用,并将进一步引导高校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高校的教育水平、志愿者服务能力也将为政策制定、政府监管提供决策参考及发展规划的依据。

高校教育支持、志愿者服务力与社会现实需求子系统相互影响。社会需求情况及资源容量影响着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开发、志愿者队伍的招募及建设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它们共同决定了志愿服务项目的最终效果。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质量提升、分类别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成熟,也将进一步满足社会对志愿服务的需求。

政府宏观导向与社会现实需求子系统相互影响。社会风尚、社会需求、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居民的文明素养情况等社会环境因素是政府行为的有效依据。同时,政府的政策引导也需要通过社会环境进行宣传,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落实,在文明城市、文明街道(乡镇)建设等工作中落实,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践与转化。

三、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基于以上认识,为进一步了解高校志愿服务开展情况及面临的现实问题,本研究面向江苏高校志愿服务联盟单位的五所本科院校发放了300份调查问卷,其中“985”高校1所、“211”高校2所、省属高校2所,基于学生视角,围绕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感知的国家宏观导向、社会现实需求、志愿者参与情况以及高校的教育支持等方面的内容展开。调研实际收回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填答率89.30%,受访者中有88人表示经常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每月1~3次),占比32.84%;163人表示偶尔参加(每学期1~3次),占比60.82%;17人表示从未参加,占比6.34%。大部分受访者对志愿服务活动的组织、参与有一定认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高校的志愿服务工作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受访学生大多对志愿服务事业的功能定位理解不够充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6],“中国青年志愿者事业,是我们党领导的共青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新工作领域、服务社会需求的一大创举”[7]。志愿服务从动员方式、参与渠道、整体效果等方面,实质上发挥着党教育引领青年、团结凝聚青年的职能。调查中,半数以上高校志愿者呈现出对于志愿服务有关政策及内涵功能理解不够到位的情况,56%的受访者认为各级政府应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发挥关键作用,如提供更完备的志愿者权益保障等;75.7%的志愿者对近几年国家出台的《志愿服务条例》等政策文件的具体内容不了解。事实上,《条例》中已经对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关组织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规划、资金支持、政策优待、工作协调等方面做了明确规定,目前江苏、广东等不少省份也出台了省级志愿服务条例,专门强化志愿者权益保障力度。

二是受访高校志愿服务活动在整合校地资源、服务社会现实需要方面协调度不够高。在项目设计方面,42.19%的受访者认为,活动设计未能与新时代新要求紧密结合是目前志愿服务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新时代赋予青年志愿服务项目新的内涵要求,高校可根据国家“四个全面”总体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等总体要求,进行志愿服务的顶层设计及资源安排。在活动组织方面,93.28%的受访者表示,所参加的志愿服务活动为所在高校党团组织自发开展的项目活动,仅6.43%的受访者参加过各级政府、街道社区组织开展的服务项目,大学生志愿服务广泛性有余,专业性、系统性有限,校地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在工作力量和工作项目的统筹安排上并未形成有效合力。

三是受访高校志愿服务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和主流价值文化宣传方面发挥功能不够充分。在参与活动内容及质量方面,79.48%的志愿者经常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是事务性的社会服务,仅11.36%的志愿者参加过党政理论宣传类的活动项目。59.33%的受访者表示通过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我净化,加深了爱党爱国热情,但同时有40%左右的受访者认为参加的项目质量参差不齐,育人指向不够清晰,部分工作项目零散随机。事实上,高校志愿服务既是青年学子对社会诉求的回应,亦是传递党的主张、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青年行动,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素质及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应主动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梦等主题教育内容融入实践,进一步发挥志愿服务的价值引领及文化引领功能。

四是受访高校志愿者素质不够均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需要志愿者自身具备专业规范的服务水准,但在志愿服务工作制度建设方面,仅51.49%的受访者表示在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前接受过至少2学时及以上的专门培训,35.07%的受访者未接受过专门培训。49.66%的受访者认为各级党团组织、学生社团开展日常志愿服务面广量大,学校缺乏行之有效的考核监督认定措施。志愿者服务水平的不均衡将影响志愿服务效果,需要组织方不断强化培训管理和制度建设,以高质量的队伍建设确保服务目标的达成。

四、基于系统理论的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发展建议

高校志愿服务内涵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主体共同协作、相互促进,才能更好地整合资源,推动事业内涵发展。高校应主动结合系统结构特征,充分考虑政府、社会、志愿者组织、自身教育管理等多要素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建设具有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实现志愿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

1.强化整体目标性,找准战略性功能定位

“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第一条,高校志愿服务事业要按照党和国家对志愿服务的新思想新要求,把准前进方向,扩大青年推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的参与度。高校作为组织者,必须全面理解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意义和价值,明确志愿服务工作的出发点,即通过志愿服务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把祖国、人民的需要作为个人的人生追求。要及时宣传党和政府在志愿服务领域出台的各类重要文件,尤其是党中央关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及新时代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在强调项目公共价值的同时,也要注重有效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价值,将大学生敢于担当、开放自信的特点与志愿精神结合起来,使高校志愿服务既具有健康阳光的青春气息,又能实现与主流价值观的高度统一。

2.强化系统互动性,建设社会化运行机制

志愿服务组织具有较强的自组织特征,在组织策划、社会动员、沟通交流、管理运行等许多方面又具备互联网属性,高校志愿服务项目的有效运行,可以参考自组织项目化、社会化、反馈式的内外部运行机制进行整体性的运行管理。首先是在高校内部强化互动,建立“去中心化”的稳定关系圈,让各学生志愿服务组织在学校的统一管理下,进行项目制、开放式、自主化的发展,并形成统一的成果。其次是在高校之外强化互动,推动建设高效连通的社会化志愿服务平台。高校志愿服务要得到社会认可、保持生命力,就必须结合社会实际需求,更加紧密地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需求相联系、与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相联系,目前“中国青年志愿者网站”“志愿中国网站”等平台都开通了志愿者的实时招募通道,在各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文化、教育平台建设中也常常有志愿者招募计划,高校应进一步鼓励引导大学生参与这些平台的社会公共服务项目。最后是建立完善的用户体验及评价办法。运行品牌需要良好的用户口碑,尤其在大学生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之后,高校更应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依据公众需求和满意度不断优化服务项目建设。

3.强化动态协调性,创新精准化服务内容

系统的动态性是指在不同发展阶段,系统会因为某些要素间关系的变化或内外部结构的变化,进而发生整体的变化。在高校志愿服务工作系统中,尤其需要高校因时而谋、主动融合,将志愿服务项目摆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进行谋划,在党政关心、社会关注、学生关切的领域多做建设,有效结合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优秀传统文化、青年文化和志愿文化。在发挥志愿活动的大众性和广泛参与性的同时,也需注重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和自身学科优势设计品牌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具备某些专业特长的服务内容,让志愿者面向特定需求提供专业性、分众化的服务,如学习宣传理论政策、环境保护服务、社会调查服务、科普知识宣传、法律维权服务、乡村规划、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动植物保护、儿童艺术素质培养等,主动提升配合度、协调度和大局贡献度。

4.强化发展持续性,完善制度化保障机制

志愿服务不只是一次活动,而是一项事业。要实现高校志愿服务的内涵发展,让工作产生持久、深入的教育力和影响力,高校需要进行全过程的制度设计。一是在事业发展方面,高校要推动志愿服务记录的广泛应用。民政部于2021年2月起实行《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对于志愿者的服务信息记录做出明确要求,保障志愿者的合法权益。大学生群体是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高校应合理制定学校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志愿服务记录在学生评奖评优、就业实习等领域的应用,提升志愿者的工作热情。二是组织建设方面,要建立高水平、广参与的青年志愿者队伍。当前不少高校尝试将志愿服务作为必修课程以及学生的毕业要求,促进大学生养成参加公益服务的习惯。在制度要求下,高校应继续在专业指导、人员培训、考核评价方面给予引导和保障,充分发挥志愿服务的教育功能,帮助志愿者具备从事志愿服务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三是在提升影响力方面,要形成系统的志愿服务工作支撑体系。高校应在物资、场地、人员培训、考核评价等方面给予支持,尤其注重建设具有高校自身特色的标志性项目,通过全媒体平台宣传,以良好的社会联动效应提升青年的参与度,确保志愿服务长期、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子系统志愿志愿者
不对中转子系统耦合动力学特性研究
高考志愿被篡改,考生该何去何从?
志愿者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GSM-R基站子系统同步方案研究
驼峰测长设备在线监测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如何防止高考志愿再遭篡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