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惺忪”词义考

2024-01-03 09:04
关键词:大词典组词语素

葛 威

(中央民族大学 文学院,北京 100081)

“惺忪”为联绵词,联绵词义存于声,不拘于形,故又作“惺愡”“惺憽”“惺憁”“惺松”等,也可叠音为“惺惺忪忪”“惺惺松松”,或倒言作“忪惺”“憁惺”。现代语文辞书对这些词形的释义,以《汉语大词典》(第一版,下称《大词典》)为例,主要组词义项如表1所示[1]:

表1 《大词典》“惺忪”组词义项

这些释义是否正确、完备?例证是否可靠?义项之间关系是什么?词语的构词理据为何?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试作探究。

一 “惺忪”组词词义

(一)

“惺忪”组词确实可用来表示“声音轻快”,多见于宋词,除《大词典》所举例证,又如:

(1)燕巢才点缀,莺舌最惺愡。(唐·元稹《春六十韵》)

(2)浅淡梳妆疑见画,惺松言语胜闻歌。(宋·周邦彦《望江南》)

(3)惺忪喜淮粲,啁哳困吴农。(宋·李昭玘《泊扬州城外》)

但经文献查检,我们看到,“惺忪”组词所表示的“轻快”不仅仅局限于声音,例如:

(4)桐花暗淡柳惺愡,池带轻波柳带风。(唐·元稹《送孙胜》)

(5)仙子何年下太空?凌波微步笑芙蓉。水风残月助惺忪。(宋·杨泽民《浣溪沙·水仙》)

(6)一线春风透海棠,满身香汗湿罗裳。个中好趣惟心觉,体态惺忪意味长。(明·吴敬所《国色天香·钟情丽集》)

(7)萧寺僧雏发初剪,风味惺忪意婉娈。(清·钱谦益《为戒香小师题扇》)

(8)同云酿出六花纤,一阵惺松一阵严。密糁渐飘风外絮,薄融初著水中盐。(清·陆以湉《冷庐杂识记》卷二)

(9)一桨穿红,双桡剪绿。熨帖云鬟之影,惺忪暗麝之香。(清·张春帆《九尾龟》第一百七十九回)

例(4)中“惺愡”,祝鸿熹等释为“苏醒”[2],《大词典》和《全唐诗大辞典》“惺愡”条释为“色彩鲜明”[3],释为“苏醒”与文意不合,释为“色彩鲜明”有望文生义之嫌,且无其他文例可证“惺愡”有“色彩鲜明”义,当依《汉语词典》等释为“动摇不定之貌”[4],“动荡不定之貌”即指柳条“轻快、轻盈”之态,与下文“柳带风”相呼应。例(5)化用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枝》诗:“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盈盈步微月。”“惺忪”与“盈盈”相应,“水风残月助惺忪”意即水风残月衬托出水仙的轻盈。例(4)和例(5)同表现植物的轻盈之态。例(6)指人体舒适状态下的体态轻快、轻盈。例(7)指小僧初剃头后风度显得轻快,《辞源》“惺忪”词条第二个义项“轻快,清新”下亦举此例[5];例(8)指雪下得轻快、轻盈,与后文表“紧迫”义的“严”对文反义。例(9)指香气之轻盈,与前文“熨帖”相对。因此,《大词典》此条义项似可改为:轻快,轻盈。多指声音。

(二)

“清醒,醒悟”义项是正确的。“清醒”与“醒悟”语义相近而有微别,“清醒”既可指外在的苏醒状态,也可指思想、认识上的清晰明白,而“醒悟”只指后者。二者关系密切,可列为一个义项。《大词典》“惺忪”词条“清醒,醒悟”义项下引以下两则文例:

(10)不提防你后花园闲梦铳,不分明再不惺忪。(明·汤显祖《牡丹亭·闹殇》)

(11)其立一欺人以相对者,全不惺忪之俗儒也,其谬固不待破。(清·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大学·补传六》)

不难看出,例(10)之“惺忪”指外在的头脑苏醒状态,例(11)之“惺忪”指思想上的清醒。指外在的苏醒状态例证稍晚,以下语句皆可作提前例证:

(12)篱角,梦依约。人一笑、惺忪翠袖薄。悠然醉魂唤醒,幽丛畔、凄香雾雨漠漠。(宋·吴文英《金盏子·赋秋壑西湖小筑》)

(13)起来娇眼未惺忪。强整罗衣抬皓腕,更将纨扇掩酥胸。(宋·曾慥《浣溪沙》)

(14)醉眼羞抬,娇困犹自未惺忪。(宋·潘汾《玉蝴蝶》)

《大词典》在“惺松”词条“清醒”义项下只列杨万里诗句表外在的头脑清醒,以下例证可补思想上清醒的文例。

(15)凡木气为祸,不过冷淡是非,流连不宁,所以木星为祸,迟滞淹延不安。气木为人执拗不惺松。(辽·耶律纯《星命总括》卷下)

(16)济公哈哈大笑,口中说道:“行善之人有善终,作恶之人天不容,贫僧前来点愚蒙,只怕令人不惺松。”(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四十回)

(三)

第三个义项为“形容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还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此义项不确,因为我们发现,神志和眼睛的模糊不清不仅指刚睡醒时,例如:

(17)会当盛暑棕鞋卉服造竹下,脱巾露发一洗烦热除惺忪。(元·黄公望《管夫人竹窝图》)

(18)趁前垂柳阴浓,停鞭小驻从容。仿佛江乡风味,引将倦眼惺松。(明·王锡爵《清平乐》,收录于清·沈辰垣纂《历代诗余》)

(19)有人眠,倦眼惺忪,压衾花半边。(清·吴绮《感恩多·看美人卧》)

(20)夜来翠幌春寒浅,醒也朦胧,睡也惺忪。多半迷离细雨中。(清·李裕《罗敷媚·春晓》)

(21)相扶醉,相偎睡,意惺忪。正好一镫私语、伴秋虫。(清·洪亮吉《乌夜啼》)

(22)更兼泪眼惺忪,愁容寂寞,那一副带病含愁的风格煞是动人。(《九尾龟》第五十四回)

(23)此时恐被他看出面上的泪痕,忙装作倦眼惺忪模样,两手在眼角上一抹,趁势拭去泪痕。(朱瘦菊《歇浦潮》第四十三回)

例(17)是指洗去盛夏时身心烦热和不清醒。例(18)、例(19)和例(23)都指困倦时眼睛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例(20)和例(21)指睡觉时尚未睡着而意识处于模糊的状态,例(20)中“惺忪”与“朦胧”对文义同。例(22)指哭时眼睛模糊的状态。因此,第三个义项应该改为:形容神志或眼睛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大词典》“惺憁”词条“形容警觉”义项下所举文例为《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一:“他是个做经纪的人,常是提心吊胆的,睡也睡得惺憁,口不作声,嘿嘿静听。”这一文例语境与例(20)相似,皆指睡觉时虽不甚清醒但又未睡死的状态,“警觉”为随文释义,可合并到此义项。

此外,“惺忪”组词也可叠音为“惺惺忪忪”“惺惺松松”,表模糊不清义。

(24)一霎时,心猿意马拴缚不住,惺惺忪忪的伸缩不定。(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七回)

(25)直至三更,方朦胧睡去。五更初交,又惺惺忪忪醒了。(清·佚名《巫梦缘》第三回)

(26)佩芳这个时候,已经有些朦胧睡醒。却是香梦迷离,芳心缥缈,还有些惺惺忪忪的不肯起来。”(《滑稽魂》第九回,《申报》1909年4月18日)

(27)在柴堆里找到一个三四岁的小儿,眼睛惺惺松松还没睡醒(平襟亚《人海潮》第六回)

例(24)指心思上的模糊不定。例(25)、例(26)指刚睡醒时神志和眼睛模糊。例(27)指睡眼模糊。

(四)

清中期以来,“惺忪”组词还有一个新义项,辞书皆失收。

(28)更阑后,女子衣短红袄,外系金鸾紫络带,发惺松作懒装,兜以皂帕。(清·沈起凤《谐铎》卷五《奇婚》)

(29)金凤从此称病,客或过访,云鬓惺忪,花容寂寞,居然弱态。(清·芬利它行者《竹西花事小录》)

(30)忍记年时惜别,倚朱阑一曲,绿鬓惺忪。(清·张琦《八声甘州·秋海棠》)

(31)瓜子脸儿,带着几点俏麻点儿,梳个丁字头,两鬓惺忪,插了一枝花。(清·陈森《品花宝鉴》第十八回)

(32)见宝珠斜靠在枕上,云鬓惺松,花容掩映。(清·吟梅山人《兰花梦》第六十四回)

(33)秋谷看他精神惨淡,宝髻惺忪,脂粉不施,蛾眉半蹙,那一种低回婉转的神情,明露着十分幽怨。(《九尾龟》第三回)

(34)慵梳宝髻,惺松堕马之妆;愁倚熏笼,寂寞惊鸿之影。(同上,第二十五回)

(35)秋谷留意看他,只见他鬓影惺忪,酒情缭乱。(同上,第二十七回)

(36)又等了好一会,方才见陆韵仙慢慢地走过来,鬟髻惺忪,衣裳不整,红添颊上,春透眉梢。(同上,第一百三十三回)

(37)门开了,张全见下女蓬鬓惺忪的,更是有气。(向恺然《留东外史》第二十四章)

例(28)至例(37)或言鬓发惺忪(松),或言鬟髻惺忪(松),排比例证和揣摩文意后不难得知,上述文例中的“惺忪”当为(鬓发等)“蓬乱、松散”义。同书中的如“两眼发红,云鬓散”(《品花宝鉴》第五十八回)“云鬓蓬松,芙蓉惨淡”(《九尾龟》第二十五回)等语句可与之类比。

总之,唐宋以来,“惺忪”组词使用较为广泛,诗词、散文、小说、戏曲四种文体皆有涉及。主要用作形容词,有四种含义:1.轻快,轻盈。多指声音。例(1)~例(9)。2.清醒;醒悟。例(10)~例(16)。3.形容神志和眼睛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例(17)~例(23)。4.(鬓发等)蓬乱,松散。例(28)~例(37)。而表1中列的义项4和义项5,一则不确,一则可合并。

二 “惺忪”组词探源

在梳理了“惺忪”组词的词义后,我们再来看其构词理据及词义间的关联。

关于“惺忪”由来,刘永耕指出“‘惺’分成‘惺忪’”[6]。此看法正确,惜未具体言明。黄侃在《文字声韵训诂笔记·双声叠韵字虽不可分别解释然各有其本字》中曾指出:“今谓凡叠字及双声、叠韵、连语其根柢无非一字者。”[7]王云路也指出:“单音节词向后拉长,或向前延展,其结果通常是形成叠韵词或双声词。”[8]“惺忪”组词正是“惺”读音向后拉长形成的双声联绵词。

江蓝生在证明“蹀躞”由“蹀”演变而来时,运用了孙景涛提出的区分变形重叠形式的三项标准,即:首先,要看这个双音形式中是否有一个可以独立运用于他处的音节(语素),如果有,便有可能是派生形式。其次,要看这个音节(语素)跟这个双音形式是否有意义上的联系。如果有并且这种意义联系属于类别性的,并且只有这一个音节(语素)跟它参加构成的双音形式有这种意义联系,那么这个双音形式就是派生形式。再次,就是还要看两个构成成分之间的语音关系,如果完全相同(表现在文字上即重言)并且符合上述要求,它就是重叠词;如果语音上不尽相同,但是其差别可以归入某种类型,即能找到许多平行的例子,这个双音节形式仍可确定为重叠词[9]。最后得出:“‘蹀躞’是‘蹀’的变形重叠形式,即‘蹀’通过顺向改变声母重叠为‘蹀躞’。在‘蹀躞’一词中,只有‘蹀’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躞”只是构成双音节重叠词的一个音素,没有任何意义。”[10]江氏所运用的方法和得出的观点皆令人信服。

我们亦根据孙氏提出的三个步骤,即从语素是否可独立运用、语义之间的联系和语音之间的联系三个方面来证明“惺忪”由“惺”演变而来。

首先,“惺”为可以独立运用于他处的单音节词语。“惺”有“清醒、醒悟”义,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一“八十四者惺”条:“睡觉也,迷得悟也。”《广韵·青韵》引《字林》:“惺,悟也。”较早的用例如:

(38)阳病人精神颠倒,寐而不惺,言语失次,脉候浮沉有力者生。(东汉·华佗《中藏经》卷上《脉病外内证》)

(39)即放光明,照病者身,令得清凉,心即惺悟,喜不自胜,五体投地,归命于佛。(三国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

(40)至于问安期以长生之事,安期答之允当,始皇惺悟,信世间之必有仙道。(晋·葛洪《抱朴子·极言》)

(41)于是云兴而言能,令后念不起者,盖是梦中之梦未惺觉也。(五代陈·慧思说《大乘止观法门》卷三)

“惺”字《说文》未收,先秦文献中不见,《王力古汉语字典》在“惺”字条下注为“后起字”[11]。“惺”当为“醒”后出分化字。殷寄明指出:“此二词(笔者按:惺、醒)俱有醒悟义,其音亦同,心纽双声,耕部叠韵。则其语源当同。”[12]“醒”从酉星声,本义为“酒醒”,《说文新附·酉部》:“醒,醉解也。”《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姜与子犯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子犯。”引申出“清醒、醒悟”义,如《楚辞·渔父》:“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醒”在“清醒、醒悟”义项上分化出“惺”字,而“醒”该义项亦未丢失。此外,“惺”“醒”常通用,《慧琳音义》卷五十一“八十四者惺”条:“音星,或作醒。”《复古编·下平声》“醒”字条:“别作惺。”《正字通·宀部》:“㝭,通作惺,亦借作醒。”又常为异文,三国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如即放光明,照病者身,令得清凉,心即惺悟,喜不自胜,五体投地,归命于佛。”“惺悟”之“惺”宋、元、明本作“醒”。又如昙无谶译《悲华经》卷六:“其中众生或处地狱、畜生、饿鬼、天上、人中,悉得惺悟。”“惺悟”之“惺”宋本作“醒”。可作为“惺”为“醒”后起字之辅证。

其次,“惺”与“惺忪”组词有类别性的意义上的联系,而且只有“惺”这一个音节跟“惺忪”有这种联系(“忪”多表示心跳、惊恐义,《释名·释亲属》:“夫之兄曰‘兄公’……又曰‘兄忪’,是己所敬,见之怔忪,自肃齐也。”《大广益会玉篇·心部》:“忪,心动不定,惊也。”与“惺忪”诸多义项无关)。上文所举“惺忪”组词的四个义项皆与“惺”之“清醒”义关系密切。“惺忪”继承了“惺”之“清醒、醒悟”义,又由“清醒、醒悟”义引申出其他义项。“轻快、轻盈”和“模糊不清”当由“清醒、醒悟”转喻引申而来。前者即是摆脱沉重模糊,是清醒的进一步状态,在例(1)~例(9)中,“惺忪”所修饰的对象无论是具体的人、动物、雪飘落的姿态,还是抽象的言语、气质,它们皆有“轻快,轻盈”的特征。后者[例(17)~例(23)]与“清醒、醒悟”看似语义相反,实则相关,因为“清醒、醒悟”是一个过程,眼睛或神志在“清醒、醒悟”前都是模糊不清、朦胧的。而“蓬乱、松散”义当由“模糊不清”义隐喻引申而来。“模糊不清”形容的对象是神志与眼睛,当对象特定到无生命的鬓发时,即为“蓬乱、松散”[例(28)~例(37)]。

其词义间的演变脉络如图1所示:

图1 “惺忪”组词词义关联

最后,从语音上看,“惺”与“忪”等字语音不同,但有双声关系。《广韵·青韵》:“惺,惺憽,了慧貌。出《声类》。”《集韵·青韵》:“惺,惺憽,了慧。”又《大广益会玉篇·心部》:“憽,苏公切,惺憽。”“惺”“憽”“松”在《广韵》中同为心母平声字。而“憽”“愡”同从“怱”得声,故又作“惺愡”,“松”“忪”同从“公”得声,故又作“惺忪”;“怱”为“悤”隶定后的字形,《集韵·东韵》:“怱,古作悤。”《正字通·心部》:“悤,隶作怱。”又《字汇·心部》:“愡,俗憁字。”故又作“惺憁”。另外,“憽”“忪”“憁”等字常为异文,如唐·贯休《禅月集》卷六《施万病丸》:“瓠芦盛药行如风,病者与药皆惺憽。”其中“惺憽”四部丛刊景宋抄本作“惺”(笔者注:为“憽”讹字),四库全书本作“惺忪”,金华丛书本作“惺憁”。这也证明了这些字的通用。

由此我们可以说,“惺忪”是“惺”的变形重叠形式,即“惺”通过顺向改变韵母重叠为“惺忪”。在“惺忪”一词中,只有“惺”是可以独立运用的语素,“忪”只是构成双音节重叠词的一个音素,没有任何意义。而“惺忪”之“忪”,又可变为音同音近的“愡”“憽”“憁”“松”等字。这一组词又通过重叠手段,变成“惺惺忪忪”“惺惺松松”等来表示模糊不清义;亦因联绵词只系于声,前后语素颠倒不影响语义,故又可倒言作“忪惺”“憁惺”。

总的说来,本文重新梳理了《大词典》等辞书对“惺忪”组词的释义,且用排比例证法归纳出在清中期以来“惺忪”组词产生的“(鬓发等)蓬乱,松散”新义。追溯了“惺忪”组词的语源,即其当是由“惺”读音向后拉长形成。分析了“惺忪”组词诸多义项之间的关系,其基本义当为“清醒、醒悟”,其他义项由此义项引申而来。

猜你喜欢
大词典组词语素
多音字组词
同音字与多音字练习
《最低入门等级音节、汉字、词汇表》语素和语素义分析
多义语素识别及教学探讨
——针对对外汉语语素教学构想
《汉语大词典》“籀”释义辨证
语素的判定、分类及语法单位关系研究述评
怎样正确组词
因果复合词
我会组词
关于《突厥语大词典》汉字译写偏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