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atson关怀理论的安宁疗护干预在终末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2024-01-04 12:25叶雅芳
黑龙江医药 2023年23期
关键词:疗护终末期安宁

叶雅芳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胃肠外科,福建 厦门 361004

胃肠道肿瘤是全球公共健康问题,随着近年来发病率及致死率逐年升高,胃肠道肿瘤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1]。终末期肿瘤患者失去手术、放化疗、分子靶向治疗的机会,存活期<6个月,在死亡逼近时表现出极度恐惧心理,不仅承受病痛折磨,同时造成严重的心理障碍[2]。既往临床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但缺乏对患者身心状况及生命态度的准确评估,导致护理效果不理想。安宁疗护又称为临终关怀,是肿瘤患者临终照护中的重要部分,能够缓解不可治愈疾病患者的身心痛苦,改善其生活质量[3]。Watson 关怀理论是美国护理学家Watson 提出的一种“人文关怀照护理论”,认为人性关怀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护理时需关注患者身心两方面,为患者提供注重心理支持的护理服务[4]。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的安宁疗护干预在终末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2 年4 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64 例终末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32 例。对照组男18例,女14 例;年龄51~77 岁,平均年龄(65.84±4.35)岁;疾病类型为胃癌21 例,肠癌11 例;TNM 分期为III 期13例,IV 期19 例。研究组男17 例,女15 例;年龄54~78 岁,平均年龄(66.12±4.87)岁;疾病类型为胃癌20 例,肠癌12 例;TNM 分期为III 期14 例,IV 期18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本研究征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纳入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均经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符合终末期胃肠道肿瘤的诊断标准。(2)预计生存期<6 个月。(3)已知自身病情。(4)具有正常的沟通、阅读能力,意识清晰,可配合完成调查。(5)临床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1)伴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2)伴视听障碍。(3)病情危重,严重失能。(4)同期参与其他临床试验。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强化患者的基础护理,根据患者的癌痛程度实施相应措施缓解疼痛,注意患者的饮食及生活起居,保证患者饮食营养均衡,鼓励家属多关怀、陪伴患者,为患者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提供精神依靠,鼓励患者调整心态,减轻心理负担。

研究组患者实施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的安宁疗护干预。(1)组建安宁疗护团队。由科室护士组成安宁疗护团队,组员均接受过安宁疗护培训,熟悉Watson 关怀理论,掌握安宁疗护的干预方法及内容,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能。患者入院后由主治医师初步评估其疾病状况及死亡态度,了解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通过在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维普网等数据库查阅相关文献,了解终末期癌症患者的安宁疗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筛选护理对策,根据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科室人力、物力资源等情况,制定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的安宁疗护方案。(2)构建关怀性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是维持终末期癌症患者心理状态稳定的重要原因。在患者入院后,团队成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交流时态度需亲切、平和,语调低,语速适中,鼓励患者积极表达内心想法,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适当运用关切的眼神、肯定的语言,予以患者充分的情感关怀,让患者感受到被尊重与关爱,拉近医患之间的关系;引导患者正确表达自身情感,积极接受他人的善意,帮助患者化解对家属的不满,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为家属提供感情宣泄场所,鼓励家属情绪表达,帮助家属从哀伤中抽离,积极参与患者护理中,引导家属更好地关爱患者,多关心、肯定患者,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鼓励患者在身体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积极投身于公益活动,将从他人及社会中获得的关爱反馈给他人,增强患者被需要的感受,帮助患者找到自我价值。(3)死亡教育。通过倾听、观察、咨询等方法,了解患者的死亡态度,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采用书籍、图片、视频等工具,通过引导、启发、暗示、鼓励等方法,对患者开展个性化死亡优逝教育,教育方式包括座谈式、参与式、辅导式,帮助患者领悟死亡的本质就是生命过程的终结,引导患者重塑生命意义,指导患者珍惜眼前,鼓励患者以坦然的心态面对死亡。(4)回首人生。团队成员每日至少在床旁陪伴患者30 min,每周至少陪伴患者到室外活动2次,陪伴患者时,可通过亲切交流引导患者回首人生,鼓励患者讲述其人生经历,如童年往事、校园时光、恋爱经历、工作成就等,通过回首人生帮助患者体验过去的快乐时光,帮助患者发现自我价值,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思想情绪。(5)症状控制。终末期癌症患者存在癌痛、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困扰,团队成员可采用癌症三阶梯止痛法缓解患者癌痛程度,通过音乐疗法、注意力分散法、自我暗示法等非药物方法,帮助患者控制疼痛;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制定科学的营养食谱,注重食物搭配及口感,提供患者喜欢的食物,减轻食欲不振症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为患者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指导患者睡前喝热牛奶、听音乐,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

1.4 观察指标

(1) 死亡态度。 采用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5-6]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个月后的死亡态度。DAP-R 量表包括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自然接受、趋近接受5 个维度及32 个条目,各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别计为1~5 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越倾向此维度的死亡态度。(2)生存质量。采用癌症治疗功能评估-通用量表(FACT-G)[7-8]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1 个月后的生存质量。FACT-G 量表包括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4 个维度及27 个条目,每个条目的评定采用4 级评分法分别计为1~4 分,总分为27~108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生存质量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AP-R量表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DAP-R 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DAP-R 量表中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AP-R量表评分情况(±s)分

表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DAP-R量表评分情况(±s)分

组别干预前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干预后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自然接受趋近接受30.64±3.74 30.12±3.22 0.596 0.553 21.24±3.24 21.75±3.27-0.627 0.533 22.38±2.21 22.45±2.43-0.258 0.797 15.45±1.92 15.37±1.88 0.168 0.867 33.34±2.87 33.26±2.91 0.111 0.912 23.57±2.15 27.44±2.85-6.132<0.001 14.83±2.13 18.07±2.95-5.037<0.001 17.40±1.56 20.51±1.89-7.179<0.001 21.20±1.64 18.25±1.12 8.403<0.001 40.42±3.43 36.10±2.25 7.351<0.001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ACT-G量表评分情况

干预前,两组患者FACT-G 量表中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FACT-G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ACT-G量表评分情况(±s)分

表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FACT-G量表评分情况(±s)分

组别干预前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干预后研究组(n=32)对照组(n=32)t值P值生理社会/家庭情感功能总分14.45±1.42 14.62±1.36-0.489 0.627 16.38±1.41 16.20±1.55 0.486 0.629 16.20±0.71 16.18±0.66 0.117 0.908 15.62±0.75 15.83±0.83-1.062 0.292 62.65±4.09 62.83±3.72-0.184 0.855 21.39±2.67 17.38±2.03 6.763<0.001 22.30±2.87 19.29±2.12 4.772<0.001 22.31±1.63 18.10±1.08 12.18<0.001 21.75±1.62 18.19±1.34 9.579<0.001 87.75±5.63 72.96±4.94 11.179<0.001

3 讨论

随着医学领域的进步,在各种先进的医疗技术及治疗手段下,终末期肿瘤患者即使进入生命末期,仍可以延长生命以获得更长的生理存活时间,但延续生命支持的同时,如果有效改善终末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其实现优逝,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焦点问题[9]。安宁疗护是终末期肿瘤患者的重要护理措施,是一种支持性及姑息性的护理方法。通过早期识别、积极评估、症状控制、心理改善等方式,为患者提供躯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及人文关怀,帮助患者有尊严地、安详地、舒适地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光,提高患者人生最后阶段的生存质量[10]。但安宁疗护是系统化的,受个人角色、人生经历、文化背景及家庭观念的影响,不同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存在差异,且会随着疾病发展而呈现动态变化,若针对不同患者实施传统的、不变的安宁疗护干预,会导致安宁疗护服务质量下降,难以满足患者的安宁疗护需求,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

Watson 关怀理论的本质是人文关怀,强调人性化,重视人文关怀的力量,指出护理工作要以患者需求为核心,从患者的生命精神领域出发,要求护士内化获取的护理知识,予以患者情感付出,构建真诚的、充满关爱的护患关系,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及生命意义,为患者提供真诚、信任的人文关怀及人性化的就医体验[11-12]。李慧锋等[13]研究表明,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构建终末期肿瘤患者ACP辅助干预体系,能够规范临终服务,让患者及其家属感受到被帮助及关爱。本研究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终末期肿瘤患者的安宁疗护方案,更符合Watson 关怀理论的人文特质,同时可提高临终安宁疗护服务质量,让患者可舒适、有尊严地度过人生的最后阶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研究组患者DAP-R 量表中死亡恐惧、死亡逃避、逃离接受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自然接受、趋近接受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FACT-G 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对终末期胃肠道肿瘤患者实施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的安宁疗护干预,可转变患者死亡态度,改善其生存质量。分析其原因在于,组建安宁疗护团队负责专业护理工作,通过评估其疾病状况及死亡态度,了解患者的安宁疗护现状、需求及存在的问题,根据自身临床工作经验及科室人力、物力资源等情况,以Watson 关怀理论为基础,制定安宁疗护方案,从患者的生命精神领域出发,构建真诚的、关怀性的人际关系,帮助患者找到自我价值,了解患者的死亡态度,根据患者的性格特点开展个性化死亡教育,帮助患者重塑生命意义,坦然面对死亡,引导患者回首人生,鼓励患者讲述其人生经历,体验过去的快乐时光,改善负面情绪,积极采取干预措施,减轻患者癌痛、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困扰,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Watson 关怀理论的安宁疗护干预在终末期胃肠道肿瘤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患者面对死亡的态度,提高其生存质量。

猜你喜欢
疗护终末期安宁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开展第三批安宁疗护试点工作
多地加速推进安宁疗护工作
急诊科护士安宁疗护知识和态度的调查研究
探讨心理干预在终末期肿瘤患者康复中的临床作用
腹膜透析在有腹部手术史的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
还鸟儿一个安宁的家
赢来安宁献给党
安宁的战争
姑息护理在终末期心衰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的心理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