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及其开发利用*

2024-01-05 11:35宋倩周锦业关世凯孙明艳陶大燕闫海霞李宇翔龙紫媛李婕宇韦哲
西部林业科学 2023年6期
关键词:命名广西植物

宋倩,周锦业,关世凯,孙明艳,陶大燕,闫海霞,李宇翔,龙紫媛,李婕宇,韦哲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7)

按照现行法规,植物基于拉丁语系进行命名。当需要对某种植物新种或者新属进行命名时,通常其命名含有特定意义,如植物典型特征、植物用途、地名、人名等,一般选择具有相应意义的拉丁语或将相关词组拉丁化后用于命名[1]。将地名用于植物命名较常见,大至以国家或地区命名,小至以省级行政单位、城市名、名山大川,甚至以村屯命名。目前对我国省级单位的以地名命名植物研究较少,仅季春峰等[2]统计了中文名中含有江西或江西省内地名的植物有107种,隶属于53科,涉及地名有24个;夏勃等[3]发现山东或山东省内地名中文命名的植物有78种,隶属于40科,涉及地名有18个;历史上以“甘肃”为种加词的植物达到88种,其中苔藓植物2种,蕨类植物8种,裸子植物1种,被子植物77种,其中已经有22种归于异名处理[4];湖北以省内中文地名命名的木本植物达103种,隶属47科[5]。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属较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区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持续时间长,整体地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目前全区下辖南宁、柳州、桂林等14个地级市,包括111个县级区域,其中41个市辖区、10个县级市、60个县(含12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广西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已知高等植物9 494种,植物种数仅次于云南和四川,居全国第三位[6-7]。据2021年调整后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统计,广西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32种,其中归口林业和草原部门管理的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种[8-9]。本研究对以广西及广西区域内以城市名及山川河流名等命名的植物进行系统梳理,结合查阅相关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旨在进一步了解广西地方特色植物分布及特征等信息,在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多样性保护及地方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为广西乡土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调查、资料查证并经咨询专家,对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进行系统梳理、统计、核对、分析,植物数据库主要参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中国种子植物多样性名录与保护利用》和《iPlant 植物智》[10-12]。整体统计范围为种子植物,主要涉及“植物界”——“被子植物门”和“裸子植物门”中已发表植物,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统计。主要包括现行使用的唯一拉丁学名或者中文名中含有广西境内各级地名(含简称、山川河流等)的植物,不包括已合并植物名、植物曾用名及和广西境内外组合地名等(表1),查询结果以2023年3月数据为准。种子植物分类主要参考《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2版》分类方法,即被子植物按“被子植物系统发育研究组(Angiosperm Phylogeny Group,APG)”第三版(APGⅢ)的分类系统,裸子植物则按Christenhusz等(2011)的分类系统。

表1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统计范围Tab.1 Statistical range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2 结果与分析

2.1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分类概况

经过筛选,共统计出以广西地名命名种子植物538种,占广西分布野生种子植物总数的6.28 %,其中包括种498个、亚种2个、变种38个,主要隶属于86科227属(表2),表现出极大的物种丰富度[13-17]。截至2023年3月,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以苦苣苔科[18-19]最多,共计70种(13.01%),以报春苣苔属(Primulina)为主;其次为荨麻科35种(6.51%),以楼梯草属(Elatostema)[20-21]为主;茜草科、天门冬科、秋海棠科数量同样均接近30种,3科累计81种,以螺序草属(Spiradiclis)、蛇根草属(Ophiorrhiza)、蜘蛛抱蛋属[22-23](Aspidistra)和秋海棠属(Begonia)[24-25]为主。

表2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分类统计Tab.2 Classification statistics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2.2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类型概况

广西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种类极为丰富,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生物学特性分类也印证了这一点(表3)。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以草本植物居多,达277种(51.49%);其次为灌木107种(19.89%),乔木和藤本则分别为78种(14.50%)和37种(6.88%)。此外,部分地名植物兼具多个生物学特性类型,如广西密花冬青(Ilexconfertifloravar.kwangsiensis)和苗山柿(Diospyrosmiaoshanica)等表现出灌木至小乔木,大明山异药花(Fordiophytondamingshanense)和上思耳草(Hedyotislongiexserta)则为草本至亚灌木,此类多类型地名植物共39种(7.25%)。

表3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分类Tab.3 Statistic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ypes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2.3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命名规则概况

植物名称国际通用为基于拉丁语的二命名,严格意义上的地名命名植物应当是在拉丁名中有所体现,但近年来随着中文名的应用也越来越注重唯一性,本研究将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地名在拉丁名和中文名中体现统计为3类,其中数量最多一类为“拉丁名和中文名中同时含有广西地名”403种(74.91%);其次为“仅在中文名中含有广西地名”113种(21.00%);最少的一种为“仅在拉丁名中含有广西地名”22种(4.09%)。

统计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地名来源可分为6类(表4),来源最多为县级行政区域名,已有61个县级行政区域,具有以其命名的地名植物共239种(44.42%),而具有地名植物的县级城市(含县级市但不含市辖区)数量高达到52个,占全区县级行政区域的54.95%。其次应用较多的为以“广西”或“桂”为植物命名的有138种(25.65%);以广西境内山川河流名称作为命名来源的较次之有64种(11.90%);以地级市命名的广西地名植物共47种,以桂林最多,达到8种。数量最少的一类为县级以下行政单位(含乡镇、村屯等),其中主要以乡镇为名的居多,目前统计发现最小的地名行政单位来源为“屯”,共14种(2.60%);如毛脉楼梯草(ElatostemanianbaenseW.T.Wang,Y.G.Wei &A.K.Monro)即以其发现地靖西县湖润镇新灵村“念八屯”命名。另将不属于上述5种命名来源类型以外的地名来源归为“其他”,主要包括自然保护区(弄岗、雅长等)、局部区域(桂南、北部湾等)、广西古称(桂海)等,共36种。

表4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命名规则Tab.4 Statistics of naming rules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2.4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地名分布概况

分析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地名来源在全区各地市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出广西不同区域的植物分布情况,尤其是间接体现各地市区域分布特有植物的丰富度(表5)。地名来源中以“广西”或“桂”最多,为138种(25.65%)。所有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中地名来源隶属于13个地级市,仅北海市范围目前暂未见所属地名的命名植物,百色、桂林、崇左和河池等4个地级市范围内的地名命名植物均超过50种,合计242种(44.98%),其中以百色地区内地名命名植物数量最多,达到79种。

表5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地区分布Tab.5 Regional distribution statistics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2.5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濒危状况

参考《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2020版》中的评估标准将本文538种植物分为7类(表6),各植物等级判断结果以《中国种子植物多样性名录与保护利用》为基础,综合《iPlant 植物智》和发表的原始文献,不一致的物种以《中国种子植物多样性名录与保护利用》为主并加以综合评判[10,26-28],其中数据缺失(DD)一类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已有资料显示为数据缺失(DD);二是现有资料中未见对该物种濒危等级的评估,此类合计95种(17.63%)。

表6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濒危状况统计Tab.6 Statistics on the Endangered Status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2.6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开发利用建议

本研究据查阅现有资料、照片以及对比同属相近似植物习性特征和开发价值,对538种植物的用途提出建议,根据该物种最为突出明显的特征将整体大致分为可供观赏、药用等8类(表7)。其中建议供观赏的275种;建议可药用的76种;建议可直接食用或者经粗加工后食用的14种;建议用于生态修复的18种;建议用于精油、香料、饲料、编织、榨油等加工的由于对于前期的开发研究要求较高,仅8种;建议作用材的11种;较明显具有上述用途中2种及以上开发潜力的植物112种,如广西绞股蓝(GynostemmaguangxienseX.X.Chen &D.H.Qin)兼具食用和药用价值等;从现有的资料和图片以及对比同类型植物均无法判断其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24种被列为不详一类,包括未发现明显的观赏价值,如乐业附地菜(TrigonotisleyeensisW.T.Wang)等。

表7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开发建议Tab.7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s named by geographical names in Guangxi

3 讨论与结论

3.1 讨论

3.1.1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丰富性和狭域性

广西地域范围较广、地形地貌较复杂,形成较多小气候区域,因而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无论在植物分类还是地域分布上都表现出了较强的丰富性。本文还通过查询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现有标本资料,并在进行进一步核实的基础上,梳理了各植物在广西区内及区外(含全国其他省份或其他国家、地区)分布情况,初步判断广西地名植物中广西特有植物(仅在广西地区有分布)300余种,约占总数的60%,说明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具广西地域特色。同时,据统计其中187种(34.76%)植物目前可查证资料显示仅分布于广西的一个较为狭域范围(分布范围未超过一个县域),本研究暂称之为“狭域分布的广西特有植物”。其原因主要可能:一是此类植物大多数原生于喀斯特地貌或石灰岩地区的小生境,如苦苣苔科有狭域分布的广西特有植物27种,秋海棠科有狭域分布的广西特有植物13种;二是因为大多数植物为近20年来发表布的新种,且地域性较强,对其系统调查暂不深入;三是此类野生植物大多较为小众,科研人员对其的研究与开发关注度较低,因此暂未发现其他分布地。

3.1.2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分布格局规律

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最为集中区域为桂西和桂北地区,其次为桂中地区、桂南和桂东地区则相对较少。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一是桂西和桂北地区为喀斯特地貌最为集中连片的区域,其内地形地貌复杂多变且海拔变化范围较广,孕育了较多小生境,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区域植物的多样性和分化;反之桂东和桂南地区整体海拔相对较低,台地和平原占比相对较高,其内物种多样性可能相对较低。二是百色、桂林、崇左、河池等4个地区一直以来为各级资源调查的热点区域,其调查历史和调查仔细度相比其他地区更为深入,新种的发掘更为全面。三是百色、河池、桂林和崇左地区面积分别居广西14个地级市的前3位和第5位,但是人口密度却分别为倒数第1、2、7、3位,相对地广人稀,人类活动范围和频率相对较低,也是保障野生植物种群生长和进化的有利因素。四是钦州、贵港、玉林、贺州、梧州等桂东和桂南部地区天然林比例相对较少,是广西人工林种植的较为集中区域且人工抚育痕迹较深,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区域的植物多样性。而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分布格局大体与物种分布规律近似,即形成以集中在桂西和桂北地区为主的格局。

3.1.3 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的开发利用现状

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种类众多,涉及多种植物类型,各种植物所具有的开发价值也多种多样,但其大部分为区域性分布的小物种,不仅分布范围有限且通常不为民众所熟悉,且部分植物为国家或地方保护植物主要仍在进行保育等相关研究,加之很多植物为近年新发表新种,对于其开发利用价值研究相对较欠缺[29-31]。仅有部分植物在植物志中有明确记载用途,如桂南省藤(CalamusaustroguangxiensisS.J.Pei &S.Y.Chen)在《中国植物志》第13(1)卷第93页记载有其“藤茎可供编织藤器”;还有少量广西传统药用植物在《广西药用植物名录》等有过记载,如金凤藤(DolichopetalumkwangsienseTsiang)、别名广西六梗藤,记载主治毒蛇咬伤等[32]。因此,对其开发利用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系统调查与研究,对其分布和性状评价还不够全面,且研究落后于生产发展需求导致对多数植物开发利用缺乏科学依据;二是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大部分为广西地区特有植物,开发利用目前也以本地区为主,大范围以及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难度大、周期长;三是在一些地区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本就因气候地理等原因数量不多,还存在被村民野采或在建屋造林时被无意毁坏的现象,有重开发轻保护倾向,导致部分物种在发现时即受威胁严重。综上所述,对于以广西地名命名植物一方面要加强调查与保护,另一方面要加强研究与合理开发,更好发挥其经济、社会、生态价值。

3.2 结论

经系统梳理,截至2023年3月,确认以广西地名命名的植物有538种(含亚种2个、变种38个),隶属于86科227属,从其分布区域看以广西西北地区地名应用在植物名中较多(百色、桂林、河池),且存在大量狭域分布的广西特有植物(187种)、受威胁植物(93种),其中也有很多植物具有极大开发价值,大多数可做观赏用和食药用。因此,深入了解区域特植物并在做好其保育的同时注重合理开发,对服务本地植物资源高效利用与当地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命名广西植物
命名——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有一种男人以“暖”命名
为一条河命名——在白河源
哦,不怕,不怕
广西广西
将植物穿身上
广西尼的呀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