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粒棘球绦虫的驱虫试验

2024-01-05 05:53张金宝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吡喹棘球投药

孙 栎,张金宝,高 悦

(永宁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宁夏 永宁 750100)

棘球蚴病(Echinococcosis),由棘球绦虫中绦期幼虫引起的一种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俗称包虫病(Hydatidosis)。棘球蚴主要寄生在中间宿主牛羊等动物内脏,其发育形成包囊引起囊型棘包虫病。司晓妹等研究结果显示,细粒棘球蚴病已成为全球性的寄生虫病类公共卫生问题,对人体健康畜牧业发展造成的危害极其严重。细粒棘球蚴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尤其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在我国的高发地区为西北五省、四川、西藏、内蒙古等地。2021年底我国共有370个县市区流行棘球蚴病,棘球蚴病患者2.67万例,平均人群患病率为0.06%,绵羊感率为50%~90%。据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在我国约每年有5 000万头以上家畜感染过包虫病,最后预计造成经济损失达30亿元。近些年,药物治疗是最佳方法,研究以中西药结合、新型药物制剂治疗该病的方法正在迅速发展,药物治疗有效提高了病畜的生存质量,现如今治疗药物主要有阿苯达唑、奥苯达唑、吡喹酮等,其中吡喹酮的治疗效果最好,并高效、低毒和无耐药性等。

宁夏地区是包虫病高发流行区,家畜和人的感染率和危害位居全国前列。为了进一步做好包虫病防控工作,驱虫药品的生物安全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基础。犬细粒棘球绦虫病的诊断、驱除,对其预防、监测和控制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试验采用两种吡喹酮片作为受试药和对照药驱除犬棘球绦虫,以评价受试药物之间的优缺点,旨在为犬细粒棘球蚴病的临床合理用药、前期防控提供有力依据。

1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1.1 试验药品 吡喹酮片(试验药),每片含吡喹酮 200 mg;血虫净吡喹酮片(对照药),每片含吡喹酮 200 mg。

1.1.2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材料 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羊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20 mL离心管、自封袋、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鞋套、一次性筷子。

1.1.3 试验设备 超净工作台、生物安全柜、酶标仪MR5000、洗板机ST-36W、离心机DL-6000B、移液器、恒温培养箱DNP-9082。

1.1.4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地点及时间 选择宁夏永宁县闽宁镇的园艺村和木兰村、胜利乡的园林村和金沙村、望远镇、望洪镇、李俊镇、杨和镇,共8个村镇,于2021年7月~2021年12月期间进行试验。

1.1.5 驱虫试验动物 当地土种犬,年龄0.6~5.0岁,8村共计3 345条。

1.2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方法

1.2.1 犬只情况摸底调查 在第一次驱虫前对试验点的全部家犬进行建档和登记工作,如户主姓名、犬性别、年龄、毛色、栓养状况等内容。

1.2.2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分组 将8个村镇的 3 345条犬分编成2组:试验组:投喂试验药品吡喹酮片(试验药);对照组:投服对照药品血虫净吡喹酮片(对照药)。

1.2.3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投药方法 按照“犬犬投药、月月驱虫”模式,选择每月的25日为投药日,试验犬在给药前禁食12 h。2组家犬均按每千克体重5 mg剂量,直接投服,记录每次犬吞食状况(自动吞食、拒食、包裹食物后服用等),统计驱虫结果及主动吞食率。

1.2.4 试验犬驱虫效果检测 投药前和每月(次)投药后每村各采集犬粪10~20份,按照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中实验步骤,进行犬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

1.2.5 驱虫区域羊感染情况检测 对犬驱虫区域投药前后,每村各采集羊粪10~20份,按照羊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试剂盒说明书中实验步骤进行羊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

2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结果与分析

2.1 犬服药后临床表现

犬投药后30 min,通过现场观察,两组投药犬均未发现异常情况,饮水、采食、排尿等均正常。

2.2 犬主动吞食结果

每次投药后30 min内观察犬的主动吞食情况,其中试验组犬的主动吞食率为89.22%,对照组犬的主动吞食率为0.38%(见表1)。由此可见,两组试验犬对两种药物的喜好倾向不同,试验组中投服的药物对试验犬具有一定的引诱性,犬可以主动去采食,且采食率较高。

表1 犬主动吞食试验药物结果统计表

2.3 两种试验药物驱虫效果

连续投药3次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药物的驱虫效果均为100%,但是明显可以看出,试验组药物在第60 d时,阳性检出率为0,对照组阳性率为1.3%,说明试验药物驱虫效果较对照药物较快(见表2)。

表2 犬粪便细粒棘球绦虫抗原检测结果统计表

2.4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区域羊感染结果

根据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犬驱虫区域,羊只的感染率也大幅度下降,其中试验组下降到10%,净下降26.67%,驱虫效果明显;对照组下降到23.33%,净下降18.34%(见表3)。

表3 羊粪便细粒棘球绦虫抗体检测结果统计表

3 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结果的讨论

3.1 驱虫区域棘球绦虫感染现状调查

试点在永宁县8个村镇进行,该乡共有犬3 345条。试验前该8村镇的犬细粒棘球绦虫感染率为17.0%;人体包虫病年手术病例为13例/10万居民;绵羊的棘球蚴虫感染率为37.0%。试验工作主要是从宣传教育入手,开展各项基线调查,对8名防疫员进行了培训,然后进村将所有犬造册登记,建立驱虫档案。

3.2 两种试验药物制备工艺对吞食率的影响

吡喹酮作为目前驱虫药物中驱除犬棘球绦虫的典型有效药物,国内外研究中证明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等。对照药品味苦,且犬的嗅觉和味觉非常敏感,绝大多数犬不能主动吞食,其中大部分犬采取在肉或馍馍中加入药品进行给药,经观察犬在该给药方式后,伴有吐出药物的现象,需反复给药,因此该给药方法具有不便利性、高成本和低主动吞食率等缺点。试验药加入天然成分作为诱食剂,采用掩味包被制剂技术,不仅有效地掩盖了吡喹酮原有的苦味,而且散发出特殊的香味,提高了犬主动吞食率,而且很少出现吐药现象。

3.3 试验药吡喹酮片的驱虫效果分析

采用含诱食剂的吡喹酮直接投喂,89%以上的犬均能主动吃下药物,且无吐药现象。该药品进行田间试验,通过投药3次后,可100%驱除犬细粒棘球绦虫,这和石保新等人工感染犬细粒棘球绦虫后用5 mg/kg剂量,其驱虫率达到了100%的结果一致。张文宝等以2.1 mg/kg剂量的吡喹酮进行犬细粒棘球绦虫驱虫试验,取得了100%的驱虫率,是国内吡喹酮驱除犬细粒棘球绦虫试验研究中,2.1 mg/kg剂量是打破了最低剂量的记录。本研究试验以5 mg/kg为推荐剂量驱虫率达100%,因此推荐剂量为5 mg/kg能有效驱除犬细粒棘球绦虫。同区域羊的细粒棘球绦虫病感染阳性率也大幅度下降。

4 驱除犬棘球绦虫的推荐药物及剂量

通过本研究试验再次证实,吡喹酮是目前驱虫大宗药物中最有效的驱除犬棘球绦虫的驱虫药物,且高效、低毒、无耐药性、可降解和等。试验药品中加入天然牛油等成分掩盖吡喹酮的苦味,增加其香味,使犬的主动吞食率增高,减少人为投药,且该药品相对松软有助于分割使用,可有效降低人工成本。因此该试验药品是比较理想的抗寄生虫药物,用于驱除犬细粒棘球绦虫效果较好,推荐剂量为5 mg/kg。

猜你喜欢
吡喹棘球投药
单一和联合狂犬疫弱毒苗制剂给药后家兔血浆中吡喹酮的含量及血药浓度研究
间充质干细胞与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共培养对细粒棘球绦虫原头节活性的影响
伊维菌素吡喹酮咀嚼片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棘球属绦虫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
阿苯达唑联合吡喹酮治疗肝吸虫病出现黄疸的相关病因分析
畜禽投药的技术方法
家禽饮水投药应讲究科学
基于cox1基因对中国青藏高原地区细粒棘球绦虫遗传多态性的研究
缓释丸投药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棘球属绦虫分子种系发生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