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探究

2024-01-07 13:46连忠友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教材情境

连忠友

在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从而深刻体会到劳动的价值与意义。2020年7月,教育部在《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在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艺术等学科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是学校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途径[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强调语文课程的育人性,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2]1。基于上述,可以发现小学语文学科与劳动教育的育人价值存在内在关联,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育人理念与劳动教育的目标存在契合点,这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劳动教育的落实提供了可行性。

本文以统编教材为例,从“研读教材、利用课堂和多向联动”方面来探析渗透劳动教育的策略,以推进劳动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向纵深发展,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一、梳理:研读教材,明晰“劳育”编排特点

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与载体,统编教材编写者将大量劳动教育的思想与意识内化于课程内容中去,这需要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劳动素材的育人价值,并不断融合教育资源,找到绝佳机会渗透适合的劳动教育,才能促进学生培养劳动兴趣、养成劳动习惯,磨炼劳动意志[3]。通过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梳理,发现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劳动元素,分别从观念、能力、精神、习惯与品质等不同的目标出发,共同着力于学生劳动素养的整体提升。笔者对其呈现形式、分布情况及文体形式进行简要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劳动教育维度多样,凸显内容的全方位育人价值。课文嵌入劳动教育主要有五大重点:(1)反映劳动智慧类教育的主题课文,如《小猴子下山》《文具的家》等;(2)反映劳动伦理主题的课文,如《吃水不忘挖井人》《请你帮个忙》等;(3)反映劳动成果与分享主题类的课文,如《小公鸡和小鸭子》等;(4)反映劳动与创美主题类的课文,如《小青蛙》等;(5)反映自主劳动主题类的课文,如《端午粽》等。教材中每个维度的劳动教育内容涉及了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劳动习惯的培养、创新性劳动的启蒙,以及劳动价值观的塑造,呈现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

二是,劳动教育元素覆盖面广,重视生产劳动教育主题融入。劳动教育素材涉及小学每个年级教材,其中五年级占比最大。在编排上灵活多样,涉及语文园地、口语交际、习作、课外链接等各个教材板块。教材中不但安排有散点的劳动教育元素,而且还有集中安排在一个单元的形式,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集中安排了《古诗三首》《青山不老》《三黑和土地》等三篇课文,这为集中进行劳动主题教育提供了可能。

三是,劳动教育文体丰富,内容随学段变化而变化。统编教材在不同学段编排的文体也不一样,难度也随学段提升。在低年级,安排内容浅显的儿歌、语言通俗的童话等,如《上学歌》《动物儿歌》《小白兔和小灰兔》等,高年级教材则呈现体裁较为多样,有科学小品文《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现代诗《三黑和土地》等。可见,统编教材在编排上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及年龄特点,目的是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劳动教育。

综合上述特点,教师在备课时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劳动”元素,立足于实践,力求将劳动意识、知识与技能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二、聚焦:盘活文本,创设劳动教育情境

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理念”中明确提出,增强课程实施的情境性和实践性,促进学习方式变革。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3。创设良好的情境容易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学习积极性及求知欲,进而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劳动课程的第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课堂教学指导为学生的劳动项目实践服务,与学生劳动实践基本同步,所以小学语文融合劳动教育要盘活文本,积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从“一篇”“一类”走向“整本书”,解决劳动实践中的一些“真实性问题”。

(一)盘活“一篇”,开展单篇阅读教学

盘活“一篇”就是要对一篇文章细读,要引导学生厘清文本的特征,读出自己的感悟、引发自己思考。只有厘清文本的特征,才能创设真实的劳动教育情境,更好发挥文本的劳动育人价值[4]。

例如,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一文从梦境开始,引入对众多往事的回忆,如父亲养蚕、卖粮凑学费等劳动场景,无不透露出父亲深沉的爱子之情。教学“凑学费”这一场景时,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聚焦关键词“凑”字,引领学生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谈谈:稻谷从一粒种子,到可以售卖,其间父亲要经历哪些劳动?最后再通过品读历代文人在古诗中描写的农民劳作场景来体会父亲“凑学费”之不易,从而体会到父亲对儿子的爱。这样,教师通过一系列生活情境创设,引领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等方式体会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体会父母不辞辛苦地劳动才成就了我现在的生活,从而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意识。

(二)盘活“一类”,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在课堂上,教师围绕一个议题把同一个主题的文章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围绕这一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形成共识。利用这样的方式可以突破课本的限制,使阅读教学更立体、更丰润。把同主题的劳动教育的文章放在一起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感受各篇文章之间的关联点,使劳动教育情境更加丰富。

以教学五年级下册《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一诗为例,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细致的描绘,热情地赞颂了农民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此时,教师可以适时推出《悯农(其二)》《清平乐·村居》《乡村四月》等古诗,因为这些古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向学生渗透了珍惜劳动成果的思想。因此,教学时,教师可以“品读古诗,展示劳动之美”为主题,创设出三个劳动教育情境。第一个情境是解说劳动的情感美。假设你是这次活动的解说员,请你为参观者有感情地解说一下这些古诗所描绘的内容。这需要学生体会诗中所蕴藏的情感,把诗中所描绘的场景通过个性表达,甚至演绎出来,是对文本的一种再创造,从而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喜悦和情趣。第二个情境是绘出劳动的画面美。假如你是宣传设计者,为这次活动设计宣传海报,说说你想在海报上画些什么并说明理由。这样的设计不仅需要学生理解诗意,更要展开想象,描摹诗中古代劳动人民的劳作场景,从而品味劳动的意境之美。第三个情境是提炼出劳动的价值美。假如你是宣传员,需要一张海报,你以“劳动是什么”为主题写一段宣传标语的情境。这样的设计不仅需要体会诗人所描绘的劳动场景,还要运用恰当的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出劳动的内涵,从而体会劳动是幸福的源泉。

(三)盘活“整本书”,组织整本书阅读教学

整本书阅读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化学生的阅读认知,对于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培养核心素养有重要作用。所以,要想培育学生良好的劳动品格,深化学生的认知,教师就需要开展整本书的阅读教学,盘活“整本书”。

如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具有劳动工匠精神的传奇人物,加深理解工匠精神的内涵和价值,深化对劳动精神的认知,在执教完五年级下册《刷子李》一课后,教师可以开展整本书阅读,组织学生阅读《俗世奇人》。学生通过批注阅读、写读书笔记、做手抄报等形式,深化阅读理解,从不同角度感受清末民初天津卫的市井奇人。在汇报交流时,以“我最敬佩的劳动奇人”为题,让学生围绕“奇”字展开汇报,主要从“着装”“动作”“性格”三个方面展开对话,创设对话情境。学生通过交流、汇报,表达他们对人物的敬佩之情,比如刷子李、泥人张、张大力、狗不理等,表达他们对这些劳动者手艺的敬佩、对他们对事业执着精神的敬佩。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看到了劳动的价值。这样的整本书阅读,除了让学生感受书中的文字情感,还可以走近那个时代,感受到劳动的伟大与快乐,理解“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道理,从而树立起正确的劳动观。

三、融合:多向联动,延展劳动教育边界

2022年版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2]1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跨学科等多向联动来延展劳动教育的边界。

(一)学校、家庭、社会劳动教育一体化

《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学校在实施劳动课程时要始终以开放的姿态,积极与家庭和社区紧密合作,构建“家庭—学校—社区”一体化劳动教育环境[5]。所以劳动教育需要建立“三位一体”合作机制,形成有效的合力,才能收获最佳的育人价值。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其言行举止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同时社区资源丰富,可以为劳动实践提供场所、人员等方面的帮助。所以劳动教育的最终目标达成,需要三方有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主动劳动和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

例如,二年级下册《千人糕》的课后习题2:我们穿的衣服、用的文具等,都经过了很多人的劳动,举个例子说一说。由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少,要完成本道题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困难,这就需要家长指导学生共同完成。因此,教师在上课前,可以由家长在周末时带领学生一起到工厂参观,聆听讲解,让他们懂得任何一样东西都是分工合作后共同劳动的成果;可以指导孩子完成一些简单的劳动,体会劳动之辛苦;可以聆听爷爷奶奶等长辈的讲解,做到尊重劳动,养成爱劳动的品格。通过这一系列的家校、社区之间的合作,通过参观、动手操作等方式,不仅让学生掌握一些劳动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让他们从小养成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爱劳动的品质。

(二)跨媒介、跨学科、跨文化劳动教育融合

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关注互联网时代语文生活的变化”“开展跨学科学习”“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视野”等表述,要求教师以语文学习为基础,开展跨媒介、跨学科、跨文化学习,拓展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而语文教学中有关劳动教育,不仅要在课堂内渗透,还应该通过课外、跨学科进行拓展,进一步盘活劳动教育和学科之间、各国优秀文化之间的有机融合,从而增加劳动教育的宽度、广度与深度[6]。

1.跨媒介整合“有宽度”。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跨媒介劳动教育就是在教学中运用多种媒介,实现多元媒介信息整合,以增加劳动教育的“宽度”。四年级下册《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记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飞天梦而进行的不断努力。文章赞扬了中国一代又一代的劳动者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科学精神。为了使学生更加全方位了解劳动者们不怕牺牲、永不停歇的奋斗精神,教学时,借助各种媒介,如航天题材的纪录片《月邀天宫》、人民日报文章《创新攻关 脚步不停》、2021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词及事迹……通过这样全方位的呈现,学生就能很直观地感受到我国航天英雄的工匠精神,也对文中“惨重代价”“不懈努力”等词语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2.跨学科学习“有广度”。新课标鲜明的导向性就是跨学科学习,作为推进综合学习的方式之一,跨学科学习不仅强调实现学科内部知识的整合,还强调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的“联结”,强化课程协同育人功能。劳动教育要开辟好这个行之有效的第二课堂,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他们了解劳动的内涵,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创造能力,从而增加劳动教育的广度。当前各地根据“双减”政策要求,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教学时,可以组织兴趣班相互协作,帮助完成各学科的教育。比如,为了完成习作《写观察日记》,可以与其他学科的兴趣小组合作,开展跨学科学习。如在综合实践教师的指导下,带领学生开辟种植园,了解植物生长情况;在科学教师指导下,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真正经历劳动过程,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在语文教师指导下,学会观察记录,并有条理地写出来,养成写日记的良好习惯。

3.跨文化研究“有深度”。跨文化教育实际上是一种多元文化教育,它能促进文化的融合,深化认知。语文学科中渗透劳动教育可以通过不同国家有关劳动教育的作品学习,深化学生对劳动文化的理解,从而增加劳动教育的深度。如《三黑和土地》一诗,表现农民在分到土地后的喜悦及在自己的土地上精耕细作的场景。课文需要让学生重新认识土地,激发城市学生对土地的热爱之情,同时这篇文章也渗透了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但由于现在学生已经远离农村生活,很难理解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教师可以选取演说词《这片土地是神圣的》一文中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从对比阅读中,感受到跨文化劳动观念,进而加深对土地的认识,培养他们正确的劳动观念。

总之,语文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既是一种责任,也是素质发展的要求。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根据教材中劳动教育元素编排呈现的特点,适时创设多种劳动教育情境,并不断整合资源,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渗透。

猜你喜欢
劳动教材情境
不同情境中的水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热爱劳动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