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危机事件前瞻性预防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应用

2024-01-08 10:12张书琴张杨李静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关键词:前瞻性舒适度肌瘤

张书琴 张杨 李静

子宫肌瘤的主要发病人群为30-50 岁的中青年妇女,遗传及激素水平是其发病的高危因素[1]。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术式,但手术过程有一定的创伤性,受术中生理应激反应的影响,部分患者术后恢复不理想,手术期间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身体恢复及预后具有积极效果[3]。本文探讨术中危机事件前瞻性预防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纳入标准:①参照《子宫肌瘤的诊治中国专家共识》中的相关诊断标准[4],且经妇科B 超检查确诊;②子宫肌瘤手术指征明确,认知正常;③患者均知情同意。(2)排除标准:①合并子宫肌瘤恶变;②哺乳或妊娠期妇女;③合并恶性肿瘤;④合并血液性疾病。以2022 年1 月-023 年2 月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研究要求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96 例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8 例。对照组中年龄27-53 岁,平均(36.95±10.71)岁;病程6 个月-3 年,平均病程(2.27±0.45)年;肿瘤平均直径(5.25±0.78)cm,体质指数24.03±1.98 kg/m2,肿瘤情况:单发28 例,多发20 例;肿瘤类型:阔韧带肿瘤26 例,浆膜下肌瘤12 例及肌壁间肌瘤10例。干预组中年龄29-56 岁,平均(37.82±10.99)岁;病程6个月-3.5 年,平均病程(2.35±0.48)年;体质指数(24.26±2.02)kg/m2,肿瘤平均直径(5.33±0.81)cm;肿瘤情况:单发23 例,多发23 例;肿瘤类型:阔韧带肿瘤24 例,浆膜下肌瘤11 例及肌壁间肌瘤13 例。两组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按常规手术室护理干预。包括: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术中提高对患者的体温、心电监护、指脉氧饱和度(SpO2)的监测频率,确保术中各导管畅通,默契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手术操作。干预组:实施术中危机事件前瞻性预防护理。内容包括:(1)预防术中低体温。根据人机体表面的温度感知范围及人体代谢特点,术前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8℃,湿度控制在50%-60%;根据术前手术方案确定手术入路位置,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尽量减少机体外部皮肤与空气接触,同时采取加铺温水毯、暖风毯(温度38℃-42℃为宜)等方式促使术中机体热能供应充足;术中对患者器官或切口等血污进行冲洗时使用38℃-40℃生理盐水冲洗;保持术中体温监测频率每15-20 min 一次。(2)预防术中皮肤压伤。术中为获得较好的手术视野,遵从人体力学原理选取仰卧位,并适当调节床头、床尾高度,使患者颅脑及颈椎始终处于同一轴线,以利于缓解患者机体局部受压程度;选择质地柔软的棉质床单布料,加铺回弹效果好的床垫,并使用软垫将气管导管与皮肤接触处隔开;术中挪动、搬运患者时动作轻柔,尽量避免患者皮肤与床单产生摩擦而造成皮肤损伤。(3)预防术中低血压。术中密切监测血压,出现低灌注时立即快速输注液体、红细胞或血浆等液体复苏,使血压回升至正常;若操作后血压持续不升,应立即报告医生暂停手术并遵医嘱使用升压药物,待患者血压升至90 mmHg 及以上时再进行手术,以防发生低血压甚至室颤等术中危机事件。另外,术中操作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并及时擦拭手术创口周围残留血液,协助操作医生完成各手术环节。

1.3 观察指标(1)术前与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心率(HR)、体温以及SpO2;(2)术前与术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进行评估,评分值均为20-80 分,分值越高则焦虑、抑郁症状越严重;(3)舒适度采用Kolcaba 舒适状况量表(GCQ)进行评估,共包括28 项,评分值28-112 分,分值越高则舒适度越高;(4)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拟问卷进行评估,包括业务素养、护理技术、护理全面性以及服务态度四个维度,评分值均为0-100 分,分值越高则护理满意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23.0 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计,采用组间t检验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比较(n=48,±s)

表1 两组术前、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心理状态及舒适度比较(n=48,±s)

注:与同组术前相比较,*P<0.05;与对照组术后比较,#P<0.05。

组别干预组术前干预组术后对照组术前对照组术后GCQ 64.17±7.59 88.25±9.14*#65.03±7.66 79.46±8.72*HR(次/min)78.67±6.22 79.64±8.19#78.51±5.97 88.27±8.75*体温(℃)36.42±1.39 36.67±1.25#36.51±1.41 37.83±1.19*SpO2(%)94.19±6.81 96.82±5.17 94.95±6.78 96.37±6.03 SAS 55.62±4.69 36.46±2.05*#55.01±4.78 42.21±2.34*SDS 57.33±6.11 37.06±4.53*#57.12±6.03 41.69±5.14*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48,±s)

表2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48,±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干预组对照组服务态度95.64±4.29*89.51±4.83业务素养92.56±7.32*85.38±6.78护理技术93.36±5.94*86.49±6.03护理全面性93.47±5.28*87.92±5.53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妇科常见疾病,在中青年妇女中发病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不适、阴道分泌物异常及月经紊乱,可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5]。手术切除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手段,术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体征[6]。随着医疗设备以及微创技术的创新和完善,使得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子宫肌瘤切除术中。该术式虽然优势明显,但也可受患者情绪状态、体质、手术创伤及术中危机事件等共同影响,部分患者预后并不理想[7]。因此,对该类患者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期间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尤其是对提高术后恢复效果[8]。

术中危机事件前瞻性预防护理是以患者为护理核心,对术中存在的风险及危机因素进行分析、提前制定干预措施,可有效预防低体温、皮肤压伤及低血压等术中危机事件的发生,可有效弥补常规护理不足[9]。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术中危机事件前瞻性预防护理的干预组术后HR、体温均低于对照组,而SpO2无明显改变,提示实施前瞻性预防护理可明显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其原因可能是环境因素及术中体位调整合适可保证静脉回流正常,进而减轻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术后干预组SAS 及SDS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GCQ 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干预组四个维度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实施前瞻性预防护理更加规范、科学,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有效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并提高舒适度,从而提升了整体的护理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属的一致认可。

综上所述,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实施术中危机事件前瞻性预防护理有助于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及改善心理状态,提高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但本研究为单中心、小样本、评估指标少,且心理状态、舒适度及护理满意度评估的主观性较强,确切的应用效果有待于多中心、大样本及更多的观察指标进一步评估。

猜你喜欢
前瞻性舒适度肌瘤
基于用户内衣穿着舒适度的弹性需求探讨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改善地铁列车运行舒适度方案探讨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某异形拱人行桥通行舒适度及其控制研究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