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实验报告

2024-01-08 04:56欧阳水平王强
江西农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六面体二化螟杀虫

欧阳水平,王强

(1.上栗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江西 上栗 337009;2.南昌市绿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西 南昌 330013)

近些年我们国家的粮食和农业生产连年丰收,政策和技术的支撑很重要。同时,化肥和农药也是功不可没的。受种植习惯等影响,一些地区化肥农药使用量较多,多数作物的亩均化肥农药用量高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这不仅增加了成本,而且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近年来,江西省农业农村厅严格按照农业农村部的部署,在开展农药零增长行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实现减量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上栗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推进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创新举措、强化落实,确保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取得新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和建设美丽上栗。在目标上坚持“两减两提”,就是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农药用量,提升化肥利用率、提升农药利用率。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方面,我站和绿色防控厂家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上栗县位于江西省西部,萍乡市北部。东临江西省宜春市、芦溪县;南与安源经济开发区、湘东区荷尧镇山水相连;西与湖南省醴陵市浦口、富里二镇接界;北与浏阳市大瑶、文家市二镇相依。全县南北长45 千米,东西宽25 千米,总面积721.02 平方千米。上栗县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总面积的70%。东北面多山,西、南及中部多丘陵,平均海拔233.7 米,最高点是杨岐山主峰张口岭,海拔947.4 米,最低处为金山镇麻石,海拔70 米。

上栗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日照时间长,年降雨量1300 ~1700 毫米。水资源充沛,森林覆盖率达55%,空气清新,是典型的生态县。

上栗县全年绿色植物都可生长,病虫害时有发生,为了持续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深入开展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实现减量增效,提高农产品质量,为选出杀害虫效果更好的绿色防控产品提供了有力支撑及参考。上栗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站、南昌市绿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和云南润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开展了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及北京中捷四方二化螟诱捕器的水稻杀虫效果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试验条件

1.1 试验地点、试验作物

试验在江西省上栗县桐木镇湖塘村张祖权承包的稻田进行,试验地为丘陵平地,试验地土壤为红砂岩、红色砂砾为主的砂质岩类风化物形成的土壤,呈红色或紫红色,质地偏沙,土壤机械组成中物理性砂粒占60%左右,易受侵蚀,物理性质不良,保水保肥性较差,矿物养分贫乏。试验所用中稻品种为广8 优165,4 月17 日播种,5 月15日插秧,8 月10 日抽穗,9 月19 日成熟,总生育期153 天,亩种植丛数约11236 丛,长势中等,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中等偏轻发生,其他病虫轻发生。

1.2 防治对象

水稻害虫。

1.3 气象条件

试验前期雨水较多、后期雨水较少,雨日58 天,雨量1128.7 毫米,试验期间日均温20.5℃,最高温38.5℃,最低温11.6℃,试验地气温平均值比县气象局播报的气温的平均值低2.0℃,雨量相近。试验期间无台风和特大暴雨,总体气温比往年偏高,中稻总生育期比预计早6 天。

2 试验设计与安排

2.1 供试杀虫灯

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云南润美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南昌市绿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生产),二化螟诱捕器(北京中捷四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2.2 试验设计

试验区:使用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及二化螟诱捕器,面积10 亩,不设重复;非试验区:试验区150 米外的常规对照区,面积20 亩,不设重复。

2.3 试验时间、试验方法

5 月17 日按试验设计在水稻移栽前由生产厂家安装、调试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1 台,配置北京中捷四方二化螟诱捕器(诱芯有效期为3 个月)10 套,按照每亩1 套配置诱捕器,杀虫灯周围10 亩地为试验区,试验区内禁止喷施任何杀虫农药,但其他管理(包括灌溉、施肥、防病、除草等农事管理)与非试验地块同等进行。

“我的家乡盛产野生菌,既然我有这么好的货源,为什么不去那些大城市里试试? 抱着这样的想法,李志勇买了火车票,孤身来到深圳。他先找到了昆明驻深圳办事处,向办事员讲清自己推销家乡野生菌的来意后,办事员也觉得眼睛一亮: 对呀,我们云南的野生菌多有特色!这位热心的办事员给李志勇介绍了一家正热卖野生菌的高档酒店,让他去拜访。

3 结果调查

3.1 调查时间、调查方法

试验期间由试验田户主张祖权随时观察杀虫灯的运行情况,如有运行不良情况,及时就近通知南昌市绿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维修。

试验期间由县植保植检站按病虫发生规律,调查病虫发生情况,观察杀虫灯及二化螟杀虫情况,督查病害防治情况,记录试验区与非试验区病虫防治情况。

试验结束时由县植保植检站牵头进行实地测产,测定试验区与非试验区产量,对杀虫灯杀虫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3.2 试验结果

杀虫灯运行情况:从5 月17 日至9 月19 日,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见图1)运行正常。从未中断。试验结束后杀虫灯能继续使用,工作状态正常,杀虫灯杀虫情况:主要杀灭螟蛾类、夜蛾类、天蛾类、飞虱类、金龟子类害虫,杀虫量与自动虫情测报灯所杀部分害虫数量相当。10 个二化螟诱捕器(诱芯有效期为3个月)都有诱捕到害虫(见图2),每个诱捕器诱捕到的害虫数量不尽相同,有多有少,平均值为30 克。

图1 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

图2 二化螟诱捕器所诱捕到的害虫

3.2.1 农药使用情况

6 月17 日水稻返青期,拌肥亩施用25%苄-乙可湿性粉剂25 克防治杂草。8 月28 日水稻破口期,非试验区用人工亩施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 毫升加12%井冈霉素-腊质芽孢杆菌水剂100 毫升/亩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因为天气好、病害轻,试验区不施用农药,亩减少费用支出35 元。

3.2.2 害虫发生情况

3.2.3 病害发生情况

试验区和非试验区稻曲病、稻瘟病未发生,纹枯病、细条病零星发生。

3.2.4 实地测产情况

9 月19 日收割期用联合收割机收割测产。

非试验区:收割两块地,200.00 平方米(约0.30 亩),333.33 平方米(约0.50 亩),分别收湿谷205.39 公斤、338.25 公斤,按八折计算亩产,分别为547.70 公斤、541.20 公斤。试验区:收割两块地,233.35 平方米(约0.35亩),300.02 平方米(约0.45 亩)分别收湿谷239.62 公斤、298.07 kg,折合亩产547.70 kg、529.90 kg。平均试验区比非试验区减产1.04%,亩减产5.65 公斤,按每公斤2.70 元折算为15.255 元,但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

4 结果分析、评价

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由于拥有内外独立电网,外网高压杀大虫,内网杀小虫,几乎将诱集来的大小害虫全部诱杀,极大地提高了杀虫效果,使庄稼在遭遇轻微病虫害时可以做到不喷洒杀虫农药也能有效防控病虫害。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辅以二化螟诱捕器具有良好的杀虫效果,在2020 年水稻害虫中等偏轻发生时,六面体双网太阳能杀虫灯及二化螟诱捕器有效控制了田间害虫发生;不施用任何药剂,田间虫害率比非试验区仅增加12.98%,减产3.02%,且差异不显著。因此,在轻微病虫害发生区域,用绿色防控代替化学防治,对实现农药零增长、提高农产品质量、保障餐桌安全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 建议

农业防治技术已非常成熟,可防可治。绿色防控、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已在全国推广应用,并已取得显著效果。

(1)绿色防控的关键在于统防统治,单家独户防控效果不明显,应发动农户积极参与,群防群治。加强与接壤兄弟县芦溪和安源区的虫情交流,争取合作联动。比如如果上栗县打药,安源区不打药,害虫会从上栗县接壤处往安源区迁徙,要及时预防这种情况。

(2)绿色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农业整个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病虫害等有害生物孳生和有利于各类害虫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水稻、果园、茶园、蔬菜基地生态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将有害生物控制在允许的阈值以下,将农药残留降低到规定标准的范围内。

(3)绿色防控坚持科学化原则:构建以病虫疫情监测预警、病虫抗药性监测、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和农药有效性监测为核心的现代病虫疫情监测预警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精确度,指导精准防控;通过试验示范新农药、新药械、新技术,进一步辐射带动其应用,使得基于农药使用强度监测和农作物病虫害抗药性监测结果的科学用药水平进一步提高;小麦赤霉病、水稻稻瘟病、水稻“两迁”害虫等绿色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主要农作物统防统治覆盖率进一步提升,病虫防治的科学化、组织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4)绿色防控坚持示范化原则:全面建成“省有示范区、市有示范片、县有示范方”的格局,主要农作物和主要农业乡镇绿色防控示范区全覆盖。农作物病虫害农业防治措施、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产品和技术更加成熟、完善,绿色防控技术集成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绿色防控替代化学防治、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替代高毒高残留农药得到进一步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置。特色经济作物绿色防控水平、果菜茶及特粮特经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占比逐年提高。

(5)绿色防控坚持智慧化原则:构建农业大数据云平台,广泛应用“3S”系统、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全面普及智能化远程监测技术,实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实时监测,VR 高度还原田间场景,实现不下田而知病虫害。植保无人机技术更加成熟,飞防专用剂型基本普及,无人喷杆喷雾机普遍应用,农药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6)绿色防控坚持市场化的发展方向,突出开放、多元、竞争充分和优胜劣汰的特性,通过政策扶持、项目推动,培育有潜力的绿色防控企业。推动绿色防控产品向智能化方向发展。杀虫灯是通过物理方法诱杀害虫,是一种重要的绿色防控产品。与常规管理相比,减少用药次数和农药用量,能够降低用药残留,提高农产品品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避免人畜中毒事件的发生,有着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但是杀虫灯不是全能的,它的适用对象有一定的范围,绿色防控也是长期的,有些农户看到绿色防控短期效果不如化学防治就不用,如果不加宣传,又会回到全部依靠农药防治的老路。绿色防控有时能杀灭成虫飞蛾,杀不死幼虫,但是第二年飞蛾少了,产卵少了,幼虫也少了。绿色防控要求持之以恒,统防统治。《植物保护机械 频振式杀虫灯》GB/T 24689.2-2009 于2009 年实施,2017 年修订,期间走过了10 多个年头,在广大植保人和厂家不断开拓完善下,正插上科技的翅膀,向着智能化、自动化、物联化方向发展。就南昌市绿意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而言,在频振式的基础上和相关科研院所及兄弟单位的帮助下研制出了频振式自动清虫、风吸电击一体化、风吸、照明杀虫一体化、风吸自动倒虫等10 多款太阳能杀虫灯,所有产品都可和手机电脑联网进行实时监控。杀虫灯的灯管从过去的普通灯管升级成带过流电阻的超长寿命LED 灯管。针对不确定的虫情形式,国家绿色防控的新要求,公司坚持以质量为生命,使命为担当,要求用最高标准、最实措施、最硬作风,担当作为,务实创新,攻坚克难,全力抓好各项科技成果转换产品任务的落实,以创新发展的实际成果,推动新时代党的二十大以及“十四五”方针政策高质量发展,全方位落实。公司善于通过改革破除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激活发展潜能,让杀虫灯研发部门在科技创新和国内外市场竞争的第一线奋勇拼搏。杀虫灯研发部门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指导,以“坐不住”的危机感,“等不起”的责任感,精准发力,强势推进,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铆足干劲,抓好以粮食为重心的“三农”各项工作,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绿色防控现代化,为粮食丰产、虫口夺粮而不懈努力。

猜你喜欢
六面体二化螟杀虫
不同形态指标用于二化螟幼虫龄期划分的研究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一个领导人的“六面体”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以“肥”杀虫 药肥两用 一举多得
一种适用于任意复杂结构的曲六面体网格生成算法
省农委召开水稻二化螟航化放蜂防治技术现场培训会
新型透空式六面体在南汇东滩促淤二期工程中的应用
基于六面体网格的水下航行体流体动力分析
常用杀虫中药杀虫效果比较及其配伍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