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产学研”合作背景下化工应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024-01-08 05:41展望李丽霞杜道林许小红丁杰时钒张巍孙智灏郑敏学
安徽化工 2023年6期
关键词:院所产学研应急

展望,李丽霞,杜道林,许小红,丁杰,时钒,张巍,孙智灏,郑敏学

(1.江苏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0;2.江苏中安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江苏 南京 210000;3.中安广源检测评价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以及产业化的不断升级,各类应用型人才供不应求。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的成立和习近平总书记“国家总体安全观”的理念,应急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缺口越来越大,在化工行业中的表现尤为突出。纵观国内外的人才培养历程,无数的教育先驱者都曾经尝试将教学与生产相结合进行复合型人才培育。无论是英国的“三明治”教学思想,还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高校与企业“合作教育”的理念,均促使应用型人才培育逐渐由自然发展阶段、探索起步阶段进入到目前的快速发展阶段[1]。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的引导下,“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明确成为高校应用型教学的转型方向,以满足迫切的人才市场需求[2-3]。

在“产学研”的合作阶段,企业、高校院所由于缺少鲜明的指挥棒以及政策指引,导致合作经常走错路、走重路,或者绕进死胡同成为死局。而政府作为政策的制定者,能够深刻解读相关的条文,不仅能够作为领路人,指引正确的前进方向,同时也能作为合格的监督者,确保合作顺利开展。

把两节干电池并排排列,正极在一端,负极在一端,叫作“并联”。两节电池并联时和用一节电池时灯光的亮度相同,但是电池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

1 目前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现状

之前国内设置应急管理学院的高校院所较少,随着应急管理部的设立,地方高校开始纷纷建设应急管理学院,目前应急管理的学科建设处于“大应急”的状态,如江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常州大学等[4]。在目前聚焦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的大环境下,化工行业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并且秉持“多方面、跨领域、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理念进行人才培养。尽管如此,化工行业应急管理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仍存在很大的缺口,并且部分小化工企业的应急管理人员未经相应的培训或存在兼职现象,这都增加了化工事故发生的概率。

1.1.1 学科专业涉及范围广

化工行业的应急管理内容涉及到应急处置、安全管理、防灾减灾、化工安全、环境治理等多门学科,且应用性较强,涉及范围广,交叉性强。目前针对应急专业的人才培养除管理学外,还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等,但是各个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各有侧重,未能考虑到国家宏观调控及市场经济需求,主要表现在理工类院校一般着重应急技术人才培养,而文科院校主要专注于应急历史、文化、管理方面的目标建设[5]。化工应急管理人才现场应急处置需涉及一些理工科知识,而关于化工企业管理则需要运用文科的相关管理知识。

394 高清磁共振成像在ⅠB~ⅡB 期宫颈癌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顾仲毅,冯 浩,李 励,耿杨杨,刘琼花,张俊洁

高校利用自身的教学优势,企业派遣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政府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三方共同建立政府—高校院所—企业创新合作平台,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2 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问题分析

1.2.1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整

目前我国高校应急管理还未形成标准化的培养体系,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在课程设置上略有侧重,如气象安全、生态安全、化工安全等。部分应急管理专业教师多由各个学院抽调组成,因此在专业的认知上存在一定偏差。

3.6 心理护理 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必不可少的[13]。对于疑虑较重的患者,诸如对疾病抱无所谓态度或者担心对身体造成损害以及怕检查出恶性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耐心、细致、反复地向患者解释,说明检查的必要性、安全性及准确性,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坚定他们的信心,使患者处于最佳检查状态。针对在服药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会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护士应解释这属于正常情况,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减轻其心理压力。因此护士除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外,还要有较高的业务知识水平,这样才能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目前高校应急管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培养周期为四年,后期入职后还需要根据化工企业的类型(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及特点进行岗前培训以及以“师傅带进门”等形式的深入学习。本科毕业生在校期间需以课程学习为主,辅以生产实践。然而实践时间有限,学生对于实践课程的学习仅仅停留在“眼睛看过,大脑未留下记忆,身体不知所措”的茫然状态。处于这样的状态进行应急管理工作,反而适得其反,不仅未能及时地处理事故,还会使自身处于危险的环境中。

1.2.2 协同育人机制效率较低

首先,虽然高校教师以教学为主,但是企业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创收,而政府还有监督执法、行政管理的相关事宜,因此在协同育人的衔接上存在卡顿,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教学过程,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未形成共同发力[6];其次,化工企业在基层未能提供足够的资金作为支撑动力,因而无法保障协同育人机制的持续修正[7]。

1.2.3 平台保障协调机制不完善

协同育人平台目前担当的责任相当繁重,除了进行平台的建设工作,还要参与协同育人教学团队的建设以及制定相应的标准来筛选符合要求的教师,并负责定期对教师进行考核[8]。在协同育人平台运作的过程中,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会产生些许偏差,如果未及时发现并进行修正,经过时间的累积和放大,会导致离目标越来越远,背离了协同育人的初衷,严重降低了培养的人才质量[9]。

1.2.4 校企合作缺乏监督机制

通过高校院所与企业联合培养应急管理人才,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工作结合起来,以此达到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10]。但是“产学研”项目往往需要政府进行相关的政策引导及支持,企业、高校院所无法准确、清晰解读相关的政策及法律法规,从而错失一些发展的机遇,同时企业和高校在合作时,缺少第三方监管,容易导致创新能力减弱、项目进度滞后,甚至项目“流产”等问题。

综上所述,“政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应急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模式,对人才的应急管理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安全思维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2 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2.1 目标与理念改革创新

“政产学研”合作以合作为宗旨,围绕“以产促学、以研促产、产研保政”的主要路线,解决应急管理专业人才传统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是一种确定培养目标、学生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最佳和最有效途径。通过“反向设计”来确定应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确保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具备应急管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能够对化工企业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发生突发意外事故时能第一时间进行应急处置,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正确对事故的等级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研判。企业应基于OBE 理念对育人任务进行分解重组,综合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符合实际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包括认知实习、生产实习等实践类课程,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实践教学场地也不局限于教室、会议室等,可以拓展到企业现场,也可以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让受教育者有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2 “政产学研”深度融合

目前校企合作的方式简单固定,缺少对大环境全局掌握的能力,但是政府能够在“政产学研”模式中进行监督、引导以及支持“政产学研”活动,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修正,同时政府还能够通过组织管理、风险控制、利益分配等方式与企业、高校院所构建长效协同育人动态机制,鼓励和引导投资机构等为“政产学研”提供资金,从而保障“政产学研”合作的持续进行。三方协同育人,最终通过“政产学研”模式达到培养化工应急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的目的,实现国家总体安全,具体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政产学研”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对于实践技能的要求较高,如消防灭火技能、管道堵漏技术、应急救护技术等,部分实践技能还需要通过专门的技能考核并获得相应的资格证书才能上岗。目前我国应急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专业性较弱,未特别突出化工行业与工贸行业在应急救援方面的区别,培养的部分人才在实践方面经验不足,无法应对应急救援过程中发生的突发事件。而化工企业一旦发生事故,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应,事故现场瞬息万变,一个优秀的应急管理人才往往能够将灾难扼杀在摇篮里,而一个错误的决策会导致事故等级升级,或产生多米诺效应,从而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2.1 建立校外实践合作基地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党的十九大对新时期财政工作做出了新的战略部署。为适应新时代、聚焦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确保基层财政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行,我们必须坚持和把握好“六性”基本要求。

高校院所依托校外的企业建立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进行生产、认知等实践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以及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养成相关应急管理所需的特质。除此以外,双方共同建立各种应急管理研究室、应急处置实验室等应急平台,为培养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提供工程性应用的研究平台。

高校院所与企业达成合作协议,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院所提供教育资源及技术支持,企业提供场地进行实践教学。

(2)企业派遣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弥补教师在实践经验方面的不足。

(3)以高校院所为主设置相应的应急课程体系,企业给予建议与改进。

政府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提供相应的支持(资金、政策),同时对双方的合作进行有效监督,做到项目每周有进展。

利用“政产学研”平台达成政府、高校、企业的目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府目标:社会稳定发展,区域经济创收,创业就业机会增加。

(2)企业的人力资源人员、应急管理人员、应急技术开发人员。

(3)企业目标:应急技术革新,应急产业升级,企业不断进步发展。

曹晓凌的绘画视角是与众不同的,他有自己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画面形式感很美,用笔简洁疏放,墨色开合有序,避让得理。在色彩的运用上非常大胆,色彩流韵,浓丽清新,使画面视觉冲击力很强。细看曹晓凌的画,变幻无穷,水与墨相融,墨与彩汇合,相环相绕,干湿浓淡皆露风采。正如他自己所说:“诗是画中的音符,画是诗的泉水,从洞开的瞳孔折射或喷出,来自心灵的监察。”……曹晓凌的作品以出人意料的意象,以不同寻常的墨彩,以苍茫恢弘的气势,冲击着欣赏者的眼球,震撼着欣赏者的心灵。

2.2.2 建立“双师型”教师团队

借助多媒体、仿真模拟软件、VR 等技术工具,使学生在进行专业知识学习时如身临其境,增强了对应急处置设备、流程的认知,同时学生对于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也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减少厌学的抵触情绪。针对课程需要,构造相应的事故场景,学生通过登录客户端进入三维模拟场景中参与应急处置,从而将知识吸收巩固,同时后台数据会自动统计保存学生测试的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教师的授课提供修正依据。

3)这种方法不再需要专业的内业立体采集工作台面,使内业立体采集工作完全有可能在外业完成,提高了生产中工序间衔接和周转的效率。

2.2.3 加快应急专业课程建设

通过翻转课程教学方式,学生在课堂中能够作为一名应急管理人员,针对企业设备、管理等存在的漏洞进行隐患排查。老师通过提问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设备设置、安全管理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按照教学要求设置相应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其次,根据需要加设应急管理专业的微课程;同时在专业课程中根据课程要求采用高校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授课的方式,并且政府参与课程督导过程,参与教学评价过程,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如图2所示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采用Popgene 1.32软件计算缺齿蓑藓11个地理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获得多态位点百分率(PPB)、Nei’s 基因多样性(H)以及各居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和基因流(Nm)等。

图2 应急管理专业人才教学手段及方法

(1)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

熟练掌握几种常见离散型和连续型分布的相关函数命令,包括对应分布的随机数产生、分布函数、密度函数、分位数函数等命令;熟练掌握常用的特征数字的函数命令,例如均值、方差、中位数、协方差、相关系数、变异系数、峰度系数、偏度系数等;掌握常见的作图方法,包括绘制分布函数、密度函数、直方图等;能编写简单的程序来验证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能设计简单的蒙特卡洛试验,来估计感兴趣的数值。

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进行知识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堂上学习知识,还能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此外,政府通过线上进行一些应急法律法规的政策解读,相比单纯的文字解说,带有视觉冲击的图片和动画更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事故的危害性及严重性,激发作为一名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使命感。

(2)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方式

堤防是指沿江、河、湖等修建的挡水建筑物,大多为土堤,是重要的防洪工程。然而,一些地方在河道里、在滩地上、在护堤地、在堤身,到处都种上了树。那么,堤防上究竟能不能种树?种树对堤防安全和管理有何影响?堤防周围哪些地方可以种树?哪些地方不可以种树?笔者根据堤防管理工作的要求及实践,对堤防种树从工程管理、防汛安全、法律的角度进行了分析。

1.1.2 实践技能要求高

(3)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主要是在维修过程中遗留下的颗粒物卡在第五缸气环的端隙或侧隙上。在起吊重物的大功率工况下,因为端隙有异物将第一道气环卡死在缸套内,造成拉缸而产生熔顶;或因为侧隙上卡有异物导致第一道气环卡死失去弹性,无法完全与缸套接触影响散热,同时有高温气体进入到活塞环与缸套之间,在起吊重物的大功率工况下,活塞因其顶部高温聚集而产生熔顶。

首先,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应急管理工程师与学校的教学教师组成以专职为主、兼职为辅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次,加强高校教师的实践培训,安排高校教师到其他高校院所进行学习访问,并深入企业参与应急管理;再次,政府提供相应的应急管理岗位给高校教师进行挂职锻炼,深入一线检查企业的应急管理现状;最后,秉持“应急管理国际化”的思想通过不同形式(线上、线下)、交叉学科等开展交流与合作。

2.3 持续改进

2.3.1 定期调查访谈

为了进一步对“政产学研”平台进行持续改进,定期开展与相关人员的调查访谈活动。主要对象包括:

(1)高校院所的教师、研究员、科技处工作人员。

(2)高校院所目标:教学模式改革,技术成果转化,应急管理人才培养。

(3)政府应急部门的监察人员、管理人员。

通过与以上人员进行访谈活动,了解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教师对于应急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方法及模式。

(2)应急管理专业相关的技术成果。

(3)高校“产学研”合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图5为在自然风速5m/s时,相同喷雾条件下,辅助气流速度对雾滴飘失率的影响。从图5中可以看到:无辅助气流时,雾滴飘移率在50%以上;有辅助气流时,雾滴飘移率明显减少。雾滴的飘移率随着辅助气流速度增大而减小。增大辅助气流速度,增加流场向下气流速,而且对周围流场的影响范围也相应增大,能够胁迫更多和大粒径雾滴向标靶运动。

Santa Margherita StilRose Riviera del Garda Classico Chiaretto

(4)企业对于应急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

(5)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急管理的现状。

(6)企业在应急技术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瓶颈。

(7)政府在隐患整改、应急管理技术及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

2.3.2 建立考核制度

定期对企业授课工程师、高校授课老师进行考核,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考核人员不限于政府人员、学生、院系领导、同行。通过评议结果,对课程体系进行修正,对于考核不合格的授课老师进行培训。

2.3.3 评价体系多样化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出院时主观幸福感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主观幸福感是患者生活质量的整体评价,受健康状态、心理特质等多种因素影响[12]。观察组接受护理措施后促进呼吸功能明显改善,提高其舒适感受,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强口腔护理促进口臭指数明显下降,有利于减轻患者口腔异味,增强患者进食欲望,而促进其身体健康。提高口腔护理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维护自我形象,对于提高患者自尊水平有积极意义,从而提高其主观幸福感[13]。

在课程体系以及人才培养评价主体上引入多方评价单位,如政府、企业均可以参与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教学等教学活动的评价工作,从而达到优势互补的作用,如图3所示。

图3 “政产学研”化工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体系

由此可见,“政产学研”合作模式将政府、高校院所、企业三者紧密结合,从而实现优势互补,为目前的传统课堂教学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通过“政产学研”合作的开展,在政府的宏观政策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下,高校院所能够对应急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有效改革,也使传统的教学理念得到创新。企业的技术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过程中,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让学生能够将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巩固知识。政府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以及高校提供的技术支持颁布相应的安全应急政策,从而更好地保证安全生产以及经济发展。

3 结束语

“政产学研”教学模式是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本文针对“产学研”合作模式缺少政府的政策导向以及化工行业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应用性不强的瓶颈问题,将第三方政府纳入合作体系,一方面为企业、高校院所进行详尽的政策解读;另一方面,企业、高校院所为政府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政府、高校院所、化工企业三者通过紧密合作,建立标准的“政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涉及内容广,方法多样化,形式多元化,从而实现应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合作创新。

猜你喜欢
院所产学研应急
多维深入复盘 促进应急抢险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国内外科技巨头人才保留政策对航天院所的启示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以创新发展为引领的航天院所科技委智库运行机制探讨
军工院所经济运行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