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评价体系探索与应用

2024-01-08 05:41张杨陈晴晴骈继鑫
安徽化工 2023年6期
关键词: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

张杨,陈晴晴,骈继鑫

(新疆第二医学院,新疆 克拉玛依 834000)

“有机化学”是我校药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其课程任务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相关应用,对于后续专业主干课程如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以及药理学等课程的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在系统学习完“有机化学”课程以后,不仅能够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更好地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1-3]。故此,如何将“有机化学”课程教授好是一项非常值得研究的工作。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方法。我校“有机化学”课程考核多采用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评价形式,即通过期中、期末测试结果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结合平时成绩给出总评成绩。这种评价方式以终结性评价为主,模式较为单一且存在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有机化学”知识点繁多且复杂,反应机理晦涩难懂,内容抽象,逻辑紧密,教学内容多且学时数少[4-6]。学生在学习初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加上学习方法僵硬,最终陷入学不懂、不想学的死循环,导致学习自觉性和热情度下降;②终结性评价中考试多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情况,较少涉及实际应用,无法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③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临考前通过“题海战术”强行记忆侥幸过关,导致学生无法融会贯通和活学活用,对后续相关课程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探索一个更为合理的课程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评价体系主要是以教学目标为衡量依据,采用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搜集教学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和资料,对“教”和“学”效果进行科学评判,有望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3]。形成性评价(Formative Evaluation)最早是由美国斯克里芬(Michael Scriven)提出的[7-8],相对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Summative Evaluation)而言有所不同,是指采取多种形式和手段,全面、动态、实时监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取得的成效和情感表达等,根据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最终形成一套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案[9-11]。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有助于实现教学中心转变,形成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帮助学生把控自己的学习过程,增强学生自信心和获得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12-14]。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善学生“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本研究在传统评价方式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结合形成性评价,逐步探索出一个适合我校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的评价体系,旨在更新教师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教师、学生“教”与“学”协同发展。

1 应用探索

1.1 研究对象

我校药学2019-01 班学生共计62 人,其中男生27人,女生35人;教学评价体系实施课程为“有机化学2”,使用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陆涛主编的《有机化学(第8 版)》,“有机化学2”理论计划教学54 学时,每周3 学时,每学时50 min。

1.2 课程评价体系实施方案

“有机化学2”课程总评成绩为100 分,由形成性评价(占50%)和终结性评价(占50%)组成。形成性评价考核指标是由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组成,包括课堂表现、记分作业、阶段测试(含期中测试)、思维导图和学习笔记五项,每项各占比10%;终结性评价即期末考试为卷面成绩,占比50%。各项成绩按百分制登记,最终按照所占比例进行计算得出总评成绩。课程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图1 “有机化学2”课程评价体系

1.3 具体实施办法

1.3.1 课堂表现

为了更好地督促学生按时上课,认真参与学习,积极与老师互动交流,授课教师对学生课堂出勤情况、课中回答问题效果及课堂学习状态进行评价。具体评价标准见表1。

表1 课堂表现评价表

通过课堂提问发现,学生听课注意力更加集中,上课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有所提高,更加主动并及时反馈听课过程中的问题,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学习“有机化学”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气氛。

1.3.2 记分作业

采用布置章节作业的方式来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并灵活应用,同时考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认真程度和重视程度,有无抄袭现象等。按时完成作业,正确率达到90%以上,评为100 分;按时完成作业,正确率达到60%~90%,评为80 分;未按时完成作业或正确率低于60%或抄袭他人作业,评为0分。

记分作业的设置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降低作业抄袭率,加强学生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也能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共性及个性问题,使得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更有针对性。

1.3.3 阶段性测试(含期中测试)

阶段测试主要针对课程章节设置。本课程共进行5 次阶段测试和1 次期中测试,每次测试60 min,题型主要为命名、完成反应方程式、鉴别题、推结构及合成题。完成每一章或者某些相关知识点后进行一次闭卷形式的阶段测试,试卷批改完毕后,需要进行试卷分析,汇总学生出现错误较多的题目,并在习题课时间进行辅导和答疑。

通过阶段测试帮助教师检验学生对章节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便于从中发现学生的学习短板,调整授课方式,最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课程内容。督促学生根据学习效果调整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及时巩固复习。同时,笔者通过设计雨课堂题型,随时检验学生的学习状态,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1.3.4 思维导图和学习笔记

学习笔记是传统且有效的知识点记录方法,可以反映学生课上听课和课下自我学习的认真程度以及逻辑思维能力[15]。一般而言,学生结合课堂学习和自学整理出学习的知识点,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笔记,这对于学生掌握课程重点内容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每一章节内容学习完成后,根据知识点分类画出章节内容的框架图,放射网状的思维导图有利于学生对整体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引导和帮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并提高其发散性思维能力[16-18]。由此可见,学习笔记和思维导图作为课程评价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其评分标准如下:

(1)字迹清晰、美观,知识点完整。(100分)

(2)字迹较清晰,样式一般,知识点涵盖80%~90%。(80分)

(3)字迹潦草,知识点涵盖低于80%。(酌情赋分,但最高不超过70分)

通过整理学习笔记,帮助学生将“有机化学”各章节知识进行有效衔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形成个人的“复习宝典”,提高阶段测试和期末考试前的复习效率。通过绘制章节思维导图,发现学生可以很好地将各章节零散的知识点用一条条线串联在一起,形成“有机化学”知识网。

1.4 教学评价体系的效果总结

本教学评价体系的开展,提高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参与度和积极性,使课堂教学效果显著增强。评价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反馈,针对“有机化学”不同教学模块,实施不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加强了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总之,相较于传统的评价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知识,锻炼交流和表达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还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19-20]。对教师而言,也可以更好地跟踪监测学生的学习全过程,制定更加适合且科学的教学评价标准,更新教学理念,改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最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2 结束语

本教学评价体系的开展,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散学生思维,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提升了我校药学专业学生“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效果。但形成性评价实施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帮助学生注重个人自查,树立主人翁意识,主动参与进来。因此,在制定评价方案时要综合考虑,避免学生出现因为要完成各项任务感到无暇应对,进而产生懈怠情绪和消极心理,这是需要在今后教学中着重思考并不断改进之处。

(1)目前教学评价体系未将线上教学融入进来,在今后教学中可以进一步优化和使用“雨课堂”,拓展评价形式,也可以利用“雨课堂”“学习通”及“超星”等平台,结合优质慕课资源,开展线上教学,引导学生课前自主预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21-22]。

(2)记分作业和闭卷阶段测试可以更好地反馈学生学习情况,但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学生完成作业和测试后,教师需要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辅导和答疑,可以增加学生互评方式,使学生可以相互学习,一起进步[23]。此外,形成性评价项目需要再优化,可以增加课程小论文、学习反思、知识拓展报告等项目,进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

(3)课堂提问评分标准主观性较强,缺少客观的评价机制,尤其是在对平行班级进行课程考核时,就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在构建课程评价体系时要综合考虑各评价指标的评判标准,增加统一性和可操作性,增强合理性和客观性,减少人为因素对评判成绩的影响。

猜你喜欢
有机化学章节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素养之下,美在引言——《“推理与证明”章节引言》一节比赛课的实录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高职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教学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
有机化学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思考
黄廖本《现代汉语》词汇章节中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