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叙事疗法理念的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设计

2024-01-08 10:45戢焕启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外化重塑当事人

戢焕启 陈 欣

(1.江西科技学院 江西 南昌:330098;2.江西水利职业学院 江西 南昌:330013)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对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心态。近年来,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政府文件络绎不绝,如:2018年的《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教党〔2018〕41号、2021年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思政厅函〔2021〕10号、2023年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教体艺〔2023〕1号。这些文件都着重强调要努力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高职院校作为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混合体,生源复杂,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为此,要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课程主渠道作用,本文采用叙事疗法的理念,探索适合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1 叙事疗法理念

所谓的叙事疗法理念来源于一个新兴的心理治疗领域——叙事疗法(narrative therapy)。它是由澳大利亚的麦克·怀特(Michael White)和新西兰的大卫·爱普森(David Epston)于20世纪80年代共同创立,在我国大陆地区的发展至今刚好20 年,被推广应用到了家庭、社区、学校、医院等诸多地方。叙事疗法是以故事诉说为主,带领来访者找出遗漏的具有积极意义的生活故事,帮助来访者重新建构积极的生活。叙事疗法中常见的技术有包括故事诉说、外化、例外、改写、重塑、见证与支持等。

叙事疗法的理念颇具积极心理学的特征。它尊重个体经验,相信每个人都是解决自我问题的专家,认为诉说的故事中蕴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能量,在述说的过程中激发一个人从过去经验中发展自我认同、寻找积极意义,从而计划未来行动的蓝图。

2 基于叙事疗法理念的心理健康课程“体验活动”设计

2.1 诉说故事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2011)的内容,选定十个主题:心理健康、自我意识、人格发展、生涯规划、学习心理、情绪管理、人际交往、恋爱与性、压力与挫折、生命与危机,详见图1。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个4人小组,组内每个成员需要选择两到三个主题,准备与之相关的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问题故事,上课时将其在小组中诉说出来。

图1 基于叙事疗法理念的心理健康课程体验活动设计图

2.2 聚焦故事

在倾听问题故事的过程中,大多数同学认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是自己本身的问题,这种归因方式将问题内化,形成了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改变自我的信念,这只会让人陷入更大的问题中,无法自拔。

外化:叙事疗法的外化技术是给故事中的问题命名,如:你会如何称呼你面临的这个问题,将“悲伤”命名为“小黑狗”,将“自卑”命名为“丑小鸭”等。外化通过把当事人的问题对象化而改变问题内化现象,让其体验到自己本身不是问题,问题本身才是问题。当事人将自我与问题剥离开,可以让问题被更加客观的对待。

例外: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当事人讲述问题故事只选择了其中的一部分进入到自己的意义世界中。这些被选择的内容,与当事人的习惯化的认知一致,形成“协调”的自我。还有一部分生活事件因与当事人的习惯化的认知不一致,未引起注意,而被忽略。可是,这些未被注意的生活事件有可能很重要,组内成员一半听问题故事主线,一半听问题故事中体现当事人能力、知识、技能和期望的内容,讨论各自听到的信息,寻找到问题故事中的“例外”。它有可能成为当事人发展故事的线索,也有可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

2.3 发展故事

当事人将课前准备好的相关问题故事带到课堂上,仔细描述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任务,还有问题发生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这些故事的内容往往表现出生活中的困难、丧失、遗憾、苦恼、失败或是无能为力。

改写:将聚焦故事过程中发现的“例外”作为改写的切入点,继续发展故事。小组内的其余成员要带着好奇心,围绕“例外”事件向当事人提问,引导当事人关注“例外”事件,激发其开放思维和想象力,增强发展故事情节的丰富性与意义感,为问题解决提供基础。

重塑:发展故事的过程中,组内成员需要协助当事人重塑自己与问题故事中重要角色的关系,从而重塑当事人对现在或未来生活的认知。首先,要确定重要角色,可以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直接认识的,也可以是间接了解的。如:家人、朋友、老师、同学、历史人物、电影角色、宠物或是玩偶。其次,要重塑关系:提升具备积极影响力的重要角色地位,降低拥有消极影响力的重要角色地位。具体做法:一是邀请当事人重新描述问题故事中重要角色对自己的影响;二是鼓励当事人转换视角,描述自己对重要角色的影响。

2.4 巩固故事

发展问题故事,促使当事人重新描述自己,新的故事丰富起来,获得自己的生命。

小组见证:当事人在发展新故事的过程中,小组成员不断倾听、共情与反应,成为了当事人新故事的名副其实的见证者。根据故事涉及的不用角色,小组成员进行角色扮演,根据自己所代表的角色立场进行讨论“这个角色能听到什么?”。在见证者们的加持下,新故事不断得到巩固,当事人也能做自己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新的希望的见证人。

朋辈支持:在全班分享新故事,朋辈一起寻找新故事的闪光点。它可能是让当事人感动或者快乐的时刻,对当事人有特殊意义的时刻,或者与当事人所期望的内容有关的时刻。这样新故事得到进一步巩固,有助于当事人远离自己习惯化的状态,接近自己可能实现的思维和行为状态。

教师点评:全班同学先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了相关的故事诉说。在这过程中,小组成员协助当事人外化问题,找出例外事件,以此为突破口进行改写,重塑重要角色关系。在小组成员的倾听、共情与反应中,见证新故事的诞生,并得到全班同学的积极反馈,让当事人相信“自己就是解决自己问题的专家”,最后找到了问题的解决办法。

3 基于叙事疗法理念的心理健康课程“家庭作业”设计

3.1 “每日三好”——聚焦积极事件(心理健康主题)

向全班同学发起“每日三好”21天挑战,要求自任务开启,每天睡觉前想想今天自己体验到的积极、正向、美好的事情,在学习通心理健康课程聊天群中与全班分享,限三件。同时,查收其他同学的快乐,获得快乐满满的一天。本活动由班级心理委员记录明细表,按照大家的参与情况,获取相应的课堂积分。这不仅能增强同学们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还能够增进同学们的相互了解,为班级和谐奠定基础。案例如表1所示。

表1 学生“每日三好”打卡实例

3.2 “与情绪对话”——外化并找出例外(情绪管理)

邀请同学们与自己的情绪对话,将情绪与自己分离开,探讨情绪的起源、影响以及例外,引导同学们积极的自我认同。任务要求:首先,做三次绵长的深呼吸,好好地跟情绪在一起,给你的情绪命名,然后开始问当下的情绪:

(1)你现在多大了?

(2)你是从什么时候进入我的生活的?那时发生了什么事情?

(3)你想让我的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变成什么样?

(4)什么时候、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你特别强大?

(5)什么时候、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你失控?

(6)什么时候、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你削弱?

(7)什么时候、和谁在一起、发生了什么事情会让你特别安静?

(8)你希望我从你身上学到什么?

案例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与情绪对话”实例

3.3 “绘制生命树”——改写与重塑自我(生命与危机主题)

邀请同学们绘制自己的生命树(见图2),回溯自己生命的各个阶段,找出那些对自己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从中发现自己的资源。任务要求如下:

图2 “生命树”模板

第一步:竖向画出生命树的坐标轴。分三个阶段:小学、初中、高中。

第二步:在每个阶段中,找出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事件,简要写在生命树的主干边上,积极正向的事件写在右边,消极负向的事件写左边。

第三步:对每一事件,找出其背后让你觉得快乐或痛苦的原因。

第四步:写下自己的感受与发现。

第五步:给自己过去的岁月,写出一句话总结。

第六步:问一下自己“这个过程,收获到什么有价值的,可以用于现在的学习与生活?”

4 结语

当前,高职新生心理健康课程都按要求设置为2学分,32学时。这为课堂上“叙事疗法理念体验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时间。通过课堂上,对自身真实故事的“诉说-聚焦-发展-巩固”,促进学生养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适当的“叙事疗法理念家庭作业”布置,将课堂教学效果延伸至课外,提高心理育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猜你喜欢
外化重塑当事人
我不喜欢你
Clothing is what you are 衣如其人
重塑未来
外化于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杭州模式”研究①——基于杭州市民公共文明行为的视角
美国就业歧视当事人的诉讼权保障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李沧:再造与重塑
什么是赞扬激励法?
重塑灵魂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努力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