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教融合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为例

2024-01-10 10:48饶绪黎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产教校企

饶绪黎,林 峰

(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福建福州 350108;2.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

随着“数字中国”建设不断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已位居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数字经济也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习近平总书记早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就强调要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福建省亦发布了“数字福建”专项规划,要求把进一步加快“数字福建”建设作为推进福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把信息化驱动现代化贯穿经济社会全过程。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是“数字中国”“数字福建”发展的重要引擎。伴随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福建省亦面临着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严重不足的痛点和难点问题[1-3]。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强调要重点服务中国制造2025,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高职院校应主动对接区域产业升级、调整专业布局和人才培养定位[4-6]。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水平职业院校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为例,探索福建省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解决专业群与多家企业同时合作困难、企业参与度不深、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有差距等问题,提升高职院校新一代信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才培养难点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包括众多技术领域,如软件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这些技术发展变化快,且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的工作岗位,例如软件技术工程师负责开发和维护各种软件应用程序;人工智能工程师设计并实现智能算法和模型,用于解决复杂问题;大数据分析师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海量数据,从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以支持业务决策和优化运营[7-8]。高等职业院校在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各高职院校都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但往往校企合作质量和人才培养成效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由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涉及的技术领域广泛,高等职业院校需要与诸多的企业进行合作,以获取更全面和实用的教育资源。如何有效地管理和协调与这些企业的合作关系,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是一大难题;另一方面校内人才培养与企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较大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ⅠT 技术的快速迭代更新,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往往无法跟上企业的岗位需求[9-10]。学生在校内学习的知识和技能往往与实际工作场景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使得高职院校计算机类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面临一定的挑战。

二、以产教融合为基础的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思路探索

为有效解决专业群校企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难题,培养适合区域产业需要的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经过6 年多的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并提炼出“产教融合·立体推进·岗位成才”人才培养模式,思路如下:依托政校行企共同组成的校企合作办学、协同育人平台,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面向福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采用“产教融合·立体推进·岗位成才”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制定、实施和优化专业群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共同开发专业实践课程及教学资源,共同组建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并开展教学,全面提升校企合作双元育人水平。

(一)“产教融合”:积极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领域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共同研究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结合市场用人需求,共同开发和调整专业设置,使专业布局与产业发展相适应,并邀请企业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课程开发、教材编写等工作,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促进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数字化人才培养质量。

(二)“立体推进”: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公司与高职院校建立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满足地方数字经济发展需求为目标,“政校行企”多方发力,立体化协同育人:一是多方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实训室,提供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进行实践学习的机会,增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二是通过引进企业专家、培养校内教师等方式,建设一支具备行业经验和教学能力的师资队伍,鼓励教师参与企业项目和技术研究,将最新的ⅠT 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三是在政府指导下,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一体化,提高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科研水平和行业影响力;四是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区域在职人员更新知识和技能,提高职业素质和发展空间。

(三)“岗位成才”: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工作岗位为基础,以完成实际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设计和实施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强调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学习和成长;依托校企合作平台,聘请有经验的企业家、工程师作为导师,指导学生职业发展,帮助学生制定个人职业发展计划,提供职业咨询服务,以及推荐实习和就业机会;安排学生在地方头部ⅠT 企业进行实习实训,提供各种在线课程和培训资源,帮助学生在职业生涯中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缩短学生“学校到公司”的距离。

三、“产教融合·立体推进·岗位成才”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路径

(一)构建多元多维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

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适应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专业布局显得尤为重要。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依托“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根据各专业的发展需求,与多个ⅠT 行业龙头企业进行多样化的校企合作。如图1 所示:大数据、云计算专业与阿里云计算公司进行深度合作,联合办学,共同招生、培养人才和推荐就业;人工智能专业与百度公司合作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开发人工智能实践教学资源,培养百度人工智能生态圈基础技术人才;大数据专业与微软(中国)公司开展微软创新学院大数据人才培养项目,共同组织实施社会化服务;云计算专业与福建省电子信息集团在信创领域共建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学院;计算机网络专业、信息安全专业与星网锐捷、中锐网络、金科公司共同实施网络类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通过深化多元多维的校企合作,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形成了多个校企合作办学主体,推行不同专业、不同层次、不同模式的校企合作,实现校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人才共育。这样的合作模式有利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稳定的人才资源,实现了校企双赢的有利局面。

(二)建立“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机制

在福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由福州市市长担任理事长,分管副市长担任执行理事长的“福州职业技术学院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理事会架构如图2 所示。该理事会由多个政府部门及多家行业龙头企业参与,旨在发挥“政校行企”各方的资源优势,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理事会的推动下,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与阿里云计算有限公司开展了深入的校企合作,成立了全国首家阿里巴巴大数据学院。此外福州市政府支持专业群在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区设立校外实训基地,运营微软创新学院大数据人才培养项目,提供ⅠT 人才培养、员工培训等社会服务。实训基地的培训不仅覆盖福州市多家企业及高校,还辐射中国东南大数据产业园区域内各中小微企业,充分发挥了专业群的技术服务功能。同时,专业群还紧密联系行业协会,牵头成立了福建省新一代信息技术职业教育联盟,广泛开展“带徒传技”、教师培训、技术攻关等方面工作。“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紧密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共同培养适应数字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为福州市的数字经济提供了有力的智力支持。

图2 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架构

(三)重构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与实践体系

为了培养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优质人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成立了由“政校行企”人员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专业群建设。同时深化了“引企入教”的合作模式,各专业和深度合作企业组建了“专任教师+企业工程师”的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项目实战模式为基础,形成了基于“项目成果+典型工作任务”的双导向课程体系,并共同开发特色课程资源、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协同、探究式学习。此外专业群以1+X 证书为抓手,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实现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ⅠT 项目流程的对接。专业群还利用“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和“福建省互联网技术应用专业群实训基地”作为实践教学载体,校企协同育人,充分发挥企业在产业和技术方面的引导作用。专业群积极引入企业真实生产案例,结合1+X 证书技能标准,构建实训项目案例,为学生提供多种实践平台,如图3 所示,开展“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岗位成才”的“四级进阶”实践教学活动,使得学生能够较大程度地开展前沿的产业资讯和岗位职业能力训练。通过丰富的产教融合活动,专业群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了职业认同感,缩短了毕业生到岗位的适应期,为企业大量输送了服务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图3 软件技术专业群“四级进阶”实践教学体系

四、实践成效与应用模式创新

(一)实践成效

1.专业群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专业群近年来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水平明显提升,获得国家级奖项26 项、省级奖项29 项;福建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分获金、银、铜奖;专业群毕业生专业对口率90%,雇主满意度100%,家长满意度98%。

2.专业群提升了广大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近三年专业群教师累计发表论文78 篇,承担各类纵向教科研项目39 项(其中国家级1 项、省级27项),总经费达630 万元;累计开发18 本立体化教材,省级教师教学能力竞赛获奖5 项;实现3 项发明专利授权,1 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

3.专业群增强了社会服务能力

专业群以横向项目、社会培训、成果转化、科技特派员等多种形式展开社会服务,承担横向课题6项,成果转化3 项,总到账经费达600 余万元;携手微软建立微软创新学院,认证培训152 期共计9307人,培训服务满意度达到91%。

4.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认可

自2019 年以来近百所兄弟院校200 多人次来访调研,20 多批次企业社会团体参观访问,软件技术专业群的“产教融合·立体推进·岗位成才”人才培养模式得到广泛认可;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标准和人才培养经验通过鲁班学院,传播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等国家,树立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国际品牌。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在全国“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等级为优,相关人才培养成果2023 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

(二)应用模式创新

1.构建了政校行企立体推进协同育人机制

依托政校企合作办学理事会,专业群联合中职校建立了新一代信息技术职教集团,与高校和企业共同成立了省级人工智能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此外,专业群还与多家龙头企业共建专业,实施人才培养,创新构建了“政校行企”立体推进协同育人的机制:一是加强沟通协调:定期召开会议或进行交流活动,加强各方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配合,及时解决问题和困难,确保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二是提供了资源支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为协同育人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同时,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到人才培养中来,提供实践教学资源;三是促进了资源共享:通过建立共享平台,实现信息互通和资源整合,促进政校行企的资源利用最大化,达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使用目标;四是推动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根据市场用人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提高学生的综合技术技能水平;五是强化了评价激励机制:通过制定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标准,对校企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到协同育人中来,同时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鼓励优秀成果和先进典型经验的推广。这一协同育人机制深化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了数字经济领域内教育链、产业链和人才链的有效衔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竞争力,为福州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持。

2.创建了“项目成果+典型工作任务”的双导向课程体系

从分析企业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和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差距入手,明确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目标。将毕业生岗位适应性的提升作为突破口,设计了一种以“课程思政”为指引、以项目成果及典型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通过形成校企“一课双师”、双方联动、共建共享的机制体制,能够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将实际项目成果和典型工作任务引入到课程中,通过实践操作和任务完成的方式,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通过双导向的课程体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使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持续输出适应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福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形成了校内校外双路径互通的实践教学模式

专业群建立了“认知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岗位成才”的实践教学模式,该模式涵盖了校内和校外两条路径。①利用网络平台进行直播和讲解,让部分无法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的学生也能了解岗位相关知识。②利用校内资源,依托国家级新一代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学生可以选择在校内或到校外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并依托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实现校内顶岗实习。具体实现为:(1)在校内路径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岗位相关知识,进行认知实习。然后,在校内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综合实训,为到校外企业进行跟岗实习做好准备。③在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为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打下基础;(2)在校外路径中,学生可以到企业进行认知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该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更真实的工作环境,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通过校内和校外两个路径的实践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实现岗位成才。

综上所述,在“数字中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迫切需要培养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以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为范例的“产教融合·立体推进·岗位成才”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建立政校行企立体化协同育人机制、构建多元多维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重构“四级进阶”实践教学体系等举措,能够有效解决校企深度合作和企业岗位人才培养的难题。经过多年实践检验,“产教融合·立体推进·岗位成才”人才培养模式取得实际成效,学生实践能力、就业竞争力、教师教科研能力及社会服务能力都有明显提升,与之相关联的教学成果《以“信息化、智能化”引领专业群建设服务数字福建战略的改革与实践》2023 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该人才培养模式及实践经验,对同类高职院校信息技术类专业群建设及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具有示范和借鉴意义。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进一步关注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的持续优化与推广应用,以更好地满足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对高素质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产教校企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
利用Java开发智能软件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