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

2024-01-10 06:54李会敏刘丽周小月孙一鸣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1期
关键词:盆腔炎发文中医药

李会敏,刘丽,周小月,孙一鸣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3.黑龙江省中医药科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6

慢性盆腔炎(chronic 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CPID)是女性上生殖道及周围组织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炎性疾病,多由于盆腔炎失治误治,迁延日久而来,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亦可累及多个部位,如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卵巢或盆腔腹膜炎等[1-2]。病原菌感染是CPID最常见的病因,主要因果途径包括3个环节:阴道炎与宫颈炎为先决条件,上生殖道子宫内膜炎为中间条件,最终发展为输卵管炎[3]。门诊患者常因异位妊娠、慢性盆腔痛或不孕症等就诊[4-5],发病机制与细胞凋亡、免疫功能低下、代谢组学及血液流变异常等因素相关[6]。治疗手段多是单一或联合抗生素,严重者行手术疗法,但复发率高且易产生耐药性。

中医古籍中无CPID相应的病名记载,根据其典型临床症状特点,可归属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不孕症”“月经不调”等范畴[2]。本病病理属性多以实证或虚实夹杂多见,可概括为毒、虚、湿、热、瘀5种病理因素,而辨证论治是治疗CPID的根本[7]。中医治疗方式多样,包括内治法(口服汤药、中成药等)及外治法(中药保留灌肠、针灸、推拿、中药离子导入等),在缓解盆腔疼痛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率、提高妊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显著。

为解决中医药领域CPID相关文献内容庞杂,研究类型多元等问题,笔者从文献计量学角度,应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绘制知识图谱,更加准确、直观、全面地呈现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和前沿趋势,为今后的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与检索策略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检索时间均限定为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研究组成员经多次预检索后最终确定检索策略:CNKI选择学术期刊,在“中医学”“中西医结合学”“中药学”学科目录下,检索主题词“慢性盆腔炎” OR “慢性附件炎” OR “慢性输卵管炎” OR “慢性子宫内膜炎”的核心期刊文献;VIP、万方数据、CBM通用检索式为(“慢性盆腔炎” OR “慢性附件炎” OR “慢性输卵管炎” OR “慢性子宫内膜炎”)AND(“中医” OR “中西医结合” OR “针灸” OR “中药” OR “灌肠”),选择核心期刊。检索日期为2022年10月10日。

1.2 文献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①“慢性盆腔炎”“慢性附件炎”“慢性输卵管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四者中至少1个为研究主体;②中医药为主要干预措施,可合并其他干预措施;③文章类型包括临床观察、机制研究、名医经验、验案举隅等。排除标准:①重复文献仅保留1篇;②题目、摘要、关键词及文章内容与中医药领域CPID研究无关的文献;③综述类文献(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本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等);④会议通知、专利成果、报纸文章、新闻报道、征稿信息;⑤作者及关键词等信息不完整的文献。

1.3 数据提取

将检索到的文献从数据库导入NoteExpress3.7中,点击“去重”,经人工逐条审阅后,选择refworks-CiteSpace2021导出题录,另存为UTF-8格式,命名为download_01.txt。为保证数据准确性,本研究组由3人组成,其中2人独立完成数据检索及筛选过程,若有异议,即交给第3人处理并加以验证。

1.4 数据分析

将处理过的数据导入CiteSpace6.1.R2,时间分区Time Slicing的起止时间选择为1985-2022,Year Per Slice以每1年为1个时间切片,筛选标准Selection Criteria中G-index设为k=15,依次将Author、Institution、Keyword作为可视化对象,最后生成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作者、机构及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并用“突现词检测”算法确定该学科领域正在兴起或突然出现的研究热点与前沿趋势。关键词分析时剪切方式选择“Pathfinder”“Pruning sliced networks”“Pruning the merged networks”,其余参数均为默认设置。

2 结果

初次筛选获得文献8 476篇,包括CNKI 758篇、VIP 1 322篇、万方数据4 156篇、CBM 2 240篇,经人工逐条审阅,去重、合并、清洗后,最终纳入中医药治疗CPID相关研究文献3 595篇。

2.1 发文量分布

年发文量分布见图1,1985-2022年间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发展大致分为4个阶段。第一阶段(1985-1991年)CPID相关研究开始时间较早,年发文量均在10篇以下;第二阶段(1992-2001年)年发文量快速增长,2001年达106篇;第三阶段(2002-2018年)取得突破性发展,年发文量急增,甚至在2007年高达225篇;第四阶段(2019-2022年)研究热度有所下降,但年发文量仍在80篇以上。截至检索日期,2022年数据库系统信息仍未更新完全,笔者预测2022年发文量将与2021年持平。

图1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发文时间分布

2.2 作者

作者共现网络见图2。该领域共涉及作者1 006名,作者之间的合作623个。依据普赖斯定律,计算出核心作者99名,发文量≥5篇有25名,排名前5位分别是谷风(14篇)、刘丽(10篇)、刘瑞芬(9篇)、胡国华(7篇)、马宝璋(7篇),见表1。发文量居首位的是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谷风,主要致力于湿瘀型CPID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探讨泽丹汤对患者和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血清C反应蛋白、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3 mRNA等指标的影响[8-10];其次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刘丽,现国家重点专科专病输卵管炎性不孕负责人,龙江韩氏妇科流派第五代传承人,认为CPID的病机关键为气血不和、冲任失调,病位主要责之于肝肾二脏,灵活运用膈下逐瘀汤,联合中药保留灌肠、针灸等疗法,审因辨证,疗效颇佳[11-12]。

表1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核心作者发文量(前5位)

图2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作者共现网络

2.3 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共现网络见图3。共涉及研究机构759所,连线21条,发文量≥5篇的研究机构有29所,见表2,其中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最为突出,发文量17篇。此外,中医药领域CPID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各大中医药高校及其附属医院,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是所在地区科研的核心力量。

表2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研究机构发文量(前10位)

图3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研究机构共现网络

2.4 关键词

2.4.1 共现分析

关键词可以高度概括文章主题和作者观点。关键词共现网络见图4,包括节点712个,连线993条。结果表明,近年来在中医药防治CPID领域,“慢性盆腔炎”“盆腔炎”“盆腔炎性疾病”关注度较高,分别出现2 176、388、166次,其次是子宫附件炎(53次);治疗措施多以中医药疗法为主,高频关键词还包括“中药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治疗”等,分别出现187、153次;此外,该领域“中医药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血液流变学”等方面相关文献在短期内大量出现。

图4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关键词共现网络

中心性是评价某节点在网络中重要性指标,亦称为中介中心性,其取值在0~1之间,一般认为,中心性>0.10为有意义的中心媒介,节点越大表示中心性越高,该关键词越有价值。本研究中心性≥0.10的28个核心关键词见表3,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慢性盆腔炎”,其次是“盆腔炎”“慢性输卵管炎”“子宫附件炎”;治疗措施以中西医结合治疗为主,其次是中医药疗法、灌肠治疗、中药离子导入、中药内服等;治法多涉及活血化瘀、利湿化瘀法;在具体用药上,中药复方以红藤汤为主,常用的中成药有桂枝茯苓胶囊、康妇消炎栓、止痛化癥胶囊;临床研究更加多元化,从血液流变学、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指标探讨CPID的发病机制,并构建动物模型加以验证;发病特点为慢性、反复发作;临床易忽视的问题:药物不良反应、诊断标准;“不孕”是CPID的严重后遗症之一,也是困扰妇科医生的疑难杂症。

表3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核心关键词(中心性≥0.1)

2.4.2 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视图基础上进行聚类分析,利用LLR算法提取关键词标签。使用Q值和S值评价图谱绘制效果,Q>0.3说明聚类有效,S>0.7认为聚类可信。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聚类图谱见图5,结果显示:Q=0.844,S=0.945,表明聚类有效可信,能够较好地折射出该领域研究热点。此外,聚类图谱中有多个关键词聚类重叠,表明该领域相关研究方向各有差异,但主题集中。选取其中12个聚类进行分类:①疾病名称:#0慢性盆腔炎、#2盆腔炎、#3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6慢性病;②治疗方式:#1中西医结合治疗、#4活血祛瘀剂、#5中医药疗法、#9保留灌肠、#10中药灌肠、#11活血化瘀;③研究类型:#7疗效观察、#8C反应蛋白。

图5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关键词聚类图谱

2.4.3 热点时区分析

通过选择“Timezone View”构建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关键词热点时区图,见图6。可以看出,该领域疾病研究在疾病分类、治疗方法、治疗手段、药物应用、研究类型等方面发展逐渐细化。自2016年以来,该领域研究尤其重视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及遗留性慢性盆腔痛的治疗;中医证型以寒湿凝滞、湿热瘀结、气滞血瘀多发;外治法多应用针灸疗法,而口服药物时,湿热瘀结证患者多选择金刚藤胶囊,气滞血瘀型多予康妇炎胶囊;多以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炎症因子作为疗效评判指标。

图6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关键词聚类时间线

2.4.4 突现分析

突现词为某一时间内相关领域突然大量出现的词,能够反映该时期内关注度较高的研究内容和前沿主题。选择“Burstness”得到关键词突现视图,见图7。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突现强度较高的关键词有“盆腔炎”“中医药疗法”“慢性”“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等,表明1989-2007年该领域重点关注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疗法的探讨,2013-2018年“临床疗效”突现强度较高,应用最多的是妇科千金片和桂枝茯苓胶囊。2014年至今,研究热点逐渐转向中成药临床研究,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炎性因子、炎症因子等疗效观察指标受到研究者青睐。

图7 1985-2022年中医药治疗CPID文献突现关键词

3 讨论

从图1来看,中医药治疗CPID研究文献年发文量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该领域相关文献首见于1985年,该研究对中西医结合治疗CPID进行了临床观察,此阶段发展较为缓慢,文章类型局限于名医经验、验案举隅和临床观察。1991年,我国将“坚持中西医并重”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13],自此,中医药治疗CPID的研究文献主题涉及中药药效学、临床试验研究等多个方面,治疗方式多样化,诊疗技术多元化,结合了抗生素穴位注射、多功能治疗仪、微波等多种治疗技术。张范伟等[14]报道了抗菌素穴位注射治疗CPID的研究成果,选取中极、关元和子宫、提托2组穴位交替注射庆大霉素,疗效颇佳。郭志强等[15]使用中药离子导入仪辅助治疗CPID,此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现仍应用于临床。

从图2、图3来看,1 006名作者中,核心作者数量较少;759所研究机构间合作也仅有21个,研究机构相对分散,跨机构、跨地区合作力量相对薄弱。核心作者是科研工作的主体成分,各研究机构中核心作者数量也在一定程度影响研究机构的发文量[16]。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发文13篇,发文量>5篇的核心作者共有4名,分别为刘丽、马宝璋、侯丽辉、吴效科,说明研究团队成员科研能力较强,成为了该研究机构发文量较高的关键因素。该领域未来发展应注重研究机构核心人才培养,鼓励研究机构跨区域交流合作,加快建设多中心研究基地,从而形成紧密的多中心合作网络。

从图5、图6中发现,当前中医药治疗CPID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于3个方面。①疾病类型:以CPID研究最多,其次是慢性附件炎、慢性输卵管炎,而后遗性慢性盆腔痛是大多数CPID患者最常见的就诊原因之一;②研究方法:包括名医经验总结、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近年来,CPID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热度持续上升,常见的有气滞血瘀型、湿热瘀结型及气虚血瘀型等动物模型,但其制备方法及中医证候评价指标仍缺少统一标准[17];③治疗方式:该领域中医特色疗法优势显著,如口服中药、保留灌肠、阴道纳药、中药离子导入等,尤其是经方、名老中医经验方及自拟方的应用与挖掘。国医大师许润三古方新用,将桂枝茯苓丸、薏苡附子败酱散、四逆散、补阳还五汤等经方灵活运用于CPID,随证加减,疗效颇佳[18]。李晓娟等[19]采用自拟方红藤汤保留灌肠,发现该方可促进血液微循环,纠正Th1/Th2失衡,增强免疫功能,并有效抑制炎症反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经验方及自拟方在临床实践中确有实效,但因其自主性较高,作用机制有待深入探究。

从图7来看,中医药治疗CPID研究热点逐渐转向药物作用机制探讨,主要涉及血液流变学、免疫功能、炎性及炎症因子等方面,尤其是炎症因子,突现强度最高(28.74),可能成为研究热点持续存在。桂枝茯苓胶囊和妇科千金片是近10年的突现关键词,两者均为中成药制剂,来源可靠,供给方便,易被患者所接受。桂枝茯苓胶囊来源于《金匮要略》中桂枝茯苓丸一方,由茯苓、桂枝、芍药、桃仁、牡丹皮等组成,此方针对“妇人宿有癥病”,能够有效缓解CPID患者的临床症状,并降低复发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著改善血液流变学、氧化应激、机体免疫功能等有关[20]。妇科千金片作为治疗妇科炎症国家基本药物唯一入选的中成药,广泛应用于CPID的临床治疗。李鑫等[21]发现,妇科千金片可减少白细胞介素(IL)-1β、TNF-α等促炎因子释放,上调IL-10表达,恢复Th1/Th2平衡,从而加快恢复模型大鼠子宫内膜受损组织与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妇科千金片联合用药临床疗效更佳且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2],张小金等[23]联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疗效显著,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显著缩小盆腔炎性包块,且不良反应少。盆腔与直肠解剖位置邻近,联合灌肠,内外合治,改善血液高黏滞状态,调节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4-25]。

基于可视化分析结果,中医药治疗CPID研究将会围绕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展开,探讨中药单体及中医经典复方作用机制,从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领域深化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筛选药物与疾病之间的相关热点炎症信号通路,从而明确CPID的发病机制及药物的作用机制,如李颖等[26]发现,化瘀宁坤汤干预可以抑制TLR4/NF-κB/COX2信号通路以减轻CPID大鼠子宫内膜组织炎症;乔文艳等[27]发现,中药单体芍药苷可有效改善CPID大鼠生存状态,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GF-β/Smads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综上所述,本文运用CiteSpace软件,基于CNKI、VIP、万方数据、CBM 1985-2022年的相关文献,分析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趋势,以期为今后临床及科研工作提供借鉴。但由于该领域相关文献数量庞大,本文仅纳入核心期刊收录的研究文献,未纳入英文文献,故可能存在偏倚。研究者可通过更全面的检索,挖掘中医药在CPID领域的应用价值,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猜你喜欢
盆腔炎发文中医药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中医药在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中的应用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