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 t电弧炉炼钢流程一键合金加料优化系统分析

2024-01-11 11:50朱和平戴伶俐周海燕
有色金属设计 2023年4期
关键词:电弧炉钢种钢液

芦 莎,朱和平,王 巍,戴伶俐,周海燕

(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江苏 江阴 214429)

0 引 言

电弧炉炼钢是一项重要冶炼工艺,关键点在于合金加料控制,将物料控制在指定范围内,解决合金元素不足或超标问题,使加料系统具有稳定的运行状态。一键合金加料应得到系统支持,采用智能化的控制手段,将规划算法应用在投料控制中,构建精准的投料控制模型,满足投料精度的控制要求,实现电弧炼钢的工业化生产,保证指定钢种得到有效冶炼。

1 电弧炉炼钢流程一键合金加料优化系统概况

电弧炉炼钢对系统具有较高要求,需要对系统的基本概况进行分析,使炼钢技术可以流程化,保证炼钢过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文章以某炼钢企业作为研究对象,针对一键合金加料系统分析,通过加料过程对钢液成分进行调整,使炼钢过程处于最佳状态,进而满足90 t电弧炉炼钢需求。电弧炉是实现炼钢的重要设施,需要采用合理化的加料形式,做好钢液成分的调整工作,构建良好的钢液供应条件。电弧炉由10个料仓组成,包括石灰料仓、铝线料仓、精炼渣料仓等,将炼钢原料进行充分准备,通过料仓实现一键合金快速加料。电弧炉炼钢一键合金加料工艺流程见图1。加料工艺大体上分为3个步骤:①在电弧炉内部加入合金料,保障电弧炉能够顺利出钢,为后续炼钢过程进行准备;②对钢包进行运输,同时对钢水成分进行检测,为精炼加料控制提供依据;③通过精炼炉对合金进行精炼,形成质量稳定的钢成品[1]。

图1 电弧炉炼钢一键合金加料工艺流程Fig.1 Process diagram of one-key alloy feeding in EAF steelmaking

该炼钢企业采用钢包预备合金及精炼炉合金加料工艺路线,应保证加料系统的控制精度,不断对炼钢技术进行推进,使合金元素得到有效配比。不同钢种合金元素应满足收得率要求,在加料种类、次数等方面均要进行控制,提高加料控制的先进性,确保系统优化控制的合理性。文章基于实际炼钢特性展开研究,并且结合企业炼钢情况,采用SQL数据库与Visual Studio 2013软件进行数据保存与软件研发,以此来对炼钢过程进行监测,保证一键加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该系统还运用到组态技术,由Wincc进行界面编程,形成一键合金加料的可交互界面,使炼钢加料操作更加方便。一键合金加料的核心在于减少现场操作,由炼钢系统控制加料过程进行,并且在操作上进行简化,提高对钢水成分的控制效果。

2 电弧炉炼钢流程一键合金加料优化系统实现

2.1 合金元素收得率控制

电弧炉炼钢过程中,需要进行投料操作,对合金元素的收得率进行分析,掌握钢液的具体成分,便于对元素比例进行调节,满足不同钢种的冶炼条件。钢种合金元素包括C、Si、Mn等,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添加,对钢水成分进行改变,同时采用动态化的分析方式,消除合金元素的不利影响,对合金元素收得率情况进行统计。合金元素收得率一般存储在数据库中,便于对收得率历史进行回顾,根据过去的物料配比展开分析,提高加料控制的数据自学习效果,使系统在控制层面上能够动态加料,实现加料过程的有效调整。合金元素收得率评估过程中,需要从本地数据库中调用钢种的目标成分,获得钢水的成分及质量,进而对元素含量进行分析,并且确定加入合金元素后的钢水总量变化,为合金元素收得率控制提供依据[2]。

合金元素收得率控制应建立动态库,对收得率情况进行比较,判断收得率是否满足动态库的要求,将加料过程控制在稳定参数内,实现良好的加料控制精度。钢种合金元素X收得率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K--修正系数,取值范围0.05~0.20。

动态库算法核心在于学习和修正过程,以历史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对合金元素收得率进行解析,得到合金加料的具体含量,保障一键合金加料能够顺利进行。

2.2 合金加料优化模型

电弧炉炼钢一键合金加料系统需要具有优化模型的支持,使加料系统处于可控制的状态,以模型方式实现加料过程,并且实现加料控制的动态规划。一键合金加料需要注重精度控制,实现加料控制的有效决策。通过优化模型可满足元素指标的要求,注重规划算法的掌控,实现优化模型与加料系统的有效结合。

2.2.1 决策变量

合金加料过程中,根据钢种及元素的不同,对钢液元素进行调整,通过决策变量提高加料系统的决策效果,采用正确的加料控制形式,保障决策控制能够有序进行。电弧炉炼钢过程中,需要加入多种合金成分,借助系统决策作用进行调整,使加料控制能够满足元素指标。以某种钢材冶炼为例,钢液由n种元素组成,每种元素质量为xi,作为决策变量进行使用,并且决策变量满足以下条件:

xi≥0,i=0,1,2,…,n

决策变量xi需要事先进行设定,规定何种情况采用何种条件,对决策变量的指标效果进行检验,防止系统对加料控制作出错误决策。而且,决策变量应满足一定的精度要求,一般为非负数条件,保障物料能够进行持续投入,使钢液元素成分达到标准范围。

2.2.2 目标函数

为了满足一键合金加料要求,需要对目标函数进行构建,采用合理化的目标控制形式,提高对物料含量的限制作用,使物料控制能够趋于合理化。目标函数是物料控制的重要条件,需要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钢液元素的含量,将元素含量作为目标函数的衡量依据。钢液元素含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i--钢液元素含量(kg);

Zi--元素加料总量(kg);

Si--元素烧损量(kg);

Hi--化学反应元素消耗量(kg);

MB--目标出钢量(kg)。

通过上述公式,可得到元素的具体含量,实现合金元素的定量添加,在物料添加上进行量化。基于目标函数的要求,还需要考虑到成本控制,注重对投料成本的把控,采用最小成本投料形式,借助投料成本函数进行分析。投料成本函数如下:

式中:

min(P)--最小投料成本(元);

ci--合金元素单价(元/kg);

mi--合金元素投量(kg)。

加料系统应考虑到成本控制,构建有效的加料形式,将投料成本控制在较低水平,避免合金元素的投量超标,使成本控制能够发挥作用[3]。

2.2.3 约束条件

钢液成分控制需要具有约束条件,注重合金元素总量的把控,将投料控制在制定范围内,防止出现元素超标或不足的情况,使元素成分在范围内变化。同时,约束条件也是保证投料精度控制的关键,避免精度控制上偏离指标,使约束条件得到有效应用。合金元素投料约束条件如下:

式中:

Emin,Emax--合金元素投料下限和上限(%);

RA--合金元素的收得率(%);

xi--合金投入质量(kg);

PiA--合金元素质量分数(%);

mst--钢液质量(kg)。

通常情况下,约束条件是一个范围值,需要具备上限或下限条件之一,由约束条件对目标函数进行限定,借此缩小目标函数的求解范围,避免产生过大的求解偏差。约束条件有不等式构成,用于对线性规划问题进行分析,在目标函数中引入合金投料的人工变量,提高目标函数控制的可靠性,通过约束条件对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实现约束条件的控制目标。

2.3 一键合金加料控制

2.3.1 数据存储

电弧炉炼钢需要具备数据上的支持,做好炼钢数据的存储工作,构建动态库数据的有利条件,保证加料系统的运行状态。炼钢合金投料具有配比条件的要求,相关参数存储在MySQL数据中,通过SQL语句来操作数据库,便于对数据进行调用,提高一键合金加料系统对数据的运用能力。电弧炉炼钢过程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需要将数据存储在数据库内,方便下次对数据进行调用,并且可以实时获得冶炼数据,对炼钢加料情况进行确定,由模型参数实现一键合金加料过程,在系统模型上提供数据服务。炼钢过程需要做好数据的采集工作,通过传感器实现对数据的采集,如合金元素含量检测等,均采用相应的传感器进行,使冶炼参数得到自动化采集,保障一键合金加料能够精准控制。

数据库中包含众多加料控制参数,如合金元素含量、约束条件上下限等,使合金加料参数得到统一管理,通过数据库中的字段来控制相应的参数。当控制参数需要修改时,仅需找到相应的字段即可,通过字段来修改相应参数,保障加料参数得到有效调整。以含碳量参数的上下限调整为例,CONTENT_C字段进行表示,用于对含碳量上下限参数进行标识,通常情况下,钢铁的含碳量在0.02 %~2.11 %之间,在数据库中可标识为(0.000 2,0.021 1)。当含碳量无法满足上述条件时,将无法满足钢的生产条件,甚至生产出不合格的钢产品。对含碳量参数调用时,采用SQL语句检索CONTENT_C字段,可得到碳含量约束条件下限Emin为0.02 %,下限Emax为2.11 %,进而实现加料参数的有效查询与运用。

2.3.2 运行控制

电弧炉炼钢采用流程化运行控制形式,需要保证系统加料过程中的控制能力,使系统能够满足合金加料要求。一键合金加料优化系统采用PLC作为控制器,具有精准的控制效果,而且控制器具有可编程能力,将合金加料优化模型融入其中,确保在算法上具有可实现性,保障加料过程能够顺利进行。通过PLC可对现场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对数据来源进行归类整理,提高系统的实际生产能力,实现对数据的有效调控。运行控制关键点为生产数据的处理,为了使数据处理更加方便,采用第三方OPC服务器构建数据采集平台,实现加料数据的集中处理,将数据处理进行平台化。运行控制是实现一键合金加料的关键环节,使系统具有稳定的控制形态,通过一键加料提高系统可操作性[4]。

PLC是实现自动加料的关键控制器,可与操作界面建立连接,读取冶炼钢种数据及质量信息,保证加料控制的流程状态。在炼钢流程启动后,PLC将自动从服务器中获取加料控制信息,如钢种成分、合金质量等,将钢液成分与具体指标进行对比,判断钢液成分是否满足要求。若存在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由PLC控制进行一键加料,保障合金加料控制的流程化。经过合金加料模型处理后,PLC将得到具体的投料情况,需要对投料进行准确称量,一般由台车完成称量工作,对电弧炉进行一键加料。

2.3.3 指标分析

电弧炉炼钢加料过程中,需要不断对加料指标进行分析,避免加料指标上出现偏差,提高指标分析的有效性。钢液材料中具有多种成分,需要避免指标上的相互影响,保证优化模型求解的准确性,消除投料指标上的不利因素。合金投料完成后,需要对目标进行二次计算,用于对投料的实际效果进行判断,确定目标成分的实际含量,使钢液成分具备合理性。投料指标控制具有一定的难度,必要时需要增加投料检测的次数,确保钢液中元素组成的匹配性。指标对比是实现系统优化的关键,应注重加料指标上的掌控,避免出现无法控制的情况,确保加料指标的实现效果,使加料系统能够切实得到优化。

2.3.4 操作界面

为了提高一键加料的可操作性,需要对操作界面进行优化设计,将投料情况显示在界面上,便于对投料状态进行观察。操作界面采用Wincc展开设计,需要保证界面的简洁性,各个分界面或按钮进行操作,使操作界面能够有效运作。操作界面是实现人机交互的关键,操作界面与数据库进行连接,便于对炼钢数据进行展示,保障数据得到快速调用。通过操作界面可对历史数据进行查询,对加料后炼钢情况进行掌控。炼钢数据可通过表格、图形等方式进行显示,需要采用完善化的设计形式,保障操作界面的展示效果。操作界面与PLC控制器连接,可对PLC下达控制制定,通过一键加料按钮实现加料控制,由PLC对加料过程进行运算,提高操作界面对投料的控制能力,使操作界面能够最大化发挥作用。

3 电弧炉炼钢流程一键合金加料优化系统评估

3.1 合金元素收得率

合金元素收得率是一键合金加料系统评估的重要依据,需要加料过程进行统计,对合金收得率进行精准检测,确保合金加入后能够满足指标要求。需要注意的是,冶炼不同钢种时,元素的收得率具有差异性,不能采取固定的分析方式,否则将会对投料配比造成影响,无法得到稳定的元素投入量。同时,合金元素收得率是构建动态库的关键,对于合金配比指导具有重要意义,需要构建有效的精度控制方法,使系统具有良好的优化状态。通过一键合金系统,可得到表1所示的合金收得率信息,将不同钢种的收得率情况进行汇总,实现合金收得率的统一分析[5]。

表1 不同钢种的合金元素收得率(%)Tab.1 Yield of alloying elem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of steel(%)

3.2 合金元素投料量

一键合金加料系统需要具有精准的投料量,需要明确投料比例变化的影响,保障投料控制的分析效果,保障投料条件的控制水平。投料比例控制具有必要性,需要避免出现不稳定的投料情况,对钢液内部的组分含量进行控制。以34CrMo4钢种为例,Si元素配比需要进行调节,由原来的82.00 %调整到95.00 %,使Si元素比例得到增加,避免Si元素损失导致组分含量的不足,保障投料控制得到精准把控。合金元素投料量控制是保证钢液成本比例的关键,系统优化后应避免元素损失,根据钢种对元素比例进行调节,保障合金元素投入量能够达到指定要求,提高元素比例控制的合理性,使加料系统的运行状态能够过关,确保系统得到有效优化,提高合金加料的一键操作水平。

3.3 合金投料成本分析

合金投料伴随着成本的消耗,需要对投料成本进行控制,对加料系统优化前后的成本进行评估,围绕不同钢种的成本展开分析,得出具体的优化效果。电弧炉炼钢流程合金加料成本见表2,通过不同钢材成本分析发现,加料系统优化具有显著的成本控制效果,使成本控制更加具有效率。以45钢种为例,优化前合金加入硅铁48 kg,高碳锰铁480 kg;优化后合金加入硅铁82 kg,高碳锰铁451 kg。由于硅锰合金的单价较低,在总成本上价格要低一些,能够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避免造成成本的额外消耗,保障合金投料具有稳定的成本。

表2 电弧炉炼钢流程合金加料成本统计Tab.2 Cost analysis of alloy feeding in the EAF steelmaking process

4 结 语

综上所述,电弧炉炼钢过程中,需要合理对加料系统进行设计,保证加料系统具有可实现性,完善加料系统的指标要求,避免出现不可控的情况。加料系统具有一键加料操作,使钢液具有合理的配比条件。加料系统需要具有良好的在线运行条件,注重系统运行状态的把控,通过一键加料对钢液成分进行指导,保障合金元素具有良好的收得率,使投料过程具有精准的控制条件。

猜你喜欢
电弧炉钢种钢液
电弧炉节能理论依据的探讨
SPHC钢种转炉冶炼的生产实践
基于能量守恒定律的电弧炉动态模型
热连轧带钢边部组织对于边部翘皮缺陷的影响
真空熔炼过程中定向导流装置内钢液运动现象的研究
日钢板坯连铸SPA-H钢液位波动原因分析及控制
LF深脱硫过程中的钢液增碳增氮的控制研究
电弧炉废钢预热技术现状及发展
电弧炉废钢预热技术现状及发展
我国第一台电液压自动调节电弧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