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循证康复方案联合音乐疗法应用于产妇的效果

2024-01-11 07:12郭方方杨春丽连玉兴袁恕玲
青岛医药卫生 2023年6期
关键词:音乐疗法盆底循证

郭方方 ,杨春丽 ,连玉兴 ,袁恕玲

(1.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产房,河南 安阳 455000;2.安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安阳 455000;3.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妇产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产妇在生产前后都会经历显著的心理生理应激变化,尤其是当产后身体虚弱,且出现盆底组织损伤时,还面临婴儿喂养问题,迫切需要专业的医疗支持,以促进其身心康复并确保婴儿健康。自《全国护理发展规划(2016—2020)》提出加强专科护士培养,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以来,护士产后康复护理能力逐渐受到研究重视[1]。循证康复方案是以循证护理科学证据为基础,对临床数据进行回顾和分析,选择结果真实的文献和具有批判性思维的科学研究方法,结合临床经验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护理措施,这是近年来在临床实践中广泛倡导的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有研究将其用于产后康复中取得一定干预效果[2]。但产妇产后激素的变化对其精神状态有一定的影响,而该研究对于产后产妇精神上的影响并未涉及,期间音乐疗法是利用旋律优美、有节奏的乐曲为产妇创造一个康复声学环境,减少其对外部环境的干扰,减轻精神压力的治疗方法[3]。但其联合产后循证康复方案在产妇产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较少,故本文对此进行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产妇、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20 年8 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分娩的124例产妇分为对照组(n=62)和观察组(n=62)。纳入标准:(1)足月单胎妊娠;(2)初产妇;(3)孕前盆腔功能良好;(4)孕前产道正常。排除标准:(1)胎儿畸形;(2)伴有严重母婴感染;(3)凝血功能障碍;(4)存在认知沟通障碍;(5)既往有精神病史。两组在治疗3个月期间,出现2例失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失访1例,最终两组各为61例,其中对照组年龄21~33(27.51±3.48)岁;孕周38~41(39.68±1.15)周;生产方式:剖宫产39例,顺产22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4例,本科/大专29例,硕士及以上8例。观察组年龄22~34(27.47±3.29)岁;孕周38~41(39.71±1.18)周;生产方式:剖宫产37例,顺产24例;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23例,本科/大专27例,硕士及以上11例。上述资料两组产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产后循证康复方案管理。(1)成立研究小组:1名护士长担任组长,选取4名5年及以上工作经验的护士(3名妇产科专业、1名循证护理专业)、1名产后康复师为成员。(2)构建方案:所有成员经数据库查阅高质量文献后共同编制半结构化访谈提纲,之后由护士对3名产后康复医护人员和10名组外产后妇女进行调查访谈,以获得适合临床实施的干预措施,之后再次召开讨论会,根据访谈结果对护理方案进行改进,形成方案定稿。(3)专科培训:由妇产科与产后康复专家根据定稿对成员进行培训讲座(护理流程、措施、不良事件、护理质量评估),培训每周进行一次,连续3周。(4)方案实施:①评估:积极与产妇互动,评估其心理特征、性格偏好、知识掌握、健康状况,期间尽可能动员家属及产妇参与。②健康宣教:向产妇发放产后图文并茂的康复教育手册(疾病常见病因、鉴定、家庭预防护理);一对一讲解喂养技巧、产后保健相关知识;根据产妇心理特点的不同,引导其积极宣泄自身负面情绪,鼓励其多与家属和其他产妇互动,保持良好的恢复状态;如有必要,向心理咨询师寻求专业干预。③乳房按摩:利用团队协作,根据评估情况,为产妇提供有针对性的母乳喂养知识指导,并解释婴儿早接触对母乳喂养、子宫收缩的重要性;之后拧干湿热毛巾(40~45℃)对产妇乳头、乳晕、乳房进行清洁,双侧乳房用50℃湿热毛巾热敷5~10min,避开乳头,把一条干毛巾垫在一侧乳房下,护士暖手,将精油倒入手掌进行乳房按摩(摩、揉、推、挤),2次/d。④活动:自然分娩者,6~12h后可起床进行轻度活动,产后2d可在室内自由行走,并进行产后健身操;会阴侧切/剖宫产者,根据其伤口情况做产后健身操。运动量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每天增加1节,每节8~16次,出院后继续,直到产后6周。⑤子宫康复:按摩前,引导产妇排空膀胱,平卧,按摩三阴交、关元穴,使其全身肌肉得到放松;产妇双腿微微弯曲,手掌放在宫底区,以小鱼际掌侧顺时针环形按摩,5min/次,期间注意力度控制,观察阴道出血情况;排空膀胱后平卧,并将电极片贴在髂前上棘上,将盆底肌治疗探头(杉山公司生产)放入阴道5~7cm,以不同电流刺激盆底神经肌肉(第1~2 周频率8~33Hz、脉宽320~740μs;第3~4周频率20~80Hz、脉宽20~320μs,2 次/周,30min/次),出院后在盆底康复中心进行。⑥生活指导:根据孕妇是否患有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制定饮食计划,产后1h如无异常,应逐步恢复高维生素、高蛋白流质饮食,产后6h,根据情况改为普食,可适当添加猪脚汤、鲫鱼汤,禁食辛辣、生冷食物。(5)出院后:创建产后康复公众号、抖音号,每周推送1篇康复知识,并建立微信群,在群内督促产妇定期完成康复锻炼;每周开展1次抖音直播,解答疑惑,45min/次;每2周进行1次产后视频或上门随访,了解康复情况,并予以指导,确保产妇执行。

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以音乐疗法干预,于循证康复方案管理期间进行,45 min/次,每周5次,具体如下:①评估:将产妇带到音乐治疗室(室内舒适整洁、通风良好、温度适宜),由音乐治疗师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以对其产后抑郁程度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产生原因。②选择音乐:根据产妇喜好、性格特征和心理状况选择音乐类型(古典、怀旧、现代、轻音乐)。每种类型有20首歌曲。③制作诱导语: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诱导语录制,注意声音轻柔,语速和缓,包括“来,吸气,放松身心,再次,呼气吸气”等组成,在背景音乐开始5min后启动诱导语。④科普教育:基于产妇的文化程度和对产后情绪的了解,利用视频、图片等多种渠道,普及相关内容和音乐疗法的意义,确保其能够对该过程有一个正确的了解,并积极配合。⑤音乐冥想:教会其音乐配合、注意力专注方法,协助产妇戴耳机,将音量控制在60dB 左右,并引导其在音乐指引下冥想高耸的山脉、潺潺的溪流、美丽的丛林、流动的云朵等各种自然景观,以逐渐舒缓自己创伤;出院后,将音乐拷贝到产妇U盘,引导其在家中进行锻炼时选择安静的环境加入音乐,并建立微信群,由音乐治疗师在群内告知其正确的锻炼方法,护士会每月通过电话跟进2次,以督促其按时完成。

两组均持续干预3个月。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1)产后恢复情况:统计两组泌乳时间、泌乳量及子宫复旧时间。

(2)负性情绪:于干预前、干预1、3个月后,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两组产妇抑郁情况,总分30分,分越高表明抑郁情绪越严重[4]。

(3)盆底功能: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采用盆底康复治疗仪(法国杉山 型号PHENIX USB 4)分别检测I、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压。

(4)母亲角色适应能力:于干预前、干预1、3个月后,采用母亲角色适应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总分16~80分,分越高适应能力越好[5]。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随访结果

两组在治疗3个月期间,出现2例失访,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失访1例,最终两组各为61例,结果如下。

2.2 产后恢复情况对比

观察组泌乳、子宫复旧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泌乳量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产后恢复情况对比()

表1 产后恢复情况对比()

2.3 负性情绪对比

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EPD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负性情绪对比(,分)

表2 负性情绪对比(,分)

注:a 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2.4 盆底功能对比

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I、Ⅱ类肌纤维电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盆底功能比较()

表3 盆底功能比较()

注:a 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2.5 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对比

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对比(,分)

表4 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对比(,分)

注:a P<0.05,与干预前组内比较。

3 讨论

生产后,产妇身体虚弱、身体抵抗力差,其在面临哺乳、腹壁体型恢复等康复问题时如果未能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指导,极易导致其产生产后抑郁、尿失禁等不良表现,给其生理及心理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期间产妇从生产到基本恢复通常需要6~8周,这一过程的对母亲的健康和新生儿的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要求此阶段产妇要充分休息,促进子宫复旧,但目前广大产妇对产后康复的认识有限,产后保健能力相对不足,这便要求临床需积极做好产妇产后康复护理工作[6]。

产后循证康复方案是一种集多种有效干预措施于一体的有效护理干预模式,顺应了现代产科护理的发展趋势[7]。音乐疗法是一种让产妇享受音乐的治疗方法,通常用作精神和神经疾病的辅助治疗[8]。本研究将其二者联合用于产妇的产后康复中显示,经干预后产妇泌乳、子宫复旧时间、泌乳量均明显改善,同时I、Ⅱ类肌纤维电压也明显升高,可见,二者联合能够改善产妇盆底功能,加快产后康复进程。主要在于循证康复护理以产妇为中心,根据其自身情况结合文献进行规范化方案设计,以改变既往临床护士凭借自身经验感受而形成的护理行为习惯,提高了护士产后康复教育指导和护理能力,保证产后康复方案实施的科学性,进而确保产妇可接收到更为规范合理的康复管理;在其康复方案的实施下,产妇可通过子宫康复运动增强盆底肌肉收缩,提高神经肌肉兴奋性,促进盆底肌张力的早期恢复,通过乳房按摩加快结缔组织运动,以保持乳腺导管畅通,改善机体微循环,并带动乳头,加速泌乳素分泌;同时借助微信、抖音号等各个平台的互动,使产妇更深入地了解康复知识,从而更快地掌握康复技能,增强自我保健能力,并坚持正确适当的康复锻炼,加快康复进程[9]。配合音乐疗法,通过音乐节奏韵律来使产妇精神处于放松状态,以提高注意力,增强其与神经系统协调性,使得机体承受能力增加,从而加强其对康复运动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康复效果,缩短产后康复进程。

王小梅[10]等人的研究提到,长期的负面情绪将严重危害产妇的身心健康。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1、3个月后,观察组EPDS、母亲角色适应能力得分均优于对照组,表明二者联合能够改善产妇负性情绪,提高角色适应能力。主要在于通过相关文献分析,批判性地评估制定循证康复护理计划,使护理工作更加严谨科学,并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培养护士康复专业知识技能,为产妇提供更为科学、全面的护理,加强其合作,最大限度地缓解抑郁情绪,增强其角色适应性;在此护理模式下,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引导产妇正确宣泄情绪,顺利转变角色,促进其早日康复;加上基于面对面、口头和问答的健康教育方法,扩展多媒体展示知识单元、健康手册、线上问答等方式,从多角度为产妇提供心理维护、照护知识,满足不同层次产妇对知识吸收的需求,提高健康教育质量,以纠正其对新生儿出生的错误看法,尽快完成角色转换,促进其心理健康,从而顺利度过产后适应阶段,提高母婴健康水平。此外,音乐疗法则根据每位产妇的兴趣爱好进行背景音乐选择,增强其对音乐冥想的接受度,提高治疗配合和依从性,并借助语调平静、节奏适当引导语言,减轻产妇心理负担,帮助其快速进入冥想,长期随着音乐和指导语言的逐渐引导,可对产妇皮层神经产生刺激,增强其神经兴奋性,缓解其紧张情绪,改善心理应激能力,进而逐渐揭示和化解自己的痛苦,减轻角色转换心理负担[11-12]。

综上所述,产后循证康复方案联合音乐疗法可有效改善产妇负性情绪,提升其角色转换适应能力,改善盆底功能,加快产后康复进程。部分产妇生产后所存在的不良症状和情绪会影响睡眠质量,而本研究未对其进行研究,加上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偏短,且未对产妇类型进行细化,可能会导致结果存在一定偏倚,故在今后还需改进上述不足以进一步研究。

猜你喜欢
音乐疗法盆底循证
盆底肌生物电刺激在产妇盆底肌松弛护理中的应用
被动式音乐疗法改善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研究进展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循证护理》稿约
两种盆底修复系统在盆底重建手术治疗中的效果比较
位置大数据侦查循证研究
PACU 音乐疗法对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患者麻醉后恢复的影响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盆底三维超声在盆底器官脱垂女性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