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4-01-11 14:20董彦晓张宁杜荣高赞
时代汽车 2023年22期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就业发展现状

董彦晓 张宁 杜荣 高赞

摘 要:新能源汽车产业是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其高速发展需要大量人才支撐,因此许多高职院校设立了新能源汽车专业,希望能够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本文主要分析新能源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就业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改善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就业 新能源汽车 发展现状

中国汽车行业正在由高速增长转向产业结构优化阶段,整体进入存量市场,行业发展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培养和输送的毕业生,更加贴合产业需求。从市场发展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应该积极与企业联动、与行业联动,将市场的需求搬进课堂,从而培养企业愿意用、抢着用的人才。最终促进学生就业和产业发展。

当前,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设立时间比较短,相关的教学资源比较少,相关学科只是单一的随市场需求而建立,没有形成系统性的教学体系,导致教学过程中出现理论与实际偏差、培养方向单一、教学力量匮乏等等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因此,高职院校当前主要工作是加快创新发展新能源汽车专业的职业教育,改革教育体系,从而培养高技能人才[1]。

1 高职院校汽车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

随着交通运输的发展和通信手段的进步,汽车遍布城市、农村各个角落,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导致相关的服务急需专业人才。未来几年,汽车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据统计,2021年我国汽车总销量为2628万辆,见图1。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352.1万辆,见图2。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带动了一个超过8000亿资金的巨大市场,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7-8%。目前我国汽车行业从业人员有220万人,与汽车相关的行业从业人员有3500多万人。巨大的人才缺口、岗位需求,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培养更多应用型高技能人才,走向工作岗位,提供广阔空间,汽车专业快速发展,被列为国、省级重点专业。新能源车企与传统车企的差异化见表1。

当前高职院校的汽车专业教学、课程设置都偏重于理论,与市场缺乏联动,校企合作也较少。高职毕业生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缺少就业指导,对当前就业的现状认识不到位,对就业的期望值过高。目高于顶,眼高手低,过于理想化,过程中犹豫不决、有业不就,最终导致了就业率偏低的现状[2]。

以我校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校企合作开展较少,没有开发好一些优秀企业资源,并且学生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培训,造成企业、学生双方都对不上眼。但是该专业市场准入门槛低,只要愿意,基本均能找到对口就业。只是新进员工待遇偏低,且前期增长缓慢,需要很长的经验值的累计,工资增幅才能有较大增长。毕业生主要集中在车后市场,车前及自主创业比例低,这就导致员工稳定性差、流动性极大。毕业12个月后继续留在汽车行业中的人数不足就业人数的三成[3]。

2 影响高职院校汽车类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就业工作存在着教学设施缺乏、校企脱离、就业指导滞后、学生专业技能差等问题。提高高职生就业质量需要政府、高职院校、学生以及企业的共同努力。

2.1 社会层面对汽车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形势产生的影响:

汽车行业工作时间长,体力劳动比较大,对人才综合素质要求很高,需要足够的知识以及实践经验。对于高职应届毕业生来说,专业知识及技能很难达到企业的要求,所以只能从基础工作开始,这就导致起薪水平很低,直接影响毕业生工作稳定性。

我国每年高职毕业生人数增长迅速,造成就业形势严峻,尤其新冠疫情爆发后,市场经济遭受较大冲击,企业用人需求减少,导致就业压力骤增。

2.2 高职院校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问题,没有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发展来创新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教学,大量的课堂教学导致学生缺少实训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偏弱,所以在就业过程中很难满足岗位的要求。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机构工作不够深入,对学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关注,对市场就业政策解读不够深,就业信息指导不够全面,未能对学生实施针对性引导。同时也没有发挥互联网信息媒介的作用,导致学生接收的信息产生延迟[4]。

2.3 毕业生自身因素:

第一,专业技能差。高职毕业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的影响,平时只注重课程学习,忽视了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了只会考试,但实践动手水平不高的现象。

第二,心理素质差。绝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毕业生一直生活安逸,没有遇到太多挫折,以自我为中心,人际交往水平和心里素质相对比较差。

第三,就业观存在偏差。高职毕业生信息相对闭塞,对本人的实际情况和就业形势理解不清,思想观点存有较大问题。

3 提高高职院校汽车类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策略

要培养具有汽车专业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支持、离不开学校的培养教育,以及学生的自我学习认知。只有采用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优秀的师资、冗余的专业设备和校企合作模式,才能培养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

3.1 政府政策支持

2020年,我国汽车行业的总投资额已突破千亿元人民币,处于全球领先水平。作为创新热点领域,国家后续对汽车行业的投资还会持续增加。但是在汽车专业教学投入方面,中国还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汽车专业是一个“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校企合作,采用订单班形式培养人才,从而来满足企业需求。企业有多大,学校的实习基地就有多大,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师资、场地、设备等支持,有助于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建设。通过校企合作,学校才能了解企业需求和行业发展方向,才能做好专业建设,做好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培养,适应行业的变革和发展。

3.2 高职院校创新教育方式

高职院校应当从岗位或岗位群需求出发设置创新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资源体系,配置相关教学资源,提供相关师资培训。培养学生职业技能,是教师必备的能力。教师除了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外,还要不间断的进行实践学习,从而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

汽车专业的教育一般是3年制。以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为例,专业课程依据市场需求设置,实施“教学做一体化” 的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密切联系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将汽车检测和维修课程分解,并结合企业资源,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行合一,使学习目标和任务明确。其中以培养专业能力为目标,兼顾职业能力的提升。

教育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社会实践,并引入行业优秀企业的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社会,走进单位,做一些艰苦的工作,就是让学生培养艰苦奋斗的品质。启发学生懂得要实现远大理想,必须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从而坚定学生为理想奋斗的信念[5]。

3.3 学生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学生个体因素是就业的核心,首先,学生应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在校期间参加多种技能的考核,获得一书多证,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学习过程中培养“细节决定成败,荣辱源于小事”的思想,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对学习过程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调控,成为自主、独立、高效的学习者。其次,在学习汽车专业知识的同时,参与实训活动,在实踐、思考、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日常活动中,遇到困难时,多去尝试讨论、探索,有意识地主动去做,从而提高应变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最后,要树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提高自身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6]。

3.4 社会选聘机制完善

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就业人才供大于求,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人数远高于岗位需求。这就导致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处于单向选择的位置。招聘过程中进行学历攀比、随意提高要求,非正常的选聘机制,会导致很多高职毕业生无法就业,心理上产生极大落差,从而打击了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信心,不利于市场发展。

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应只注重学历,而应该更看重“质量”,其核心包括: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市场的发展态势侧重于高技能人才,企业在选聘时,通过合理的竞争规则,选拔出能够胜任岗位的复合型人才,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4 结语

本文结合新能源汽车专业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从多维度分析了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针对这些问题提供了相应的改善方案。主要从政策扶持、校企合作建设、岗位能力需求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多方面探讨,分析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方法。通过本文研究,为就业指导体系的完善优化提供了思路,为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就业提供了方案。最终以完善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率为目的,具有显著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李哲.浅谈国内外就业经验与提高大学生就业率启示[J].现代交际,2020(19):16-18.

[2]梁秀霞.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探究[J].黑龙江科学,2020,11(11):104-105.

[3]李俊鹏.以汽车专业为例探析如何提升高职生就业质量[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4):504,507.

[4]杨倩. 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展望[J].时代汽车,2018(3): 43-44.

[5]谭逸萍.基于新能源汽车人才需求探讨高职院校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建设对策[J].内燃机与配件,2020(4):289-291.

[6]李媛媛.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1):229-230.

猜你喜欢
新能源汽车就业发展现状
浅谈新能源汽车的概况和发展
关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若干思考
基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汽车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天然气储运技术经济分析
巨灾债券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及面临困境—以丽江市为例
技工院校以就业为导向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地方广电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困境和出路
浅谈高校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力
如何指导大学生提高面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