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资竞争、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质量

2024-01-12 02:51侯省亮倪志良
关键词:产业结构竞争检验

钱 峰 侯省亮 倪志良

[提要] 文章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深入探讨地方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的引资行为总体上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但作用效果随引资水平的不同表现出较强的异质性,体现为资金流入水平较低时抑制、较高时促进的特征,不同引资压力下差异化的地方竞争策略是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机制分析表明,引资竞争能够通过提高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式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政府间的竞争要围绕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引资策略,避免过度竞争引起社会总体福利的损失,同时还应严格把控引资项目的质量,依靠技术引进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地区经济高发展质量的目标。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从高速增长模式转变为高质量发展模式,如何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以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不仅需要实现供需结构的转换,更要保持好地方政府之间的良性竞争。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关键时期,贯彻新发展理念,增进区域之间的协作配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切实符合我国统筹兼顾“五位一体”的整体战略布局。

尽管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很多,但地方引资竞争作为影响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不仅能够直接作用于地方经济的增长,还将从要素配置、产业结构等多个方面对地区的发展质量产生影响。在我国现行财政制度的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自主决定资源配置的权限较大,制定引资策略时具有一定的主动性(曹洪,2005)[1]。相比周期较长、风险较大、不确定性较强的科技创新研发活动,短平快的投资项目更符合地方政府的引资偏好,为完成政绩考核目标,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往往表现为“重生产性建设,轻民生性支出”的特征(傅勇等,2007)[2],引资策略下竞争的加剧很可能导致服务型政府向建设型政府的转变,造成财政支出中科技支出占比相对固化,甚至将这部分支出削减到其他建设领域(甘行琼等,2020)[3]。然而,通过让利式的招商行为获得引资优势只是短期的一种竞争策略,最终的目标和效果是避免继续类似的竞争方式(罗云辉,2009)[4]。因此,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利用优惠政策进行引资并不是长久之计,曹洪(2005)的研究表明,公共品竞争策略会促进帕累托改进,招商引资的最优策略转换是在原有引资优惠不变的情况下转为公共品的竞争。[1]此外,公共品竞争作为让利式竞争的补充策略,不仅能够避免过度优惠造成的“逐底竞争”,还可以改善地区投资环境,吸引更多优质资金的进入,促进地区生产结构的转变,激发经济发展动能的创新。在技术引进和创新动能的驱动下,地区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效率逐渐得到提升,要素流动和配置的效率也得以强化,对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于此,本文以我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高质量发展指标,研究引资竞争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并验证两者间可能存在的作用机制及内在联系。同时,考虑到不同引资水平下的地方引资策略可能会存在差异,本文也关注引资水平变化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否会表现出异质性的特征,因而进行了门限效应的检验。本文的贡献主要体现在:(1)鉴于之前文献主要从税收竞争、土地竞争和土地支出竞争等角度分析政府招商引资行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即更多地侧重于地方政府引资竞争方式的研究,鲜有文献立足引资总量的视角分析引资水平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能够补充现有的地方引资竞争理论;(2)考察了引资竞争影响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同时还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引资水平下政府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这对分析政府引资竞争策略的阶段性变化有着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一)文献研究回顾

地方政府在开发本地区发展潜力的同时,也会通过提供税收优惠、低价供给土地、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等策略吸引地区外资金在本地区的投资(周黎安,2007)[5];李恺等(2021)的研究表明,税收竞争抑制了地方环境治理的效率,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负面效应,因此有必要引导地方政府进行绿色税收竞争,强化环境治理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6]而张学升(2021)发现税收竞争可以通过促进技术创新的方式推动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从而有效发挥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的协同效应,促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7]利用土地价格和土地支出竞争的引资策略虽然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但仍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尽管地方政府能够利用土地出让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投资环境(陈志勇等,2011),[8]但土地价格竞争的实现需建立在良好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上,两者之间较高的依赖性降低了资源配置的效率。二是地价优惠只能吸引低端的制造业,对高端产业的吸引作用并不明显,而低水平的重复建设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对粗放型增长方式的依赖(王晓通等,2008),[9]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陶然等(2009)也发现,地价供给土地和补贴性基础设施的竞争策略容易造成地区“竞次性”的发展模式,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可持续性;[10]随洪光等(2022)认为,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能够提高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但体现为一定的短期效应,长期大规模的投资建设会挤占非生产性支出,妨碍经济增长的质量;[11]毛晖等(2021)针对地方支出策略的分析也发现,生产性支出的竞争并不能改善地方经济的发展质量,而非生产性的支出竞争却能显著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12]陈健生等(2022)认为,面对地方引资竞争出现的负面影响,地方政府可以在竞争的同时加强合作,从地区策略竞争转为区域竞合发展,在理性竞争下实现合作效率的提升,从而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13]由此看来,地方政府为获取引资优势的竞争是一把“双刃剑”,而较大的引资效果差异可能与引资水平有着较大的关系。

当政府面临较大的引资压力时,为获得外部资金的青睐,地方政府不得不加大引资优惠的力度,甚至不惜降低环境规制标准,放松对企业生产的监管(Li和Zhou,2005)。[14]随着竞争强度的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策略行为将更加激进,可能会出现过度竞争的结果,导致均衡税率低于合理水平,当引资投入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时,地方通过招商引资获得的收益会承受一部分非必要的损失。因此,政府间的策略行为会使招商引资投入大于社会最优时的引资投入,造成地方财政收益的下降。Rauscher(2005)的研究也发现,若地方政府以获取竞争优势为目的,在扩大税收优惠的同时采取放松环境监管标准,会轻易地形成“逐底竞争”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15]

而当地方对外部资金有较强吸引力时,政府引资相对比较容易,一般会更加注重生产效率或技术创新性较高项目的引进,因而更加重视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环保、服务等方面的投入会得到相应的保障。同时,引资竞争初期会进行大量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信息网络等的建设,随着引资水平的提高,公共基础设施趋于完善,区域间的经济联系和发展关联更加密切,为要素的流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引资水平处于高位时,相对完善的基础设施也为高技术产业的引资奠定了基础(毛琦梁等,2020)。[16]Fredriksson和Millimet(2002)的研究发现,为避免“邻避主义”并获得高质量的外资,地方政府会主动提高外资流入的门槛,以增强技术优势的方式吸引更多高质量产业资金的流入,[17]并进一步推动高技术产业的集聚,发挥知识的“溢出效应”,最终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产生促进作用(于斌斌,2019)。[18]Holzinger等(2011)也发现政府的确存在这种“逐顶竞争”行为;[19]针对性的招商引资能够实现市场配置作用和政府调节作用的有效融合,精准发挥资源的禀赋优势,通过知识外溢和技术创新等方式发挥引领作用,使地区的资源、环境等要素实现重新的整合(李志国等,2020)。[20]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主要探讨了地方政府不同引资方式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还有部分文献立足地方政府阶段性发展目标不同的特征,研究引资策略的差异及其作用效果,但鲜有文献以引资总量的视角分析地方政府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这也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本文试图从引资水平的视角为切入点,利用2007-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引资竞争对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

(二)研究假设

在政绩激励的机制下,地方利用策略竞争引进的外商直接投资能够为地区带来新的生产技术,对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有着一定的辐射作用。同时,外来资本自身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科技重视度会激励本地企业的创新和优化意识。随着引资水平的增加,区域外大幅流入的资金不仅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发展动力,还加速了地区内的资本积累,使得政府有更多的能力保障科技创新方面的支出(赵建国等,2022);[21]此外,政府间长期竞争关系的存在会逐渐改变地方竞争格局,“增长”竞争能够带来的经济收益逐渐被缩小。为获得竞争优势,地方政府开始转向“创新”竞争,这会使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公共利益,并进入以优化治理为主的竞争模式,有利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何艳玲等,2017);[22]卞元超等(2017)也发现,为增长而竞争的政府行为无法促进技术创新,但为创新而竞争的发展模式能够显著提升技术创新的效率。[23]由此看来,地方政府的引资竞争能够促进地区生产效率的提升,并通过引资目标的改变使地方的竞争策略发生转变,使创新能力成为地方引资竞争时关注的重要问题,在创新驱动的引领下全方位地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效率和质量。因此,提出假设1。

假设1:地方引资竞争总体上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

经济发展质量不仅涉及经济总量的增长,还包含了产业结构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冯珍等(2021)发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有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的演变能够有效促进生产效率的提升,这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经济的发展质量,还会通过提高生产要素配置的方式对经济发展产生间接的促进效应。[24]具体来看,间接效用包含合理化和高级化两方面的内容,其中,产业结构合理化有助于提高要素的重置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能够促进要素的升级,两者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都有着显著的推动作用(陈浩等,2021)。[25]然而,不同引资水平下地方政府的支出策略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存在差异。朱金鹤等(2021)认为,适度竞争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正向的影响作用,但超过最适程度的竞争会约束市场主体的经营活力,影响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26]当环境规制和产业发展相互冲突时,为了争夺要素资源,地方政府可能会降低环境规制标准,不利于产业的转型升级,对经济发展质量造成负面影响(甘行琼等,2020);[3]崔志坤(2015)的研究发现,“逐底竞争”不仅无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反而会阻碍产业结构的升级,而“逐顶竞争”可以实现技术引进、产业互补,从而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27]Krugman(1991)认为,政府的引资竞争行为能为本地区带来技术和产品的革新,增强地区的创新能力,促进生产技术的进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能通过“集聚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28]随着集聚效应的加强,产业间的关联效应逐渐得到强化,使地区产业链获得横向和纵向的扩展,从而催化形成新产业,进一步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保障(关爱萍等,2017)。[29]因此,提出假设2。

假设2:引资竞争能够通过影响产业结构的方式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作用。

尽管引资竞争对地区的科技创新水平有促进作用,但较低的引资水平能够弱化该正向影响,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逐底竞争”引起的效率损失造成的(赵建国等,2022);[21](杨晓丽等,2011)发现地方政府提高税收优惠后虽然提高了FDI的数量,但FDI的质量有所降低,可见过度的税收优惠会降低引资质量,不利于经济的高质量发展。[30]此外,过度的税收优惠加剧了地区间的引资竞争行为,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会对地区内部的投资形成挤出效应,且该效应会随着税收优惠过度程度的增加不断加强;曹洪(2005)认为地区间的“逐底竞争”行为会导致囚徒困境,虽然地方政府合理的引资行为能够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但过度竞争不利于地区整体福利的增加。[1]因此,当引资水平达到一定规模时,政府会改变竞争策略,在原有优惠策略不变的情况下展开公共产品的竞争,通过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方式吸引优质资金的流入,以实现引资效应的最大化,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因此,提出假设3。

假设3:地区引资水平达到一定的阈值后才会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促进作用。

二、变量定义、数据说明及模型设计

(一)变量定义

1.被解释变量:经济发展质量

关于地方经济发展质量(Quality)的测度,本文主要借鉴储德银等(2020)[31]和郭健等(2021)[32]的研究方法,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作为一级指标,综合构建地方经济发展质量的评价体系。二级指标选取上,结合詹新宇等(2016)的选择方法,[33]在保证数据可获得性的基础上综合各维度指标的特点,所选取的指标组合如表1所示。

考虑到新发展理念五个层面的相互联系和本质要求,本文对各一级指标赋予同等权重,并采用熵值法对二级指标进行赋值。依照各指标的正负属性,在赋值之前利用极差法进行无量纲处理,以保证数据之间的可比较性,最后根据各指标的权重值合成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指标。

2.主要解释变量:引资竞争

由于本文研究的引资竞争(Attr_com)主要是指地区以外的资金在该地区的投资,尽管固定资产投资中非政府部门的投资份额可以较好地反映各地区的私人投入,但其中也包含了大量的本地投资,难以精准的衡量来自外区域的资金投入规模(吴柏钧等,2021)[34]。考虑到地方政府利用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时也会吸引外商投资的增加,很多学者以外商直接投资额作为地方引资竞争的代理变量,但该方法侧重于对引资数量的考察,在综合现有文献的研究方法后,为兼顾地方引资竞争的规模和效率,本文采用人均外商直接投资(张军,2007)作为引资竞争的测量指标,[35]即各省外商直接投资与人口数的比值。

3.机制变量:产业结构高度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Adva_str)作为度量产业结构从低端向高端优化的重要指标,不仅涉及各产业间结构占比的调整,还应包括各产业生产及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黄亮雄等,2013)[36]。同时,对产业结构而言,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结构升级和效率提升的双重内涵。因此,本文借鉴相关文献的处理方法,结合高度化的质量和数量两方面的特征构建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具体计算方式如下:

其中,Adva_strit代表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标,Yijt表示i地区t时期的j产业产值,Yit表示i地区t时期的总产值,Lijt表示i地区t时期j产业的从业人数,Aijt表示i地区t时期j产业的生产效率,该生产效率由各产业产值与从业人口的比值表示。

4.主要控制变量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通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为更好地考察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本文对其他可能影响经济发展质量的因素进行了控制。具体的控制变量包括:(1)经济发展水平(Per_gdp),用各省份人均GDP的自然对数表示;(2)财政自给率(Self_suf),用各省份财政收入占财政支出的比值表示;(3)教育重视度(Educ),用各省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值表示;(4)城镇化率(Urba_rat),用各省份城镇居民人数与总人数的比值表示;(5)人口密度(Popu_den),用各省常住人口数与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6)金融风险(Fina_ris),用各省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值表示,该比重越大的省份所面临的财政风险越大。

(二)数据来源及说明

鉴于经济发展质量的指标构建较为多元,部分指标2017年后的数据缺失严重,因此本文选取2007-2017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不包含西藏)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样本,所使用数据主要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环境统计年鉴》、EPS数据库及各省市统计局等渠道,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2所示。

(三)模型设计

1.静态面板模型

为检验地方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用,本文首先通过构建静态固定效应模型的方法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验证,模型如下:

Qualityi,t=α0+α1Attr_comit+α2Xit+μt+δi+εit

(1)

其中,下标i和tv分别表示地区和时间,Qualityit表示i地区t时期的经济发展质量,Attr_comit表示i地区t时期的引资竞争水平,变量Xit表示各个控制变量,μt表示只随时间变化的效应,δi表示只随地区变化的个体效应,εit为随机干扰项。

2.中介检验模型

由于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可以促进地区内部生产技术的创新,进而对地区的生产效率和资源配置方式产生影响。为考察引资竞争是否能够通过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影响,本文以产业结构高级化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如下中介检验模型:

Qualityit=α0+α1Attr_comit+α2Xit+μt+δi+εit

(2)

Adva_strit=α0+α1Adva_strit+α2Xit+μt+δi+εit

(3)

Qualityit=α0+α1Attr_comit+α2Adva_strit+α3Xit+μt+δi+εit

(4)

其中,Adva_strit表示i地区t时期的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其余变量设定与模型(1)中的设定一致。

3.门限效应模型

当引资水平较低时,地方政府会更加注重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吸引区域外的各类资金,而随着地区引资水平的增加,政府会更倾向于引进高效率、高产值的产业资金。因此,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与引资竞争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非线性特征。为进一步检验该特征,本文构建的门限模型如下:

(5)

其中,I(·)为示性函数,γ为门限变量,β1、β2和β3分别表示引资水平变化对经济发展质量的非线性影响,剩余变量设定与模型(1)设定一致。

三、实证检验

(一)基准效应回归

本文在基准回归中分别用OLS模型和FE模型检验地方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结果如表3所示。其中,第(1)(2)列是OLS回归结果,第(3)(4)列为固定效应模型回归结果,为排除个体和时间因素的影响,本文在固定效应回归中分别对时间和地区进行了控制。由表3可以看出,各个回归结果中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显著为正,在控制个体、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后,该结果依然在1%的水平下显著为正,具体来看,引资竞争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将提高0.284个单位。这表明地方引资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发展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以上结论也验证了假设1。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为地区经济发展吸引了更多的资金流入,新增加的投资可能会与地区内的现有产业形成互补效应,大规模的资金流入将更快地促进产业链结构的完善,补足地区发展的短板,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产生了正向的促进效果。

表3 基准回归结果

(二)中介机制检验

本文按照中介检验的基本方法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中介效应进行验证,首先,用式(2)的回归验证引资竞争能够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促进作用;其次,对式(3)进行回归,检验引资竞争能否有效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后,用式(4)的回归检验引资竞争和产业结构高级化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共同作用效果,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4中的(1)(2)(3)所示。由回归结果(2)可以发现,地方引资竞争对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影响为正,且在10%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检验,表明引资竞争确实能够有效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此外,回归结果(3)显示,引资竞争和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系数为正,并在1%的水平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表明两者都对经济发展质量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结合以上三个回归结果不难看出,产业结构高级化这一中介路径确实是存在的,引资竞争能够通过提高地方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式促进经济的发展质量,该结论也验证了假设2。地方政府的引资行为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而趋向高级化转型的产业结构对提升地方经济的发展质量产生了重要影响。

表4 中介机制检验

(三)稳健性检验

基准回归结果表明了地方引资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有着较好的促进效果,但为了排除实证结论的偶然性,避免其他可能存在的一些因素对结果产生的干扰,本文以替换主要变量衡量指标的方式对基准回归结果进行了稳健性的分析,以保证文章结论的严谨性和可信度。

1.替换解释变量

首先,从GDP视角构建新的引资竞争指标。尽管地方政府以多样化的方式参与引资竞争,但考虑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官员晋升激励中依然发挥着较大的作用,在保证地区GDP增长目标的同时,经济发展需求可能会对地方政府的引资规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借鉴相关研究从GDP视角重新构建引资竞争指标,具体的指标构建方式如下:

以重新构建的引资竞争指标代入到原模型进行回归,回归结果如表5中的列(1)所示,替换变量后主要解释变量的系数依然为正,且通过了1%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回归结果与基准回归基本保持一致。

其次,改用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对数值衡量地区的引资竞争水平。基准回归中以地区人均外商直接投资额衡量地方政府的引资水平,此处将其替换为地区实际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自然对数,并将替换后的变量作为新的解释变量代入模型(1)进行检验,具体的回归检验结果如表5中的(2)所示。从结果可以看出,在替换解释变量的衡量方式后,解释变量的系数依然显著为正,且各控制变量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与基准回归基本相同,回归结果保持稳健。

表5 稳健性检验

2.改进实证方法

若面板数据的不同截面存在异方差现象,将会对回归结果的系数和标准误产生影响,从而使实证结果产生偏误。为保证研究结论的严谨性,本文采用面板稳健标准误方法对模型进行稳健性估计,结果如表5中(3)所示,引资竞争变量的回归系数依然显著为正,说明基准结果相对具有稳健性。

(四)内生性检验

考虑到经济发展质量较高的地区更容易吸引资金的流入,而区域外的新投资的流入也可能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造成影响,因而主要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从而产生内生性问题。为排除以上问题对研究结果的影响,本文也对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进行了处理。

1.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同时选取邻省GDP水平的均值和解释变量的滞后一期,作为引资竞争水平的工具变量。工具变量的选择首先要与地区引资竞争相关,其次还不能够通过其他渠道直接影响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鉴于邻省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本省引资竞争参照的标准之一,同时以往的引资水平对后期的资金流入也会产生影响,而两个变量对当期的经济发展质量并不会产生直接影响,也满足外生性的要求。

2.广义矩估计。为了弥补样本数较小的不足,并有效克服弱工具变量的问题,本文选用系统广义矩估计(GMM)的方法排除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产生的干扰。该方法将差分GMM和水平GMM结合后做出系统性的估计,对有限样本的应用具有较好的估计结果,因此,该估计方法对本文有着较好的适用性。

具体检验结果如表6中所示,表6中的列(1)和列(2)分别展示了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和广义矩估计法的回归结果。其中,列(1)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回归的结果表明,在使用工具变量后主要解释变量依然显著为正,与基准回归结果基本相符,Cragg-Donald F统计量大于10,表明不存在弱工具变量问题。从Kleibergen-Paap rk LM检验的结果来看,工具变量不存在不可识别的情况。同时,从列(2)的回归结果也可以发现,更换模型后回归结果也基本保持稳健。表6的回归结果也说明,即使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的情况下,地方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正向影响效应仍具有稳健性,本文的结论依然成立。

表6 内生性检验

(五)异质性分析

至此,文章的前两个假设已基本被证实,地方引资竞争能够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而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在该效用中起到了关键的中介作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继续从地区差异、市场化水平和财政压力等角度入手,探讨地方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是否存在异质性的影响效用。

1.东中西地区差异

鉴于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格局存在一定的差异,在资源优势和地区特色不尽相同的情况下,各地政府的引资倾向可能会有所不同。本文参照经济地理的划分标准,将样本分成东中西三个部分,进一步探讨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是否存在地域差异,具体的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表7中的列(1)(2)(3)分别是东中西部地区样本的回归结果。由表7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东中西三个地区引资竞争的系数均为正值,说明各地区政府的引资竞争行为均可提高经济的发展质量,但不同的是,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用在地区间存在差异,表现为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东部最小的特征。

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中东西三个地区的资源和区位等因素有着较大差异,东部地区凭借其区位优势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成果,相应的产业结构都较为成熟。然而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滞后,且西部相对中部而言交通等基础设施较差。相比之下,等量资金的流入在东部地区产生的影响效应较弱,而对中部和西部地区产业升级产生的辐射效应更强,因此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也更大。

2.市场化水平差异

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可能会存在地域差异,表现为地区间差异化的市场化水平。市场化水平较高地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更低,市场的价格机制更成熟,政府职能发挥的成效更好。而市场化较低的地区信息流通转换速度较慢,政府可能对市场存在较多的干预,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职能的主动性受到一定限制(孙晓华等,2015)[37]。因此,本文根据各省份市场化水平将样本分为高中低三个组别进行检验,具体结果如表8所示,表8中的列(1)(2)(3)分别代表了低、中、高市场化水平下的回归结果。

由表8可以看出,当市场化水平较低时,地区的引资竞争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随着市场化水平的提高,引资竞争开始促进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市场化较低水平的地区一般处于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初始投资多为产业结构较低层次的投资,对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较小。此外,市场化较低地区的政府在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过度干预市场的运行,为完成经济发展目标降低了环境规制标准,导致新进投资对环境的破坏,对地区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了负面效应。而市场化较高水平的地区配套设施相对完善,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主动性较强,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创新投入水平,进而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促进作用。

表8 市场化水平异质性检验

3.财政压力异质性

地方财政压力是地方政府进行引资竞争的原因之一,由于缺乏税收立法权,面对刚性的财政支出,地方政府经常以招商引资的方式提高地区的投资水平,以通过经济发展体量的提升解决财政收支困境。因此,财政压力会直接影响政府的引资决策,在引资水平相近的情况下,不同财政压力地区的引资效应也可能会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样本按财政压力水平分成高中低三个组别进行回归,具体的结果如表9所示,表9中的(1)(2)(3)分别展示了高、中、低财政压力下的回归结果。

由表9可以发现,引资竞争对不同财政压力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均能产生促进作用,但财政压力较高地区的影响效应较弱,财政压力较低地区的影响效应更强。这可能是因为财政压力较小地区的政府更加注重发展的质量,侧重于创新型等高质量项目的引入,而财政压力较高地区的政府迫于经济增长目标的压力,有意放松新进投资的监管标准,较少关注高质量产业的引入,对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略有不足。

表9 财政压力异质性检验

四、进一步分析

(一)门限效应检验

为检验地方引资竞争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系,本文以引资竞争为门限变量,借助门限回归模型(5)对该假设进行验证。引资竞争的门限效应检验结果如表10所示,似然比检验如图1所示。从表10可以看出,双门槛检验结果即使在10%的置信水平下也不显著,单门槛检验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检验,接受仅有单一门限的假定。通过门槛模型回归结果发现引资竞争的门限值为0.245,该结果与似然比检验的图表结果一致。

表10 引资竞争的门限效应检验

图1 门限值的似然比统计量

(二)门限回归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具体的门限效应检验结果如表11所示。可以发现,地方的引资水平与经济发展质量之间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关系,且表现出引资水平较低时抑制、较高时促进的异质性特征。当引资水平小于门限值0.245时,地方的引资竞争行为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了负向影响,这是因为地方政府在引资初期有着较大的引资压力,从而放宽了流入资金的质量和效率,且引资水平较低时容易出现“逐顶竞争”的现象,这将严重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而当引资水平大于门限值0.245时,地方引资竞争行为能够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质量,两者表现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引资水平的提高使政府有意识地提高了地区内的公共服务水平以获得高质量的投资,以上结论也很好地验证了假设3。

表11 门限效应检验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2007-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地方引资竞争对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效果,并深入探讨了产生这一结果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引资竞争总体上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同时,产业结构高级化在这一关系中发挥了显著的中介机制作用。事实上,地方政府主要通过提高税收优惠、降低土地价格、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吸引区域外资金的投资,外部资金的流入能够为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动能,并直接作用于地区经济的发展,且外部投资带来的新技术能够促进地区生产效率的提升,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促进地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引资水平处于低位时,地方政府往往会陷入过度竞争,这可能是地方为提高引资数量放松对引资质量的监管,不仅阻碍了产业结构的升级,也对经济发展质量产生抑制效应。随着引资水平的提高,地方政府的策略重心逐渐转移到公共品和公共服务的竞争,科教支出占比开始上升,高技术引资下的创新驱动使产业结构高级化得到加强,进一步对地区经济的发展质量产生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地方政府之间的引资行为和竞争策略,本文有如下几方面的政策建议:第一,制定合理的税收优惠政策,保持地区间的良性竞争。虽然税收优惠引资策略在一定程度上对地区经济发展有着促进作用,但必须保持合理的税收优惠力度,将优惠限定在合理的区间内,避免过度的税收竞争对市场造成扭曲,造成地区生产结构的失衡,影响经济发展的质量;第二,优化地方引资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运行效率。政府应合理配置资金在生产建设和民生服务方面的比例,避免过分追求经济效益的“短视”行为,在完善基础设施的同时注重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支出,利用良好的公共服务打造高效的投资环境,发挥公共品竞争在引资中的优势;第三,严格把控招商引资标准,确保资金流入质量。在引资的过程中要恪守底线,立足长期可持续的引资目标,尽管引资行为可以直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但不能放松环境规制的要求,从根本上杜绝一切不符合标准的投资项目,体现高质量发展的经济发展目标;第四,发挥引资的技术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考虑到引资行为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高级化的方式推动经济的发展质量,地方政府应该重视技术或创新性较高项目的引资,并对地区新进的高技术产业给予一定的扶持和帮助,利用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地区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猜你喜欢
产业结构竞争检验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感谢竞争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