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新闻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创新研究

2024-01-12 02:51雷昊霖
甘肃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新闻学思政融合

雷昊霖,郝 香

(甘肃政法大学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 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同时“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可以说,课程思政就是在新闻学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上,以育人为价值理性,融合思政元素,发挥思政课程教育资源的最大化优势,共同提高新闻人才在政治觉悟、思想品德、职业操守、自身责任等方面的水平。

而具体到“融合新闻学”则是在应用新闻学层面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它主要突出了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如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新兴媒体,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并根据各自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然后分层次、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的受众[2]。“融合新闻学”融入“思政元素”是为了从精神层面实现核心课程建构的育人目标,课程意义上更加突出核心价值观念,其旨在培养什么样的新闻人才,并通过对媒介、渠道、推送、运营等元素整合,在课程实践上有效设置思政元素,实现知识与价值的有机统一。

一、内在逻辑:“融合新闻学”中的思政价值

随着数字技术与融媒体的迅猛发展,传媒产业发展一度成为热门话题。而在这一流变中,特别是在推进“大思政”的背景下,新闻学类专业课程群在教学目标、理念、方法,课程体系设计上都做了一系列的创新与融合。其中,融合创新的有效途径是通过工具理性,追求课程设计的最大价值。工具理性强调的是融合新闻思政课程设计由最终目标所驱使,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借助价值理性,达到对人个体精神的培养[3]。从“融合新闻学”的内在逻辑而言,在新闻学中融合思政元素是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共同作用的结果,追求新闻教育的现实本质,并最终达到育人的教育目的。它突破了传统课程意义上的认知体系设置,主要旨在“育人”,立德树人是高校培养人才的根本要求[4],开设什么样的课程、坚持什么样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关键性问题。倘若方向错了,就很难培养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合格接班人。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政工作的重要部分之一,它不仅体现了当下各大高校的办学特色,更是挖掘不同专业课程融合拓展的重要途径。

(一)强调符合专业特性的价值导向

新闻专业独特的自身特点决定了思政元素存在的必要性,媒体更是作为权威机构,履行着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职责。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如何保证舆论的正确导向是媒体从业人员面临的重要挑战。当下,国际环境尤为复杂,我国经济建设也取得的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信息的海量化、观念化空前更迭,融媒体环境虽然提供了媒体从业人员的良好环境,但面临的挑战却是纷繁复杂的。在信息迅速变化的时期,更是折射了新闻从业人员的思政素质。因此,从时代要求来讲,前期培养应该是重中之重。

众所周知,现代意义上的媒介“面向广大受众,因而成为一个人们可以不受太多限制,获取资源和分享信息的社会公共空间”[5]。而我们当前所处的媒体环境又是多元价值观竞相碰撞的,千篇一律的媒体报道角度早已不复存在,形式多样化、角度多变化已然成为一种趋势。但不乏有某些报道有博取流量、唯利益至上、哗众取宠之嫌疑。于大众而言,新闻是获取信息,了解政策方针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也兼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众价值取向选择以及教育人们的社会职责。很难想象,缺乏思想深度的新闻报道造成的危害。那么使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自觉担负起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就需要思政教育的统筹引领,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阶段,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并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可见,融合新闻教学中,思政元素存在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二)自媒体报道要端本正源

在人人都是信息源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和影响范围之广,为信息的真假辨别带来了全新的问题与挑战。受大数据的冲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区分流言似乎更具难度,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挤压中显得更加艰难。自媒体仅站在自家角度报道事件,导致媒体的公信力一度受到重创。

如关于刘学州事件,某自媒带头网暴,为博取“流量”,片面报道。我们知道信息时代,媒体报道影响巨大,必须做多方验证,才可发声。而不是为夺眼球哗众取宠,以客观第三方身份对当事人进行臆测、想象、诋毁。从寻找汤兰兰、HK 事件、慰安妇报道事件、疫情期间带节奏……这些错误的舆论导向更是为键盘侠的存在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再如在2022 年唐山发生的暴力围殴事件,起因为某媒体对事件进行了片面报道,对受害者一方评论用词不当,从而引发群愤,被骂“无良媒体”。可见,在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人生安全的这些重大事件的报道上,新闻从业者该如何守好自己的责任,从以往低级错误的舆论报道吸取教训才是关键。那么,这就体现了在培养新闻从业人员的过程中,高校做好“把关人”角色的重要性。思政教育与专业完美结合,教师不单是知识的传授者,更重要的是在课程思政教育方针的引领下,做好“意见领袖”的工作,从信息传播的有效性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入手,培养学生对虚假新闻的审视态度和灵敏度,强化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责任,从而杜绝媒体在丧失公信力的道路上自掘坟墓,提高写稿人的专业修养和发稿人的社会责任。为此,融合新闻教学中的“课程思政”,不仅是时代正本清源的需要[6]200,更是推动我国媒体良好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内容过硬,才能获得群众的认可和信任。

二、目标挖掘:“融合新闻学”中的思政元素

从新闻传播发展史来看,每次变革都伴有新闻教育的模式创新与调适。“融合新闻学”在新媒体影响下,随时都与媒介教育相跟进,它包括基本理论、发展历程、报道主体、报道基础、纸媒转型、视听重构、融合新闻流程、发展趋势等八个方面。其中,报道主体和报道基础与学生从业需求高度相关。如今,伴随着媒介融合,信息的传播方式以及接收终端与媒介所有权、媒介机制产生了新一轮的融合,使得新闻在编辑、管理、制作等层面较以往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融合新闻记者、融合新闻编辑、融合新闻管理等全新的职业角色。这也导致了市场对融合新闻类人才的大量需求,而卓越新闻人才的培养契合点在于思政元素的目标挖掘。

(一)讲好中国故事里的思政元素

实现专业课程与思政内容的结合,并不是知识的生硬照搬,而是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从认知、认可到实施行动[7]。把挖掘的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融合新闻的价值判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新闻学与传播学密不可分,尤其是受国际传播影响,我国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短板和不足,这就需要融入启发式教学,将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爱国主义情怀融入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授课内容中,从而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新闻伦理与规范课程,既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爱国、敬业、无私的价值理念。那么,把我国传统的道德故事,以案例形式讲解,融入仁义礼智信,培养学生乐善好施,崇尚正义的道德观念。这也从更高层面体现了“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是中华文明绵延不息的基础”[8]。同时,学校政法建设的学科优势,凭借法治内容的讲述,传递了中国民主法治建设的故事,并帮助学生树立牢固的法治意识观念。当然,讲好中国故事,也靠的的是中国好声音的传播,而传播中国声音的关键在于职业道德的培养。可见,中国故事蕴含的思政力量,是以实现中国声音的有效传播为契机,启发学生爱岗敬业的重要性以及精益求精的必要性,使得专业与思政有机结合,让学生主动承担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的责任和使命。

(二)理论课程资源里的思政元素

“融合新闻学”的培养目标首先应该是全能型人才的培养,多媒体思维是融合新闻编辑最基本的思维方法。传统的新闻叙述依照线性模式传播信息,方式较单一,而融合新闻则包含不同的叙述方式,依据不同媒介特征,采用不同的叙事编辑思维。这就需要“筛选者”角色,而思政元素的挖掘,则是筛选过程的实现。如新闻工作的基本准则、党性原则,它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构建与新闻党性原则密切相关的课程知识体系。在课程教学中,徐宝璜、邵飘萍等人为新闻事业发展做出的重要贡献也是新闻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些课程间的联动作用,更是加强了新闻史、广播电视史等相关课程的资源整合,从横向与纵向影响着新闻的发展路径。如范长江新闻思想,不仅从职业素养上阐释着价值思政,也以培养什么样的人为核心课题,培养着当代大学生作为一名媒体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实务课程资源里的思政元素

融合新闻课程的价值引领,需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等贯穿于教学目标始终。具体到融合新闻教学实务,除了价值引领之外,还需培养学生们在职业操守上的道德观念,以及在职业规范过程中的法律意识。“融合新闻学”的实务课程包括新闻采集、新闻加工建构、新闻多终端传播等内容,其课程设置目标是培养业务能力突出、政治觉悟高、新闻敏感度过硬的优质新闻从业者。细究新闻融合的过程,采写编评蕴含了一系列的德育元素,而这些德育元素是当下践行课程思政的主要载体。新闻采写编评人员不仅是信息决策者、内容选择者、资源优化者、信息加工者等多重角色,更决定着信息流向大众的重要时间以及占据的版面。媒介融合改变的不单是新闻采编人员的工作状态,更是对思维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所谓“全能生产者”就是最好的形容。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实务课程里的思政元素,培养人格完善、尊重真相、敢于为公平正义发声、为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做贡献的记者编辑,这也恰好是思政里德育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媒体背景下,舆论场随时都瞬息万变,话语权的争夺更是愈演愈烈,此时事实的公正客观、思想理性则显得格外重要,挖掘采写编评实务课程里的思政元素早已刻不容缓,如在新闻评论课程里,主流价值观的课堂案例讨论,强调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新闻真实性原则。

三、路径探索:“融合新闻学”的思政教育建设

自20世纪70年代尼古拉·尼葛洛庞蒂将原用于科学领域的词汇“融合”引入新闻传播学之后,融合新闻已经成为了学界和业界积极探索的一个词汇。而作为世界上第一所新闻学院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则在2005年创建了融合新闻专业,其中课程设置分为核心课程、专攻课和推荐选修课,具体如表1所示[9]。

表1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融合新闻课程设置

从以上课程,我们看到融合新闻涉及的面较多。但如做一简单归纳,会发现注重的面只有两个。一是作为记者、编辑应具备的技能素养,二是对网络媒体的使用方法。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作为和国内高校交流比较频繁的新闻院校,自然而然对国内融合新闻的发展做出了影响。在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开设的媒体融合专业的课程设置就是采用了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模式,可谓是新闻教学的一大进步。然而,实际的教学效果却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是专业课程中的理论和实践性难平衡,复合性不强。为此,鉴于面临的问题缺陷,在今天的融合新闻教学上,需对教学方式结合专业课程特点,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完善。

(一)讲政治、重理性的课程教学思路

理性思维对于新闻生产者来说,是坚持正确导向的基础前提。因此,培育合格的新闻工作者,是高校的主要职责。那么,新闻的选择标准和价值评判标准则尤为重要,这一方面与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息息相关,必须将讲政治与重理性融入课程设计[6]139,在整体的教学思路中,将理论、科研、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与课程思政相结合。同时,利用不同性质的媒体平台,在各大自媒体推送实践报道,与时俱进。在教学案例设计上,可根据新闻价值选择采写全方位讲解新闻选择的理性思维、政策方针及报道原理,让学生积极响应社会主流价值观,并准确的对新闻价值选择与判断做出正反馈。这里可以参照“媒体智库”的建设,媒体智库的研究内容主要以政策咨询和政策影响为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而媒体智库建设便是对国家智库建设的积极响应。2014 年9 月,中国第一家智库媒体平台中国网“智库中国”正式启动上线,同年12月,光明日报新创版面《智库》周刊于读者见面。这些自建立以来,不仅取得了政府、社会的公信力,更对公共政策,公共利益的讨论关注始终如一。如此可持续的发展路径,正是得益于对公众价值利益的把握和追寻。

(二)重优势、挖思想的学科培养理念

“思政元素”的融入,离不开特质学科的优势创新。完善新闻专业课程里的思政体系,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重要组成部分。新闻传播是集体性的话语权,其意识形态不是个人自发形成,而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社会环境的影响尤为突出。就此而言,新闻专业具有人文和社会双层特性。作为一名未来的新闻专业从业者,则需同时具备拥有两种特征,在深层次了解新闻类学科的社会特性时,更要兼顾新闻与人文科学的内涵,遵守新闻的法律法规,坚守新闻的道德伦理,洞悉社会的世间百态,守护社会正义。因此,我们在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过程中,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时事政治等方面挖掘思想,形成具有人文情怀、价值引导、思辨能力、社会意义等相融合的新闻思政课程资源。

而这种课程创新便是通识教育与融合新闻专业的结合,这类教育力求打通各科之间的联系,突破授者狭隘的专业视角,在提高学生思维理念和方法的同时,提高学生在价值、人格层面的综合素质。例如涉及历史、民族背景、传统文化类的通识课,不仅是视野的开阔,更是与专业课程融合的一个探索的过程。历史元素的融入,如“融合新闻学”中涉及的中国新闻史部分,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聘请老一辈新闻工作者,让他们以自己丰富的人生经验、学习历程,来讲述我国新闻革命史以及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人对新闻工作的重视程度和期盼[10]。毫无疑问,开设专门的人物访谈课程实践,邀请专业书籍撰稿人和相关专家教授,足够让学生思想更进一步,真正做到既是有担当的“四有青年”,又是党的政策传播者、主旋律的弘扬者、新闻事业的贡献者。而这种详细的经验分享授课,会比教科书式的灌输产生的效益要好。因此,大数据时代,以人文关怀潜心观察,发掘新闻,才能创作和报道有温度、有价值、有共鸣的作品。同时,也只有让学生们接触具象化了的思政力量,才能在深度访谈、撰写报道、制作专题片等实践中提升学科素养,切实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进而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11]。

(三)重互动、提品质的实践教学效果

融媒体时代,受众身份随新媒体技术发生变化,已演变成为“用户”,其被关注度得到空前提高,用户更是成为与新闻从业者地位相当的创造与接受主体,二者已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从内容生产、分享信息到用户发表观点,在双方互动过程中实现信息增值。可见,“融合新闻学”在媒介融合技术发展的作用下,需注重与受众间的互动,特别是要提升新闻对广大民众的服务品质,以及最终对社会的反馈效果。“融合新闻学”是以应用新闻学为基础的,它属于典型的新闻业务研究。为此,应在新闻关键词、页面设置、互动设置、超链接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进而达到醒目、强化的作用。学习强国APP,设有不同标题页面,有要闻、思想、主题教育、亮点、青春中国、法治中国、传播中国等,对此,不同受众,可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关键词,查阅所需内容。而这其中的文明互动规则、伦理原则均是在学习思政元素的基础上,方可长期开展。“为人民服务”就是《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的服务导向。为此,在日常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们的服务意识,从关心用户,到满足用户需求,最终投身于融合新闻的品质服务中。

当然,优化新闻品质,还需全方位的介入,这对新闻从业者的职业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有新闻采访和深度调查的多种技能,也要具备对重要节点、关键细节把握的随机应变的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应该注重伦理规范,不做低俗的新闻报道。新闻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倘若运用不当,极易产生负面影。对此,新闻实务的实践教学,需在互动中坚守好自身的社会责任,秉承公平公正的报道理念,深入事件背后,直面复杂多变的情况,关注不同群体,对可能出现的事态学会做整体评估,审慎的态度是高质量报道的基本保障。总之,课程思政的融入,不仅需要专业的知识与实践技能,还应明确自身职权范围和价值追求。

四、结语

课程思政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路径,更是创新人才模式培养的必经之路。而“融合新闻学”事关意识形态,更离不开课程思政的融入。在融媒体时代,为高校的思政课程建设带来创新的同时,也带去了挑战。进而革新了工作方法,开阔了学生视野,提供了便利的工作环境。而新媒体技术与思政元素的融合,更为成功实现二者融合的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提供新的途径。专业课程建设紧扣着时代主题,同时进一步探寻在当代大学生融合新闻人才培养基础上如何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更是新时代课程思政改革的重要目标。换言之,重视“融合新闻学”中的思政建设,就是要全方位培养遵守职业道德,树立明确职业目标的新闻从业者,并在价值塑造、知识储存和能力实践中,充分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正确定位。

猜你喜欢
新闻学思政融合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论博士格·德力克对新闻学和教学的贡献
新闻学理论在网络媒体时代的变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