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民族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PEAR1和PTGS1基因检测及意义

2024-01-12 05:33童燕翔杨发建陈晓鹏
云南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A型海拔脑缺血

童燕翔,杨发建,林 驰△,陈晓鹏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 1.神经外科 2.药剂科,云南 蒙自 661100)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是高海拔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众多,分布广泛,本地区人员构成比及地理环境不同于平原和高原地区。

阿司匹林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有效降低血管事件,心脑血管疾病常常由于血栓形成引起,大部分患者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抑制血小板功能,可明显降低复发率,有少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研究发现与阿司匹林的抵抗基因相关,称为aspirin resistance,即AR,甚至有研究表明抵抗和血管事件程度呈正相关性,所以提倡联合用药[1],抵抗主要表现为临床治疗抵抗和实验室生化抵抗两方面,临床治疗抵抗是指正常治疗剂量且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却不能避免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实验室生化抵抗是指正常治疗剂量且遵医嘱规律服用药物但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功能,可通过检测指标诊断其抵抗[2],临床常常监测血小板内皮聚集体1(platelet endothelial aggregation receptor 1,PEAR1)基因,其是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基因之一[3],但基因多态性分布不同地域差异性巨大,与地域、民族等明显关联,对需要服用阿司匹林治疗的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完善PEAR1和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1(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1,PTGS1)基因型检测意义重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回顾性分析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5月-2020年6月169例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为云南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常住居民,少数民族45例(哈尼族15例,彝族20例,壮族2例,苗族8例),汉族124例。男性124例,女性45例。年龄段35~86岁,60岁及其以上患者95例,60岁以下患者74例,平均(61.53±11.01)岁,通过行冠状动脉造影或冠状动脉增强三维重建、心肌酶学筛查及心电图诊断冠心病,通过头颅影像学检查、临床表现及症状确诊脑缺血。

纳入标准:(1)云南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本地居民;(2)确诊冠心病或脑缺血;(3)完善PEAR1和PTGS1基因检测;(4)无家族遗传性疾病。

排除标准:(1)非本地区常住居民;(2)非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3)对阿司匹林过敏、出血性疾病、合并恶性肿瘤、严重器质性疾病、感染急性期者等。本研究已通过院级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或其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所使用方法、仪器、试剂

所有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2mL,专用抗凝管抗凝,抽血时间与检测间隔小于3h,用测序反应通用试剂盒-阿司匹林 20T/盒,采用某公司多通道荧光定量分析仪 Facan 48E分析,每一个步骤均由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标准流程进行标准化操作。

1.3 基因分型

依据PEAR1基因rs12041331位点多态性将其分为野生型(GG型)、突变杂合型(GA型)、突变纯合型(AA型);PTGS1分为AA型、GA型、GG型。

1.4 血脂评价标准(参照2007《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TC≥6.22mmol/L为高胆固醇,TG≥2.26mmol/L为高甘油三酯,HDL-C<1.04mmol/L为高密度脂蛋白低,LDL-C≥4.14mmol/L为低密度脂蛋白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基因型分布

表1 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169例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PEAR1基因分布情况[n(%)]

表2 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169例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PTGS1基因分布情况[n(%)]

2.2 不同因素组基因型分布情况

发现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PEAR1基因分布与民族及性别有关联,P值为(0.034及0.032),差异性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PEAR1基因分布和年龄、血脂情况、基础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无相关性,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性意义(P>0.05),见表3。

2.3 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基因分布与其他地区基因分布对比(文献资料查阅各地基因情况)

本研究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与青岛、许昌、上海地区人群PEAR1基因分布有统计学差异,P值为(0.027、0.001、0.014)(P<0.05),即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PEAR1基因型以GA为主,青岛以GG型为主,许昌三种基因型相差不大,上海以GA及GG型为主。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与武汉、大连、广州、河源、北京、南京地区的PEAR1基因分布无差异性(P>0.05),见表4,即本地区与武汉、大连、广州、河源、北京、南京地区基因分布均以GA型为主;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与河源、北京、上海地区人群PTGS1基因分布无差异性(P>0.05),见表5,即本地区与河源、北京、上海地区人群PTGS1基因型以AA型为主。

表4 不同地区PEAR1基因多态性结果分析(例)

表5 不同地区PTGS1基因多态性结果分析(例)

3 讨论

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们的影响越来越大[4],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为基础用药,在临床中使用比较广泛,双抗比单抗效果更好,氯吡格雷价格较高,阿司匹林便宜,但阿司匹林比氯吡格雷消化道出血风险高[5,6],所以使用阿司匹林需谨慎,其代谢与PEAR1基因相关,对血小板聚集的影响途径是特异性的[7],但基因突变比较常见,可以通过基因检测进行血管风险评估和预测药物疗效[8]。

本研究发现,本地区PEAR1基因分布与民族及性别有关联,少数民族野生型GG型基因占15.6%,汉族GG型基因占36.3%,少数民族GG型基因占比低于汉族,可见汉族阿司匹林代谢高于少数民族。男性GG型基因占25.8%,女性GG型基因占44.4%,女性GG型基因占比远远高于男性,女性阿司匹林代谢高于男性,与陈静静等[9]发现性别是AR 的独立危险因素一致,PEAR1基因分布和年龄、血脂情况、基础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种类无联系,即AR抵抗与年龄、血脂情况、基础疾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无联系,与王召月等[10]相关报道一致。Keramati AR等[11]研究显示欧洲裔美国人和非洲裔美国人不同基因突变点患者对血小板聚集影响不同。Xu等[12]发现AA纯合子30天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死亡、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和缺血性中风的综合发生率显著高于非AA纯合子,G等位基因优于A等位基因,尤其纯合子基因型更明显。

石秀锦等[13]发现突变位点数目和血小板聚集率呈正相关性,即AR可能性越大,本研究PEAR1基因突变频率44.67%,GA及AA基因型占49.11%及20.12%,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以突变杂合子型为主,推测本地区大部分人对阿司匹林代谢较差,AR可能性大。有研究报道高加索人和非裔美国人PEAR1基因突变纯合子型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和最终病死率均明显高于野生纯合子基因型[14]与鲁燕等[15]研究一致,说明突变型A基因携带人群为血管事件高危人群,阿司匹林低代谢,可进行基因筛查对重点人群监测,尤其突变纯合子基因型携带者,对阿司匹林存在严重抵抗影响预后[16]。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与青岛、许昌、上海地区人群PEAR1基因分布有差别,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以GA型为主,占49.11%,AA型最少,占20.12%,青岛地区人群以GG型为主,占39.3%,AA型最少,占23.3%,许昌地区三种基因型分布比较均衡,上海地区以GA型为主,占46.0%,AA型最少,仅占13.4%,说明本地区人群阿司匹林代谢低于上海地区,青岛及许昌与本地代谢情况比较接近,PEAR1基因分布存在地域差异性,与相关研究结论一致[17]。

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人群PTGS1基因以AA型为主,占99.41%,未检测到GG基因型,与河源、北京、上海地区人群PTGS1基因分布无差别,所有地区均以AA基因型为主,GA基因型少见,GG基因型未见,有报道日本和越南都未发现PTGS1 G等位基因存在,北京地区PTGS1 G等位基因为2.2%,欧洲地区PTGS1 G等位基因可达7%[18],但所有地区均以A基因为主,说明PTGS1基因地域分布差异性较小。有研究表示PTGS1基因突变对血小板功能和出血有影响,但由于G等位基因占比少,相关研究较少[19],有待进一步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用于心脑血管疾病[20],高海拔少数民族地区冠心病及脑缺血患者PEAR1基因分布与民族及性别有关联,与年龄、血脂情况、基础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种类无关联性,本地区人群阿司匹林代谢相对稍差,汉族阿司匹林代谢高于少数民族,女性阿司匹林代谢高于男性,临床上完善基因检测可实现个体化用药和安全用药,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A型海拔脑缺血
高海拔的甘南
南美三大高海拔球场
海拔4000米的父爱
原花青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肠道功能的保护作用
血必净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
细胞外组蛋白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关系的初探
DF100A型发射机马达电源板改进
A型肉毒素在注射面部皱纹中的应用及体会
A型肉毒毒素联合减张压迫法在面部整形切口的应用
AZA型号磨齿机工件主轴的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