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障碍对哈尼族、彝族冠心病患者预后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4-01-12 05:33王雄飞
云南医药 2023年6期
关键词:红河州哈尼族彝族

胥 勇,马 韬,段 萍,王雄飞

(云南省滇南中心医院/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云南 蒙自 661100)

冠心病与抑郁障碍之间相互促进,抑郁障碍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的另一个重要危险因素[1,2]。而且,伴发抑郁障碍可增加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3]。研究表明,与正常人相比,患有冠心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抑郁症。例如,Rudish等人[4]的研究发现,患有冠心病的人群中,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比例在17%-27%之间。在国内徐飚等[5]研究报道,抑郁障碍在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6.1%,而抑郁障碍在门诊冠心病患者的发生率则为10.4%。对于抑郁障碍与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目前仍然不完全清楚;有研究人员提出了血管性抑郁的假说,认为血管性疾病可导致抑郁发生。目前国内对于抑郁障碍对冠心病患者生存质量的有关研究相对较少;特别是关于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对生存质量及疾病预后的影响目前国内外还研究较少,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在本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哈尼族、彝族冠心病患者204例,其中哈尼族110例,彝族94例,男性113例,女性 9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60.2±9.4岁。纳入标准:根据WHO的冠心病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必要时经行冠脉造影以确诊。排除标准:既往有精神疾病史及智力障碍、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有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疾病、恶性肿瘤、感染性疾病、以及心功能Ⅳ级者。采用综合性医院抑郁量表(HAD)评分,将组78例患者分为2组:一组为冠心病伴抑郁障碍,即研究组78例;另一组为冠心病不伴抑郁障碍,即对照组126例。根据既往研究[6]提示将9分作为临界值,可以获得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其中,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方式、职业状况以及血压、血脂、血糖、用药情况等一般资料的对比,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见表1。

表1 2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通过前瞻性收集住院的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冠心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主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居住方式等),通过使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HAD对相关患者进行调查分析。在调查研究开始之前,研究人员会对患者及授权家属详细说明这项研究的宗旨、所花费的时间以及信息安全措施。以获得患者及授权家属的支持与配合。对满足入选标准的个体,使用SF-36、HAD进行调查分析。采用统一的标准,并让患者填写完成所有必须完成的资料。为保证患者的合作性和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所需时间的长短以患者当时的精神状态而定,有需要时可每次只测评一个调查问卷。在相关测评结束后,研究人员会按各量表的评分标准及时完成相应评分。

1.3 心血管事件

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均进行系统的随访监测,患者住院期间均进行 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超声心动图等常规检查;密切监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室颤动、心跳骤停、猝死等的发生情况。出院后随访30d内所发生的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心跳骤停、猝死及心力衰竭(纽约心功能分级II-IV级/LVEF<40%)。

1.4 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本研究所调查的冠心病患者共204例,其中,冠心病伴抑郁障碍组(研究组)占78例,发病率为38.24%;不伴抑郁障碍组(对照组)占126例;哈尼族占110例,彝族占94例。2组患者在民族构成、性别构成、年龄分布、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患者居住方式、文化程度、职业状况、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烟史、饮酒史、血压(收缩压/舒张压)、 LDL-C 、空腹血糖等指标对比结果,见表1。其中,2组患者在居住方式、饮酒史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项目的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HAD总分的比较

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伴抑郁障碍组的HAD总分明显更高(P<0.01),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2组患者HAD总分的比较

2.3 2组患者SF-36各因子得分的比较

研究组SF-36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P<0.01)。经过SPEARMAN检验HAD得分与SF-36各因子得分之间呈负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见表3、表4。

表3 2组患者SF-36各因子得分的比较分析

表4 HAD得分与SF-36各因子得分之间的SPEARMAN检验结果

2.4 2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

结果表明,33例研究组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非抑郁组有25例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5。

表5 2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比较分析

2.5 冠心病患者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分析:

通过对年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高脂血症、糖尿病、HAD评分等多个变量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HAD总分≥9分是导致冠心病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事件的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见表6。

表6 相关因素与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调查的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冠心病住院患者中抑郁障碍的发病率为38.24%,高于一般人群抑郁障碍发生率的4%~7%。表明红河州哈尼族和彝族的冠心病患者的抑郁障碍的发病率比国内其他地区报道的更为严重[7、8]。造成发病率差异的原因有:(1)可能由于不同地区、种族、文化差异及生活方式的不同所致,哈尼族、彝族是红河州主要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山区,受其特殊地理位置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哈尼族、彝族冠心病患者缺乏疾病相关保健知识,加上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药物副反应等原因导致患者产生了错误认识及不良的心态。加上由于目前红河州医疗资源相对紧缺,对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冠心病患者缺乏系统的健康教育及规范化的慢病管理;这些都可能是造成哈尼族、彝族冠心病患者抑郁障碍发病率偏高的原因。(2)研究中对患病人群选择不同:如急性病人及慢性病人所占比例不同,本研究对象主要为住院的病人,而其他研究有的仅选择门诊病人、社区病人。(3)研究者水平的差异所致,对于疾病的诊断入组标准缺乏统一、规范的标准,不同的研究中研究者采用不同的疾病诊断及入组标准,同时采用的心理测试量表也不完全统一。

经过本研究发现,抑郁障碍组在SF-36各因子得分低于对照组,且HAD总分与SF-36得分呈负相关。这与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伴发抑郁障碍可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生存质量。HAD总分与SF-36各因子得分的分析发现心理健康排第一位,说明抑郁障碍与冠心病患者心理健康水平关系最为密切。伴抑郁障碍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水平的受损,导致社会、认知功能障碍,进一步影响患者对治疗、康复等的依从性。因此,临床医生在治疗其基础疾病的同时也要积极干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病人的社会功能。

抑郁致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有关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升高。其相关机制可能为通过介导血管内皮的损伤、增加血小板活性聚集作用、促发血管痉挛收缩、降低心率变异性、导致脂质代谢紊乱等[9,10]。目前,国内、外研究均分析冠心病伴发抑郁障碍时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校正年龄等因素后,发生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其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可达10%,未发生抑郁障碍的患者1年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则只有6.7%。同时发生抑郁障碍的冠心病患者,其病死率也会明显增加[11,12]。本研究发现,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冠心病患者如果发生抑郁障碍,其有关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可达42.31%,而不伴抑郁组则只有19.84%。并且,经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后提示抑郁障碍是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导致本研究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偏高的原因可能为本研究入选样本量偏少有关,同时亦可能为本身的地区、种族、文化差异所致,进一步需进行大样本量研究以明确。

综上所述,抑郁障碍在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冠心病人群中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冠心病合并抑郁障碍严重影响本地区哈尼族、彝族患者的生存质量,影响预后。因此对在红河州哈尼族、彝族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和干预显得尤为迫切。对该类患者采取综合的疾病治疗及管理模式,在兼顾治疗患者躯体疾病的同时,又要注意这部分患者心理障碍的干预治疗。红河州地区心血管医生在“生理一社会一心理的医学模式”的要求下,应积极地投入到“双心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来。让红河州地区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冠心病患者在发生抑郁障碍等时,能得到早识别、早诊断和早治疗。通过采取综合有效治疗及管理措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升本地区哈尼族、彝族等少数民族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红河州哈尼族彝族
彝族海菜腔
长街古宴 宴宴热闹 哈尼族长街宴
维生素D辅助治疗云南哈尼族儿童肺结核的疗效观察
彝族养蚕人苏呷色日的致富启示
彝族荞粑粑
创享空间
新时代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研究
A Review of Studies since the 1980’s on the Tieto-urman Song of the White Wolf
说谎和开玩笑
哈尼族色彩审美文化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