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S 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2024-01-13 03:19顾韵姿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23年25期
关键词:时限射血心室

王 军 顾韵姿 安 芳

(湖北省军区武汉第三干休所,湖北 武汉 430010)

心力衰竭主要是心脏泵血功能障碍,造成外周血流分布异常,进而影响循环系统功能,其处于心脏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1]。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剧,老年心力衰竭发病率逐年递增,已逐渐发展为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以往研究显示,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及心律失常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均易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由于心力衰竭患者早期缺乏典型临床症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出现腔静脉淤血、肺淤血等情况,对日常生活及工作造成严重影响;故早期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是改善预后的关键[3-4]。心电图(ECG)检查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心脏疾病的诊断及病情判断中。其中ECG 的QRS 波时限能显示心室的电激动过程,多项研究表明,心力衰竭患者QRS 波时限延长(≥120 ms)[5]。且近年来,心脏再同步治疗在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的终末期心衰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QRS 波时限延长可能提示非同步化,其不仅在病情严重程度的断定中具有潜在价值,还是临床治疗的新靶点。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此类患者QRS 波时限特点与心功能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118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心衰组,并根据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 Fraction,LVEF)分为射血分数保留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HFpEF)组(n=47)和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reduced ejection fraction,HFrEF)组(n=39)、射血分数中间值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 with midrang ejection fraction,HFmrEF)组(n=32);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8 例纳入对照组。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纳入标准:(1)符合2021年《ESC 急慢性心力衰竭指南》[6]中相关标准;(2)病历资料完整;(3)无意识、认知功能障碍,能与医务人员进行正常交流;(4)均完成超声心电图检查、且患者耐受。排除标准:(1)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永久性心脏起搏者;(2)依从性较差,难以配合研究者;(3)伴有自身免疫疾病、器质性疾病或合并恶性肿瘤;(4)既往有心脏瓣膜修补或置换手术史或近一月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者;(5)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及电解质紊乱者。

1.2 方 法

1.2.1 ECG 的QRS 波时限检查:患者取平卧位,相关医务人员需在检查前向患者及家属耐心讲解检查方法及注意事项,采用ECGXYJ-0001(日本光电)12导联ECG 机进行检查。给予常规消毒并放置电极,随后选取直观、清晰的QRS 波群完成QRS 波振幅指标与时限的测定,参考QRS 波起始水平线。若QRS波为斜段者,以起点为参考,以水平线到波峰顶端的垂直距离来测量正向波形动态变化。每一个导联的QRS 波振幅用R、S、q 波振幅绝对值相加得到。

1.2.2 心功能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查,将探头频率设置为1-5 MHz。

1.2.3 分组:根据LVEF 情况分为HFpEF 组(LVEF≥50%)和HFrEF 组(LVEF<40%)、HFmrEF组(LVEF 在40%-49%)

1.3 观察指标

(1)基线资料: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心率、体重指数及合并糖尿病人数、吸烟人数等;(2)心功能指标:包括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end diastolic volume,LVEDV)、体循环阻力(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SVR)及LVEF;(3)QRS 波时限;(4)QRS 波时限与LVESV、LVEDV、SVR 及LVEF 等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使用SPSS 25.0 软件进行分析,经K-S 检验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描述,非正态分布数据经自然对数转换成正态分布后进行分析,组间使用独立样本t 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 检验;多组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并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系数模型,均以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四组基线资料比较

四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体重指数、心率、合并糖尿病人数、吸烟人数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四组基线资料比较[±s/n(%)]

组别HFrEF 组HFmrEF 组HFpEF 组对照组χ2/F 值P 值例数(n)39 32 47 58男21 19 27 32女18 13 20 26年龄(岁)67.39±5.12 65.28±4.93 66.71±4.85 67.52±4.81 1.620 0.187体重指数(kg/m2)22.04±2.27 21.74±1.86 21.81±2.19 22.21±1.94 0.500 0.684心率(次/min)80.26±8.34 79.15±9.85 77.18±10.21 76.31±9.56 1.600 0.190糖尿病4(10.26)2(6.25)5(10.64)0(0.00)6.480 0.091吸烟21(53.85)18(56.25)34(72.34)40(68.97)4.628 0.201性别(n)0.273 0.965

2.2 对照组与心衰组QRS 波时限特点与心功能情况

心衰组SVR、QRS 波时限、LVEDV 及LVESV等指标均高于对照组,LVEF 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对照组与心衰组QRS 波时限特点与心功能情况比较(±s)

表2 对照组与心衰组QRS 波时限特点与心功能情况比较(±s)

组别心衰组对照组t值P 值例数(n)118 58 LVEDV(mL)142.52±10.68 115.29±8.63 16.888<0.001 LVESV(mL)75.59±6.27 55.21±6.74 19.772<0.001 LVEF(%)48.52±4.11 65.36±4.92 23.911<0.001 SVR(mL/min)155.82±12.43 126.85±7.44 16.354<0.001 QRS 波时限(ms)122.96±10.23 82.62±4.05 28.904<0.001

2.3 HFpEF 组和HFrEF 组、HFmrEF 组QRS 波时限及心功能水平

随着射血分数下降,患者LVEDV 及LVESV、SVR 指标有所上升,且QRS 波时限逐渐延长。SVR、QRS 波时限、LVEDV 及LVESV 比较:HFrEF 组>HFmrEF 组>HFpEF 组,LVEF 指标比较:HFpEF 组>HFmrEF 组>HFrEF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HFpEF 组和HFrEF 组、HFmrEF 组QRS 波时限及心功能水平比较(±s)

组别HFrEF 组HFmrEF 组HFpEF 组F 值P 值例数(n)39 32 47 LVEDV(mL)159.26±28.63 142.77±29.82 128.46±25.37 13.17<0.001 LVESV(mL)80.52±7.04 75.93±6.12 71.27±5.13 24.71<0.001 LVEF(%)33.05±6.52 46.83±3.02 62.51±9.57 175.23<0.001 SVR(mL/min)161.51±18.54 155.94±15.28 151.02±11.57 5.10 0.008 QRS 波时限(ms)135.28±9.86 128.54±13.25 108.94±10.75 64.27<0.001

2.4 QRS 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的QRS 波时限与SVR、LVEDV 及LVESV指标呈正相关,与LVEF 呈显著负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QRS 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

3 讨 论

目前,心衰新型药物研发已取得一定进展,且左心室辅助装置的应用及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心源性猝死的发生,明显改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情况;但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心率衰竭发病率仍居高不下,且5年死亡率甚至达到50%[7-8]。故早诊断、早治疗是提高老年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

心电图作为临床基础检查手段之一,不仅能有效辨别患者是否存在左心室肥厚,还能发现多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其中心电图QRS 波时限主要反映左、右心室心肌细胞除极时间,一般情况下QRS 波时限维持在60-120 ms。林茹秀报道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着疾病发展,由于心肌收缩功能减退,ECG检查可出现明显的电活动异常,即QRS 波时限显著延长,达到120 ms 以上;临床实践发现此类患者易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脏猝死[9]。而心脏彩超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及病情评估中,检查结果主要包括LVEF、LVEDV、LVESV 及E/A 等,上述指标在心衰分型及治疗效果评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0]。本次结果通过分析QRS 波时限特点与心脏彩超中心功能指标发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SVR、QRS 波时限、LVEDV 及LVESV 均高于健康人群,LVEF 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群,提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由于心功能水平下降,常伴有明显的QRS 波时限升高特点。分析原因在于:老年患者一般存在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性疾病,且合并冠状动脉血管多支弥漫血管病变;由于心脏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心肌细胞肥大、间质纤维化等情况多见,导致心电传导阻滞,冲动在心室肌中传导时间延长,造成心脏机械性活动不协调,在心电图上表现为QRS 波时限延长。且张艳报道QRS 波时限延长是心衰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独立危险因素,亦是射血分数下降或射血分数保留的心衰患者发生心血管死亡事件的重要预测指标[11]。故加强QRS 波测定能直观显示心肌传导情况,在指导临床治疗中具有潜在优势。

另一方面,慢性心衰的发生、发展与心脏运动不同步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主要依据心电图QRS 波时限来判定左右心室收缩同步性。过往多项研究显示,QRS 波时限异常与心力衰竭患者左室收缩失同步化的发生存在一定联系;进一步研究发现,失同步化严重程度与舒张功能障碍、QRS 波宽度及左室结构改变相关[12]。而本次研究中,SVR、QRS 波时限、LVEDV 及LVESV 比较:HFrEF 组>HFmrEF 组>HFpEF 组,LVEF 指标比较:HFpEF 组>HFmrEF 组>HFrEF 组,提示随着LVEF 降低,QRS 波时限延长特征逐渐明显,且心功能越差。成雨达研究显示,心脏电活动与机械活动依次发生,二者紧密相连;ECG中QRS 波时限体现心室除极的总时间,射血分数明显下降的患者在疾病进展中易增加室壁应力,增加心室重构,从而造成更为严重的心肌损伤,导致心室除极时间增加[13]。而本研究进一步分析QRS 波时限与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关系,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电图的QRS 波时限与SVR、LVEDV 及LVESV 呈正相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与谌文娟等学者[14-15]研究结果基本相符。研究提示心室除极情况与心功能水平存在相关性,心电图QRS 波时限在评估患者预后、病情监测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但本次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且病例选取数量较少,存在一定局限性,后续仍需扩大样本及在长期随访中观察影响。

综上所述,老年心力衰竭患者QRS 波时限与心功能显著相关,随着SVR、LVEDV 及LVESV 升高、LVEF 减低,QRS 波时限逐渐延长;临床可通过观察患者QRS 波时限特点辅助判断心力衰竭的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为心力衰竭的诊疗提供参考指标。

猜你喜欢
时限射血心室
M型超声心动图中左室射血分数自动计算方法
心电图QRS波时限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平行时空
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影像学研究进展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益肾活血法治疗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房阻伴特长心室停搏1例
冠心病伴心力衰竭合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控制研究
反时限过流保护模型优化与曲线交叉研究
『孙爷爷』谈心室为孩子上网撑起『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