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4-01-14 08:54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常州技艺融合

王 馥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常州 213164)

0 引言

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明确提出: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非遗,对于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1]。2023年2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旅游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让旅游成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人民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2]。

近年来,文旅融合发展为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提供了机会和平台。常州作为江苏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也非常重视将非遗项目融入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中,以此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提升常州的知名度和吸引力。但常州部分地区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挖掘不深入,以文促旅作用发挥不够;部分非遗传承人并未自觉将非遗融入旅游作为新的传承实践方式,以旅游彰显非遗的效果不突出;相关旅游服务中非遗传承人群深度参与不够、保障服务体系不完善等。因此,研究常州非遗与旅游的创新性融合路径,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常州非遗资源概况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及其分类

非遗是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涵盖了各种知识、技能、表演形式、社会习俗、传统活动等,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创新力和多样性[3]。截至2022年,国务院先后公布了5批国家级的非遗项目名录,共计1 557个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按非遗项目申报地区或单位统计,则有3 610个子项。目前,国家级名录将非遗分成十大门类,分别为:民间文学,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戏剧,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此外,我国各省区市也组织当地的非遗项目评选,进入省级、市级收录的非遗项目也值得被关注和传承。国家重视对非遗项目的细致分类,有助于研究、记录和传承非遗,使其在当代社会得到有效发展。

1.2 常州非遗资源综述

非遗是常州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05年正式启动非遗保护工程以来,历经10余年发展,常州非遗项目保护、传承取得了较显著的成绩。据常州日报2023年6月的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常州已有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项目1个、国家级项目14个、省级项目53个、市级项目190个(主要非遗项目情况见表1)。

表1 常州市主要非遗项目情况

常州知名度较高的国家级项目有董永传说、乱针绣、常州竹刻、常州梳篦、锡剧、金坛刻纸、常州象牙浅刻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非遗项目是源自明清时期的乱针绣,经过数百年演变形成了自身的风格特色,以线描轮廓、色彩鲜艳著称。常州乱针绣的制作技艺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已成为常州的一张文化名片。除此之外,常州还拥有丰富的竹刻工艺,以留青竹刻见长。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常州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挖掘非遗的时代价值、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创新创设主客共享、有质感、有意趣的非遗体验场景,以“非遗+旅游”为抓手,推动项目产业融合,让非遗为旅游高质量发展赋能助力,同时让旅游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平台。

1.3 常州非遗资源特征

1)传统技艺精湛。常州的传统技艺以多种艺术形式呈现,包括刺绣、剪纸、木雕、陶艺等。每种技艺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色,通过不同的材料、工艺和造型,展现了丰富多样的艺术魅力。这些传统技艺在色彩运用上注重鲜艳多彩,通过丰富的色彩搭配和细腻的色彩过渡,使作品充满活力和生动感;此外,部分传统技艺融入当地的地方题材和民间故事,展现了常州地区的独特文化和历史背景,让人们可以感受常州的自然景观、乡土风情和民俗文化。例如,常州的剪纸技艺通过巧妙地运用剪刀,用鲜艳的纸张装饰作品,在纸上剪出各种精致的图案。剪纸作品常以常州地区的自然元素和民俗文化为题材,如描绘常州的园林景观、传统节日和民间故事,进而展现常州地区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

2)注重融合创新。常州鼓励将非遗技艺与现代设计相结合,推动相关产业发展。例如将传统的刺绣技艺应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通过融合现代设计元素,刺绣作品焕发了新的生命力,吸引了更多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常州也积极探索将科技与非遗表演相结合,创新艺术形式。例如,利用投影技术和互动设备,将传统的舞蹈和戏曲表演与虚拟现实相结合,呈现独特的非遗艺术体验。同时,常州鼓励非遗资源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推动非遗技艺的转化和商业化发展。

3)引导社区参与。常州非遗资源在引导社区参与方面有比较丰富的经验,比如在社区设立非遗技艺的工作坊和培训班,邀请传统技艺的传承人向社区居民传授相关技艺和知识;定期在社区举办非遗技艺的展示和演出活动,邀请传承人和社区居民参与其中。非遗走进社区,能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融合,增强社区凝聚力和归属感。通过非遗技艺的传承与展示活动,社区居民之间能加强交流与互动,形成文化认同和归属感,促进社区文化的繁荣与多样化,为常州的文化发展及旅游业的繁荣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2 常州非遗与旅游融合的重要意义

2.1 有利于文化传承与保护

非遗是旅游的优质资源,旅游是传播、传承非遗的重要渠道。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通过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能够赋予旅游丰富的文化内涵,促进文旅产业更好发展。文旅融合为常州非遗资源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重要机制。通过将非遗技艺、工艺品和表演纳入旅游活动中,可以增加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来源,激励其继续传承和发展非遗项目。同时,与旅游融合也为非遗资源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曝光度和关注度,引起公众对非遗项目的兴趣和重视。例如常州的掐丝珐琅画属于省级非遗项目,近年来在与旅游深度融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常州博物馆设有专门的展区展示掐丝珐琅画,游客可以在博物馆中欣赏珍贵的掐丝珐琅画作品,了解其制作工艺和历史背景。常州的一些旅游景区,如天宁寺、中国竹编艺术博物馆等,经常会安排掐丝珐琅画的演示活动,游客可以近距离观赏掐丝珐琅画的制作过程,欣赏艺术家的精湛技艺,让游客更深入地了解掐丝珐琅画,增加对该非遗项目的兴趣和认知。

2.2 有助于文化交流与推广

旅游为非遗提供了更多的实践和应用场景,能激发非遗的生机和活力。与旅游融合,可促进常州非遗项目的交流和推广。游客通过旅游活动,亲身体验和了解非遗技艺、工艺品和表演,增进对非遗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同时,游客也是非遗文化的传播者,通过口碑传播和社交媒体分享,能将非遗文化推广至更多的受众中,有利于非遗文化的交流。比如,游客可以亲自动手体验常州烙画的刺、拉、拖、推、磨、熏技艺,感受制作烙画的魅力所在;游客还可以在常州乱针绣基地见证整个针绣过程,领略这一技艺的独特之处。这些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感的体验,会让游客对非遗有更生动而深刻的理解,获得更丰富的旅游记忆。

3 常州“非遗+旅游”融合路径分析

3.1 当地政府注重理念引领,加强顶层设计

文化和旅游部就如何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提出“在提高中保护”“非遗走进现代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的三个重要理念,鼓励各地积极探索非遗与民宿、研学、文创、演艺、节庆等结合,以满足当下旅游者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推进文旅消费改革,丰富旅游产品和服务[4]。常州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应认真贯彻《通知》要求,研究《通知》中明确提出的8项重点任务,即加强项目梳理、突出门类特点、融入旅游空间、丰富旅游产品、设立体验基地、保护文化生态、培育特色路线、开展双向培训。常州文化和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引导非遗传承人、旅游业人员等文旅融合相关利益主体,理解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建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推荐目录、设立非遗体验基地、培育旅游路线、建设非遗特色景区为工作抓手,推动非遗传承人、旅游经营主体、新闻媒体结合自身业务职能和特点,找准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切入点,做好顶层设计。

3.2 丰富非遗活化利用业态

非遗活化利用业态是指将传统非遗作为创新载体,与现代产业、商业和旅游等领域相结合,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商业模式或产业形态,旨在通过创新和转型,将非遗项目转化为具有商业价值的产品、服务或体验,以实现非遗的保护传承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其主要包括产品开发与设计、品牌建设与推广、体验式旅游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等。《通知》也明确提出:支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康养旅游、体育旅游等结合,举办非遗购物节、非遗美食节等活动,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2]。

在丰富非遗活化利用业态方面,常州可以采取以下举措。①产品创新与设计:支持常州的非遗项目进行创新设计,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以常州的柳编非遗项目为例,可以与设计师合作,将柳编技艺应用于现代生活用品的设计中,推出具有时尚、实用性的柳编产品,如柳编餐具套装、柳编家居装饰品等。②品牌建设与推广:通过品牌建设和推广,提升常州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以常州的金坛刻纸非遗项目为例,可以设计金坛刻纸的品牌形象,并开展相关的市场推广活动,如举办刻纸展览、参加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吸引更多观众和消费者的关注。③推出特色旅游商品和文创产品,比如可以“梳福”为主题,对常州梳篦进行造型设计,将梳篦文化中吉祥的寓意、美好的祝福融入造型设计和图案设计中,通过知名电视剧、电影、宣传片等途径进行推广。还可结合特殊的节庆活动,推出文创产品,例如将常州的木版年画非遗项目融入旅游线路,在春节前后开设木版年画体验活动,让游客亲自参与年画制作过程,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并引导游客将制作的年画作品带回作为纪念品。

3.3 重视智媒体下的非遗与旅游融合数字化传播

在智媒体时代需要重视常州“非遗+旅游”的故事传播,可结合新媒体技术和策略,利用多种平台和工具,以更广泛、更有针对性的方式传递信息。可以设计推出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官方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提供详细的信息和资源,包括非遗项目介绍、旅游线路、体验活动、预订系统等。通过网站和应用程序,游客可以方便地获取相关信息,提前了解和规划行程。还可制作具有创意和吸引力的图片、微电影、纪录片、短视频等,展示非遗与旅游融合的魅力,激发观众的兴趣和共鸣。积极运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通过官方账号精细化的运营,与粉丝互动,回答问题,提供旅游建议和推荐,增加用户参与度和粘性。此外,也可以与旅游博主、KOL(关键意见领袖)合作,扩大非遗旅游的影响力和传播范围,以吸引目标受众的注意力。利用数据分析工具,了解目标受众的兴趣、偏好和行为,进行精准的推送和定制化的内容传递。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搜索记录等信息,向他们提供相关的非遗与旅游融合内容和推荐,提高信息的接受度和效果。政府可与相关的旅游机构、文化机构、媒体合作,共同推广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信息。鼓励游客和用户生成和非遗与旅游融合相关的内容,如旅游照片、游记、评论等。可以设立相关的活动和比赛,奖励优秀的用户生成内容,并在官方平台上展示和分享,增加用户参与度和传播效果。总之,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技术手段,实现更广泛、更精准、更有影响力的传播效果。

猜你喜欢
常州技艺融合
非遗技艺绒花的传承与创新
常州的早晨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治理的技艺:三代王官学新说
常州非遗 灿烂多彩
技艺精湛 星光灿烂——来自欧洲的Herrmans
技艺并举 厚积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