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HP-熵权法的历史题材视频的情绪感知分析研究

2024-01-16 12:42新,何
安徽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题材权重情绪

王 新,何 娟

(1.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2.安徽省文旅创新发展研究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历史题材视频作为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是承载历史文化、展现艺术美学和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其跨越时间、空间的媒介形态,如同一部影像史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使命[1]。2021 年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艺术创作规划》强调推动新时代艺术精品的创作,促进中华优秀艺术的传承和传播,通过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激励时代前进的步伐,展现时代的面貌和特征,引领时代的风气。同年在《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2],加大微视频、艺术慕课等数字资源建设力度[3]。2022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繁荣文化文艺创作生产,推出更多精品力作,抓住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等方向[4]。可见,提高历史题材视频的设计质量,是满足人民精神物质需求、实现新时代文艺创作发展的重要一步。

情绪感知在历史题材视频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分析观众的情绪反馈,识别和评估视频作品中的情绪信息,以优化内容、风格和节奏,从而提升观众的满意度和参与度。情绪感知涵盖了认知、情感和行为等多个方面,观众需要根据声音、面部表情、姿势、语言等多种信息[5]来解读和反应。认知学认为情绪可以影响人的感知、想法、决策[6]。为此有相关学者将情绪理论运用到设计中:王诗艳[7]研究陶瓷设计如何适应特殊人群,以情绪感知为主题,运用五感设计原理,通过触觉和视觉刺激帮助自闭症儿童认知情绪,提供认知反馈的设计表现形式;李雅娟等[8]以情绪认知为基础引入饮食器具设计中,从环境、生理和认知三个角度介入研究。林怡等利用情绪感知分析城市夜景照明对保障人居健康与安全、促进夜间经济增长、传播城市品牌文化的意义[9]。历史题材视频是展示历史事件或人物的艺术形式,目的是让观众了解过去的事实,感受历史的氛围,启发思考和反思。本次研究重点为纪录片、叙事片和动画片等视频类型,详见表1。现阶段,历史题材视频的研究分为文化价值与创新发展两大方向。马莹等[1]将历史题材视频中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作品归纳为英雄群像塑造、民族精神中的集体记忆建构、历史观照中的镜像呈现、人文关怀下的诗意表达。蔡骐等[10]提出“传统语态+创新史观”以及“创新语态+传统史观”是当下历史题材纪录片最常见的两种创新路径。唐俊[11]认为重大题材新媒体纪录片可通过新技术加持进一步创新为互动式纪录片、3D 多维度视频等,将更有效地赋能重大主题宣传。而关于历史题材视频的情绪感知评价研究相对薄弱。鉴于此,采用AHP-熵权法构建历史题材视频情绪感知评价指标体系,对历史题材视频的配乐、色彩、风格等视频信息,进行数据化提取和评价,以形成特征评分。结合量化评价结果,探究影响情绪的主要因素及相关程度,提出历史题材视频设计的创新设计策略。

表1 历史题材视频创作方式分类Tab.1 Classification of creation form of history-themed videos

1 研究方法与设计

活化历史题材视频关键在于突破受众闭环,利用新技术创新历史题材视频设计视频风格与形式。研究过程从数据采集、指标构建、数据回收、分析结果四个维度展开,见图1。

图1 研究思路Fig.1 Flow chart of study

图2 综合权重图Fig.2 Composite weighting chart

1.1 研究方法

层次分析法是由美国运筹学家萨蒂于20 世纪70 年代初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通过将复杂的多目标决策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的多指标问题,进行比较和权重分配,得出科学的分析和决策结果[12-13]。该方法得出指标权重虽具有较高合理性,但存在主观随意性较大的现象,熵权法可以充分挖掘原始数据中包含的信息,结果具有客观性[14]。结合这两种方法的独特优势,提出一种AHP-熵权法,用熵权补充AHP 的客观权重功能,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权重分配,得出历史题材视频的情绪感知评价。

1.2 指标体系构建

情绪基于五感感受产生,而外部环境会影响情绪。日本设计师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中详细论述了五感的概念,即“理解人类的感官与感觉,再运用设计来让观众获得与理解资讯,是二十一世纪的设计发展趋势。” 结合前期文献调研,梳理主题相关指标,最终确定历史题材视频的情绪感知评价指标体系。以视觉感知E1、听觉感知E2、情绪评估E3 为准则层,构建历史题材视频情绪感知研究评价体系D,依据相关属性进行再次分层,形成7 个方案层(表2)。

表2 历史题材视频的情绪感知程度评价指标Tab.2 Evaluation indexes of emotional perception degree of history-themed videos

(1)视觉感知是人类认识世界、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视觉感知的形成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眼睛受到外部客观因素的影响获取信息;二是通过大脑对信息进行分析解读。个体通过这一过程把外界信息变成所感受到的东西[15],从而完成视知觉这一认识过程[16]。历史题材视频的视觉传达主要依靠画面完成。其中,色彩是视频表情达意的主要元素之一,可以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更好地为视频主题和内容服务[17]。感知是个体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发现、感觉、注意、认知等的过程[15-18]。王欣等[19]基于视觉感知评价移动端网店页面设计效果,利用眼动仪实验和消费者感性评价分析消费者浏览网页的视觉信息和页面版式设计的关系。邓显宽[20]认为视觉符号包含精神符号、图像符号、文本符号以及色彩符号,是城市纪录片的基础元素,也是构建城市精神与文化、推广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据此,从色彩搭配、艺术风格、视觉符号,构建历史题材视频情绪感知的视觉感知指标。

(2)听觉感知涉及声音的强度、频率、时域和空间特性等方面,以及人类对这些声音的主观感受和认知。历史题材视频的设计要素包括配乐设计,张若邻[21]认为配乐是电影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对营造观众情绪[22]、加强情节感染力起着重要作用,带动观者的情绪波动[23]。同时实现视听一体化与音画统一,能够有效传达影片的主题感情,丰富观者的视听感受,实现画面、声音等艺术的有机结合[24]。听觉感知中会通过听觉识别[25]、产生听觉共鸣、从而进行听觉联想的全过程。

(3)情绪评估是在不同程度的唤醒状态下的情绪程度。其中,高唤醒产生强烈情绪,低唤醒产生温和情绪。林怡等[9]将城市夜景环境下情绪感知的测量目标分为视觉感知、情绪评估、认知能力三个方面,情绪评估分为情绪效价和情绪唤醒度。陈筝等[26-27]利用可穿戴传感器、脑电(EEG)技术以及皮电等神经影像技术,评估人们在不同实景环境中的情绪感受,并绘制情感地图。通过分析人们的压力源和兴趣点,改进环境设计,为人们创造更有利于产生正向情绪、缓解压力、提高认知水平的环境。陈崇贤等[28]基于情绪评估研究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了解影响情绪的街道环境因素,并提出优化策略。

1.3 问卷设计

问卷包含两个部分,即基本信息和专业问题。第一部分包括性别、年龄、教育背景、学科背景等内容。第二部分为相关图像、配乐的测评,以评价色彩、艺术风格、配乐以及情绪唤醒程度。问卷制作中插入配乐、视频,更能直观感受视频带来的情感体验。分值按陈述效果的评估程度分为1 ~ 9(表3)。

表3 指标转换调查问卷描述Tab.3 Description of indicator conversion questionnaire

2 数据统计情况描述

2.1 数据回收

通过问卷网回收的问卷数据得出影响情绪的因素及相关指标权重。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方案层中需求要素复杂且相互制约的问题。共发放问卷230 份,有效问卷206 份,无效问卷24 份。女性占比49.5%,男性占比50.5%;年龄19 ~ 30 岁占比最高,达36.4%;教育背景中,高中及大专占比最高;学科分类中,理工类达到32.5%。详细数据见表4。

表4 调查样本对象属性特征Tab.4 Attribut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2.2 信效度分析

2.2.1 信度分析

信度分析是一种用于评估定量数据答案可靠性和准确性的方法。一般而言,α系数大于0.8 表示信度较高,0.7 ~ 0.8 之间表示信度良好,0.6 ~ 0.7之间表示信度尚可,低于0.6 则表示信度较差。由表5 知:信度系数值为0.888,大于0.8,表明研究数据的信度质量较好,可以为后续的分析提供参考。

表5 信度分析表Tab.5 Confidence Analysis

2.2.2 效度分析

效度研究旨在评估研究项目的合理性和意义。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作为数据分析方法,并结合KMO 值和共同度、方差解释率、因子载荷系数等指标,评估数据的效度水平。通过综合分析上述指标,可以判断数据是否达到预期的效度水平[29]。若KMO值大于0.8,表示研究数据非常适合提取信息,如表6 可见,KMO 值为0.911,大于0.8,适合提取信息;其次,效度分析要求需要通过Bartlett 检验,对应p值应小于0.05,由表6 可知,p值为0.000,小于0.05,通过Bartlett 检验。

表6 效度分析表Tab.6 Validity analysis

3 数据计算与分析

3.1 AHP 权重计算与一致性检验

使用数学方法处理数据,为层次结构模型的项目要素对比赋值。为了量化调研结果并确定各影响要素的重要程度,需要将数据转换为矩阵形式。设历史题材视频影响情绪的要素有n个,分别F1,…,Fi,…,Fj,…,Fn,将项目要素间的配对比较作业转换为判断矩阵:

检验矩阵F的一致性,计算方式:

式中:CI为一致性指标;CR为一致性比率;RI为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13]。

由式(1)~ 式(3)可计算出CR。当CR<0.1时,代表矩阵F 的计算结果合格有效,反之,则需对其修正[13]。依据上述思路,对历史题材视频影响情绪研究指标进行判断矩阵构造与权重计算,由计算结果(表7)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评价均满足CR<0.1,通过一致性检验。

表7 分项指标权重Tab.7 Sub-index weights

3.2 熵权法确定权重

采用熵权法确定客观权重,计算表2 中各指标描述的权重,计算过程见式(4)~ 式(8):创建判断矩阵R=(Xij)nm=(i=1,2,…,m;j=1,2,…,n)n个样

本,m个评价因子。对判断矩阵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的判断矩阵:

如式(5)所示:

其中,Yij为矩阵Y的第i行第j列的元素;Xij为第i个样本的第j个评价指标测度;Xmin、Xmax分别为同一指标在不同样本中的最小值与最大值。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值G,见式(6):

其中,Gj为第j项指标的熵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量,ln 为自然对数函数。

计算第j个指标的熵权Wj:

其中,Gj为指标的熵,hij为矩阵i行第j列的元素,Wi为指标的熵权。计算结果见表8。

表8 基于熵值法的历史题材视频情绪感知研究指标权重Tab.8 Index weights for emotional perception of historythemed videos based on entropy method

3.3 综合权重计算

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用于计算权重,前者用于主观分配,后者则用于客观分配,两者组合可用于计算组合权重,具体见式(9):

表9 展示采用WAHP层次分析法和WEntropy熵权法计算得到的评价指标权重。

表9 两种赋权方法及综合权重结果Tab.9 Two assignment methods and combined weighting results

4 结论与优化策略

4.1 结论

观众对历史题材视频情绪感知水平,可以反映出观众在观看中对视频内容的需求与认同。经过统计分析(表9),得出以下结论:

在指标综合权重结果对比中,权重值最高的是G8 配乐唤起主题统一。数据表明,在历史题材视频中,配乐在情绪影响方面作用重大。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具有强大的情感表达能力,并且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配乐能够通过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手段,传达出悲痛、激动、振奋等情感,同时可以营造特定氛围,比如紧张、神秘、庄重等,使观众更好地融入视频氛围。历史题材视频通常具有特定主题,配乐可以通过相应的音乐元素,如旋律、和声等强化主题。配乐的选择关系到视频的风格走向以及观众的情绪调动,例如电影《末代皇帝》的配乐巧妙地融合中国的传统乐器和西方的交响乐,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声音风格,完美地呈现了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情感氛围。

权重值次之的是G1 色彩搭配协调。在历史题材视频中,色彩搭配可以影响观众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反应。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观众不同的情感,例如,红色可以引起激情和兴奋,蓝色可以带来平静和冷静,黄色可以带来愉悦和温暖等。同时也可用以表现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化背景和情感氛围。例如,深沉的色调可以用来表现战争和灾难,而明亮的色调则可以用来表现和平繁荣时期。通过巧妙地运用色彩搭配,制作人员可以更好地传达历史事件的背景和情感,增强历史题材视频的感染力。

在三种创作形式中权重由高到低依次是G4 动画片效果、G3 纪录片效果、G5 叙事片效果。观者认为在观看视频时动画片效果更能够调动情绪,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可视化历史事件,通过绘画、动态效果和特殊技术处理将历史人物场景生动展现;②想象力的发挥空间,动画视频不受实拍限制,可以自由地创造和呈现历史中不存在的场景和时空交错;③观众的情感连接,动画视频往往具有较高的娱乐性和亲和力,可以吸引更广泛的观众群体。但纪录片和叙事片也可以通过其独特的叙事方式和现实感,激发观众的情绪。每种表现形式都有其特点和优势,具体调动观众情绪的效果还取决于制作团队的技巧和表达意图。

4.2 优化策略

4.2.1 增强观者视觉感知,丰富艺术风格表达

视频呈现的艺术形式是调动情绪的重要因素。为了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历史事件,设计师需要运用特效、画面处理技术和剪辑技巧来增强视频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法。特效可以让视频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画面处理技术可以增加视频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受,剪辑技巧可以增加视频的节奏感和紧张感。此外,设计师还需要确定主题,搜寻相关素材,选择合适的视频形式和软件。声音表现也是历史题材视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音效、配乐和声音处理技术,可以增强视频的感染力和氛围感,让观众更好地沉浸在历史事件的情境中。

4.2.2 提升观者情感共鸣,完善历史文化背景

历史视频设计需要一条主线情节,抓住观众情绪。通过角色刻画、配乐和画面,让观众理解历史事件背景,产生情感共鸣。角色刻画是重要的,深入描绘历史人物个性、性格和经历,使历史脉络更清晰。配乐也不可或缺,选择适当音乐增强视频氛围和情感效果。画面处理至关重要,运用技巧增强视觉效果,吸引观众注意。制作历史视频时,确定脚本、了解历史背景,使用统一元素,可请教专家提供理论支持。叙事结构也很重要,合理安排让观众理解历史事件发展,提高吸引力和感染力。制作人员应深入研究历史事件,确保视频连贯和逻辑。

4.2.3 加强观者历史教育,创新文化宣传形式

历史题材视频是一种创新的文化宣传形式,将历史事件转化为视频效果。通过融入电脑软件技术和制作动画,创造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设计形式。视频内容深入讲解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视觉效果、表现手法和故事情节,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吸引他们对文化的关注和热爱。视频展示历史文化的辉煌和智慧,提高人们的文化自信心。同时,通过角色、场景和故事等方面的呈现,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历史文化的魅力和独特之处,增强他们对文化的自信心和认同感。对于中小学生而言,他们接触历史文化教育的途径通常是课本和课外参观活动,如果能够以丰富的视频效果呈现,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从而更好地进行宣传和教育工作。

综上所述,制作优秀的历史题材视频是一项复杂而有意义的工作,需要在视觉效果、声音表现、叙事结构、内容真实性和客观性等方面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考虑,才能制作出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历史题材视频。

本文考察了历史题材视频的情绪感知影响因素评价,利用AHP 和熵权法综合评价历史题材视频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色彩搭配和配乐显著影响情绪评价;(2)图像的情绪唤醒度高于配乐和色彩;(3)叙事片在三种创作形式中效果欠缺,考虑到在拍摄过程中容易受到剧情、角色表演以及配乐配合等问题,因此建议选择大众喜闻乐见的历史剧情,增强情感表达力,提高观者的情绪共鸣。本文的研究对于历史题材视频的创作和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启示意义。这项研究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由于情绪研究可能会受到问卷环境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可能不够准确。为了提高研究的可靠性,后续将使用更加封闭的答题环境,以及更加精密的脑电EEG 仪器,以便更好地测量和分析受试者的情绪反应。

猜你喜欢
题材权重情绪
权重常思“浮名轻”
广电总局关于2020年4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的通知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2016年9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剧目共117部、4552集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6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
广电总局关于2015年3月全国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