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的影响
——基于安徽高职院校视角

2024-01-18 06:30吴浩波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总值进出口外贸

吴浩波 张 颖 张 键 王 韦

(安徽工商职业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安徽·合肥 231131)

安徽外贸自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经历了快速增长阶段后正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外贸转型升级、产业集群越来越重要,外贸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出现。2022 年,安徽省发布《安徽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方案》, 从传统外贸转型升级、数字智能技术推广应用、贸易分工细化、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发展、优化发展贸易创新环境等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推动安徽外贸高质量发展[1]。 同时,国际分工已由早期的产业间分工、产业内分工演进到产品内分工或全球产业链。 在谋求规模经济效益和专业化效益的产品内分工或全球产业链中,国际贸易重心从以最终品贸易为主转变为以中间品贸易为主,国际贸易利益从由国家对外贸易规模决定转变为由企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决定,在价值链中位置越高,收益越高,反之则收益越低。 外贸高质量发展正是企业深入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进一步迈向价值链中高端的必然选择。内外合力的背景要求安徽高职院校改变教育组织形态,由过去面向单一行业、职业的专业教育模式转向符合外贸高质量发展,面向产业链、价值链或岗位群,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专业群教育模式。

本文基于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聚焦该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的影响,在理论研究、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尝试回答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是否显著推动了安徽外贸发展这一问题。 短期来看,有助于为新发展格局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模式结构调整、 促进产教互动、实现教育资源合理布局提供实证支撑; 长期来看,有助于为在技术创新引发的职业迭代过程中,实现人力资本供给水平的提高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安徽外贸的现状分析

(一)现状概况

1.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

安徽外贸随着安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规模和实力稳步提高, 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显著。 进出口总额从1978 年的1676 万元人民币增加到2022 年的7530.6 亿元人民币, 年均增幅达24.6%。 有进出口实绩外贸企业总数已达11117 家,年进出口额超亿美元的外贸企业近150 家。2021 年进出口总值历史上首次突破千亿美元, 达1071 亿美元, 占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8%、 长三角地区的4.9%、 中部六省的20.5%, 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6.1%[2]。2022 年,进出口总值为1131.3 亿美元(出口714.2 亿美元,进口417.1 亿美元),同比增长12.7%,在中部省份中排名第2、中西部省份中排名第4、 全国排名第13, 超排名第14 的湖南省472.4 亿元,与排名第12 的辽宁省相差376.8 亿元。传统优势产品出口保持良好增势,高端产品出口逐步增加,机电产品(如笔记本电脑、太阳能电池、集成电路等)出口占出口总值的62.1%[3]。 贸易市场更加多元,安徽在巩固扩大美国、欧盟、东盟等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一带一路”、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新兴市场,已与世界上220 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贸易往来。

2.跨境电商不断发展

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模式和业态创新的重要内容, 正成为推动安徽外贸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从2015 年—2022 年安徽省跨境电商出口额变化的数据(图1)可以看出,安徽跨境电商的出口额逐年增加, 年增幅长25%以上, 尤其以2019 年—2020 年增幅最大,同比增长117%。跨境电商出口商品供给体系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 依托地缘特点、要素禀赋,质量不断提高,结构不断优化,国际竞争力逐步提升。 光伏、家电、食品、汽车零部件、药品、化妆品、农特产品等成为跨境电商主要出口商品。

图1 2015 年—2022 年安徽跨境电商出口额

目前, 安徽拥有国家级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3个(分别位于合肥、芜湖、安庆),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14 个,全国领先的数字化监管“云仓系统”已在合肥、芜湖建立[4],成功开展“跨境电商+市场采购贸易”业务,设立了跨境电商零售进口退货中心仓,建成跨境电商线上服务平台、跨境电商数据交换二级节点等信息化设施。 合肥国际邮件互换局服务范围覆盖全省。 “跨境电商+海外仓”建设获得常态化推进,已有100 多家外贸企业建设、使用分布于全球4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仓300 个,基本涵盖全省主要出口市场。

(二)企业员工结构分析

商品和服务是外贸企业竞争力的外在表现。 企业家才能、员工的知识层次、技能水平、应变管理能力则是外贸企业竞争力的内在核心,关系到外贸企业的兴衰成败,也反映人才教育与人才需求的契合程度。 本研究选取30 家规模以上安徽外贸企业(15家生产型外贸企业,15 家贸易型外贸企业,30 家外贸企业皆经营传统外贸与跨境电商业务),围绕员工的自然结构、能级结构、经济结构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5]。

1.自然结构

员工的自然结构是指员工在年龄、性别、种族等方面的分布与构成。 由于人力资本效能中年龄是重要的指标, 所以本文重点讨论员工的年龄分布。将30 家安徽外贸企业员工分为25 岁以下 (含25岁)、26-30 岁、31-35 岁、36-40 岁以及41 岁以上(含41 岁)共五个年龄段,统计时间截至2022 年,统计分析如图2。

图2 外贸企业员工年龄结构分布

图2 显示,样本外贸企业中,贸易型外贸企业在25 岁以下和26-30 岁两个年龄段的员工占比超过50%,高于生产型外贸企业,在31-35 岁年龄段占比超过15%、36-40 岁、41 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员工所占比例仅略超30%,由此说明,贸易型外贸企业由于用人制度比较灵活,工作压力较大,工作能力和承压能力较强的青年人才成为企业主要力量。生产型外贸企业在30 岁以下两个年龄段员工比例低于贸易型外贸企业,占比41.22%,在31-35 岁年龄段与贸易型外贸企业基本持平, 在36 岁以上两个年龄段员工比例高于贸易型外贸企业5%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生产型外贸企业员工年龄结构尚在合理区间,但受企业生产一线员工年龄影响,员工整体以中青年为主。 总体来看,外贸企业对年轻的高技能人才需求潜力较大。

2.能级结构

借鉴管理的能级结构概念,外贸企业员工能级结构衡量方式主要包括2 个维度: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知识结构是指员工所受教育水平(研究生、本科、专科、技校等)的分布;专业结构是指员工所受教育的专业分布。

(1)知识结构

图3 显示,截至2022 年,样本外贸企业中贸易型外贸企业员工所受教育水平主体是本科, 超过50%,其次是大专,占比超30%,研究生比例超5%,中专层次的员工数为零。 生产型外贸企业员工所受教育水平主体是大专,占比超40%,其次是中专,占30.57%, 本科占比略高于20%, 研究生占比低于5%。 说明贸易型外贸企业由于贸易的性质,要求员工所受教育水平较高,形成了以本科为主,专科和研究生为辅的结构模式。 生产型外贸企业由于生产的性质,其结构模式则以大专、中专为主,本科、研究生为辅。 整体来看,外贸企业对大专生的需求量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

图3 外贸企业员工知识结构分布

(2)专业结构

图4 显示,截至2022 年,样本外贸企业中,贸易型外贸企业近50%的员工是国际贸易类专业毕业,跨境电商专业毕业生的比例仅为14.28%,生产型外贸企业从事国际贸易的员工中31.16%的员工是国际贸易类专业毕业,跨境电商专业毕业的比例略高于15%。 贸易型外贸企业中非国际贸易类专业,非跨境电商专业毕业员工比例接近40%,生产型外贸企业中则超过50%。 说明相当数量员工由于专业相关性低,会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专业知识不扎实、应用能力差、对各国文化和消费倾向认知不够等问题,外贸企业对国际贸易类尤其是跨境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潜力很大,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面临良好的机遇。

图4 外贸企业员工专业结构分布

3.经济结构

员工的经济结构反映的是企业员工数量与企业发展的关系, 其主要的衡量维度是员工效能,用每百万元销售额需要的员工数量来表示,数值越低说明员工贡献率越大,使用效率越高,反之则相反。外贸企业员工效能可以用“员工数量(人)百万美元出口额”来表示。 图5 显示从2017 年2022 年,样本中两类外贸企业员工效能比值总体是逐年下降的,贸易型外贸企业从2017 年的9 降到2022 年的1.98, 生产型外贸企业从2017 年的超过12 降到2022 年的4.01,说明样本中两类外贸企业员工的贡献率总体逐年上升,贸易型外贸企业的员工效能值低于生产型外贸企业显示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图5 外贸企业员工效能分析

二、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就业状况描述

安徽高职院校近年来瞄准安徽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和外贸企业相应人才需求, 联合行业企业,设立了学校跨境电商专业建设委员会,为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的总体规划提供咨询。 实施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带头人负责制, 建立联合工作机制,对专业群资源进行重组,促进专业群内各专业优势互补、互联互通,完善共享教学资源。 同时进行专业群教学工作诊改,引进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展外贸企业人才需求研究和人才使用评价,确保专业群建设与外贸企业发展有效衔接。 加之以开放的姿态主动接受行业企业的监督,保障专业群可持续发展。

麦可思研究院的毕业生半年后培养质量跟踪评价数据显示,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稳中有升,2018 年—2021 年该专业群毕业的22000 余名技术技能型人才中,78.71%的毕业生工作稳定,毕业生就业与专业完全匹配的占比为38.28%,较为匹配的占比为27.06%,基本匹配的为11.74%, 近八成的毕业生从事与专业相近的工作。在安徽进出口总值排名前50 的外贸企业中, 毕业自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的员工占到了当年新员工总数的28.91%,人均工资水平超过社会平均工资,社会认可度较高[6]。 数据反映了在安徽省加快发展外贸新业态新模式背景下,对跨境电商专业学生的需求趋于扩大,专业群所设立的专业和外贸产业新发展高度契合,培养的毕业生提高了外贸企业人力资本水平, 起到了为安徽外贸行业输送人才,助力外贸发展的作用。

三、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

美国学者迈克尔·波特提出的竞争优势理论将人力这一生产要素归于高级生产要素,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高级生产要素优势。 图6 显示了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 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通过培养具备全面系统专业知识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直接或间接提升外贸企业内部运营能力,外部营销、服务能力,降低外贸企业各项成本,为外贸企业带来成本和差异化竞争优势,帮助外贸企业增加潜在客户数量,扩大市场范围, 提高应对复杂国际贸易环境的能力,实现外贸企业可持续发展,从而推动安徽外贸不断向前发展。

图6 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影响的理论传导机制

四、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在前述理论传导机制分析基础上,采用统计与定量方法实证分析跨境电商专业群对安徽外贸发展的影响。

(一)模型选择

本文借鉴沿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与之不同的是,做出了两个改变:一是在原有的解释变量资本、劳动的基础上,引入了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人数,认为专业群毕业学生带来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促进外贸发展[7]。 二是由于各变量单位不同且值较大,为消除异方差和量纲影响,对模型中各变量进行了对数处理,表示如下:

式中的被解释变量Y 选定为“安徽外贸发展(以安徽进出口总值表示,以下称进出口总值)”,解释变量K 为安徽外贸企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以下称固定资产投资额);L 为安徽外贸企业员工人数(以下称企业员工人数);G 为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数量(以下称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数量);e 为随机扰动项;β0 为常数项,β1,β2,β3 为系数。

(二)数据的收集

本文数据来自四个方面:第一,固定资产投资额来源于爬取自2017—2021 年 《中国统计年鉴》《安徽省统计年鉴》,按企业(有进出口实绩)名称列表进行检索,爬取统计年鉴数据并与企业数据库进行匹配。 第二,企业(有进出口实绩)员工人数来源于2017—2021 年《安徽省企业数据库》。 第三,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数量来源于2017—2021 年 《中国教育年鉴》《安徽教育年鉴》。 第四,进出口总值来源于2017—2021 年海关统计、企业统计。 同样以企业名称列表进行检索,爬取企业统计数据并与海关统计数据进行匹配。 此外,剔除了一些明显不合理的观测值。 经整理得到5891 个观测值,272 家安徽外贸企业,38 所安徽高职院校所构成的截面统计数据。

(三)分析与结果

1.相关性分析

采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各自变量与因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如表1 所示,进出口总值与固定资产投资额在显著性水平为1%条件下相关系数为0.732; 企业员工人数与进出口总值在显著性水平为1%条件下相关系数为0.273;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人数与进出口总值在显著性水平为1%条件下相关系数为0.881。 从中可以看出固定资产投资额与进出口总值存在显著的强正相关关系, 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数量与进出口总值存在显著的极强正相关关系,对进出口总值的影响最为显著,见表1。

表1 皮尔逊相关分析

2.回归分析

参照计量模型(1),运用多元回归对各自变量对进出口总值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表2 列出了回归结果,结果显示,模型拟合优度在0.9 以上,修正的可决系数为0.77 以上,说明模型对样本的拟合良好。 在0.01 显著性水平下通过了F 检验,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有显著影响,回归效果较好。 由此模型估计结果为:lnY=0.512lnK+0.197lnL+0.88lnH+6.674

表2 分析结果

模型估计结果显示,在假设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固定资产投资额每增加1 元,进出口总值就会增长0.512 万元; 在假设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企业员工人数每增长1 人,进出口总值就会增加0.197 万元; 在假设其它变量不变的情况下,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数量每增加1 人,进出口总值就会增长0.88 万元,说明跨境电商专业群毕业生数量对进出口总值的影响最大,提高跨境电商专业群学生供给的数量与质量对进出口总值有显著推动作用, 这与前述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一致。企业员工人数与进出口总值的回归系数最小,出现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是复合型高技能外贸人才供给不能满足外贸企业的需求,很多通过社招进入外贸企业工作的员工,仅经过简单的对外贸易培训从事跟单操作,欠缺产品开发、应对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大跨境电商专业群招生规模,培养高质量跨境电商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避免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

五、结论与建议

随着安徽进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跨境电商作为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增长尤为迅速,研究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的影响对于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拓展了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影响因素定量分析,揭示出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对安徽外贸发展的影响。 研究表明安徽高职院校跨境电商专业群建设可以更好地为安徽外贸发展提供人力资本,与安徽外贸快速创新发展存在正向关系,对安徽外贸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安徽高职院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双高计划”以专业群建设为重点的契机,紧密对接区域性国家发展战略——长三角一体化,积极融入长三角职业教育一体化创新发展高地建设,通过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加入高校联盟、强化校企交融,推动职业教育资源、教师、学生跨区域流动,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跨境电商专业群整体实力水平。 第二,安徽高职院校应加快推进“1+X”证书试点,引入国际先进职教理念,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跨境电商专业群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培训双师型教师,逐步实施以分工协作、分层分类为核心的模块化教学模式, 构建结构合理、梯队化教学创新队伍。 第三,安徽高职院校应着眼于校内实训条件改善,聚焦实训设施的多样性与共享性,深化产教融合、围绕跨境电商企业产品、服务创新方向进行实训改革, 搭建实训项目资源库,以真实项目为引领、项目案例为基础、职业素质为目标,探索实训与实践相结合模式,为跨境电商企业在精细管理、产品服务创新、提升效率等方面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猜你喜欢
总值进出口外贸
2023年前两个月北京地区进出口总值5761.9亿元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东盟取代美国成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
两栖“大拿”跑外贸
70年外贸大事记
数字看重庆2015年前2月外贸
中国外贸乍暖还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