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重要意义与实现路径

2024-01-20 17:58施言志麻静怡
关键词:建党中国式二十大

施言志, 汪 洋, 麻静怡

(1.中央民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2.成都医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提出了“伟大建党精神”这一重大命题,这是对百年党史经验的深刻提炼和重点归纳,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构建源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的要求,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将“伟大建党精神”的内涵庄严地载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明确了“学习和践行伟大建党精神”的重点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因此,只注重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只有物质文明强盛而精神文明薄弱显然不是真正的中国式现代化,不是高质量的现代化。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核和集中凝练,代表着精神文明彰显的精神高度和价值维度。中国式现代化与伟大精神内涵具有高度契合性: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既要求具备高度发达的精神文明,必然要求充分弘扬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伟大精神具有重要的先导作用,能充分激发人们的情感认同性与意识能动性,凝聚起全民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依托和实现力量。在全面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继续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深厚的现实基础和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从实现主体、过程和目的三个维度在实践中予以把握。

一、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2]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又指引着伟大的时代。因此,必须充分赋予并发挥最源头和最本质的伟大建党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助推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则成为了题中应有之义。

(一)赓续党的历史经验的直接需要

“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百年恰是风华正茂!”[3]中国共产党刚刚从庆祝自己的百年华诞新起点走来,又通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专门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4],形成了党的第三个历史决议,如何将这些自信品格和宝贵经验赓续下去,成为必须回答且答好的重要课题。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总结新时代以来的十年“经历了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三件大事”[1]等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反映出了党的二十大将会一以贯之总结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经验的工作思路和风格。

中国式现代化是继承发展式的现代化,因此必须赓续党的历史经验,打上党的鲜明烙印。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之所以需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因为伟大建党精神是党史重要经验的核心概括和本质表达,具有简明化、大众化以及理性与感性相统一的特征,更有利于以小见大、以点带面地去传承和把握党的历史经验,能够在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中间起到较好的传播和感染作用,从而不断增强大家对党的历史及所取得成就的自尊自豪自信。因此,直接继承党的百年历史经验和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本身继续总结党史经验的重要任务需要伟大建党精神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

(二)永葆党的本质本色的客观需要

“坚持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5]中国共产党从建党伊始就把为中国人民全心全意服务作为自己无条件的选择和根本的价值遵循,“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3]。党的二十大是人民按照法定程序选举出能够充分反映和表达自己切身利益诉求的党的代表的机构,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因此绝非西方代议制议会实质上只代表资产阶级少数利益集团的利益,是少数人玩弄政治游戏的场所,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过程人民民主比较优势的生动体现。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现代化,是永葆党的生机活力的现代化,因此自我革命和全面民主必需双管齐下,同步发力,用“两个答案”共同解决好大党跳出“历史周期律”的难题。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因为通过这一精神浸润熏陶,能够引导人民群众充分行使民主选举和民主监督权力,选举出并始终自觉联系政治实、情怀深、能力强的真正合格代表;能够教育广大代表不忘自己来自谁、代表谁、为了谁,牢记初心和使命担当,始终保持同人民的血肉和鱼水深情,自觉接受党纪国法约束和各方面的监督;能够赋予选举程序、秩序和规范一定的人文色彩,帮助行使主体和服务对象实现共同精神提升和良性实践互动。因此,党的二十大本身性质和职能定位客观上需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以永葆党的本质不变、本色依旧。

(三)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需要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伟大建党精神是对立党之初就确立的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内涵的高度凝练和全新概括,从那时起在初心使命的指引下、在建党精神的感召下,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6],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接续奋斗,带领全体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牺牲和卓绝努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都做出了彪炳史册的业绩,创造了“四个伟大成就”。从中国梦的形象表达到初心使命的提出,再到伟大建党精神的确立和贯彻,这一切最终旨归于真正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中国式现代化的完成标志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完全实现,因此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这一主题的根本需要。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与民族精粹,是党的各时期其他伟大精神的滥觞并为之提供源源不断的思想滋养,具有最高的精神统摄效力和感化效能。党的二十大是刚刚走过党的百年新起点、继续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的一次承前启后的关键性大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贯彻伟大建党精神能够很好地将广大党员群众的思想聚焦到党的二十大讨论的各项大政方针上,将力量凝聚到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各种任务目标上,从而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实现中国梦。

二、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用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人重视精神赓续与创造的重要表现,是充分发挥精神主观能动性推动客观社会存在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实表明,在广袤的中国国土空间上大力弘扬横跨时空的伟大建党精神,在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这一中华民族历史时间里闪烁出了全新的思想光芒,因而必将造就较为广泛深刻的积极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有利于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全党学好党史、用好党史,靠一次集中学习教育是不够的,必须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7]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就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立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要求的重要实践载体和路径之一。

通过在全社会将伟大建党精神与党的二十大精神共同宣传,首先有利于营造汲取党史经验智慧、关注党的政治生活大事的浓厚氛围,这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前置准备;其次,通过用伟大建党精神进一步激发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意识和永远坚定跟党走的历史自觉,从而坚定支持真正反映民情、切合民意、代表民利的党的代表,有利于将整个社会共识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上,这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社会基础;最后,通过用伟大建党精神始终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厚植初心情怀、强化使命担当,始终处在人民群众的身边,同时不断从党史中吸取工作经验和思维方法,有利于更用心更有效地为人民群众服务,这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主体力量。可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充分贯彻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从上述三个层面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

(二)有利于推进新的自我革命实践

“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8]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但在不同阶段又呈现出了不同的时代特征且具有不同的重点要求。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顺应了新阶段自我革命的迫切要求,除了牢牢立足“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叠影响”的世情、始终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仍处于初级阶段的国情,更重要地在于精准把握了百年大党有效破解“历史周期律”难题的党情。

在伟大建党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人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继而奋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定力更足、韧性更坚,始终保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反腐败斗争并不会因为共襄盛会而有片刻迟滞。一是有助于明确政治方向,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让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具有更为深刻的历史和理论逻辑,党史正反两方面经验都明示坚定党的政治领导毫不动摇是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二是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以党的二十大为里程碑,中国共产党人仍要翻越万水千山、最终抵达民族复兴的彼岸,靠的就是对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不移的信仰,靠的就是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一股精神。

(三)有利于凝聚奋进征程精神力量

精神总是与力量相连,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9]主观意识层面的精神要想转化为客观物质领域的作用力量,唯有通过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伟大建党精神也只有感染和影响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才能真正凝聚为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磅礴力量。

一方面,党的百岁华诞举行的系列庆祝活动已经极大地振奋了党心民心,党的二十大又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可谓趁热打铁、一鼓作气,能够不断感受到党的光辉成就和昂扬的精神面貌,这又给了全党全国以极大的感奋。另一方面,在此背景下,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还会展现出真理的透彻说服力。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凭借着扎扎实实的奋斗取得了彪炳史册的伟大成就,这已经为党的历史和过去的实践所明证;未来,只有继续坚持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拼搏的不竭动力之源,才能焕发出更为盎然的生机活力,从而在党的领导下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充分贯彻伟大建党精神有利于从上述两个方面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精神力量。

三、以伟大建党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路径

从现实基础到重要意义,如何促使伟大建党精神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最终环节真正落地见效,可以以伟大建党精神的四个层面具体内涵为切入点,从实现主体、砥砺过程和崇高目标三个维度构建实践路径,从而形成完整的逻辑闭环。

(一)实现主体要始终坚定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终要落到扎扎实实的实际工作中去,要仔细领会和充分发扬伟大精神中“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深刻内涵。百年党史重要经验告诉我们,中国一切伟大事业的发展进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什么时候党的领导坚强了,事业就走向兴盛;反之,党的领导被削弱,事业就遭受挫折。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统一领导下,全国一盘棋、聚焦党代会,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主次分明地展开。党对各项工作的领导首要的是政治领导,要坚持“两个维护”和“两个确立”,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确立的基本路线、方针和政策不动摇,确保政治方向不偏移正确轨道;其次是组织领导,党的二十大的代表来自党的各个组织、代表着各行各业,他们回归各自所代表的地区和领域宣扬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规范和保障议事、执行等相关组织程序;最后是制度领导,通过形成并不断完善党代会制度,使得党的二十大在继承历届党代会经验基础上又能为以后的党代会提供有益镜鉴。

同时,“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10],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党与人民是辩证统一的关系。首先,党本身就是来自人民,其执政地位取自人民的真心拥护和认可,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必须凝聚广泛的民意共识;其次,党的生死存亡取决于人心向背,脱离和背叛人民群众必将颠覆自身,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真正代表人民利益;最后,党是先进高尚的无产阶级政党,始终发挥着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把心怀人民想到前面、群众诉求落到实处。

(二)砥砺过程要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和斗争策略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可能指望敲锣打鼓、一帆风顺地实现,在国内外严峻复杂的形势下必须充分贯彻伟大建党精神中“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以及“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1]唯有初心天然弥坚,使命方能甘之如饴。初心使命是斗争策略的底气,为了党的事业和人民福祉做到舍我其谁、一往无前,因而无惧无畏、大公无私。

斗争策略是初心使命的屏障,只有敢于、善于同任何消解纯净初心的错误思潮和言行作坚决与有效的斗争,执行一定的斗争策略、展现一定的斗争艺术,才能永葆光荣使命在肩。当前,世界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加、各种安全领域特别是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挑战层出不穷,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渗透、腐蚀一些党员干部的初心理想,迷惑、利用一些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政治认知,这些必须予以驳击和斗争,以党的二十大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强化初心使命、宣示底线原则、廓清思想迷雾,全过程加强党员干部的初心操守和斗争能力。

(三)崇高目标要始终坚守指导思想和远大理想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还要充分融汇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的深刻内涵,大会系统总结了“10年来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的里程碑意义”[12],还擘画了下一阶段甚至今后更长时期党的事业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日益展现出更加光明的前景、这一目的地越来越靠近,但是前途仍需跋涉,这就必须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继续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断同中国具体国情实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回答新的时代课题、作出新的理论创造,党的二十大报告就是最新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的典范。

理论创新没有完成时,实践发展只有进行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党还要带领人民继续前进,向着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迈进,因此既要牢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紧立足于当下新发展阶段,同时也要向着社会主义运动终极目标归宿蓄力,憧憬远大理想化作激励力量,明晰远大理想引导奋进方向。

四、结语

回首过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肇基,在一以贯之、创新发展的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指引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脚踏实地、艰苦奋斗,取得了党和国家事业一系列变革性成就和标志性成果;眺望未来,党的二十大精神必将指引中国人民在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征程上锐意进取、踔厉奋发,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和胜利。在此背景下,以伟大建党精神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赓续党的历史经验的直接需要、永葆党的本质本色的客观需要以及实现民族复兴伟业的根本需要,有利于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进新的自我革命实践、凝聚奋进征程精神力量,可以从始终坚定党的领导和人民立场、始终坚持初心使命和斗争策略、始终坚守指导思想和远大理想即实现主体、砥砺过程和崇高目标这三个维度构建实践路径。

猜你喜欢
建党中国式二十大
二十大颂
喜迎党的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喜迎二十大
中国式民主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