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育人价值与路径研究

2024-01-20 17:58段晓亮付凯霞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任 博, 段晓亮, 付凯霞

(石家庄铁道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43)

党的十八大以来,思政课铸魂育人地位日益凸显。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界、教育界委员时提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1]“大思政课”的提出为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创新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范式:一是将课堂之外的鲜活素材纳入课堂;二是走出课堂结合现实,在实践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红色校史是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中国建设事业培养人才而创办学校的奋斗历史。红色校史蕴含着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开拓创新等宝贵精神财富,这种精神通过文物遗存、档案史料、典型人物和校训校歌等形式呈现。红色校史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蕴含着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彰显着每所学校专属的红色印记。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对提升思政课的厚度与温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一、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价值

(一)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的政治本色与精神凝结,是近代中华民族的国本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2]红色校史同样饱含着共产党人的热血和精神,凝结着学校发展历程中进步师生创造的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优质资源。将红色校史中动人的革命事迹、英勇的革命先烈、见证峥嵘岁月的革命遗物等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不仅可以在实践中让学生接受红色精神的洗礼,同时可以把校史与党史相融合,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只有大力弘扬红色传统,讲好红色校史故事、讲好党办大学的故事,才能让学生在目之所及的地方亲身体会到中国共产党的“能”、马克思主义的“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好”。

(二)激发情感共鸣,提升爱党爱国爱校情怀

高校的发展总是一脉相承,办学理念、宗旨、校风校训不会因时间、校址的转移而轻易变化,因而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用学生熟悉的人、事、物进行引导,越是贴近学生实际、符合情感认知规律的,越能感染和激励学生[3]。红色校史中先进师生的人物事迹、奋战前线保家卫国的热血事件、见证兴衰的历史遗迹都是全校师生耳熟能详、举足即观的日常事物。部分学校在发展过程中可能因历史原因发生过迁址、合并或者分化,校区已非原址,学生所处的教育背景、校园环境也都时移世易,但学校的教学传统、教育宗旨、校史校情总是一脉相承经久不变的。对学生而言,学校的优秀校友、红色事迹,以及留存至今的红色建筑都与自身有着密切的联系,“血脉相连”的亲近感无形中会提升学生对红色校史的浓厚兴趣,激发学习校史、热爱校史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经过时间与实践沉淀凝结的精神风貌、校训学风,通过思政课教学也在激励、教导学生们继承学校优良传统,增强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与荣誉感。

(三)汲取育人养分,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知识性和价值性相统一的课程,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属性[4]。校史中杰出的校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遗迹,都是思政课教学的鲜活素材,具有激励、引导与育人功能,可以为思政课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与养分。一是红色校史中不乏名师先贤与优秀学子,这些先进榜样为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他们身上所展现的崇高理想追求、品德修养和突出成就作为校本资源,值得每一位学子学习并代代相承。二是红色校史中每一段激奋人心的革命故事都是无数先烈用血汗谱写而成,其中饱含着对国家和民族荣辱与共、命运与共的情感,表现出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精神历久弥新,依旧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主题。三是红色校史中承载学校风雨历程的历史遗迹,不仅可以作为激励师生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实践基地,同时具有宣传、育人、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学生置身特定的环境之中,心理上的体验感与获得感得到极大满足,从而可以激发内在精神动力,实现校史教育的内化外行。

二、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困境

近年来随着党和国家对红色文化的高度重视,制定出了一系列传承红色基因的相关政策,但一些地方和高校对“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开门办思政课、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5],“大思政课”视域下运用红色校史铸魂育人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以红色校史资源铸魂育人意识缺乏

第一,教育者运用红色校史资源育人意识淡薄。“实施‘大思政课’的落脚点在于反映现实社会生活的教育资源在思政课教学体系中的有效输入。”[6]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水平是推动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的关键所在,包括思政课教师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理应充分地挖掘和利用丰富的红色校史资源所蕴含的价值理念,将其嵌入课堂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中,实现校史育人目标,但现实状况并非如此。一方面,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对红色校史的发展脉络与内在逻辑尚未形成客观理性的认知,对身边的红色校史文化缺乏归属感和自豪感,将红色校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另一方面,部分高校虽然重视对红色校史的传承与弘扬,但对教师队伍缺乏专业培训。“有的学校教师数量不足、质量不高,对实践教学重视不够,有的课堂教学与现实结合不紧密”[5],教师在讲授中不注重或不善于联系现实,学生对经典思想理论的学习得不到现实观照,其理解就容易陷入表层化、机械化甚至教条化[6]。红色校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使得丰富的校史教育资源与教育者淡薄的育人意识形成鲜明矛盾。

第二,受教育者对红色校史认同感缺失。当代青年学生生长在新时代,未经历战火纷飞流离失所的艰苦岁月,对红色历史缺乏感性认识。以往红色文化教育中,教育者容易忽视学生兴趣特点与生活实际,常以纯粹理论知识单向度灌输,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对红色教育兴趣缺失,于是出现红色文化进了学校、进了课堂,却进不了学生头脑的状况。其次,受西方功利主义理论和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冲击消解了我国主流价值观影响,纷繁杂乱的信息浪潮下,部分学生对红色文化认同感缺失,看不到红色校史的独特价值,甚至片面解读历史、诋毁革命先烈,从心理上产生轻视与抵触。

第三,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未形成合力。部分高校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时尚未做到“教”“育”并重,没有认识到思政课的核心性与关键性,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发挥不够,由此导致“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各自为政、各行其道、各说各话”[7],在育人过程中“两张皮”问题凸显。“大思政课”之“大”就在于纠正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狭隘对立[8],学校管理者与教育者在教学理念上缺乏科学指引,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关系上不能从全局出发统筹规划,致使二者协同力发挥不足,思想政治教育效果难以充分体现。

(二)对红色校史资源研究开发力度薄弱

第一,缺乏专业研究队伍。很多红色校史资源丰富的高校并未成立专业研究团队,校史研究工作往往分散在宣传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档案馆等部门,研究队伍不固定,研究水平参差不齐,有深度的红色校史研究还没有充分展开。如东南大学、云南大学虽成立了校史研究室,但都挂靠学校档案馆,校史研究室与档案馆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的管理体制。高校对运用红色校史铸魂育人的重视力度跟不上意识形态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需求,致使校史资源丰富与研究力量薄弱的现实矛盾凸出。

第二,研究成果呈现形式单一。2021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在思政课中加强以党史教育为重点的“四史”教育的通知》指出,要“深挖教育系统红色资源‘鲜活教材’,增强课程吸引力感染力,切实提高育人成效。”[9]这就要求要运用“大资源”办好“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红色校史研究成果作为高校对校本资源的挖掘凝练,能够为思政课教学提供丰富、鲜活的教育素材。但从国内研究现状看,不少高校对校史研究浅尝辄止,研究成果缺乏新意,忽略了红色校史资源的育人功能。以校史著作为例,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检索“大学校史”,从党的十八大召开时算起截至2023年4月,共检索到170个相关校史专著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很多部校史在结构和表述上存在很大雷同性,创新性不强,很多内容都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各项工作的汇报与总结,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被单调的表格与数据代替。

第三,未形成系统的红色校史教学体系。完善的红色校史教学体系对于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深远意义。当前,很多高校的红色校史教育多依赖个别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穿插进行,开设红色校史课程的院校很少,且多数为选修课,很多时候只重视对学生进行简单的普及和宣讲,忽视了红色校史铸魂育人的实质作用。

(三)利用红色校史资源育人机制不健全

第一,长效保障机制不完善。长效保障机制是推进“大思政课”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条件,但目前红色校史育人主力多局限于思政课教师,缺乏相应的领导机制与激励机制。一方面,部分高校在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时,对红色校史的挖掘与研究工作缺乏基金支持与帮助。截至2023年4月,在中国知网数据库以“校史”为主题进行相关文献检索共得到4 243条结果,但文章归属校级及以上课题或基金项目的仅有165篇,从校史基金项目的悬殊占比可见,科研基金支持与制度保障也是影响校史研究工作进展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很多高校未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缺乏物质奖励与精神鼓励,因而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与教师开展红色校史研究的动力。

第二,红色校史传播渠道狭窄。新时代背景下,“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在“大平台”上拓展、创新传播渠道,要结合数字化设备、多媒体设施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尽管部分高校已经认识到红色校史独特的教育优势,但在日常工作中仍拘泥于第一课堂教学,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与依赖性被放大,主体作用发挥不够,使得红色校史资源难以实现应有的教育价值。

三、红色校史赋能高校“大思政课”建设的育人实践路径

(一)提升以红色校史资源育人的自觉意识

第一,提升教育者育人意识与教学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教师要坚持先受教育,努力成为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10]因此,要对思政课教师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定期开展红色校史培训,只有自身先提升对校史的认知程度,掌握系统完整的校史发展脉络,才能将其转化为鲜活、灵动的教学素材。同时,要优化教学评价体系,发挥思政课程对课程思政的引领作用,鼓励相关研究团队研磨校史,打造红色校史精品课程,并将红色校史教学成果作为教师和领导班子考核指标,从多方面、多维度督促与激励教育者提升运用红色校史的育人意识与教学水平。

第二,打造特色校史教育品牌。红色校史的特有魅力不仅在于它是一所学校专属的文化烙印,也是我们党百年奋斗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充分利用校史资源结合党史学习教育,与所在区域宣传部门、红色教育示范基地、红色纪念馆深入合作,联手打造特色教育品牌,增强校企合作,建好用好实践教学基地,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同向发力扩大红色校史铸魂育人在整个社会层面的影响力。如贵州民族大学为突出“党史+校史”的学习教育方式,追根溯源以爱国主义人士欧百川为贵州民族大学建校办学的贡献历史为牵引,将欧百川故居列为学校红色文化和校史文化教育基地,形成“党史+校史”的特色教育品牌。

(二)增强红色校史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力度

第一,充分挖掘利用校史,丰富校史教材编写。自1984年国家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高等学校组织力量编写校史至今,全国高校系统纷纷启动校史编写工作,但从已有成果来看,很多高校对校史的编写集中于在校志中叙述建校以来的发展历程、展示优秀校友或优秀教师风采,记录具有历史影响力的校史事迹,而忽略了教育功能。校史教材编纂须满足以下几点:一是要具有客观性,红色校史也是对历史事件的真实记录,因此要从客观真实的角度追本溯源,对于内容的择选要挖掘校史中独特且具有教育意义的部分,避免“流水账”式的全盘纳入。二是要饱含温度感与趣味性,校史教材编写的受众为学生,因此要符合青少年阶段的心理与性格特点,为史料文字描述添加建筑图样、人物画像等,让校史中的人、事、物变得丰盈生动,以此增强校史教材的感染力与亲和力。

第二,组建专业研究团队,提升校史综合研究能力。专业的研究团队是深入挖掘红色校史的中坚力量,高校可以聘请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学者参与校史研究工作,采取专兼结合的方式提升研究团队能力。同时,建立专业研究团队与思政课教师互动机制,双方利用各自优势深入交流学习,突破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难点问题。

第三,扩大校史收集范围,建立数字化校史档案库。丰富的校史资料是开展校史研究、深化思政课改革的前提与基础,当前有相当一部分高校推进红色校史融入“大思政课”建设缺乏“大视野”“大格局”,校史资料仅来源于校史馆、档案馆、图书馆,资源种类与数量十分有限。化解这一困境,可以借助重大纪念日、重大历史事件为契机,举办“不忘初心,校史情怀”相关主题活动,邀请老校友、老教师举办实物捐赠仪式,寻找校友先贤后代、学生邀请座谈,从多角度充实红色校史内容,丰富校史珍藏。其次,建立数字化校史档案库,针对过往媒体平台对学校的相关新闻报道、老校友采访影像资料、校园文化活动的精彩瞬间,联系相关新闻单位、部门征集收录。同时校史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机构要及时对现有红色校史文献进行数字化拍摄与扫描,联合建设并完善红色校史档案文献数据库[11],为校史研究工作提供便利。

(三)拓宽红色校史资源育人的路径和渠道

第一,上好新生入学第一课,积极拓展第二课堂。红色校史教育作为新生入学第一课,通过参观校园、校史馆,聆听、感悟学校建立至今的发展历程,熟知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做出贡献与牺牲的优秀校友,了解学校取得的办学成果与科研力量,借助红色校史的美好印象提升学生对母校的自豪感与认同感,建立爱党爱国爱校情怀。同时,“大思政课”应拓宽育人场域,打破课堂与实践之间的壁垒[12],可以将自身的办学特色结合红色校史建立其他教育场馆,积极拓展创新第二课堂。如艺术类院校可以建立具有音乐史、美术史特色的文化馆,文科类院校可以成立本校过往文学大家的文学馆,理工类可根据学校特色成果建立矿物标本或机械产品展览馆。

第二,打造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全媒体时代多元化的信息传播方式使得学生从“被动灌输”转换成“主动获取”[13],互联网为红色校史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契机,可以抓住时代发展潮流与学生的兴趣特点,通过传统手段与现代方式相结合,利用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研发“虚拟教师”“虚拟课堂”“虚拟实践中心”等[14],结合校园网站、微博、短视频、公众号等平台,将枯燥抽象的史料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纳的红色校史栏目与视频作品,打造多元化的网络教育宣传云平台,将线上传播与线下宣传结合起来,创新红色校史的载体和场景,增强趣味性与互动性,在寓教于乐中提升红色校史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例如石家庄铁道大学新校区与本部校史馆距离较远,为满足新生参观需求,学校借助VR技术开发了数字校史馆,利用数字媒体的声音、影像和图文等综合优势,既使校史内容展现得丰富完整,又突破了地域限制,为师生了解校史校情打造了一个生动有趣、方便快捷的资源平台。

第三,培养校史志愿传承队伍。高校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可以招募学生志愿者组建校史传承队伍。例如可以成立校史讲解团,一方面通过志愿者的讲解可以让更多的师生了解校史,认同校史,传播校史文化;另一方面,对于志愿者来讲,经过长时间的考核和培训,校史中的红色精神、优良传统也会促进他们的精神塑造与品德修养。

(四)健全以红色校史资源育人的保障机制

第一,压实领导责任,增强管理制度保障。学校领导的主观重视程度直接影响着“大思政课”建设的发展进程,党委领导作为统筹全校发展的总抓手,有责任义务传承和发展好红色校史,赓续红色血脉。一方面,要提升领导的责任意识,树立大局观,实施“大思政课”建设专项行动,提升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管理水平,增强思政课教师运用红色校史铸魂育人的能力。另一方面,制定校史资源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校史研究、挖掘弘扬有序进行的有力保障。校史资源的建档、收藏、修缮、保养都需要有严格科学的制度监督实施。

第二,开设红色校史教育课程,实施教学保障。一方面,必修课程设有相应的学分考核制度,可以让学生严格地接受红色校史教育,并且设有课程学习时限,相较于零散的活动安排,课堂教学可以让学生系统地感悟学校精神,形成整体认识。另一方面,开设红色校史课程也可让思政课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提升对校史校情的研究热情,充分理解掌握校史内容、改进课程设计、优化教学方法,推动校史相关课题的研究。此外,有条件的高校可以结合研究生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硕士点与博士点下开设红色校史教育研究方向,将红色校史育人功能不断向深度广度拓展。

第三,修建具有红色校史文化精髓的校园人文景观,增设设施保障。校园人文景观也是校史教育的重要载体,彰显着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与历史积淀,是全校师生的精神食粮。一方面,需要保护好原有的校史遗迹,注重环境育人。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留存下来的特色建筑、雕像、校训石碑要定期修缮维护,这些具有浓厚文化底蕴与历史意义的校史遗迹,作为全校师生的隐性教育基地可以发挥特色教育功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校史交流空间。另一方面,对于因学校迁址而遗落他地的校史遗迹有必要回首探寻,他们见证了学校起伏兴衰的历史时刻,将其作为校外思政课教育实践基地可以重温党史、校史,为开发现场教学,开展实践教学创造条件。同时,对于新校区的建设要破除“千校一面”,增添底蕴和特色,结合红色校史融入办学理念和思想,打造独具校本特色的校园建筑风格,彰显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和精神。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15]历史就是最鲜活的教科书,红色校史不仅沉淀着独具特色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同时记载着学校兴衰成败的发展历程,是宝贵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综合。随着“大思政课”建设的不断推进,红色校史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不断凸显。新时代要充分发挥红色校史的教育功能,还需积极探索红色校史在“大思政课”建设中的重要价值与实践路径,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红色思政课”。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正确把握善用“大思政课”的精神实质
“大思政课”的理论要义与实践导向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