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

2024-01-22 17:43谢丹凤
关键词:体系化建构中国共产党

谢丹凤

(贵州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贵阳 550001)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1]16,这既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发展的方向。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中国共产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扬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并继承其合理内核,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目前学界主要从理论向度、价值向度和实践向度等多维度探究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超越,如闾小波[2]、张国祚等[3]从古代的民本思想探究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历史渊源,盖逸馨等[4]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视角研究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戴立兴[5]、林国标[6]主要研究了国家领导人的民本思想。学界对于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研究较为碎片化、零散化,缺乏系统性和体系化建构探究。因此,本文主要从理论渊源、历史脉络、主要内容、价值意义四个方面探究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以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

一、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的理论渊源

“民本思想即以‘民’为立国之本的政治思想和治政理论”[7]。“民本”不仅是一种政治理念和合法性确认,也是执政的思维方式和价值所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是以民为本的主体资格判断,也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判断的最高尺度。中国共产党借助于马克思恩格斯的唯物主义群众史观和人的理论,在扬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过程中逐步生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

(一)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文化源泉

中国传统文化内含的宽政惠民、厚生利民、爱民保民等民本思想,蕴涵着政治文明的重要理念,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人的生命价值,彰显了“民本”的地位,限制了皇权的膨胀,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稳定统一。

西周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发轫期。“敬天保民”的思想使人从原始宗教中解脱出来,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命价值受到重视,凸显了从“神本”走向“人本”的人文精神和政治文明。具体而言,《尚书》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1)《尚书·五子之歌》。,被视为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源头和核心,民众在治理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社会认同。孔子认为“民无信不立”(2)《论语·颜渊》。,主张获取人民信任是政治稳定的前提。孟子进一步完善了传统民本思想,提出“民贵君轻”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3)《尽心章句下》。。这揭示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二重性,既反映了“爱民重民”的“民本”的人文关切,体现了其价值合理性,也内含了“民”相较于“君”和“社稷”是手段而非目的本身,以体现其政治合法性。也就是说,就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价值合理性而言,统治者应把“民”作为执政之“本”——价值之本,将积极实现仁者爱人、重民养民作为“仁政”的最高价值原则和追求,把是否有利于人民作为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标准,这是儒家民本思想追求的应然诉求。就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政治合法性而言,荀子把民与君的关系隐喻为舟水关系,“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4)《荀子·王制》。,进而确认了人民在国家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但同时也隐含了“民”是“君”的手段和工具,即“爱民”是“君”获得“社稷”统治权的政治合法性的手段——工具之本。这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困结,即在于君主与人民之间的二重主体性的矛盾”[8]。因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就是在“民本”价值合理性和政治合法性的张力中得以发展和丰富,并在中国传统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彰显为“合”与“分”的社会历史形态。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民”与“君”和“社稷”的关系问题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核心。“君”与“民”处在对立统一的规定关系中,“民”的集体权利和利益是在与“君”的相互关系中得以明确规定。可见,“民”实际上是被抽空了作为“人”的具体内容和内涵而成为实现和保障“君”的统治的集体概念,是缺乏主体能动的工具性的抽象的“人”。

概言之,“重民”“爱民”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基因。但是,在中国封建统治下,传统民本思想缺乏“天生民而授之权”的历史条件和思想内涵。中国共产党以扬弃的科学态度从思想内容、制度保障和实践效果上超越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内容空位、制度缺位和效果错位的历史局限性,进而展开其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

(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哲学基础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创立之前,“英雄创造历史”的西方唯心史观大行其道。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著作中,同时清算了黑格尔及其信徒的唯心史观以及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过程中,根本性和革命性地颠覆了西方历史唯心主义群众观点,进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历史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群众历史作用的分析,一方面立足于“人类劳动”的分析发现了自我意识对“人”的现实主体性的禁锢,进而批判黑格尔的“精神创造历史”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认为他没有看到决定人的精神动因背后的物质因素,更没有看到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因而,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实现了将自我意识的主体性转向现实的人的主体性。马克思在《巴黎手稿》中批判黑格尔的绝对精神的创造性时肯定了“人民”的主体性:“如果我们的生活不是自己创造的,那么我们的生活就必定在我们之外有这样一个根源。所以,创造是一个难以从人民意识中排除的观念。”[9]149这表明“人民”的主体性就体现为人的社会性、实践性和创造性,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始终秉持民本的主体性和历史性的创造者的本质。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对鲍威尔等用“精神”代替“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做法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9]287,这指明历史的活动和思想都是人民主体性和实践性活动的客观反映,肯定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创造性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成熟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科学理论,从现实物质生产的人的活动阐发了群众史观的理论,进一步肯定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彻底扬弃了以往的西方唯心史观而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另一方面,马克思在继承费尔巴哈关于人的唯物本质的基础上,同时批判了他“把人只看作是‘感性对象’,而不是‘感性活动’”[9]530,揭示了他只从自然过程中把人看作单一直观的抽象的“人”,而没有从人改造自然的能动的现实感性活动和从现有的社会联系及其实践中来把握“人”,否定了“类主体”抹杀人的多样性、历史性和能动性,即批判了他的“人”的受动性以及唯物与历史的脱嵌,肯定了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个人的现实存在和实践活动,进而从人的现实实践活动中分析了人的历史性、主体性,主体性和历史性统一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思想的批判,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从人本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转变,最终建构了以群众理论为核心的历史唯物主义。中国共产党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尊重群众、关切群众并发挥群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群众史观,为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和完善奠定了深厚的哲学基础。

二、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的历史脉络

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和唯物史观,充分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承载的丰厚思想、道德和政治资源,为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奠定了政治文化底蕴和方法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的探索,实现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产生

近代以来,西方民主思想的传入、“五四”时期“人的发现”,使得个体的“人”从集体性的“民”中逐渐脱嵌出来。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时期,民生、民主、民权等民本话语成为近代中国维新和革命的主题,揭示了近代“民本”与中国变革、革命的强国图景紧密相连,并试图以维新和革命的形式实现民本思想的制度化、民主化。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史观和阶级斗争理论与中国元典中的民本抗争思想互援,围绕“革命为了谁”、“革命依靠谁”等时代问题探究实现人民解放所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创新性地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政权建设理论为指针,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和原理,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敬天保民”、“民为邦本”、“民贵君轻”等爱民重民思想的“民”的工具性进行积极扬弃,继承了“君民鱼水”关系与“一家亲”的血肉联系的共同体意识。这为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群众史观融入伦理情感因素,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伦理价值的转向。针对传统民本思想中“民”的工具性,毛泽东指出“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10],看到了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价值主体和力量之源。1934年,他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11]。这深刻地揭示了“人民群众”主体性的多维内涵:一是人民群众是中国革命的价值主体和权利主体,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是“为民”的解放而展开的;二是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正义与否的根本评判主体,一切为了人民的解放和自由而展开的革命都是正义的战争;三是人民群众是革命战争的力量主体,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根本依靠力量和根本保证。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和根本归宿。为此,毛泽东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共产党就是要奋斗,就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要半心半意或者三分之二的心三分之二的意为人民服务”[12]。这是对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内涵阐述和根本要求,并对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进行了创新性的界定——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这是对以君民关系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革命性颠覆,有效地从根本上解决了困扰中国传统社会“二重主体性”的政治症结,为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融入了中国传统“以德化民”的伦理因素,这为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奠定了政治伦理的哲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形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主要矛盾发生根本性转变,中国的根本任务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求解放转变为对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诉求。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继续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以保障民权民生民主。

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而言,是通过国家根本政治制度来保障的。1949年6月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强调,“总结我们的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工人阶级(经过共产党)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这个专政必须和国际革命力量团结一致。这就是我们的公式,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经验,这就是我们的主要纲领”[13]。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人民解放,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政体保障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和权利。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国体,通过这一根本制度确保人民政治和法律上的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也注重发展保障民本的经济基础。1953年8月毛泽东第一次对过渡时期总路线做了比较完整的表述:“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4]“一化三改造”总路线的实施,使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具体而言,就是从根本上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制,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通过,使得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新中国土地改革,从根本上铲除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根基,从政治、法律和经济上保障了人民对土地的集体享有权,维护人民“耕者有其田”的根本利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大解放,更加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和加强党的建设,保障人民的主体地位和满足人民的现实需求。中共八大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主要矛盾转变为人民对经济文化发展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并制定了正确的保障民本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其本质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以保障民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如何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干群关系,关系到人民利益和国家建设。1957年2月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毛泽东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深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两类社会矛盾学说,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系列具体方针,协调人民内部关系以团结人民主体力量,维护人民当家做主的地位,促进国家稳定发展。加强党的建设增进干群关系,更好地服务于民也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重要举措。1957年4月,中共中央公布了《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决定开展整风运动,克服脱离群众和实际的官僚主义、宗派主义、主观主义,使共产党人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党的建设,以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和提高服务人民的水平。

总之,中国共产党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治制度的确立、“一化三改造”的总任务的实践、土地改革法律的制定、加强党的建设的整风运动的开展等历史进程,展演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形成过程,构成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核,是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在中国的创新运用和发展,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发展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的根本历史任务由革命以谋独立自强转变为建设以谋发展富强,相应地,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由为了人民“解放”的革命诉求转向实现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革命’从政党话语的核心位置让位给了‘发展’,能动的民本主义的着力点被重新定义”[2]16。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15]397,开启了中国革命向中国发展的民本思想转变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对“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进行积极探究,形成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民本思想。

为了实现“富民”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邓小平进一步提出“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16]314。这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发展规律的认识,把握住发展生产力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这一本质。他进一步认识到发展必须坚持改革开放,“改革和开放是手段,目标是分三步走”[15]266。通过改革开放,“三步走”的发展战略规划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愿景。关于发展的主体力量,邓小平认为:“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16]368这有力地回答了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发展“依靠谁”和发展“为了谁”的紧迫的时代命题,赓续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涵摄了发展必须坚持群众路线的民本理念。总之,邓小平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行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制度结合起来,以构筑人民民主专政的经济基础,实现强国富民的目标。这深刻阐释了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意涵。江泽民坚持以人民的利益为先,“我们共产党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人民谋利益。这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17]。这揭示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和权益,不断满足“现实的人”的日益增长的具体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归属,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确证和保障。2000年江泽民首次提出并深刻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因应了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境况下党的建设目标。他认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8],这表明生产力维度和先进文化维度是实现和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双重维度,体现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着人类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并通过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不断实现和维护着自身的根本利益,深刻揭示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从“民他本”向“民自本”的主体自觉性转变,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主体能动性超越。随着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分配、环境和资源等问题逐渐显现,对人民发展的根本利益形成威胁。胡锦涛提出了“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各项工作的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19]。这体现了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原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准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并全面阐释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即“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为民的全面性、协调性、持续性和科学性,更加注重维护人民群众长远利益的科学发展。

总之,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展演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演变历程,是以发展先进生产力促进物质文明,发展先进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并将人民的利益和权力、创造性和能动性的民主实践活动纳入法制化和制度化保障体系,更加丰富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丰富

面临国内外错综复杂的发展环境,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我国主要矛盾由“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转变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间的矛盾,体现了人民的需要的多元化、多样性、多层次的发展趋势,这对我们党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内涵进行了全面和深刻的阐释,这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本思想的新时代表达,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政治立场、依靠力量、发展目的和价值追求,充分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是中国共产党人践行初心使命的根本政治遵循,也是解决我国新时代主要矛盾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为人民谋幸福和发展、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本心和恒常使命,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本话语的思想主旨和精神实质,也是一种“为民”的历史思维和工作方法,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认同和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积极回应了中国“富起来”之后“发展成果与谁共享”的时代课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7这指明了发展的主体力量源泉、价值指向和根本原则,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有民建民享的发展价值旨归和本质内涵,揭示了人民群众既是物质文化生活的创造者,更是物质文化生活的共享者,更加突出了发展成果人民共享性的权利主体特征,构建了“国富民强”的共建共享共赢的新发展格局,更好地维护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公平正义,本质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正义和分配正义的有机统一。因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实现了从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及其财富的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到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者的权利主体地位的根本性转向,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国富民贫”的人民创造主体和权利共享主体角色分离的顽瘴痼疾。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从“民本”的本质设计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和未来人类发展的理想框架,是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完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三、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的主要内容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强烈的道德责任担当和价值使命意识,也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始终坚持为民服务的唯物史观,积极扬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创新性地形成了人民至上论、人民主体论、人民民主论、人民共享论和人民评判论的民本思想体系。

(一)人民至上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标识,涵摄了人民至上论的“我是谁”的本源至上、“依靠谁”的动力至上和“为了谁”的价值至上[20]的民本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民”既是作为“类”存在,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又是指恢复了历史和社会特质的、发展过程中的现实个体。因而,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既要关注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利益,也要着力满足个体现实的根本需要,这是我们党凝聚人民力量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障。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充分体现了依靠人民、为了人民的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和政治立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和生命线,是实现人民至上的实践路线和方法。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拓宽了对人民利益的理解和维护,创新克服官僚主义的方式方法,强调高度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新时期表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强调:“全党同志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21]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揭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本质内涵,体现了根植人民并服务人民的根本宗旨。要言之,“为人民服务”、“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等价值取向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民本思想体系化的话语表达。

(二)人民主体论:“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马克思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中国化时代化,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的主线和核心思想。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始终坚持“以民为本”的价值理念,肯定人民是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创造性的主体。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22]16-17历史证明,人民群众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实践者和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的主体力量源泉。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人民是自身利益实现和维护的主体。人民只有实现“他本”向“自本”的主体性转变,才能充分发挥主体能动性以创造和维护自身利益。第二,人民是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人作为生产力和人类文化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组成因素,决定着生产力和文化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方向。因此,人民通过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来创造和共享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第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代表着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革命主体,在社会生产实践中改造着自然和社会,成为人类社会变革的主体力量。因此,人民群众是在历史发展和人类解放中处于主体性地位和具有目的性价值的“现实的”、“自由独立”的主体。只有充分发挥人民主体性,才能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实现人民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三)人民民主论:破解历史兴衰更替的“周期律”

顺民心就是遵天命,这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根本观念。习近平指出“历史充分证明,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3],这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中国历史得出的宝贵经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心向背关系一个国家或政党的历史兴衰。中国共产党要破解历史兴衰“周期律”,毛泽东提出实行人民民主的方法,发扬民主让广大人民群众监督政府,真正参与政治。通过实行人民当家做主,完善民主政治制度以更好赋予民“本”的民主权利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必须以坚持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为保障。“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伟大实践。”[22]29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观念,从组织领导、政治制度、法律法规确保人民主权的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37,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健全人民当家做主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的全过程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选举、协商、决策、管理与监督的民主权利。实行人民民主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理念,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保障人民共有共建共享权利,坚持人民评判的标准,又增进互信和谐的党群关系,增强和永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资格,为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凝聚蓬勃力量。

(四)人民共享论:“发展成果更加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共产党赓续了古代民本思想的“为政利民”的理念,创新性地提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利民摆在为政之首位。习近平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共享”纳入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为人民共享提供了政治制度保障。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把“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为重要使命,把人民的民生福祉和美好生活贯穿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始终。中国共产党统筹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目标、“分三步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两个百年”奋斗目标,这些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27的根本宗旨和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中国共产党依靠人民实现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坚持“国民一体”建构利益共联、发展共赢、成果共享的命运共同体、政治共同体和价值共同体,赋予民“本”的发展成果共享权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不断激发广大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精神力量和主体创造力。

(五)人民评判论:“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检验标尺

江泽民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我们工作价值的最高裁决者”[24],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21]和价值旨归,人民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发展成效的最终检验者和评判者。习近平要求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自觉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来检验自己的工作和绩效”[25]。这表明中国共产党应以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立足于新时代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以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和不断满足人民多元化、多样化、多层次的美好生活向往作为价值基点,以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和幸福感作为评价党的一切工作和政绩的最好标尺。因此,“中国共产党的价值必须通过人民群众来实现”[26]和评判,“符合人民的利益是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该遵循的人生价值标准、最高道德准则、生死观标准”[5]30。中国共产党人应积极扛起“不负人民”的时代使命,以“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标尺积极解民忧、纾民困。

总之,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核心是“人民至上”观念,进而肯定和确保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民主权利、人民公平共享成果和以人民为评判标准,这是中国共产党打破历史“周期律”、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人民价值观和方法论。

四、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的价值意义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的历程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主动回应民生期盼、健全民权保障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对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成果、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构系统化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有益于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发展成果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能动性、价值性和共享性的有机统一,实现了党性和人民性在实践能动性上的辩证统一,在实践过程中回答了“为谁立命”“为谁执政”的中国发展方向和动力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7]的政党智慧和思想成果。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本思想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相结合,熔铸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复兴的历史实践中的新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核心成果。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一个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笃行真理的过程”[1]16,这表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一个永恒而常新的命题,是中国共产党积极探寻政党的本质、执政发展规律以及干群关系实践和反思的思想结晶和理论成果,这为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中国传统民本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核心,具有丰富的理论、价值和实践内涵,需要运用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具体与中国时代发展需要相结合,实现中国传统民本的政治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质言之,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不仅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同时也蕴涵了走向世界的时代化因素。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是立足于本国中华民族共同体,并面向世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宏观人文构想,更加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成果。

(二)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人民主体性原则

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体现了人民主体性原则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中一以贯之的发展过程,加深了“人民至上”的理性认识,提升了推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与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认知,落实于推动社会改革发展与增进人民福祉的实践成效中,确保国家为人民共有、政府为人民共管、社会由人民共建、利益为人民共享的制度保障和实践落实,赋予了民“本”的政治权利和制度保障,进而确保了人民的主体性、创造性和价值性的统一。从“民为邦本”到“以人民为中心”的民本思想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态度发出对“民为邦本”的价值追问,在扬弃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工具性基础上,赓续了其爱民、重民、保民、富民等政治智慧和价值理念,实现了“重视民生、发展民主、保障民权”的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因而,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为以民为基、以民为先、以民为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提供了理论认知、价值彰显和现实实践的思想基础。

(三)有利于建构系统化、理论化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从“宗旨论”到“初心论”的民本思想历史演进逻辑中,“为民”是中国共产党每一历史发展阶段一以贯之的永恒主题和本质规定,内在规定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改革、建设、复兴发展历程中的“以民为本”根本出发点和价值归宿,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满足人民的“站起来”的政治需求,在建设和改革中不断满足人民“富起来”的经济文化需要,在复兴中满足人民“强起来”的美好生活向往,这是建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的核心理念和历史逻辑框架。随着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中国共产党能动地实现了从传统民本思想向革命民本思想的转变,进一步又实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本思想的转向,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逐步彰显。人民的主体地位和价值从创造主体向共享主体转变,这种“人民中心”地位的根本性回归,展演了中国民本思想由“‘以社会为本’到‘以人为本’再到‘以民为本’发展观的逻辑”[28]。从中国共产党发展民本思想由“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转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历时性演进来看,“发展是硬道理”奠定了为人民发展的政治基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指明了为民的伦理价值指向,“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追求为民发展的永续性、协调性和科学性,“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更强调发展成果公平地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发展目的,这是建构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的理论逻辑。换言之,对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的探究,有利于从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等进行系统探讨,从而有利于形成系统化、理论化的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更好地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提供价值指引和政治规导。

五、结 语

概言之,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问题,这一问题的回答关系到“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的体系化建构过程,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以人为本”再到“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在不同时期的时代诉求和人民需求的具体而现实的表达,积极回答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的时代之问。“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科学如何进步,马克思主义依然显示出科学思想的伟力,依然占据着真理和道义的制高点。”[29]这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具有真理性和道义性的时代价值的根本原因在于其科学性和人民性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的民本思想体系化建构过程体现了科学性和人民性的有机统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为人类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真理性与道义性相统一的内在本质。

猜你喜欢
体系化建构中国共产党
法典化视野中的慈善法体系化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构建体系化试验安全管理模式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保险合同法的体系化表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李达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体系化阐释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