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幼儿游戏课程为例

2024-01-22 08:20郑丽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北京思政

郑丽君

(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北京 101101)

当前时期全国各地高等学校都在持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向高质量发展、特色发展、品牌发展的新阶段迈进。《全面推进北京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京教高〔2021〕2号)中提出“各高校要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体现首都优势的课程思政元素,提炼具有首都特色的课程思政案例”[1]。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首善之区,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首都文化是我们这座城市的魂,主要包括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将首都文化资源融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深入挖掘首都文化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可以丰富课程思政资源、提高课程思政水平和质量,可以激发学生参与首都学前教育事业和首善之区建设的热情、增强重视本土文化的意识、提升思政育人成效、促进首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有助于建设具有北京特色的课程思政名片、引领课程思政品牌化特色化发展。

一、首都文化资源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可行性分析

(一)首都文化资源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价值目标和精神内涵相契合

首都文化集中体现着中华文明,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京华大地的生动实践,蕴含着爱国主义精神、建党精神、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劳动精神、创新精神等丰富的精神内涵和精神追求。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要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引导学生遵守职业规范,引导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和首都文化精神内涵有很多是一致的,二者都包含爱国精神、文化自信、职业道德、创新精神等思想精神和价值追求。共同的价值目标和精神内涵是首都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

(二)首都文化资源能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

北京高校坚持以首善标准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需要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供给。首都文化资源具有内涵明确、底蕴厚重、总量丰富等优势,可以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满足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贯通北京昌平、海淀等六区的北京大运河文化带为例,大运河沿线文物等级高、样态多,仅通州区不可移动文化点位就有238处。随着北京文化建设的推进,首都文化资源供给仍在不断增加。在全力保护和持续发掘首都红色资源过程中,许多红色遗址经过修缮重新出现在公众面前。例如,2023年3月25日,党中央进京赶考的第一站清华园车站旧址面向公众开放成为一处新的红色景点。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中,要从不断更新的首都文化资源名录中不断汲取新的资源,保证教学内容跟上时代和社会发展,保持教学资源的鲜活性和丰富性。

首都文化汇聚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古老与时尚,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深厚文化和民族精神,能为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丰富多样、源源不断的首都特色资源。

二、基于首都文化资源的幼儿游戏课程思政资源开发

首都文化资源内容丰富多样,其蕴含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引领亦非常丰富。我们要对首都文化资源深悟研究,根据文化资源与幼儿游戏课程的匹配性和关联度,将首都文化资源进行分解,选取其中与幼儿游戏课程思政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相适宜的资源。将首都文化资源与课程要素进行精准的结合,切忌贴标签式生硬融入。

幼儿游戏课程包含不同类型游戏的设计组织和指导,采用模块式教学。根据各模块教育目标和主要内容,结合首都文化包含的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四个文化具体内容,对首都文化资源与课程进行对应分析,提炼出首都文化资源融入幼儿游戏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表1 幼儿游戏课程模块与首都文化资源“链接”表

模块一:融入红色文化的表演游戏,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北京的情感

幼儿表演游戏的载体是儿童故事,幼儿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表演。在表演游戏设计与组织模块教学中,引导学生选取北京红色文化中的红色故事作为表演游戏素材。北京红色文化是首都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创造的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先进文化”[2]。北京红色故事素材丰富,多个区挖掘和整理了地方红色历史和革命故事。例如《岁月如逝川初心如磐石-红色通州》记录了通州区红色故事、英雄人物事迹等,西城区出版了《先声与火种-北京西城红色故事集萃》。还有围绕红色遗址遗迹的红色故事,例如“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创建历史丛书”记载了围绕北大红楼发生的故事。学生在读一读红色经典、讲一讲红色故事、编一编红色剧本、演一演红色戏剧的学习过程中,既了解幼儿表演游戏的组织方法,又涵养爱党爱国爱北京的情感,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

模块二:融入古都文化的建构游戏,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

建构游戏是幼儿喜欢的游戏之一,选取有意义的建构主题,通过建构活动对幼儿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建构游戏模块教学中,非常适合融入古都文化内容。古都文化是北京在长期作为都城的历史中形成的文化,“北京古都文化具有至正庄严、雍容博大、崇文厚德、协和宁远的特征”[3]。北京都城、中轴线、皇家建筑、四合院、园林建筑等极具特色的建筑形态承载着历史,体现了中国人的建筑美学。比如“北京中轴线之美首先彰显在其壮观深邃的建筑之美、历史之美、文物之美中”[4]。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中轴线建筑或场景为建构游戏对象,学生进行中轴线主题建构游戏活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地处大运河文化带,学校所在的通州区是大运河北端起点,学校有天然的地缘优势,校园内的运河微缩景观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足不出校园对学生进行教育,充分利用运河文化资源,以运河文化浸润专业课程。在建构游戏中融入古都文化资源,能够激发学生家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豪感,坚定文化自信。

模块三:融入京味文化的角色游戏,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工匠精神

角色游戏是幼儿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想象和模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形式。幼儿对不同社会角色经验越丰富,游戏开展就越深入。在角色游戏模块教学中,可以融入京味文化。京味文化是北京地区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散发着浓浓北京味、生活化气息浓厚的文化,从普通老百姓的寻常日子中来,是儿童熟悉的生活。京味文化有很多和角色游戏的契合点,比如“北京榜样”人物故事就可以成为幼儿角色游戏素材。

“北京榜样”是京味文化中的一个文化品牌,是北京城市文化符号,每年评选一次,上榜人物都是各行各业平凡岗位上的劳动者。他们是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代表,通过了解“北京榜样”在平凡岗位上的工作,学习北京市民的优秀品质,激发学生立足平凡、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脚踏实地做本职岗位的追梦人,增强学生知北京、爱北京、荣北京的首善意识。比如,在警察角色游戏中,可以引入2020年“北京榜样”张卫东警官的事迹,在小小航天员角色游戏中,可以引入2022年“北京榜样”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员鲍硕的故事作为案例。在角色游戏的设计和组织环节,可以用“北京榜样”的岗位为素材设计和组织幼儿角色游戏活动。

模块四:融入京味文化的体育游戏,培养学生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

体育游戏是以走、跑、跳、投、平衡等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具有一定角色、情节和规则的游戏活动。体育游戏能教会幼儿勇敢、拼搏、顽强,不怕困难,团结合作的品质。在本模块教学中,可以引用京味文化中的北京雨燕故事。北京雨燕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妮妮的原型,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大大的能量,一年两次在北京和非洲之间完成长途迁移。北京雨燕能够一直翱翔天空,从不落地,三个月飞行近四万公里,约等于350个马拉松。北京雨燕迁徙途径的国家,大部分位于“一带一路”沿线,堪称“一带一路”上的“生态大使”。在体育游戏活动设计模块中,引入北京雨燕故事,要求学生设计以北京雨燕为故事情节、以模拟北京雨燕动作为主的幼儿体育游戏,幼儿在游戏中可以进行模拟飞行、躲避、转向等体育动作练习,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于北京雨燕这一北京城市文化符号的认识和了解,还能学习到北京雨燕身上坚韧顽强、拼搏奋斗的精神。

模块五:融入创新文化的智力游戏,激发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

智力游戏是依据一定的智育任务设计的、以智力活动为基础的游戏活动,幼儿在游戏中可以增长知识、发展智力。在本模块自制智力游戏玩教具环节,可以融入创新文化。创新文化是首都北京涵养出来的敢于开拓、勇于争先的创新基因,蕴含着勇于创造、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北京冬奥会闪耀着科技创新之光,33项技术首次在北京冬奥会使用。其中国家速滑馆创新使用二氧化碳临界制冷技术取代传统氟利昂制冷技术助力冬奥。传统方案技术虽然成熟但是不够环保,我国的科技工作者永攀高峰、敢于创新,首次在冬奥会历史中采用新型技术打造“最快的冰”,既增加了制冰效率,又践行了绿色奥运理念。通过冬奥会科技创新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激发学生创作创新意识和热情,设计出原创性的智力游戏玩教具,涵养开拓创新的精神。

模块六:融入京味文化的音乐游戏,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伴奏或者歌曲伴唱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则进行各种活动的游戏,主要目的是发展幼儿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5]。在音乐游戏模块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音乐素材。京味文化中的京剧、京韵大鼓等传统音乐形式就是非常有北京特色的素材,比如学生通过分析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京剧》案例,体会该音乐活动的素养目标是增加幼儿对京剧的感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学生通过案例学习可以丰富对于京剧文化的知识、激发对京剧的热爱、增强文化自信和自豪感。

需要强调的是,首都文化资源融入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是为了充实课程思政内容、提高课程思政育人效果,首都文化资源中的精神引领、价值导向是幼儿游戏课程思政的一部分而非全部内容。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还要融入和挖掘其他的思政元素,共同构成课程全面的思政目标。比如,除了首都文化资源中选取出来的文化自信、爱党爱国爱北京、创新精神、劳动精神、冬奥精神外,幼儿游戏课程的思政目标还包括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游戏观和儿童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这些共同构成课程的思政目标。

三、首都文化资源融入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为了培养满足区域发展人才需求,体现职业教育特点,建设具有财贸特色的课程思政,在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中,深入挖掘首都文化资源中的思政元素,积极探索首都文化资源融入课程的实践路径,打造具有北京特色、财贸特质的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名片。

(一)因地制宜挖掘和利用校园中的首都文化资源

首都高校肩负首都文化传承的使命,既要让首都文化资源进入校园滋润学生成长成才,也要充分利用校园内已有的文化资源。北京高校孕育有独特的校园文化,这些校园文化本身就是首都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天然具有首都文化属性。比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等早期建筑是全国重点保护文物,是首都文化和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师范大学五四纪念碑坐落在校园京师学堂旁,既是纪念五四运动中师大学子事迹的丰碑,也是北京红色文化的重要历史遗址。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地处大运河文化带沿线,校园里有大运河微缩景观,拥有“财贸大讲堂”文化品牌资源,学校举办过故宫、大运河、中轴线、北大红楼等不同主题的文化讲座。这些建筑、遗址、文化品牌凝结着学校文化和精神,资源鲜活、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和理解,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因校制宜利用校园中的文化资源进行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例如在建构游戏模块教学中,可以利用校园内运河微缩景观开展沉浸式实践教学,将课堂转移到校园里,学生通过观运河景观、听背后故事,领略运河文化,生发爱校荣校的感情,增强文化自信和荣誉感。

因地因校制宜开发和利用校园内的首都文化资源,有助于提高专业课程思政效果,建立具有学校特色、专业特色的品牌化课程思政体系。

(二)校企联动构建首都文化基因幼儿游戏案例库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游戏课程团队与幼儿园合作开发具有首都文化特色的幼儿游戏。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幼儿游戏课程团队和北京朝花幼儿园集团共同组建课题研究团队,通过调查访问、文献检索、专题教研等方式,收集、改编、创新、实践凸显首都特色的幼儿游戏。从体育类、益智类、语言类、艺术类等不同角度汇编首都文化特色幼儿游戏案例集。校企联合攻关,既能丰富高职院校幼儿游戏课程资源,也能帮助幼儿园开发园本特色课程,促进科研向幼儿园实践转化,让幼儿在游戏中萌发对首都文化的兴趣、体悟首都优秀文化,帮助幼儿树立热爱北京、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开展教学研究,建立首都文化资源课程思政案例库

以校级课程思政立项课题为契机,推进幼儿游戏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与实践,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案,编写“壮美中轴显古都风韵”“传统建筑承古都文化”等10个融入首都文化资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编写“伴雨燕齐飞”“学雨燕精神”等5个紧扣首都文化主题的课程思政示范性教学设计与实施案例,并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通过课程思政课题研究,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研发能力,建设具有首都文化特色的幼儿游戏课程。幼儿游戏课程教学设计成果获评2022年北京市职业院校课程思政优秀成果一等奖。课程团队在“北京市学前教育和幼儿保育专业思政互动教研”中做主题发言。

(四)情境性评价考题凸显首都特色,通过评价改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实施效果具有及时反馈难、成效量化难、成果展现难等特点,其评价工作一直是课程思政工作的难点”[6]。在幼儿游戏课程思政建设中,采用情境性评价方式,改变传统评价重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轻素养目标的情况,通过综合性任务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思想政治素养、专业知识、核心能力的全面评价。

幼儿游戏课程情境性评价围绕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模拟真实任务创设职业情境,设计情境任务考题。考题以首都文化资源为素材,选取首都文化建设成果作为情境载体,将北京传统建筑、北京红色遗址、红色故事、“北京榜样”品牌等素材吸收到题目中。引导学生关注北京文化发展情况,加深对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古都、红色之都、创新之都的了解,充分体现了北京味道、首都特色。

比如在建构游戏模块阶段考核中,引用了北京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素材。学生化身北京财贸职业学院附属幼儿园大班教师,组织幼儿开展“我的家乡”主题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完成大型主题建构游戏活动“我的家,在大运河边”。学生在设计和组织建构游戏时,会自觉搜集大运河文化带的遗址、景点、建筑、风物等资料信息,从而了解北京大运河文化带通州大运河段的发展情况,关注北京城市发展、文化建设动向和成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总之,首都文化资源是一份“大餐”。本文以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幼儿游戏课程为例,将红色文化、古都文化、京味文化和创新文化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使之变成学生易接受、乐学习、能消化的思政资源,让课程变得营养丰富、鲜活有味,拓展了建设首都特色课程思政的新路径和渠道,对于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非常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北京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思政课“需求侧”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北京,北京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