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与造林方法

2024-01-23 03:20熊忠宽
江西农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苗圃林场成活率

熊忠宽

(贵州省黔西南州林业局,贵州 兴义 562400)

1 现代林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1.1 规划方面的问题

由于林业的建设和发展与现有的林业育苗技术密不可分,提高林业技术的整体水平可以为林业的建设和发展铺平道路。虽然近年来现代林业信息技术的实际推广应用范围在逐步扩大,但我国林业总体规划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规划工作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规划项目建设经验不足等,影响当前我国现代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尽快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我国现有的现代林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建设,通过绿化造林规划设计的直接应用,优化我国整体林业结构。

1.2 育苗技术方面的问题

部分大型林场在专业选苗管理过程中仍继续采用传统专业选苗管理技术,现代林业技术在育苗中的实际应用也很有限。由于造林中苗木位置的选择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导致现代林业技术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同时,部分林场不仅缺乏专业的育苗人员,也缺乏监督和指导,导致林场育苗质量下降,造林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

2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

2.1 插条造林技术

由于气候和环境因素的影响,春季和秋季主要采用扦插造林技术。春季,随着气温逐渐升高,冻土层中的土壤逐渐融化,树木开始发芽,这为扦插造林技术提供了重要条件。秋季,该技术主要适用于落叶的树木,为了保护插穗顶端不致在早春发生风干,扦插后要及时用土把插穗上切口埋住,防止水分蒸发。育苗前,一般选择树龄在1 ~2年的苗木。应提前修剪树木并对土壤进行分类,确保切割工作的顺利进行。在育苗过程中,必须保证土壤水分适宜,如果湿度不足,可以采用覆盖细土的方式来减少水分的蒸发,以满足幼苗生长的水分需求。此外,采用该技术造林时,在幼苗生长过程中,必须及时修剪侧枝的杂叶,以确保幼苗吸收足够的营养和水分[1]。

2.2 嫁接育苗技术

嫁接技术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技术需要将一种植物的枝条或者嫩芽插接到另一种植物的根茎上,经过一段时间的生长以后,就能够使两种植物同步生长,并且最终成长为一种植物。芽接和枝接是嫁接方法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方式,应用嫁接技术可以使林木育苗品种更加优良,并且能够有效扩展苗木品种的培养范围,对林业育苗技术有重要的作用。

2.3 种子催芽技术

种子催芽技术主要用来培育通过种子进行繁殖的植物,这种方法需要在林业育苗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温度对种子进行培育,等种子催芽后再进行种植,从而增加种子种植以后的成活率,提高林业育苗的水平。种子催芽技术常用的催芽方法包括水浸催芽、雪藏催芽、层积催芽等,正确应用这些催芽方法,需要选择适合的温度与营养液的配制比例,提高催芽的成功率,同时使幼苗的成活率得到更好的保障。

3 现代林业育苗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3.1 育苗技术发展速度慢

我国对林业育苗苗圃机械设备的研发力度不足。由于各个行业的逐利属性,造成了我国的林业一直都在国家补贴的情况下发展,而苗圃的育苗机械研发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很多机械设备制造公司不重视对这种附加值比较低的产品的研发,导致苗圃育苗过程中应用的机械设备落后。林业育苗的过程中,选择适合的苗圃对育苗的成败有关键的作用,适合的苗圃能够使育苗的成活率增加。而我国部分苗圃的土质虽然符合要求,但是却受到机械设备落后以及管理技术落后的制约,从而导致育苗技术发展缓慢。此外育苗过程中,幼苗对育苗施肥和营养诊断的要求较高,只有严格地执行相关要求,才能够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3.2 整地技术落后

目前林业育苗的整地技术比较落后,主要由于在林业育苗培育过程中需要平整土壤,而传统林地平整技术只是焚烧枯枝败叶,枯枝败叶燃烧成为灰烬之后会成为土壤的天然肥料,但是燃烧产生的废弃物会影响周围的环境,如果周围环境受到的污染比较大,就会导致土壤中的病菌增多,从而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病毒感染。因此,应该对苗圃的地面进行整理,确保土地的平整,为育苗工作提供更多保障[2]。最后,在育苗和播种的过程中应该注重相关技术的应用,根据不同的树木种类选择适合的栽种技术。播种往往分为春播和冬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植物种类选择适合的季节进行植物播种。

3.3 苗圃育苗品种有限

目前很多苗圃育苗的品种有限,一些苗圃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对幼苗进行精心培育,很多幼苗在培育过程中容易受到复杂条件的影响。苗圃中不停变化的温度、湿度、气候等情况都会对幼苗的发育产生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林业育苗培育时,需要严格地把控好幼苗的成活率,同时控制好幼苗的品种。在对幼苗进行批量管理时,容易出现机械设备应用不善的情况,导致对幼苗的管理不充分,使幼苗的成长质量不符合要求,导致幼苗在后续移植的过程出现成活率降低的情况。

3.4 专业水平低下

部分林业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在林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按照植物生长的需求进行管理,林业育苗技术管理工作中存在很多的缺陷,很多林业技术人员对苗木知识的了解有限,使林业育苗的任务无法完成。而苗圃幼苗的成活率有赖于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但是现代大部分苗圃还在通过露地栽培的方式进行幼苗的培育工作,使得幼苗的成长更容易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林业育苗的成功率也因此变得更低,林业育苗的速度也受到了影响。

4 现代林业育苗重点内容

4.1 科学选择地块

因为育苗工作对于土壤有着比较高的要求,因此在进行育苗工作之前必须科学选择地块,优先选择阳光充足、土地肥力高、灌溉良好的土地。当地块土壤、水源以及光照等各种条件达到标准时,育苗工作才可以顺利开展。在进行育苗前必须把选择地块当做重点,除此之外,若是条件允许,还要对选好的地块进行施肥及灌溉,给苗木的健康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

4.2 合理应用育苗容器

在林业育苗工作中,容器选择同样是重中之重。现阶段可以使用的育苗容器种类多种多样,若是根据材质对育苗容器展开分类,可分为硬质塑料容器、无纺布容器,还有塑料薄膜容器。在选择相关容器的过程中,还要重视几个关键条件,比如树种、实际幼苗规格,还有育苗期限等。大部分情况下可使用小型容器育苗,以增强造林效果。若是在旱季展开育苗工作,那么就要借助大型容器开展育苗工作。除此之外,为培养高质量树苗,育苗过程中一定要最大程度防止对幼苗根部位置造成损伤。

4.3 使用机械化移植育苗技术

机械化移栽技术能有效促进苗木生长,也是新时期我国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该技术的核心是基质苗移栽。与传统移栽技术相比,移栽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潜力较高。在育苗过程中,应用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腐烂芽和死芽的问题出现,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因此,通过有效推广机械化移植育苗技术,可将原始土壤基质转化为营养丰富的无土基质。利用该技术育苗,能使幼苗迅速扎根,在特定的生长过程中具有足够的耐力,使幼苗健康成长。可见,机械化移植育苗技术的应用在提高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可以使苗木旺盛生长。

4.4 做好病虫害防治

在进行育苗时,应注意防治病虫害,目前国内的病虫害防治措施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三大类。其中,化学防治是常用的一种防治方式,其防治的成效比较好。化学防治是以喷洒农药为主,以此消灭害虫,减少病虫害的出现,但是化学防治会导致害虫抗药性增强,同时也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在应用该技术时应注意控制用药剂量。生物防治技术主要依靠害虫天敌灭杀害虫,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其防治效果显著,目前已被广泛用于林业种植。物理防治的方式主要有人工捕杀、诱饵捕杀和灯光捕杀,这些都是根据害虫的生活习性进行病虫害防治的常用方法。

5 造林方法

5.1 栽苗造林法

栽苗技术的重点是培育饱满、抗倒伏的苗木,提高苗木根茎的稳定性。要想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增加其产量,就必须清楚把握根系发育的关键信息,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护措施,防止出现土壤养分不均匀、幼苗根系水分不足等问题,从而达到提高幼苗成活率的目的。

5.2 分植造林法

分植造林技术就是用树枝来培养树苗,这个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使用该技术培养的树苗的成活率比较高,而且它的成本也比较低。不过用此方法来种植苗木,对土壤的湿度和松软程度有严格要求,如果土壤的质量达不到标准,不仅会对影响树木的生长,还会苗木的成活率造成很大的影响。

5.3 插条造林法

插条造林就是挑选合适的树枝进行种植,用作插条造林的树木需要符合一到两年的树龄,然后在春季解冻后或秋季冻结期前,把剪下的苗木枝条插入土壤中。通常,插入土壤的苗木需要露出地面2 ~3 厘米,保证其根部能够充分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然后把附近的土壤清理干净,用塑料布给苗木保温保墒,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6 提升林业育苗造林水平的方法策略

6.1 加大林业生产监管力度,推动现代林业发展

生产监管是林业管理的重要措施,对于工作的有序开展以及工作标准的严格执行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重要阶段,林业工作的监管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的质量。首先,在造林方法上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基础上注重造林的生产效率。其次,注重栽种技术的改革创新,优化营林生产管理结构,在保证原有林木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合理地搭配树种,为林木创造一个优良的生长环境,同时降低林木病虫害的发病率。

6.2 增加育苗人员数量并加强管理

育苗管理是技术含量非常高的一项工作,但是仍然有很多“育苗人”并不参与林场育苗的管理工作,也不是在林场学习和接受过正规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实际上,他们在育苗工作中,不会使用专业育苗技术,也不会根据幼苗的生长需求进行灌溉和施肥,很容易导致林场幼苗出现生长异常的情况。针对这种特殊情况,必须切实加强对林业相关人才队伍的培训管理。另一方面,要严格选择在林场育苗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基础扎实的专业人才队伍来负责指导林场的育苗工作。对所有负责参与林场育苗管理工作的人员都要严格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只有当他们达到专业技术标准后,才能正式参加育苗工作。除此之外,为有效保证林场育苗工作质量,应严格实行管理责任制并划分管理区域,实行项目责任制和总承包制,并落实具体责任人,以保证林场育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发展。

6.3 建立健全育苗造林管理体系

若想进一步提高我国苗木造林技术水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完善且合理的经营管理体系,真正提高林业育苗造林质量,为一系列育苗绿化工作的实施提供有利条件,保证现代化林业育苗管理技术可以得到良好的使用。现阶段我国的林业育苗造林技术依旧存在巨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育苗造林以及相关设施领域,无法顺应林业发展实际需求,需要不同地区林业部门在工作展开的过程中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提高育苗造林方面的资金扶持,第一时间更新育苗造林设施,给新技术的良好使用提供基础条件,为提高林业育苗造林水平提供保障。同时,在此过程中,一定要提高植树造林人才的技能水平,让其熟练掌握造林技术,提高现代化育苗造林质量,最大程度提升林业育苗造林工作水平。

6.4 通过现代化科技设施展开管理

应该在林业育苗苗圃中投放先进的机械设备,使苗圃得到更加专业的管理。严格筛选苗圃,确保苗圃的土壤环境适合幼苗的生长。对林木幼苗的生长习性进行科学的研究,为林木幼苗创造出适合的生长环境。还应该对苗圃的土壤的湿度和温度情况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苗圃的环境情况适应林木的生长,实现对苗木的现代化管理。使用科学的方法对苗圃进行整地工作,整地的同时应该监控苗圃周围环境的变化情况,针对不同的气候情况,应用适合的方法进行整地。还应该对苗木进行科学处理,使苗木的质量得到保障。

6.5 使用新技术展开育苗

应对苗木的后期成长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通过应用最新的技术,在育苗的前期严格地控制苗圃土壤条件,对光线、湿度、温度等参数进行控制,通过测试得出适合的数值范围,实现对苗圃科学有效的管理。还应该在苗圃的管理过程中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按照植株密度控制范围要求培养苗木,防止苗木生长环境受到影响。苗木的管理人员还应该不断在实践工作中吸取经验教训,通过积累经验不断提高育苗种植技术的水平。

6.6 多方参与,促进苗木生产的产业化发展

转变传统的林业种苗的经营管理方式,采取多种形式联合研发的模式,引导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技术人员和基层群众积极投入到苗木培育的产业中来,充分利用各方力量,促进苗木生产的产业化发展。另外,还要对一些区域的种苗布局进行科学化管理,确保个体、国有、乡村等集体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对目前我国在非公有制经济下实施苗木培育的合法地位有全面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出台投资、税费、资金等多方面的扶持政策,为我国的林业生产经营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使现代林业的发展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绿色发展的倡导下,很多地方都重视林业的发展,但是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导致出现林业育苗技术发展不充分,幼苗的成活率比较低等问题。通过加强林业育苗造林管理,能够使我国的林木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并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最终为我国现代林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林业育苗的成功需要解决育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幼苗生长,通过应用科学的方法提高苗木的成活率。相关技术管理人员需要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促进我国的林业育苗技术的发展。

猜你喜欢
苗圃林场成活率
提高犊牛成活率的有效措施
提高保育仔猪成活率的饲养管理要点
山西省两林场入选“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提高酸枣栽植成活率的措施
艺术小苗圃
八步沙林场人的新愿望
艺术小苗圃
艺术小苗圃
林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