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区域性农机应急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2024-01-23 03:20陈小刚李火平刘垒甘岚何宇欣
江西农业 2023年24期
关键词:跨区农机手区域性

陈小刚,李火平,刘垒,甘岚,何宇欣

(新余市渝水区农业科学研究中心,江西 新余 338000)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人民群众对农机应急快速救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开展“四有三能”(有资质条件、有形象标识、有技术能力、有经营水平,能服务、能发展、能共享)农机维修网点创建和加快区域性农机应急救援中心建设,是目前探索出来的最有效的方法,此举可以有效提升农机维修能力和农机应急响应能力,能够满足农户的迫切需求。在这两个方面,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走在江西省的前列。

新余市渝水区统筹多方行动,积极延伸救援服务触角,已建成“四有三能”农机维修网点11 家。注重农机维修是实现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支撑,也是确保农业机械高效、优质、安全地从事农业生产的重要保障。

构建新型区域性农机应急保障体系,根本落脚点放在建设区域性农机应急救援中心,该中心以“54321”为建设目标, 即强化和完善“五个功能”(信息预警、检测维修、跨区作业、推广培训、农机监管),坚持和创新“四个统一”(统一服务水平、质量、标准、品牌),确保农机维修“三不”(小修不出村,中修不出乡,大修不跨区),建成“两化”(市场化、社会化)融合,全省“一流”的农机应急救援机构。从而形成全覆盖粮食生产乡镇、作业能力超强的农机应急作业服务体系。该中心的主要建设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建成农机应急救援信息化平台

将现有农机定位系统接入平台,提高对国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利用率,实现农机定位等信息共享,建立农机应急救援信息化平台(即农机应急救援信息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增加在用农机的终端物联设备,以及通过各种渠道形成该信息化平台的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应用并进行广泛普及。系统还结合数据大屏、作业供需、农业资讯、机手服务等内容,拓展服务领域与服务能力,达到农机服务主体横向联合与纵向合作的目的。

1.1 作业供需

包括找农机、找农活。找农机:农业用户通过查询农机主发布的请求为农活适配农机进行农业生产。找农活:农机主通过查询农业用户发布的作业选择适合自身农机的农活进行农业生产。

1.2 作业订单管理

管理者可以在系统内根据未作业地块位置就近发布作业调度订单给农机手。任务创建后,系统将通过手机将任务推送给指定农机手,并跟踪人员对任务的响应与执行情况。农机手可以通过手机在线接受订单、查询订单信息、查询是否需要携带农资及携带农资数量、导航到作业地点进行作业。订单类型可以分为一般作业订单、合作社作业订单、农事服务订单。

1.3 作业管理

利用农机定位终端在地图上实时展示全市农机分布情况,并区分农机启动状态,方便用户追踪启动农机的作业信息。根据农机终端回传的作业信息进行汇总分析,自动生成农机作业空间分布图,实现农机作业轨迹回放、作业面积估算、作业质量分析、作业图片回传等功能,进而调整和管理农机作业。

作业质量分析是在订单任务发布调度后,农机手进行作业,才会有数据显示。通过质量管理,管理者可以随时查看任务的作业质量、进行速度、完成度等情况。同时通过平台可以直观查看作业的详细信息。

1.4 数据统计

农机作业数据统计包括展示当前区域昨日作业情况、作业面积及合格面积情况。同时展示每日的作业趋势及每台设备的作业总数据,展示各地的作业数据,亦可按作业类型查看每种作业类型相应的的作业情况。同时支持按合作社及按设备导出数据,展示每个层级单位下每天的作业明细,为需要农业作业补贴的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组织提供强有力的数据依据。

通过建设手机APP,切实增强农机管理的实时性、便捷性、整体性和协同性,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改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提高作业效率,降低沟通时间成本,科学有效地推进农业管理与农机作业的智能化、精细化发展。

1.5 资讯中心

包括农业信息及行业动态。平台及时发布农业相关的最新技术和最新国家政策信息,发布农业专家精准观点,注重推广先进的农机农艺技术,帮助农民用户了解最新的农业新闻,共享当前数据分析,掌握先进的农机农艺技术。

1.6 作业调度

用户根据平台分配的权限,上级角色可下发作业调度任务至下级角色,向指定农机发送调度指令,实现农机作业引导。农机手通过手机端及时获取调度信息、快速响应调度任务。上级角色进行调度时可根据调度地址,为农机手分配最近的农机进行作业,同时还可以查看农机的任务量、任务完成情况以及行驶里程。

1.7 作业供需

该功能模块为各类用户(包括合作社、农机主、农机手、农户等)提供信息发布功能,包括农户找农机、农机主找农活、农机主找农机手、合作社招聘农机手等各类作业供需信息的发布。用户还可以根据自身需求在平台搜索或浏览信息,选择作业服务。

1.8 消息传递

农业生产者可通过手机端接收各种通知公告、农机维保提醒、作业供需信息等消息。

2 建成农机应急救援跨区作业联盟

通过促进各农机专业合作社、综合农事服务中心、水稻(油菜)机械化育秧中心、病虫害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等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机专业大户等组织与农户的合作,利用大数据分析探索及市场化运作手段,广泛吸纳讲大局、技能精、意识强、态度好的农机手作为队员,组建一支调得动、用得上的农机应急跨区作业应急队伍,按照“平时作业、用时应急”的方式,在各农业区域形成若干个不同的农事救援跨区作业联盟,如收割机队伍、插秧机队伍、拖拉机队伍、飞防无人机队伍等,通过跨区作业联盟保障平台的农事应急调度能力,确保农业生产防灾救灾对接精准,行动迅速。

3 建成农机应急维修合作联盟

以新余明德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为龙头,该中心室内室外维修场地、设施设备、储备库、农机库棚、应急救援服务车及拖车等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并且还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更新和完善。同时,整合东方红、东风、沃得、雷沃等品牌农机特约维修资源,联合另外10 家农机维修网点,探索共建、共用、共享的模式,强化协同作战,组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高性能机具应急维修合作联盟。通过采取“互联网+维修网点”技术手段、APP 手机终端平台及服务热线,共享农机维修需求信息,实现农机应急维修的灵活调度,形成规范的农机销售、作业、技术服务、修理等一条龙服务,提升农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综合维修服务能力,保障农事服务的顺利进行,全面提高区域性农机应急救援中心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 建成农机推广培训合作联盟

要充分发挥区域性农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探索组建区域性农机推广培训合作联盟,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对接,主动承担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任务,拓宽农机驾驶技术、农机应用技术等培训内容。创新培训形式,把课堂建立在乡村地头,将教学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做到边讲解、边示范、边指导、边操作,让学员听了就懂,学了就会。创新培训内容,利用中心现有资源,把农机培训学校(驾校)的操作培训与中心闲时维护保养有机结合起来,把农机监理操作考核与中心常规机具调试保养结合起来,把农机管理与中心农机维修信息平台建设结合起来,实现农机维修与农机管理、培训、推广、监理的有机结合。

全力构建新型区域性农机应急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防灾救灾能力,以青园城农机大市场为中心,依托其农机集散地品种全、机具多的优势,以建设一个区域性农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为落脚点和切入点,建成独立运营的农机应急救援信息调度指挥中心、覆盖新宜吉六县区的农机维修服务中心,以及具备200 人左右规模的农机推广培训中心。新型区域性农机应急保障体系建成后,每年可统计农机作业信息60 万亩以上,完成10 次跨区作业调度且作业面积10 万亩以上,实现应急维修随叫随到,破解农机应急救援发展瓶颈。

5 结语

农机应急快速救援、机具抢修和跨区作业实时监测调度等能力提升工作任重而道远,以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模式的区域性农机应急救援服务中心是一种新探索。扎实开展农机安全生产工作,树牢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按照有关部门安排,逐步建立完善的农机安全应急救援机制,最终提升农业机械化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全省一流的农机应急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跨区农机手区域性
农机手职业病患病原因及防治措施
跨区取件的困扰
跨区基地化演习中医疗保障组的任务探讨
引发四川盆地区域性暴雨的高原MCS 特征分析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
透析新闻采访的独特视角与写作中的区域性特点
麦收时如何进行联合收割机跨区作业
江南春·农机手
区域性综合管理模式对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浅谈阿勒泰地区加强农机手技能培训的几点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