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大赛视野下的“畜禽繁殖与改良”课程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以牛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为例

2024-01-26 18:11杨文琳李会菊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23年6期
关键词:赛项畜禽大赛

郭 亮,杨文琳,李会菊

(1.宁夏职业技术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2.宁夏农业学校,宁夏 银川 750021)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举措中提到,要大力发展面向乡村振兴的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农业职业教育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社会进步、实现乡村振兴愿景的重要途径,使命光荣,大有可为。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基础在教育。广袤的田野蕴藏着无限的机遇与希望,为涉农职业院校学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舞台。拥有一技之长方能大展身手,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办学的“指挥棒”,是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环节,是专业知识转化和实践操作能力提升的主要抓手[1]。当前,国家已建立起国、省、校金字塔型“三级”职业技能大赛竞赛体系。其中,农林牧渔类赛项在各级竞赛区域中的占比逐年提升,涉农职业院校重视程度空前,参与师生人数不断增加,逐步由精英参赛向全员参与转变,技能大赛在专业建设、教学实践、课程架构、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及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引领作用日益显现。

1 赛项简介

牛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紧密对接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内容契合企业岗位标准和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竞赛内容以家畜繁殖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高级工(国家职业资格三级)知识和技能要求为基础,适当增加相关新知识、新技术、新技能等内容。比赛涉及课程包括畜禽繁殖与改良、动物生物化学、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兽医基础、兽医临床诊疗技术等。竞赛项目分为赛前准备、比赛环节、填写冻精品质鉴定评价单、用品归位及清理比赛场地、规定时间完成比赛情况五个部分。设置冻精细管解冻操作、冻精细管装枪操作、临时玻片制作、显微镜下活率检测、冻精染色固定、冻精畸形率评定等竞赛环节[2]。

2 畜禽生产技术专业现状

宁夏农业学校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为国家和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其培养目标为: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畜牧业发展需要,具备良好职业素养,掌握畜禽无公害饲养管理、育种、饲草料加工及疾病防治等应用性理论知识和技能,达到畜牧兽医行业特有工种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中高级以上水平,能胜任畜禽养殖繁育、饲草料加工调制及兽医临床诊疗、兽药与饲料营销和畜产品加工等岗位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知识结构上重点侧重学习动物解剖生理、动物微生物、生物化学和兽医基础(动物病理药理)等专业基础知识,了解畜禽繁殖改良、动物营养与饲料加工调制、动物普通病及动物临床诊疗等专业知识,进一步掌握畜禽养殖技术及牛羊猪鸡生产岗位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现代畜牧业生产工艺流程;逐步拓展畜产品加工与检验、饲料兽药营销、宠物养护与疾病防治、畜牧业经营管理和畜牧机械设备与维修的使用。人才培养方案和规划教材原则上每3年修订一次,但技能大赛内容因产业发展每年都在发生变化,尤其近几年宁夏着力打造高端奶之乡和高端肉牛生产基地,对牛冻精品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精细化繁育工作成为未来影响畜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环节[3]。因此,在技能大赛的引领下,势必对“畜禽繁殖与改良”实训教学内容开展同步更新。

3 “畜禽繁殖与改良”实训课程中存在的困难

“畜禽繁殖与改良”是畜禽生产技术专业基础课,是一门以发展畜牧业、增加畜禽数量、提高畜禽质量的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课程。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变异的基本规律、数量性状的遗传、家畜的选种、选配、本品种选育、品系繁育、杂交繁育与杂种优势利用、家畜的生殖生理、生殖激素、母畜的发情、冷冻精液及人工授精、受精、妊娠和分娩、家禽繁殖技术、提高繁殖力的方法和措施等。因和生产实践联系紧密,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与现代化繁育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相适应,诸多教学弊端在实训教学中不断显现,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4]。

3.1 实训课时占比较少

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学时原则上占总学时数的50%以上。实训教学作为学生技能训练和掌握的主渠道,其质量高低直接关系到课程教学目标达成与否。现阶段,大多数涉农中职院校普遍使用 “十三五”规划教材《畜禽繁殖与改良》,其中实训项目内容相较理论教学部分比例低,在教学设计中针对实训技能教学环节缺少系统性、科学性的规划,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严重,实训开出率得不到有效保障。

3.2 实训环境偏离实景

受限于养殖场防疫要求和班级规模教学的实际,繁殖技术相关实训课程一般安排在校内实训室,以PPT、视频、动画、道具演示等形式组织实施。而要熟练掌握牛、羊、猪、禽繁育操作全环节一般需要数月时间,周期较长,特别是猪场和鸡场防疫严格,一般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出入受限,不能保证学生完整地参与到整个生产过程。没有足够的真实性实践培训,很难获得来自生产一线的实践经验,导致实训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3.3 实训评价相对单一

“畜禽繁殖与改良”实训项目操作性强,环节多,考虑时间、实训设备、场地等因素,多以小组形式开展,评价方式通常采取以教师为主体的终结性评价,侧重实验实训报告和日常表现,未将教学评价融入实训项目、学习任务实施全过程,很难对个体学生做出具体、客观的评价[5]。考虑实训结果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学生对不同结果作出原因分析,进而提升在生产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激发学生对所需知识的理解和探索;但教师往往将实训项目结果前置,在目标导向驱动下学生很难将已知结果作为获取成绩的主要渠道,忽略了实训本身对教学启发和生产预判的重要性。

4 牛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的变革和启示

牛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对接宁夏回族自治区奶(肉)牛产业“缺芯之痛”——繁殖改良人工授精技术之冷冻精液推广体系,强调通过冻精解冻与质量鉴定,包括选择冻精号选配、冻精细管解冻操作、输精操作准备、显微镜活率、畸形率检测五个部分,全面对标产业核心技能,检验选手掌握冻精解冻、质量鉴定以及人工授精技术,为以后学生毕业后进入奶(肉)牛场从事繁殖改良岗位工作积累经验[6]。

4.1 聚焦实训理念更新“一条主线”

技能大赛的赛项设置始终围绕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和其背后支撑关键核心技术的重点、难点、瓶颈点,与该行业生产实际紧密对接。比赛内容和发展方向既折射该领域最新发展趋势,又体现最前沿行业技术标准、技术革新和实践要求。

通过参加牛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教师可将牛冻精技术研究进展融入实训教学。牛冻精技术主要有常规缓慢冷冻(程序化冷冻)和玻璃化冷冻两种,在技术环节上都有各自特点和应用范围。程序化冷冻以 1~2 ℃/min 的降温速度将精子冷却至-196 ℃,主要缺点是细胞内容易产生冰晶,从而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其次是细胞机械性损伤和细胞失水引发的精子活力下降,精子复苏后出现获能不足现象,在生产中会大大降低母牛妊娠率。玻璃化冷冻法是采用高浓度的冷冻保护剂先行凝固,形成不太规则的玻璃化形态,进而保存细胞内的液体分子和离子正常分布,在实际应用中效果优于程序化冷冻,将成为未来牛精液冻存的主要方式和手段[7]。这些知识内容的融入,进一步丰富了牛冻精解冻发展背景,对实训理论更新、实训效果提升、职业认知优化带来有利影响,增强了实训项目的实用性和技能性。依托赛项设置能够让学生感知产业变化,了解产业变化带来的技术变革,形成以实训理念更新反哺职业发展定位的良性循环。

4.2 推行实训模式线上+线下“两个覆盖”

教学实验室是学校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的主要阵地,实训设备投资高、教室空间小、大班额授课一直是制约实训项目有效开展的现实因素。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教育”技术不断发展,面向畜牧兽医专业虚拟仿真解决方案成为新的赛道,其以可呈现高度模拟现实的实验教学环境,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成为引领专业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

牛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以团队形式参赛,需要全体成员熟练掌握全环节操作技能,核心知识点是精子的活率鉴定。在该知识点教学设计中,可采取设计“进阶型”教学模式,体现由浅入深的知识递进规律。在精子运动形式讲授环节,通过启发式课程导入,将精子直线前进运动(有效精子)、转圈运动、原地摆动通过虚拟仿真软件、微课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形式进行生动展示,加深学生直观认识。尤其是涉及畸形精子的形态、结构观察,无法在显微镜下准确判断,借助“互联网+教学资源”可以对精子头部、颈部、尾部畸形等类型逐一分析掌握。在实践操作环节,借助虚拟现实学习环境的三维仿真场景,模拟细管冻精的解冻及装枪,有助于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培养,进而加速学生基础知识、流程、原理的学习,并通过习题练习巩固。学生在完成每个任务的过程中,形成了“巩固-提升-创新”的循环上升模式[8]。通过该方式,一方面可以摆脱传统学习方式时间和空间限制,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通过先行学习获得对知识点的初步认识,了解学习目标,有效提升课程教学效果。

4.3 注重实训过程重塑“三个契合”

技能大赛作为师生技能训练的“练兵场”、实习实训的“实战场”和教学成果的“检验场”,是促进实训教学的重要举措,也是实训教学的重要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开展专业学习、提升技能水平,也丰富了学生第二课堂,切实做到以赛促学。

要将实训项目教学与技能竞赛相契合。牛冷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赛项紧扣“畜禽繁殖与改良”课程中的“畜禽繁殖技术”模块——公畜精液及品质检查任务,实训项目分为公畜采精技术和精液品质检查两个实训环节,根据教学实际将实训内容细化分解,形成多个子项目,例如假阴道安装、冻精解冻及品质鉴定、精液的稀释及保存等实操点,以网格化布局利于组织教学实施和学生学习[9]。要将实训考核体系与竞赛规范相契合。将技能大赛规程、竞赛要求、考评要点等全面融入课程实训教学,以教学方法灵活化、教学资源多元化、评价标准公开化实现资源共享,将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和操作规范作为校内实训考核基准。要将实训成果转化与企业实际相契合。邀请规模养殖场一线技术人员参与开展实训教学,并结合繁育岗位任职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点进行实训内容重新组织设计,确保将知识、能力、素质目标融入实训课程教学。

4.4 形成实训效果岗、课、证、创“四个融通”

根据现代畜牧业规模化、机械化、智能化的发展新要求,学校教师应深入现代畜禽养殖企业,瞄准畜禽饲养管理、畜禽繁殖、畜禽疾病防控等核心岗位能力需求,基于岗位工作过程重构实训项目内容,实现岗位融合。序化实训课程教学环节,构建以单项技能课程为支撑的岗位综合技能课程,引入青贮品质鉴定、羊乳抗生素残留检测等技能竞赛项目,实现课程融入。结合国家准入类职业资格证书《家畜繁殖员》、《家畜饲养工》、1+X《家庭农场畜禽养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规定的实践操作和技能要求,融入全国农业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家畜繁殖赛项要求[10],将“畜禽繁殖与改良”课程实训项目与行业认证对接,实训教学过程融入行业认证体系,打通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学习成果的认证、积累和转换,实现证书融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实训教学全过程,紧盯“互联网+双创”、“挑战杯”等全国大赛,延伸“双创”教育由校内实训拓展至校外实践,与企业、市场接轨,形成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和育人新机制,实现创业融聚。

5 结 语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一直是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秉持办赛理念和初衷,只有将大赛成果融入日常教学,逐步构建起支撑人才培养的良性循环,发挥技能竞赛对培育高技能人才的引领作用,强化赛训结合、赛学互促,不断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方式,方能持续提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

猜你喜欢
赛项畜禽大赛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多胚蛋白酶 高效养畜禽
亲历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
说谎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