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现状与发展建议

2024-01-27 17:16曾庆文
现代农业装备 2023年6期
关键词:梅州市社会化机械化

曾庆文

(梅州市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广东 梅州 514021)

0 引言

农机社会化服务指农民、农业机械作业组织按照双方自愿、平等协商的原则,为本地或外地的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各项有偿的农业机械作业服务[1]。

农机社会化服务解决了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分散的农业生产经营无法解决的机械化作业问题[2],可以提升生产作业效率,加强组织化运营,促进农业产业化转型[3],是解决“谁来种地、如何种地”问题的有效途径,是稳定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1 现状及经验

梅州市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全市耕地面积16.42 万hm2,2022 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6.25 万hm2、梅州柚种植面积4.09 万hm2、茶叶种植面积2.2 万hm2。

梅州市同时也是广东省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流出数量较大,2022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为539.35 万人、常住人口仅为385.80 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到二、三产业,农业生产季节性用工紧张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谁来种地”的问题成为限制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大瓶颈。

农机社会化服务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4]。为确保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近年来,梅州市积极采取措施,全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通过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强对服务组织的指导服务、引导服务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等方法,扶持、引导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服务,在这个过程中积累了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1 大力培育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政府扶持、部门指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的原则,围绕梅州市水稻、金柚、茶叶3 大主导产业,按照“有实力、懂经营、会管理、服务好”的标准,遴选基础较好的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重点培育和分类指导,并按照“成立专业的服务公司、购置专业的农业机械、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使用专业的技术、提供专业的服务”的标准,指导农机专业合作社高起点、高标准打造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重点培育的服务组织申报、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提高服务组织的实力。目前,全市共有11 个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分布在5 个县(市、区)。

目前,梅州市共有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87 个,其中一类的服务组织是拥有自身的生产基地,在满足自身生产需求基础上,利用自有机械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目前大多数服务组织属于这种类型,如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该社拥有水稻生产机械95 台(套),自有水稻种植基地1 200 多亩(1 亩=0.066 7 hm2),已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2022 年,该社开展水稻生产托管服务面积380 亩,提供耕、种、管、收和烘干环节的全程机械化服务,同时还承担了机械插秧社会化服务面积3 200 亩、稻谷机械烘干社会化服务4 800 t。此外还有少数专业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如蕉岭县伟强农机专业合作社。该社是一家集农机社会化服务、农机维修保养、农机操作人员培训于一体的多元化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社员128 人,拥有办公场所、机库面积共1 600 m2、各类农业机械197 台(套)。该社实行“五统一”企业化管理模式,即统一订单作业、统一调配农机具、统一服务质量、统一收费标准和统一核算结算,2022 开展水稻生产托管服务面积9 800 亩,提供耕、种、管、收环节的机械化服务,同时还承担了水稻机耕、机种、机收社会化服务面积共3.5 万亩。

1.2 加强政府对服务组织的指导服务

梅州市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普遍存在管理粗放、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梅州市有针对性地加强对服务组织的指导和服务:①组织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负责人赴重庆、浙江等地学习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开阔视野;②组织农业技术部门服务下沉,在服务组织的服务团队建设、农机装备选型、服务网点布局以及农机化新技术应用、农机农艺融合等方面进行指导;③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加强对服务组织人员的业务培训,重点培训农机操作和维修技能人才,解决因操作不当和缺乏维修保养造成机具故障的问题;④指导服务组织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县生产托管运营中心+镇服务中心+村托管员”三级协办体系以及梅州市农业机械协会等平台,及时掌握服务需求信息、及时提供服务,增加服务作业量和服务收入。

1.3 积极引导服务组织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1.3.1 示范应用农机化新技术

农业机械化的实现过程也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不断发展的过程[5]。梅州市以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为抓手,引导服务组织主动应用农机新机具、农机化新技术,特别是指导自有生产基地的服务组织,将其基地打造成农机农艺融合、展示农机化新技术应用的窗口,如兴宁市润丰农业专业合作社、蕉岭县晟福农机专业合作社、梅州市梅县区田园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等规模较大的服务组织,近年来先后示范应用了水稻机械插秧、水稻精量穴直播、农用无人机直播、机械插秧同步侧深施肥、农用植保无人机统防统治、机收减损、机械化烘干等新技术,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应用新技术开展服务,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同时,服务组织积极配合政府部门举办现场演示会、技术培训班,促进农机化新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已经成为农机新机具、农机化新技术推广的主要载体,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提升。2022 年底,梅州市农机总动力137.77 万kW,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55.58%,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75.87%。

1.3.2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随着农机社会化服务工作的深入开展,服务组织的影响力不断提升、示范推动作用不断增强。梅州市及时引导服务组织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撂荒耕地复耕复种、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方面的工作。

近年来,由于劳动力流失等原因,造成部分耕地撂荒。为确保粮食安全,梅州市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特别是拥有农机装备较多的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联合体,充分发挥农机装备优势,通过全程生产托管等方式,复耕复种了几百亩至上千亩不等的撂荒耕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推动作用。

梅州市是广东省茶叶种植面积最大的地级市,茶叶种植是不少偏远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但是长期以来,不少茶农用简陋的设备凭经验制茶,不仅耗费人工,而且生产的茶叶档次较低,经济效益不够明显。梅州市梅县区田园农机专业合作社主动在梅县区梅南镇和梅西镇等茶叶种植面积较大的偏远山区设置社会化服务网点,提供先进的制茶设备、聘请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并以优惠的价格服务当地茶农。得益于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当地茶叶档次得到了明显提升,销售价格普遍提高了80% 左右,茶农增收明显,促进了当地茶产业的振兴。

通过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梅州市的农业生产取得了一定的成效: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谁来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推进了撂荒耕地复耕复种,保障了粮食安全,如2023 年梅州市早稻生产相比2022 年实现了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的“三增”;②在降低生产成本、提质增效等方面取得显著效益。如梅州市志颖农资有限公司,采用农机农艺融合的方式开展生产托管服务,托管后水稻每亩节本增效170 元、金柚每亩节本增效950 元。

2 面临问题

梅州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进一步发展仍面临不少问题。

2.1 农业生产规模化水平较低

这是制约梅州市农机社会化服务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梅州市是典型的丘陵山区,土地比较分散、零碎,集中连片化程度不高,且现阶段土地流转困难,难以集约规模化经营。耕地细碎化造成的使用机械成本高、操作难度大、机械损耗大等原因会阻碍农机社会化服务的采用与推广[6]。

2.2 机械化作业条件有待完善

影响机械化作业的问题主要有2 个方面:①机耕道路不完善,有些地方甚至无机耕道可供农机通行;②耕地内的电线杆、通讯杆等杆线影响机械化耕作,如梅州兴宁市叶塘镇的洋陂村等11 个村约13 400 多亩农田中就有电线杆、通讯杆等1 700 多根,导致农机作业时发挥不出应有的效率,生产成本也相应上升,同时还可能在作业时触碰杆线,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梅州市已发生多起农用植保无人机在进行水稻统防统治作业时因触碰稻田内的电线而坠毁的事件,给服务组织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2.3 设施农业用地难落实

随着农机装备的增加,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对机库棚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设施农业用地审批难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导致大量机具露天存放,造成机具老化,严重缩短了机具使用寿命;同时,近年来不少服务组织希望建设稻谷烘干中心,开展稻谷机械化烘干服务,延长服务链条、拓宽服务领域,但由于设施农业用地问题得不到解决导致烘干中心建设项目难以推进。

2.4 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目前大多数服务组织的体量较小、资金有限且融资困难,在购置农机装备、扩大服务规模方面受到了较大制约。

2.5 缺乏专业化、技能化人才支撑

人才不足是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壮大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目前现有服务组织成员基本以农户为主体,文化综合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其经营管理水平离市场需求尚有一定的差距。

2.6 农机维修不及时

农业机械能得到及时方便的维修,让农户安心使用是农机(售后)服务的重要内容[7]。农机使用具有季节性,时效性强,维修不及时将严重影响社会化服务工作的开展和服务组织的信誉。由于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在交通区位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农机生产厂家的维修人员和需更换的农机零配件不能及时到位而造成农机维修不及时的情况时有发生。

3 发展建议

当前,国家及省市各级政府对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均高度重视,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促进行动,大力发展代耕代种、代管代收、全程托管等社会化服务[8]。《广东省农业机械化“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年)》明确提出:大力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培育壮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质量[9]。《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的通知》也明确提出:支持农机服务主体通过跨区作业、订单作业和农业生产托管等多种形式,开展农机作业服务,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10]。

在新形势下,梅州市应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同时持续加大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力度,可从以下方面着手。

1)加大政策扶持引导力度。大力推动土地适度规模流转,探索“服务公司+托管”“村集体集约土地+托管”等模式,破解土地细碎化的困局;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土地综合整治等工作,完善机耕道路建设,有计划、分阶段迁移耕地内的杆线,为机械化作业提供便利条件。在政策范围内,积极解决服务组织的设施农业用地问题;加强资金扶持,在涉农统筹资金中设立专项资金,对服务组织购置先进的农机装备和开展服务给予扶持奖励;扩宽服务组织的融资渠道,同时引入金融保险等,为社会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撑和保障。

2)强化服务组织自身建设。服务组织要激发内生动力,强化自身建设,积极补短板、强弱项。一方面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等方法,提升人员综合素质,鼓励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青年加入服务组织,壮大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开展柔性人才引进为服务组织的发展壮大提供智力支撑。另一方面应未雨绸缪,解决农机维修不及时的问题。不断加强现有维修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维修技能;加强机具的维修保养,特别是在生产季节前,要进行全面的保养,及时更换损坏的零配件,确保机具以最佳的状态投入使用,同时争取农机生产厂家在维修人员和零配件方面的支持,提前储备易损零配件,缩短农机维修时间。

猜你喜欢
梅州市社会化机械化
梅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展陈提升开展仪式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梅州市丰顺县汤坑镇侨思小学作品集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解决孕吐难题 让孕妈妈更安心——记梅州市早孕安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梅州市山地果园运输机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农业机械化
对我国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配套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