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商科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引进课程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

2024-01-27 13:41王高峰
现代商贸工业 2024年4期
关键词:新商科中外合作办学提升路径

王高峰

摘 要:在新商科发展背景下,中外合作办学商科面临课程内容实效性不足、课程思政教育存在偏差、教学方法单一落后、实践教学不足等问题,导致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一是构建动态课程体系,强化前沿科技与人文社科知识融合;二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统一思想理念,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三是更新教学方法,推行混合式和项目化教学;四是扩大实习基地,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五是完善监控与评估机制。通过对策实施,提升教学实效,使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中外合作办学商科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新商科;中外合作办学;引进课程;教学质量;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4.04.016

1 当前中外合作办学商科引进课程教学质量存在的问题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商业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商科教育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中外合作办学商科作为一种教育合作模式,正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这种合作模式以其独特的优势,将国内高校与国外优秀教育资源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体验和跨文化交流机会。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合作模式探讨(李玉保,谢丽惠,2013)、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满意度(吴薇,罗俊艳,2016)、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刘崧,屠希亮2023)、课程思政(朱彦彦,赵加强,2022;刘志杰,2022)、教学满意度(刘扬等,2016)等方面,较少关注教学质量提升路径与策略。在新商科背景下,尽管中外合作办学商科引进课程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亦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1)课程设计和更新不足。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和紧密关联行业发展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然而,不足的课程设计和更新可能导致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对学生学习效果和职业发展产生负面影响。首先,商业领域的快速发展和技术的飞速进步意味着商业知识和实践不断更新,一些课程内容未及时跟进,停留在过时阶段。学生学习过时的知识将无法适应现实商业需求,影响他们在职场中的应用能力和竞争力。其次,随着商业环境的不断变化,新的商业模式、技术和趋势不断涌现,高校需要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更新,确保其与行业发展保持一致。一些合作办学项目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如缺乏资源、滞后的决策等,导致课程更新不及时,无法满足学生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2)课程思政存在问题。首先,中外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和目标上理念不一致,外方教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不了解,使得课程无法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其次,一些课程过于强调专业知识传授,没有充分融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思政元素明显不足。再者,课程思政形式单一枯燥,缺少互动讨论、案例教学等,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另外,课程思政内容与进程缺乏监管,一些错误思想也可能出现,影响教学导向。最后,由于没有建立系统的评价机制,思政教育的效果无法评估,改进措施难以制定。

(3)教学方法的适应性具有挑战性。国内学生习惯了灌输式学习方式,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缺乏积极思考和主动参与。这种传统的讲授方式可能导致学生陷入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缺乏思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某些项目中,教学方法可能采用了过于新颖的方式,让学生不能很快適应。学生可能会感到不习惯,无法主动融入教学过程,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体验。这种情况下,学生陷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难以主动思考和参与,无法培养出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

(4)跨文化交流障碍。在中外合作办学商科项目中,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习惯,外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可能存在理解和沟通上的障碍。外方教师可能倾向于使用本国学生习惯接受的教学方法和例子,对于外国学生来说,这些方法和例子可能不太熟悉或难以理解。这种文化差异可能导致学生对教学方式感到困惑或不适应,影响他们对课程的学习和理解。同时,由于外方教师不懂汉语,与本地学生之间的语言交流可能受到限制,这可能进一步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学生英语水平的不足也是影响中外合作办学商科项目教学质量的另一个重要问题。由于英语非母语的学生可能面临语言交流障碍,导致他们不愿意或不能正常与外教老师交流。这种语言交流障碍可能影响学生对课程的理解和学习效果,同时也可能影响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全面了解。

(5)学生缺乏积极参与和主动性。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对教学质量评价有重要影响。如果学生缺乏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和实践机会,教师很难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进而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当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问问题时,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好奇心,促进知识的深度理解。通过与教师和同学的互动,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对课程内容的兴趣。此外,学生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困难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6)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机制。教学评估是对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全面、客观、科学评价的重要手段。通过定期的教学评估,教师和学校可以了解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一些项目缺乏有效的评估机制,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可能未被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其次,学生反馈机制的薄弱也是一个问题。学生是教学过程中最直接的参与者,他们的反馈对于教学改进至关重要。在一些项目中,学生的反馈机制可能不够完善或不受重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未能得到充分听取和采纳。这将导致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难以得到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可能受到影响。

2 新商科背景下提出了新要求

新时代商科是中国情境下的商科教育,它以全面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强化、跨学科融合和创新创业培育为特点(张国平,2021;霍宝锋等,2023)。这种商科教育模式将培养出适应现代商业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中国商业社会的繁荣和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1)新时代商科注重知识结构的优化。传统商科知识结构狭隘,忽视了对商科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新时代商科为学生提供了立体化的知识体系,不仅包含了经济学、管理学等商业专业基础,还涵盖了数据分析、算法模型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知识,以及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这种交叉融合的知识结构,旨在培养学生多视角思考商业问题、运用多学科分析解决商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与传统商科教育相比,新时代商科强调商科人才不仅要掌握商业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兼具科技思维与人文素养。这样的知识结构优化,使商科人才能更全面地适应当今商业环境的复杂性和多变性,有效应对日新月异的商业挑战。可以说,新时代商科通过知识结构的革新与优化,为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商科人才提供了可能。

(2)新时代商科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传统商科教育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实际能力的培养。当前商业环境变化迅速,单纯的理论知识已经难以适应社会需求,企业更需要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为此,新时代商科专门设立了实践教学模块,将实训课程纳入核心必修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实际商业项目的学习,积极参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销售策划等工作,在实地操作中提高商业感知能力和应用技能。此外,企业实习也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企业,了解行业规律,完成实际工作任务。另外,新时代商科鼓励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面向社区或农村提供商业发展咨询或辅导,帮助学生提高社会责任感与团队协作能力。可以说,新时代商科通过构建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商科人才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也有强大的实际动手能力,能够更好地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现实商业问题,展现创新创业精神。

(3)新时代商科鼓励学生发展创新创业精神。在当今社会,创新是推动商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创业也成为许多大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新选择。因此,新时代商科非常重视培育学生的创新和创业精神。一方面,新商科为学生提供创业指导、创业资金支持、创业实训等创业扶持平台,学生可以在专业导师指导下进行创业项目设计、产品开发等创业实践。另一方面,新商科还致力于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他们关注商业前沿变革,学习前沿技术,勇于创新和探索。例如,院校可以组建数字化创新实验室,支持学生进入科研项目,学习前沿技术应用。通过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新商科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创业技能,更能提升其创新思维能力和创业家精神,使他们成长为敢于创新的商业领袖和成功的企业家。

3 提升路径

针对现存问题和新商科提出的新要求,本研究提出以下对策建议,旨在提升中外合作办学商科引进课程的教学质量。

(1)优化课程设计与更新。一是建立常态化的课程更新机制,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企业家参与课程设置,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制定课程更新计划。二是在课程内容上,增加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模块,帮助学生掌握商业数字化转型所需的技能。三是增加心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元素,拓展学生的知识结构。四是建立弹性学分制,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发展需要选择辅修其他学科。通过构建动态更新、紧密对接实际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全面系统的商业能力,使其能更好地解析、适应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

(2)推进课程思想政治教育。一是加强统一理念教育,通过专题培训、教师交流等使中外教师达成共识; 二是鼓励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在课程设计和过程中增加思政内容; 三是创新思政教学形式,采用讨论、参访等互动方式进行教学;四是加强过程监控,建立监测机制,对教案和课堂进行评估。通过这些举措的共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将取得显著成效,为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供坚实的思想保证。

(3)优化教学方法。一是注重互动、讨论和参与的课堂。教师采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课堂提问等方式主导讨论,鼓励学生提出看法并进行交流,使课堂更加互动。二是重视项目、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设计具有实际情境的业务项目,任务驱动学生主动学习。三是支持合作与团队式学习。组建项目小组,强化团队合作,学生在互助中完成任务。四是提供个性化辅导。利用在线系统,针对不同需求提供辅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五是开设语言交流辅导课。提供汉语培训给外教,英语强化训练给学生,打通语言屏障。通过教学方法的转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思辨能力和团队精神,使教学更契合新商科人才培养需求。

(4)强化实践教学。一是增加企业实习机会,建立校企合作平台,让更多学生进入实际企业中学习。二是设置商业项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兴趣选择项目方向,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运营策划等工作,在实践中学习。三是建设校内模拟实训基地,设置贸易公司、商业银行、广告公司等仿真机构,供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实训。四是举办科技创新大赛,支持学生对商业创新的探索与尝试。五是開展社会实践活动,面向农村或社区提供商业咨询服务,增强社会责任感。只有加强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5)加强学生参与和评估。一是建立学生评教机制,开展学期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二是邀请学生代表参与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感。三是建立教学方法改革团队,吸收学生志愿者一起研究如何更新教学方法。四是定期开展教学评估活动,学生可以评比最受欢迎的课程和教师。五是搭建国内外教师交流平台,开展网络研讨和经验分享,促进教学方法的优化。通过加强学生参与和反馈,可以使教学更贴近学生需求,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6)强化质量评估。一是建立独立的教学质量评估机构,专门进行过程监控和效果评估,确保公正客观。二是制定科学的评估指标,结合学生满意度、就业率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三是采取多种评估方式,如文档审核、课堂听评、调查问卷、访谈反馈等。四是建立频繁的评估周期,如学期中期检查、学年终结评估等,及时发现问题。五是将评估结果与课程改进挂钩,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优化措施。通过构建严谨的质量评估机制,可以推动教学内容、方式和效果的不断提升,使教学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通过以上对策的全面实施,中外合作办学商科项目引进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效果将得到显著提升。这会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学习体验,他们不仅可以掌握系统的商科专业知识,还将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这样高素质的应用型商科人才必将更好地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这些教学改革举措也将推动中外合作办学持续深化与优化,使其成为连接中外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办学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相信通过这些教学创新与质量提升措施的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商科教育必将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服务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李玉保,谢丽惠.中外合作办学模式:实践反思与路径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13,33(10):244248.

[2]吴薇,罗俊艳.独立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满意度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56(01):8286+148.

[3]刘崧,屠希亮.后疫情时代中外合作办学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23,232(02): 1925.

[4]朱彦彦,赵加强.中外合作办学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发展进路[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49(05):144149.

[5]刘志杰.中外合作办学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科学,2022,38(05): 5258.

[6]刘扬,李晓燕,李名义,等.高校中外合作办学教学满意度评价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6,14(04): 4348+61.

[7]张国平.新商科人才培养模式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1,663(02): 4344+50.

[8]霍宝锋,张逸婷,姚佩佩,等.基于扎根理论的新商科人才培养[J].中国大学教学,2023,391(04):410.

猜你喜欢
新商科中外合作办学提升路径
高职电子商务类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探讨“新商科”人才培养
探讨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认同感的路径
产业与教育交互下的“中外合作办学”服装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