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地下水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2024-01-29 06:15蔡奥博
江苏建材 2023年6期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施工

蔡奥博

(中建材矿业吉林有限公司,吉林 长春 130000)

0 引言

地下水问题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勘察工程顺利、安全的实施。 在实际工作中, 岩土工程勘察对地下水关注力度还不够, 特别是在加强相关水文条件检查和地下水升降变化影响分析方面,还没有深化落实到位,以致于无法减小地下水带给地下工程的危害。 岩土工程勘察应加强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与分析,以准确把握岩土体中的水文地质条件,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岩土工程的安全与性能[1]。

1 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要点

1.1 收集相关水文条件

水文地质不仅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 还是工程勘察中的重点内容, 因此在对岩土工程的水文条件进行检查时, 要注意查询当地区域性气候资料,涉及到的内容包含地区地下水补给条件、季节降水量、水位动态变化等,要关注工程施工可能会对地基岩土稳定环境带来的扰动, 主要是因为这一扰动的出现大多数会对地下水造成影响。

1.2 查明水文地质问题

开展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 要从实际地下水情况及现场人工活动带给地下水影响的角度入手,获取岩土工程施工地区完整、准确的水文地质资料, 通过资料分析来预测后续工程活动危害, 然后根据这些具体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围绕地下水带给工程施工影响的根源及关键点,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范与治理,将地下水带给岩土工程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

1.3 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测

在岩土工程地下水勘察过程中,要重视岩土工程地质勘测工作,主要是因为处于地下水水位之下的工程的基础与地基, 极易会受地下水的影响,开展水位测定工作,综合考虑地下水对混凝土、钢筋等产生的腐蚀作用, 可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参考,提高岩土建筑使用性能。

2 岩土工程勘察地下水影响的有效应对策略

2.1 重视岩土工程勘察

为更好应对地下水带给岩土工程的影响,就要高度重视岩土工程的地下水勘察工作,可召开工作会议,强调地下水带给岩土工程影响的内容,强化技术人员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为该项工作顺利的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借助以往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细致说明地下水勘察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然后围绕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具体实施路径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以更好把握岩土工程地下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需要注意的要点,提高实际工作效率与质量。

2.2 明确勘察工作方案

(1)组织现场勘察,在开展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之前, 要先委派专家深入到岩土工程施工现场中,对该区域的地理环境、水文地质等基本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然后根据所掌握的信息对具体的地下水水文地质勘察工作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 使该项工作更加细致的推行。

(2)明确勘察重点,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的重点主要有地下水位勘察测量、地下水水理性质分析、岩层渗透系数检测等内容,在明确这些勘察重点以后,才能更加科学规范的开展工作,顺利实现勘察工作目标。

(3)构建工作队伍,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的开展,也要有专业人员参与其中,要根据岩土工程地下水勘察的实际需要, 组建一支专业勘查工作队伍,同时引入责任制度,引导勘察人员用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地下水勘察及危害性分析工作。

2.3 选用合适勘查技术

(1)测绘技术。按照一定比例要求,对测绘范围内的水文地质现象进行准确的观察测量与描述记录, 将测绘重点放在地貌形态及成因类型关系、含水层分布及地下水情况、地层透水性富水性情况等上面,通过做好这些工作实现对地下水形成及运动规律的研究与分析。

(2)钻探技术。 运用钻机设备从地表向地下钻孔,以获取含水层的构造、层次、厚度、水质、水量等水文参数,以实现对水文地质的普查,获得地下水文地质资料。

(3)物探技术。物探主要是利用地球物理原理,采用先进的探测仪器与方法对水文地质进行测量了解,特别是在含水量、磁性和放射性方面,有了电阻率法、电磁波法等的支持,可以较为准确的查明不同类型岩石富水和贫水地段的差异,进而更为详尽完整的把握区域水文地质状况。

(4)监测技术。 这一技术在岩土工程水文地质基础性勘察工作中应用比较多, 主要是对地表水、地下水的动态检测,涉及内容有水位监测、水量监测、水质监测等,此外还包含对岩石做水理、力学等的分析,方便对地下水进行全面的评估与掌握。

2.4 加强水文地质分析

(1)全方位了解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相关特征在变化过程中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因此施工前需要了解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条件信息资料。 实践中要先了解区域地下水水位及变化规律、 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存在的关系等, 掌握勘察区域含水层的深度与厚度以后,探明不同水层内地下水种类、水位变化及其流动的情况, 最后根据区域地质条件对地下水的渗流情况加以记录, 针对出现的水污染情况来明确污染程度。

(2)注重探究水理性质。 对水理性质进行探究,可以保证水文地质勘察的准确性, 工作中要将重心放在岩土层的溶水性、渗水性、存水性等岩土与水分之间的密度上, 通过有效掌握岩土层之中的水理性质,了解地下水的不同变化状态,帮助岩土工程进行更加深入的勘察。

(3)加强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对岩土工程进行水文地质勘察, 主要就是为了研究存在的水文地质问题,而要顺利达成这一工作目标,就要收集、整理与分析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开展取得的一系列数据资料, 然后针对岩土工程施工现场的水文地质问题做出全方面、多角度的调查与了解,甚至在完成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问题对岩土体及建筑物产生的影响及程度进行评价判断以后, 对水文地质问题可能产生的危害问题及造成程度进行有效预测, 最后以此为依据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策略, 避免发生这些危害问题。

2.5 制定相应处理措施

(1)地下水位变化影响处理。 地下水的水位在枯水期和丰水期会发生一定变化, 精准测量地下水的变化情况, 可以帮助工作人员深入分析和研究地下水位的变化, 然后围绕水位变化可能带给岩土工程施工的影响, 对岩土工程施工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效保证岩土工程施工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地下水水体腐蚀性处理。 由于地下水水体带有的腐蚀性特点会对岩土工程整体施工结构的稳定性造成极大的影响,要在勘察工作中对施工地区的地质特点和规律进行全面了解,在确定地下水水体的腐蚀性以后, 可以在开展岩土工程施工时,选择耐腐蚀性更强的施工材料,同时调整好混凝土水灰比例, 确保工程地基结构建设更为安全和稳定,提升岩土工程的实际使用寿命。

(3)岩层渗透系数影响处理。 岩土渗透系数测量工作的开展可以得到许多的水文地质重点数据信息,岩土工程设计布局、结构稳定性等也会直接受到岩土渗透系数的影响,为此在开展工程设计施工活动时,可以将水文地质勘察获得的岩土渗透系数作为指标, 以此为基础设计出地基的埋置深度,提升岩土工程施工质量。

(4)地下水污染处理。在分析地下水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以后,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实际操作中可以从化工生产、生活污水等角度入手,采用废水处理技术、 避免使用化肥农药、 减少污水排放等举措,减小地下水污染对岩土工程施工产生的影响。

3 结语

以上是对岩土工程勘察过程中地下水影响及应对策略的分析,在开展岩土工程建设之前,深化落实好水文地质勘察工作,可以为工程设计、施工提供有力的参考依据,并促进整个工程施工安全稳定的进行。 在实际勘察开展中,要对地下水的水文地质勘察引起高度重视,并通过获得的勘察区域水文地质普查信息,对工程施工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全方位的了解,在完成水理性质分析和水文地质问题评价工作以后,也能更好的把握地下水可能带给岩土工程的危害性,然后联系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使岩土工程施工作业更加顺利的展开,相应危害问题也能防止发生,并保障工程施工质量和使用性能。

猜你喜欢
水文地质岩土工程施工
采暖工程施工常见问题探究
基于抽水试验计算水文地质参数的分析与确定
探讨自来水管道工程施工的通病与防治
基于GPRS实现自动化水文地质抽水试验
基于转移概率的三维水文地质结构划分
BIM在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论高层建筑电气防雷接地工程施工
水文地质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有效应用
复杂岩土工程技术管理实践与思考
《岩土力学》2014年第9 期被EI 收录论文(40 篇,收录率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