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2024-01-29 06:15杨嗣锋
江苏建材 2023年6期
关键词:耐久性施工单位强度

杨嗣锋

(福建中恒达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福建 南平 354200)

0 引言

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重要基础材料,在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建筑企业对其质量管理日益关注。混凝土强度、密度等质量指标控制,是目前国内施工单位对混凝土质量直接评判的依据。

1 案例概述

文章以A 市建阳区回瑶工业园区为例, 项目一期主要是综合楼一总建筑面积为3 729.69 m2,建筑占地面积为717.49 m2,建筑物为6 层,建筑高度为23.98 m; 办公楼总建筑面积为6 160.65 m2。为进一步保障整体施工质量, 施工单位在混凝土质量控制系统中,对混凝土质量控制内容、原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浇筑、施工、养护等过程进行详细规划,并提出相应控制措施。

2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2.1 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

混凝土质量控制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 采用系统化科学管理和先进技术手段, 对混凝土施工质量形成过程进行严格质量控制, 以此确保其工作性能、强度、耐久性等质量指标实现。 较其他施工而言, 混凝土质量控制要求更严格, 其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搅拌、施工和养护都要进行严格管理,施工单位应在传统质量管理方法基础上建立科学、适用质量管理体系和程序,以此科学地评估混凝土质量。

2.2 混凝土质量控制流程

混凝土质量控制全过程分为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事后控制三个主要环节。在施工前期控制中根据工程特点、设计要求、区域内原料供给状况,制订相应施工质量控制方案或计划; 事中控制主要针对混凝土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控制, 既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质量控制,又要对混凝土施工进行监督,同时还要对混凝土实施主体进行控制, 并对其进行全方位质量管理和控制。 后期控制主要是对成品混凝土进行评估。然而,由于后期质量检验与评估存在一定滞后效应, 较为常见的即是如出现问题将造成一定经济损失,因此,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都要注重事前、事中控制,任何环节质量达不到要求,都禁止进行下一步施工。各阶段均采用PDCA 周期工作原则,根据各阶段目标和计划实施,并对各阶段质量进行监控,对出现误差进行分析和修正。在此基础上,按照混凝土成型工艺设计施工流程,根据PDCA 动态控制原则,对各个环节进行检验和分析,保证各个环节质量,并给出相应质量控制流程。 如图1 所示。

3 混凝土施工质量措施

3.1 事前控制

在施工前期控制工作中,应从制订合理、可行施工质量控制方案、施工方案,选用高品质混凝土配料及配合比设计三大方面进行,并对各工序进行严格控制。 根据工程环境、工程结构特点及图纸要求,制订施工质量控制具体方案,明确施工质量控制指标,确定最佳配比设计,选用高品质原材料。

3.1.1 混凝土质量控制方案的制定

由于各企业在生产、 使用环节间存在着一定差异, 所以各单位仅根据各自具体情况制定相应控制措施,并没有形成完整质量监控体系,导致在生产和使用中的不协调, 特别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验收批次划分和检验数量,没有确定参考,也不符合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规定。 对商品混凝土供应单位来说,由于其产量大,所需混凝土数量也是多种多样,其强度等级也各不相同, 因此, 在各项目检测批次中,通常都是以一次供货数量为标准,而混凝土强度则是以统计方法进行;而建筑企业一般根据《混凝土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和《监理实施细则》以划分检测批次, 两者在抽样留置方面取值存在一定差别,同时, 施工单位一般都是以不统计方法评定每批混凝土强度, 并在竣工验收时用统计方法对工程混凝土进行全面评估,以此来判定混凝土质量是否合格。

3.1.2 组成材料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混合而成,其成分相对复杂,其质量将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很大影响。目前,对混凝土成分材料性能评估主要是由各材料检测结果反映, 很难用全面评估系统来衡量其成分性能。 在采购过程中,必须对原材料品质进行严格检验,针对原材料选择、采购、贮存和使用进行严格审核,同时对原材料生产合格证书和出厂检验报告进行复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再测试,如复查存在不合格问题,则问题原料不准进入或使用。

3.1.3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在配制时,应根据工程环境、工程结构等因素,通过计算、试配、调整等步骤,合理调配。 我国学者提出按耐久性要求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基本思路和原则,充分反映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要求。 混凝土配合比一般原则是:既要保证强度、耐用性,又要能满足工程使用要求,使其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满足建筑施工发展需要。 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应通过试配、调整、比较,确定出最佳施工方案,使其各项性能指标符合施工要求。

3.2 事中控制

混凝土事中控制重点是商品混凝土企业生产与施工单位混凝土施工,这是控制混凝土质量重要环节。 其主要工作是根据工程技术规范对生产、施工中出现问题进行检验, 发现问题并及时改正,确保混凝土质量。 由于各生产、建设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多影响, 只要有环节出现偏差,就会给混凝土质量带来潜在危害,从而导致严重损失。

3.3 事后控制

混凝土分项工程合格标准是所有检测批都要达到合格标准,换而言之,在每一次浇筑过程中,留置试块强度、耐久性都要满足,而检测质量通常都是用28 d 平均压力和标准混凝土强度进行比较。在混凝土分项目验收中,由于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包括耐久性质量控制,所以在验收时,以强度评估作为最后评价指标,以早期混凝土检测批抗压强度为依据, 而现行综合质量评价还没有统一评估方法,仍以传统强度评价标准进行衡量,最后结果也能体现出混凝土总体施工质量。

4 结语

综上所述, 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中的重要材料,在施工中要掌握好混凝土的配比,以保证其质量符合工程要求。 文章以A 工业园区房屋建筑为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质量。 因此,有关部门要积极地控制好混凝土质量,保证工程质量,推动整个建筑业发展。

猜你喜欢
耐久性施工单位强度
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在房建中的应用
压力容器产品铭牌使用耐久性的思考
Vortex Rossby Waves in Asymmetric Basic Flow of Typhoons
振动搅拌,基础设施耐久性的保障
地埋管绝热措施下的换热强度
基于灰色聚类分析法对房地产项目施工单位风险管理的研究
大双掺混凝土耐久性研究
基于DEFORM-3D的300M超高强度钢切削性能的比较
施工单位投标让利分析
施工单位的索赔管理及费用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