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教结合向融合之嬗变:发展态势、主题演化与进路展望

2024-01-31 04:37张益铭殷明越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1期
关键词:体教后备发文

张益铭,殷明越,刘 骞

(1.四川农业大学体育学院,四川 雅安 625014;2.上海体育大学竞技运动学院,上海 200438)

体教融合前身可追溯至上世纪80 年代初,由于我国运动员早期面临“文化素质低、就业出路窄”等困境,国家体委对此提出“体教结合”的突围策略。 通过运动员进学校恶补文化、职业教育提升其文化素质,并开展“体工队学校化”等措施[1-3]。北京奥运前后,体教结合研究进入新阶段,其多聚焦于学理层面[4-10],从概念、内涵与模式等进行讨论。 同时,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研究亦逐渐萌芽[11-16],分别聚焦于全国、各省市、各高校和各运动项目。此背景下,2020 年8 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 《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17](简称 《意见》),结合向融合之转变的声音在学界呼之欲出,《意见》颁布不但使得主题相关的科学研究呈指数增长,还对体育实践从业者产生了深刻影响,一度产生谈体育必谈“体教融合”的现象。

然而,体教融合的前世今生以及相关研究主题是如何演化的? 并且,伴随各种流派与学说百花齐发,相关学理问题也亟待辩证与厘清。 对一个主题已有进展进行适时量化回溯并提出未来进路展望是对其进行客观认识的重要前提,有助于帮助研究者梳理出主题全貌。 此外,体教融合还是体教结合的应然进路,“结合”向“融合”的嬗变意味着范围扩大和深度拓展,未来在研究与实践层面如何深化融合仍然是研究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为此,本研究围绕体教结合到体教融合的发展态势、主题演化和进路展望这一问题进行。 基于前期文献基础并综合文献计量学等方法学,使用CiteSpace[18]等引文软件,遵循定量评价结合定性分析原则,对体教融合研究进行较为全面、准确以及前瞻的分析。 为我国体育研究人员和从业者提供主题研究“全貌”,为后续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

1 发展态势

1.1 知识生产趋势:年发文量

通过图1 发现我国体教融合研究发文量总体趋势呈波浪式增长。

图1 产出趋势图

图2 热点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图3 关键词Burst 突变检测分析

图4 关键词聚类—时间线图

初始萌芽时期(1991—2001 年):该时期主题尚处于萌芽,发文量处于个位数。11 年时间总发文量19 篇,占总量1.41%,年平均发文量不足2 篇。 核心总发文量6 篇,占核心文献总量1.53%,核心文献年平均发文量不足1 篇。

快速增长时期(2002—2008 年):由于北京奥运会成功申办,使得国内对主题关注迅速上升。发文量突破个位数,7 年时间里总发文量215 篇,占总量15.91%,年平均发文量约30篇。 核心总发文量81 篇,占核心文献总量20.72%,核心文献年平均发文量约11 篇。

高位运行时期(2009—2014 年):开始逐渐从“结合”转型为“融合”,国内对主题的关注保持高位运行。 6 年时间里总发文量478 篇,占总量35.38%,年平均发文量约80 篇。 核心总发文量114 篇,占核心文献总量29.16%,核心文献年平均发文量约20 篇。

此起彼伏时期(2015—2019 年):趋势浮动较大,数量交替上升。 5 年时间里总发文量258 篇,占总量19.10%,年平均发文量约50 篇。 核心总发文量39 篇,占核心文献总量9.97%,核心文献年平均发文量约8 篇。

演化突变时期(2020 年至今):2020 年至今2 年半时间共发文380 篇,占总量28.13%,年平均发文量超100 篇。 核心总发文量151 篇,占核心文献总量38.62%,核心文献年平均发文量约50 篇。

1.2 知识生产保障:基金资助

全部文献中共520 篇文献有基金资助,占比38.49%。 核心文献(391 篇)中共228 篇文献被基金资助,占58.31%。国家社会科学在省级及以上资助项目中高居第一,全部文献累计82 篇,占比全部文献的达6.07%;核心文献累计72 篇,占比核心文献的18.41%。 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广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和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等项目贡献了属于东部、华北和中部的“地方力量”。 国家留学基金项目有4 篇,均发表于2019 至2022 年。 其中,4 篇文献中3 篇有关美国“体教融合”研究,均为核心文献,内容涉及大学篮球训练实践、“高校体工队”模式人才培养和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我国体教融合领域亟待“走出去和引进来”,对标国际成功经验是促进我国学者实现新融合理念与完成融合落地的重要举措。 未来,应鼓励我国青年学者以出国攻读博士或访学形式出国交流,也应保持对英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体育强国融合举措的持续关注。

1.3 知识生产载体:载文期刊

主题载文核心期刊见表1。 除此之外,部分期刊对于体教融合的关注与推动作用不仅体现于刊登文献,还积极整合了期刊编辑部、 主管单位部门和领域知名专家等优势资源为其进行解读与传播。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期刊社早在2020 年7月(《意见》)颁布前便举行了该主题学术研讨会,各专家分别从体教融合的背景解读、理念探讨、方法选择和路径创新等方面进行讨论。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于2021 年第1 期开设了特约专题:体教融合,刊载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和苏州大学的5 篇文章,主要围绕着体教融合的清华模式、教育逻辑和运动技能等级标准等内容进行讨论。 此外,《体育学研究》等刊物也相继开设体教融合专题征稿,为主题领域高质量成果提供刊载与传播的媒介。

表1 主题涉及的核心期刊一览表(载文量>10 篇)

此外,对主题研究的IF 区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超过一半的核心文献刊载于IF=2—3 区间的期刊上,5 以上的高影响因子区间最少占比,仅为3.85%。

1.4 知识生产载体:学科视角

学科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支撑,对主题进行学科构成分析是了解该主题全貌的重要前提。 通过对学科类别进行统计发现,文献涉及的一级学科几乎均为教育学。 还涉及管理学、法学和文学等社会科学,学科组成较为单一。 未来主题研究应主动使自然科学学科为其提供一定支撑,英国一项关于后备人才成才率的研究[19]涉及受试者情况(基因、先天生理因素、心理技能、动机取向、性格特征等)、后天训练因素(特定练习与训练量、童年运动游戏、青春期后期运动专项训练)。 心理学、 形态学和生理学等自然科学学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早期通过“举国体制”实现奥运会“飘升奏”,但在出生率快速萎缩的今天,还需更加关注“成才率”。

此外,对主题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进行统计,发现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是最为常用的研究方法,分别占总文献的26.50%、14.66%和10.44%。而数理统计、实地考察和案例分析等实证研究范式涉及的方法则较少。 部分文献中甚至没有写明具体的研究方法与分析流程,可见,统计学方法的规范使用和实证分析范式的薄弱仍然是该主题亟待解决的问题。

1.5 知识生产主体:核心作者

采用普赖斯定律[20]确定核心作者发文量阈值,计算公式:,其中ηmax表示发文量第一作者的发文量。 计算得出最ηmax=10(须晓东),核心作者发文阈值N=2.368 5。 对前10 高产学者主题相关发文量、被引量和篇均被引等五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价(表7),综合指数算法:发文量*0.25+被引量*0.25+篇均被引*0.25+下载量*0.25。

通过表2 整体观测出,主题核心作者除前3 位以外,其余作者综合指数差距较小,印证了该主题核心学者整体科研水平呈层次性分布以及均衡性特点,以下学者为主题研究作出巨大贡献。 柳鸣毅高居第1,6 篇高水平论文均于2020 年发表,分别从不同角度、研究对象循证切入。 排刘波排名第2,主要研究方向为体教融合与大学竞技体育德国体育研究。 虞重干排名第3,主要研究体教结合、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等。

表2 主题核心作者一览表(前十位)

表3 主题高频关键词信息一览表(前二十位)

1.6 知识生产客体:关键词

关键词通常以最精炼的形式表征一篇研究成果最核心的信息,不但具有统领全文的作用,更是挖掘详细信息的源头[21]。图为关键共现分析图谱,表为图谱中涉及的关键词具体数据,直观显示了体教融合主题研究中频次排名前20 的关键词。 出现频次越高表明该关键词在主题中更多的被关注与研究[22],主题出现频次最高为 “体教结合”(632),“体教融合”(345)与“竞技体育”(163)排名第二与第三,“教体结合”(105)等关键词分列其后。 中心性能够表征这一词在连接其他关键词的作用,排名前三的分别为后备人才(0.59)、后备人才培养(0.44)和体教融合(0.38),表明该主题后备人才及其培养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中枢作用”。

Burst 值主要作用为检测关键词的“突变”,其数值表明了该关键词突变的幅度[22]。 体教融合以132 高居第1,学校体育和青少年分居第2 和第3,近3 年来产生“突变”的关键词最有可能成为主题领域未来研究的前沿趋势。

关键词主题聚类能够特定算法将关系紧密、 相似的关键词聚集成类,并赋予聚类名称及具体数值,聚类中数值最大的关键词则成为该聚类名称。Q值一般在[0,1)区间内,Q值>0.3就意味着划分出来的类团结构较为显著,上述图谱的Q 值为0.784 8。S值>0.5 的聚类一般被认为是合理的,当S值=0.7时,聚类效度较高且令人信服[23],S值0.628 代表主题聚类图谱结构有较高效度。 对该部分结果结合文献分析,可将主题归纳演化为:1)学理概念的辩证与厘清;2)体教结合的缘起与发展;3)结合向融合的转变与发展;4)体教融合政策解读研究;5)体教融合国际镜鉴研究。

2 主题演化

2.1 学理概念的辨正与厘清

体教融合与体教结合无论是在关键词或主题聚类中,均为研究的聚焦点。 随着《意见》出台,研究者和实践从业者均对其进行了带有主观视角的解读,而对体教融合学理概念进行辨正与厘清则是对其正确认识的重要前提。

其一,“体教融合”中“体”与“教”具体指向亟待明确。 事实上,一部分学者将“体”与“教”解读为“体育”与“教育”“体育训练”和“文化教育/体育教学”。 然从其英文语境进行深入探析,发现体育一词对应翻译可有 “Sport”“Sporting”“Sports”“Exercise”“Physical Education”等。而我国体育英文对标的是“Sport”与“Physical Education”,教育则为“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本就是Education 重要分支,我国体育学的学科设置亦归属教育学门类。 因此,“体”与“教”二字指向“体育”与“教育”显然不妥——本就是融合共生、互相支撑。 对此,认为《意见》中“体”与“教”应指向具体的“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或“市级及以上体育部门”与“市级及以上教育部门”。

其二,“融合”与过去的“结合”产生了语义的内涵转变。 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似乎“融合”一词比“结合”一词程度更深,而从《意见》中亦可发现,对于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二者的有机交互比以往政策力度更大。 “结合”可以理解为是为了解决过去运动员“学训矛盾”等问题所提出的应急思路,即通过“恶补文化、职业教育”来解决运动员上升空间、就业出路不顺问题。而“融合”则秉持体教协同育人、一体化推进的发展理念,弥合“夺标”和“育人”之间的鸿沟,最终使得竞技体育能够回归教育。 融合比起结合,多了“齐心协力”、少了“貌合神离”。

其三,“体教融合”目的是解决“体教分离”的历史问题。 这一问题则已是老生常谈——可分为宏观、 中观和微观3 个层面。 宏观层面,其目的是要实现国家层面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的协同共治共理,解决过去体育部门与教育部门各自为政的问题;中观层面,实现竞技体育回归国民教育体系,解决过去将大部分体育资源集中于精英运动员身上而忽视了学校、群众体育;微观层面,实现运动员和普通学生之间的身份融合、转变,疏通运动员上升通道、促进普通学生体质健康、完善青少年体育赛事等。

2.2 体教结合的缘起与发展

由于20 世纪90 年代体委业余体校与普教之间存在种种冲突,导致2 者难以“结合”,间接催生体校学生文化水平低与招生困难现象。部分学生不但难以进入竞技体育领域进行职业体育训练,而且在升学、就业与保障等方面也受阻。其影响了社会舆论导向与公众认知,造成了“业余训练的逆潮”。这一时期,主要有4 种较为主流的体教结合基层实施模式,分别是“一条龙模式”“分级互管模式”“校体联合模式”和“社会化模式”。 其中,黎禾苗对“社会化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首先对业余训练社会化体系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而后构建了可以在基层全面推广的业余训练社会化模式版图[24]。郭宪玉也持同样的看法,并且将业余体育训练社会化看作未来的必然趋势[25]。

体教结合要解决的便是过去我国关于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上存在的问题[26]。有学者认为解决方案可涉及“强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多渠道注入发展动力并疏通社会化路径[27],而具体则可通过加强青少年体育激励、 完善选材机制以及建设教师队伍等举措来使得其实现[28]。 而后备人才的升学专业应合理设置,避免人才与资源的教育资源的浪费[29]。 此外,学校体育的基础性作用也不容忽视,沈建青认为应当让学校体育承担起青少年业余训练的责任[30],让学生都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并学会至少一项运动技能,将体育后备人才的种子撒在学校体育的土壤里。 过去,高校常通过专业队进高校的形式实现体教结合,一方面能为高校参加比赛,另一方面能为运动员提供升学机会。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其意义在于体育与教育系统的有机结合,而非一味追求“金牌”与“文凭”的结合[31]。 体教结合被认为必须与我国21 世纪高等教育培养全面发展、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战略目标契合[32]。

2.3 结合向融合转变与发展

体教融合模式初期主要聚焦转变可行性与发展模式。 吴建喜于2009 年首次阐明了“体教融合”和“体教结合”的关系,其认为“体教融合”是“体教结合”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最终方向[23,33]。 学界已经意识到在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文化与职业教育能够贡献的力量有限,并且近年来我国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也能在一定层面上反映出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衔接上存在问题。 而在大洋彼岸,美国已经凭借成熟的体教融合模式成为世界一流体育强国。 自此,我国开始着力于体教融合转变的发展模式和战略思考。 上海市率先从实践层面开始入手“结合”向“融合”转变发展问题,并且在学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许多学者就此展开了探讨。 有学者提出融合是对结合的创新和升华,应建立教育为主、体育为辅“普通学生与后备人才”共同发展的培养战略,这一观点正是我国“体育回归教育”夙愿的雏形[34]。

在对于体教融合理论基础层面进行讨论之后,我国学者开启了实践层面的发展模式研究。 国内从体教结合模式演化为了诸多发展模式(图5),例如:为“混合型”“省队校办”“清华模式”与“南体模式”等模式[35-36]。 其中,混合型的融合模式被关注度较高,其涉及3 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体育与教育系统融合实现“选材一体化”;其次依托教育部门,破除学训矛盾;最后是体校与各类学校(高等院校、体育传统特色学校等)协同发展[37]。

图5 体教融合模式发展演变

近年来,由于我国出生人口率下跌,有学者对体教社融合模式进行设想[38](图6)。 成才率需要运动训练科学化,中小学(幼儿园) 选拔运动员数量增加需要儿童青少年体质整体提升。 实现训练科学化与选材、教练员和科研水平等紧密相连,体质提升与家庭、 学校和社区努力息息相关。 此模式涉及体育、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3 方面,教育系统需加强对体育课和课余训练的重视(田径、游泳、体操和三大球等项目),而体育和教育系统在此过程需为其课余训练搭建平台、 引进体育竞赛和选拔后备人才。 青训学院在学制上涵盖中学与大学本科阶段,其有着与传统模式类似的培养目标,并且训练及保障水平更高。 青训学院和大学共建运动队能使得“体教分离”得以消除,强调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升为运动员选材奠定基础,通过政府搭台调动社会力量使得多元化的俱乐部、 企业能够“融合”其中。

图6 体教社新融合模式设想

图7 《意见》描述图景

图8 《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实施路径

2.4 体教融合政策解读研究

对《意见》进行整体解读、深入挖掘和量化分析有利于精准把握其传导的信息与指向。 2020 年举行的 “体教融合理念·方法·路径”研讨会中,众多学者认为《意见》是我国相关政策治理的现实机遇,而方法学的支撑是其落地生根的重要保障[39]。 《意见》 涉及学校体育、 业余体校和社会体育组织3 大分别代表体、教和社的主阵地,借以组织实施和政策进行保障,通过青少年体育赛事体系和体育教师/教练员进而在基层实施 “教会、勤练、常赛”[40],其最终目的导向为我国后备人才培养与儿童青少年体质水平的整体提升。孙科认为《意见》主要落脚于学校体育、青少年体育赛事、社会组织3 大方向,并提出政策推行在部门合作、政策配套、资源调配中可能遇到的阻力[41]。 对《意见》的研究还涉及其量化,有助于挖掘政策内容语义与政策力度变化等信息。 一项政策量化评价发现其内涵由后备人才培养延伸至青少年健康促进,由竞技体育扩散至学校体育,而今后的政策制定应注意预测性内容、动态评估等内容[42]。 此外,也有学者以多源流理论为视角,对《意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意见》的出台是由焦点事件的催化作用、利用“吸纳—辐射”积累经验和多层次多类型的意见表达渠道所导致[43]。

2.5 体教融合国际镜鉴研究

有关美国“体教融合”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2006 年,研究涉及其学校体育发展、体育经济开发和体育社团作用等方面[44]。 同年,有学者也对美国“后备人才”经验进行借鉴[45]。2008 年,有学者指出借鉴美国篮球“体教结合”的成功经验,从追求竞技成绩转变到追求运动员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46]。美国中小学后备人才培养特点被认为是严格的学籍管理、青少年对体育的兴趣和学校对学生运动员良好教育[47],而学生运动员文化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全面发展则是体教结合得以运行的重要前提。 美国大学生运动员成功的重要因素则得益于系统制度治理体系、严格招生与毕业标准、竞争性奖学金政策和强大学术科研保障[47]。 此外,美国学生运动员培养体系特征则包含学训结合的制度、基于科学的训练保障、细致合理的文化学习、无缝对接的职业过渡和完善的组织保障[48]。

对英国体教融合的研究主要聚焦于竞技体育,其后备人才培养特点是系统化的配套制度,由下至上逐步专业化的路径[49]。 英国模式与其2002 年颁布的《体育、学校体育和俱乐部联合战略》政策,值得我国借鉴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方案[38]。近期,一项对《欧盟体教融合指导纲要》的研究显示[50],欧洲体教融合政策在于以后备人才培养为引领,协同推动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教育达成融合于一体。 此外,也有学者总结日本学校体育政策的发展演变对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51-52]。

3 进路展望

过去,我国的体教融合、后备人才培养和学校体育改革通常借鉴世界各体育强国的做法。 而迈入新时代,作为正在实现伟大复兴梦的我国应该有站在世界地图最前端的魄力来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道路。 基于已有的梳理和呈现,发现30 余年来该主题研究取得巨大进展。 然而,《意见》及其伴生的连带效应要推动我国“体育回归教育”,实现真正的“体教融合”并对接我国建成“体育强国”与“健康中国”的现实重大战略,还需多方共同参与在以下问题中持续发力。

3.1 保持对主题的关注并主动对接国际

主题发文量在《意见》颁布后达到发文量顶峰,但要实现体教融合,势必在未来仍然要持续加强对主题的研究和关注。同时,近年来多位受国家留学基金资助的海归学者为学界呈现国际方案,学习国际经验并结合国内特色案例,是探索中国特色体教融合模式的重要依据,国际各体育强国的体教融合举措仍然是值得借鉴的内容。 过去,学者多对各国已有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描述性呈现,但对于我国如何从实地基层中进行借鉴与模仿的应用研究较少。 然而,如何在我国已有特色案例上吸纳国际经验却是对接、融合的难点。 未来,应立足于我国体育与教育系统发展现实,对二者协同发展与对接策略进行深入讨论。

3.2 加强多元学科交互与实证范式研究

主题涉及学科视角与研究范式较为单一,学科视角主要从体育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开展相关研究,研究范式则主要聚焦于质性研究,方法学多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综合运用各学科独有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实现多元学科交互,更有利于对我国体教融合研究内容进行深挖,可为主题提供更为创新、前瞻的思考和梳理。 例如,统计学、运筹学和情报学等学科的运用可对《意见》在基层落实的具体情况量化得以层层反馈,以发掘融合究竟在各个环节的落实、发力情况以及问题所在,为相关监管部门决策提供了详细的数据支撑。 又如,可对我国后备人才成才率等内容进行实证案例研究,以挖掘培养过程中主、客因素对其培养质量影响的具体权重,为基层教练员等角色提供决策参考。

3.3 建立融合为导向的学术合作共同体

主题学术合作共同体涉及基金资助、 核心作者和载文期刊等内容,基金提供了合作的后备保障,核心作者是合作的中心主导,载文期刊是合作成果的传播平台。 未来,应建立以融合为导向的学术合作共同体,此处融合一方面指向以体教融合为研究目标导向,又指向三方应齐心协力形成融合的合作模式。 以核心作者为中心带动各类院校、政府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共同参与,实现协同发展并更好的使研究成果反哺实践应用。其中,具体可采取,校内、校校和校社的合作机制。此外,呼吁国内体育、 教育类主流刊物对主题相关的国家级和省部级重大基金给予关注与支持,促进共同体的形成,并定期举办学术论坛和专题征稿,促进体教融合不同思想的交流并强化研究激励机制。

3.4 拓宽我国顶层融合研究的理论边界

结合主题演化,我国未来顶层融合研究理论边界可从以下切入。 其一,以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目标,融合体育系统、教育系统和社会力量3 大力量建立青训学院,探究体教社融合新模式。 其二,持续加强对体育后备人才的研究,从过去的“拓宽数量”变为“提升质量”,加强对后备人才成才率与其他各影响因素之间联系的关注,主要从新时代培养模式、青少年体育赛事建设和育人夺标的视角进行研究。其三,围绕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的需求,应扎根本土并从国际借鉴、创新融合到前端引领,力争为亚洲各国家乃至世界贡献关于学校体育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从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研究、 科技赋能教学的理论及应用和学科核心素养塑造等视角进行研究。

3.5 深挖我国基层融合实践的微观路径

主题微观路径探究不应仅停留于人文思辨,会导致融合之策难以在基层实践中落地生根。 应深挖基层所需的融合路径,通过实证分析、比较研究和过程追踪等应用性研究,使得融合过程中的相关变量、路径能够可操作和复现。 本文建议通过过程追踪法、 结构方程模型和德尔菲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推进主题微观路径的实证研究,为融合的推进提供更多来自基层的“声音”。 例如,后备人才培养方面,从运动员长期发展理论、 教育学理论与运动训练学等理论中深挖学训矛盾原因与破除之道。 又如,学校体育改革方面,采取加速度计等设备监控和挖掘普通学生日常体力活动水平与学业表现等关系。 此外,科技赋能在“教会、勤练、常赛”中的伦理研究、需求分析和应用场景等内容值得被重视。

猜你喜欢
体教后备发文
后备制动系统可在紧急情况下为轮胎放气
后备母猪的选择和培育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我国冰球“贯通化”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