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2024-02-05 12:30翟慧兰李雪芹付珊徐双双江璐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克罗恩消极病患者

翟慧兰,李雪芹,付珊,徐双双,江璐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科,江西 南昌 332200)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是消化科常见病,病因尚未明确,与遗传、环境、感染及免疫等因素有关。克罗恩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腹泻、腹痛等症状,部分患者伴发热或营养不良等全身表现,若未经及时有效治疗,随着疾病进展,部分患者可能会并发肠梗阻、腹腔内脓肿等,增加治疗难度,不利于预后[1]。临床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克罗恩病,虽然可减轻患者症状,但该疾病病程较长,且部分患者经治疗后仍会复发,需长期使用嘌呤类药物来预防疾病复发,减轻患者的痛苦[2]。但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在长期治疗过程中极易因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丧失治疗信心,从而消极应对该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应对方式是机体面对压力时所产生的保持心理平衡、处理压力的一种手段[3]。消极应对方式会降低克罗恩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其预后不良风险,影响其康复进度。而尽早明确该类患者消极应对的影响因素对于临床改善其应对方式具有重要意义。但有关该类患者应对方式的报道较少,本研究旨在探究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以便为其护理提供指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 例克罗恩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出现发热、脓毒血症等严重并发症,需住院治疗者)。80例患者中,男41例,女39例;年龄33~58岁,平均为(40.40±4.81)岁;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39例,大专及以上41例;工作状况:在职61例,不在职19 例。纳入标准:(1)符合克罗恩病诊断标准[4];(2)均为成年患者,患者年龄不低于18 周岁,疾病确诊时间>1 年;(3)患者有读写能力,能够配合问卷填写;(4)患者意识清晰,可正常沟通。排除标准:(1)以往有心理疾病史者;(2)文盲者,或伴视觉、听觉功能障碍者;(3)合并其他胃肠道疾病者;(4)有抗焦虑或抑郁药物使用史;(5)精神疾病者;(6)伴认知功能障碍者。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2021审(042)号]。

1.2 方法

1.2.1 一般资料 调查员于正式启动研究前,上网查阅大量有关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的资料,并结合此次纳入患者的具体情况,自拟一般资料调查表,统计患者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大专及以上)、工作状况(在职、非在职)、家庭人均月收入(<3 000 元/≥3 000 元)、居住地(城镇/农村)、婚姻状况(已婚、未婚/离异/丧偶)。

1.2.2 应对方式评估 患者的应对方式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评估,该问卷由解亚宁等[5]于1998 年编制而成,方菁等[6]于2018 年对该问卷在青少年中的应用信效度进行检验。该问卷共20 个条目,分为2 个维度:积极应对(第1~12 条目)、消极应对(第13~20 条目),每项条目按“不、偶尔、有时、经常采取”分别计0、1、2、3 分,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得分为各维度条目得分之和,积极应对或消极应对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倾向于该种应对方式。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737~0.811,重测信度为0.554~0.613。

1.2.3 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CDAI)评分评估 采用CDAI 量表[7]评估评分,量表包含腹痛、一般情况、腹泻、腹部包块、并发症5个条目,腹痛、一般情况、腹部包块每个条目按Likert 5 级评分法分别计0~4 分,腹泻:按每日1 次计1 分,并发症:有一种症状计1分,总分为各项得分之和,总分<4 分为缓解期,5~8 分为中度活动期,≥9 分为重度活动期。该问卷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05,重测信度为0.804。

1.2.4 不良心理评估 采用由英国精神医学家齐格蒙德(A. S. Zigmond)和斯奈思(R. P. Snaith)1989 年编制的焦虑抑郁量表,该量表主要用于综合医院中受检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筛查,后由苏茜等[8]进行汉化,用于健康体检人群中,该量表总量表及焦虑、抑郁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785、0.710、0.670。该量表共14 个条目,含抑郁(7个条目)、焦虑(7个条目)亚量表,每项按照无、有时、经常、大多数时间有分别计0、1、2、3分,每个亚量表>7分为存在焦虑或抑郁,得分越高,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存在焦虑或抑郁心理的患者为存在不良心理。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7,重测信度为0.735。

1.2.5 社会支持度评估 采用社会支持量表评估,该量表最初由肖水源[9]编制,刘继文等[10]将该量表用于脑力劳动者人群的社会支持度调查中,该量表的总量表及3 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分别为0.896、0.849、0.825、0.833,相关系数为0.724~0.835。该量表共10 个条目,分为3 个维度:主观支持(4个条目)、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3个条目)、客观支持(3 个条目),总分66 分,<23分为社会支持度低下、≥23 分社会支持度良好。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5,重测信度为0.774。

1.2.6 D 型人格评估 参照D 型性格自评量表[11]进行评估,该量表主要从2个维度进行评估,包括负性情感、社交抑制,2 个维度均有7 个条目,量表共计包括14 个条目,每个条目均计分为0~4 分,共计0~56 分,分数越高,患者D 型人格越明显。若负性情感≥10 分,且社交抑制得分≥10 分,则提示患者具有D 型人格倾向。该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81,重测信度为0.709。

1.3 质量控制 研究人员均经专业培训后方可对患者进行调查,发放问卷前需将患者组织在安静房间内进行学习、沟通,详细告知患者研究目的、意义、填写注意事项等,并向其保证此次研究的保密原则,取得患者同意后签订有关同意书。发放调查问卷,告知患者问卷填写的主要方法及注意事项,问卷发放后由患者自行填写,若遇到难以理解的条目,可举手提问,由调查人员统一解释后,患者理解后再填写,填写完毕后,当场回收问卷,对于漏填者由患者当场补齐,并及时纠正错误项,核实无误后,回收问卷,以双人录入法录入数据,保证数据准确性。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问卷如下;在调查过程中,患者按照正确的方式执行完成的问卷为有效问卷,包括漏答题目数少,漏答题目数<总题数的2/3、答案自然且无规律、前后题答案不矛盾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5.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影响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因素,检验水准ɑ=0.05,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应对方式 80 例患者中有29 例患者消极应对,发生率为36.25%;有51 例患者积极应对,发生率63.75%。80 例患者的积极应对总分为(21.24±2.14) 分, 消极应对总分为(13.92±1.37)分。

2.2 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单因素分析文化程度、CDAI评分、不良心理、社会支持度、D型人格与克罗恩病患者消极应对有关(P<0.05);性别、年龄、家族史、工作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婚姻状况与克罗恩病患者消极应对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的各因素作为自变量,并赋值(赋值情况见表2),将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作为因变量(消极应对=1,积极应对=0),经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CDAI评分较高、有不良心理、社会支持度低下、D 型人格是克罗恩病患者消极应对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

表3 克罗恩病患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应对方式是机体为了适应环境、减轻压力所采取的带有个人特征的策略和方法[12]。本研究结果显示,80 例患者中有29 例患者消极应对,发生率为36.25%,消极应对得分高于全国常模,与尤丽丽等[13]研究结果相似,说明仍有部分克罗恩病患者倾向于消极应对。临床需积极明确该类患者倾向于消极应对的相关因素,以便采取对应措施来促使患者积极应对克罗恩病。

本研究结果显示,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CDAI评分较高、有不良心理、社会支持度低下是克罗恩病患者消极应对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如下:(1)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的克罗恩病患者学习能力、理解能力相对大专及以上患者差,患者对于护理人员宣教的克罗恩病知识接受度较差,无法有效理解克罗恩病相关知识,且这类患者获取疾病知识的渠道较少,也很少主动去学习疾病知识,极易因疾病反复发作而产生恐惧、害怕、悲观情绪,进而消极应对疾病[14-15]。建议护理人员主动与克罗恩病患者沟通,利用动画、文字结合通俗的语言讲解来提高患者的疾病认知度,缓解患者对于疾病的负面情绪,进而改善其应对方式。(2)CDAI 评分较高:CDAI 评分较高,说明克罗恩病患者病情越严重,患者腹痛、腹泻、肠痉挛等发生频次越高,而这不仅会加重患者的生理痛苦,还会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降低其治疗信心,进而影响其应对方式,使其消极应对疾病治疗与护理[16]。建议护理人员加强对CDAI 评分较高的克罗恩病患者的身心关注,在协助患者进行治疗的同时还需及时疏导患者的负面情绪,主动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预期治疗效果,鼓励患者坚持遵医治疗。(3)有不良心理:焦虑抑郁情绪会导致克罗恩病患者心理状况较差,长期如此会促使患者的思维发生转变,降低其治疗依从性,进而消极应对疾病治疗与护理,而这会导致克罗恩病患者病情加重,焦虑抑郁情绪加重,形成恶性循环[17]。王秀锋等[18]的研究结果发现,抑郁和焦虑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积极应对呈负相关,抑郁和焦虑是影响该类患者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与其相似。因克罗恩病患者相关研究较少,上述研究的患者疾病虽与本研究存在差异,但二者均属于炎症性肠病,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建议护理人员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内心想法,对有焦虑抑郁情绪的患者实行一对一心理护理,通过治疗成功案例分享、榜样激励、音乐疗法等多种措施来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鼓励其积极应对疾病。(4)社会支持度低下:社会支持度低下的克罗恩病患者无法获得家属、朋友、周围人群等较多的精神支持或物质支持,患者常需自行面对疾病反复发作的身心折磨以及长期治疗带来的经济压力,身心压力较大,极易因此产生焦虑抑郁情绪,进而消极应对各项治疗与护理措施[19]。建议护理人员主动评估克罗恩病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对于社会支持度低下的患者予以心理疏导,鼓励患者多与家属沟通,多参与相关社会组织活动,遇到困难积极寻求外界帮助;并与克罗恩病患者家属沟通,叮嘱其多关心、陪伴患者,使患者感受到家庭的关怀,进而有勇气面对克罗恩病治疗与护理。(5)D型人格:D型人格患者对疾病及今后生活常存在较重担忧、焦虑感,难以从疾病中获得正性情绪,认为疾病经治疗后不会好转,对今后生活充满害怕即悲观等负面情绪;且D 型人格患者不善于表达内心感受及想法,常常缺乏健康生活理念,导致疾病加重,降低其治疗信心,进而采取消极态度应对疾病[20]。对此建议,护理人员应积极评估患者人格特征,对于D 型人格特征患者,应加强对其心理指导,可采用正性疗法、转移注意力法等多种方式缓解其负面情绪,提高对今后生活的信心,促使其以积极态度应对今后生活。

综上所述,克罗恩病患者消极应对的发生率较高,这与患者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下、CDAI评分较高、有不良心理、社会支持度低下、D型人格等因素有关,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如加强对患者健康宣教、给予心理疗法等,来促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但本研究也有一定局限,如纳入样本量不足,且纳入的因素有限,仍有其他可能的因素未被纳入,如患者心理弹性、家庭关怀度等,今后应加大样本量、纳入更多可能的因素,以进一步探究克罗恩病患者消极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

猜你喜欢
克罗恩消极病患者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为罕见病患者提供健康保障
节能技术在呼吸病患者康复中的应用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让慢病患者及时获得创新药物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胶囊内镜在克罗恩病小肠评估中的应用
小肠克罗恩病临床诊治分析